间客-第11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快速地浏览了一遍这两个文件夹里的资料标题,许乐闭上了双眼,在脑中进行了一番梳理与辨别,最后他睁开双眼,轻轻地叹了口气。关于微芯片的技术,果壳机动公司研究所当然也颇有建树,尤其是研究所的数据库,与军方几大院校及科学院进行共享,许乐查到了很多东西,然而这些芯片技术主要是集中在应用型芯片上,无论是战甲、机甲、基地网络构成,都是冰凉的金属构造。
许乐真正在意的身份芯片,那种能够自行发射微弱脉冲的芯片,在这个数据库里没有丝毫踪迹。许乐并不失望,因为他很清楚,这种芯片技术除了用于定位和信息片段集合标识之外,对于整个联邦来说,没有太大用处,但偏偏就是这种芯片,却涉及到神秘的宪章局,无所不在的第一宪章……
以他的权限密级,不可能接触到被宪章局严密封锁的那方面,甚至只怕军方的内部数据库里,都没有这方面的内容。
许乐把注意力转回了另外那个方面。此时实验室内的除尘已经结束,左手方全透明的操作间却依然不停地降低灰尘等级,许乐抓紧这个时间,在电脑的帮助下取出他所需要的B型传输材料,沉默地等在操作间外。
嘀的一声,除尘结束。
穿好了灰色的操作服,通过电子视镜及自动机械设备,许乐眯着双眼,小心翼翼却又无比镇定地打开了微电流模拟发生器,沉默地注视着光屏上的数据反馈。
“通过率……损耗率……”
许乐盯着真空箱内的通电材料,心里想着大叔当年在河西州外的山谷中,只靠十根手指,便控制机甲时的妩媚身姿,心生向往。
第二卷 上林的钟声 第一百零六章 我的……实验室(中)
用封余的理论来说,人体才是第一序列的机器,而无论机甲还是战舰,都只是人体的外延,那些冰冷的金属构件,复杂的线路芯片,恐怖的火力喷射,必须听从人类的指令,服从人类的指挥。
就像驾驶汽车一样,无论汽车的速度有多快,但确定汽车方向的还是驾驶员的双手。
从这个方向进行探究,便会发现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人类的大脑活动与指令发出,怎样传递到各式机器之上?人类联邦发展了这么多年,从最早期的手动控制,到数据指令程式输入,再到半途而废的人体拟真器研究……这个很重要的环节,一直没有发生过革命性的变化。
在联邦与帝国的战场上,在那些攀行于山野之中的机甲中,幽黑太空的巨型战舰中,人类依然在通过这几种方式,将自己的意志,通过冰冷的金属转换为强大的能量。
以代表着联邦工程水平的M系列机甲为例,一直都是采用的指触式光屏操作,机甲的操控,主要考较的是机师的判断能力与程序语句的输入速度。当M系列机甲进入五代之后,操作舱的左手下方,又多了辅助性的操作连杆。
联邦科学家曾经尝试过,用敏感数据采集微处理器,布满机师的全身,直接捕捉机师的每一寸肌肤的细微动作,再将信号传递至机甲的中控电脑进行处理,最后变成成机甲的相应动作。这也就是已经成为古董的拟真器。
拟真器计划夭折了,因为经过长时间的实验,专家们发现了几个永远无法攻克的难关。
第一个便是数据采集的困难度,人类身躯构造看似简单,实际上却比最复杂的机器更为复杂,每一个人体动作相对应的变化,包涵了太多数据,肌肉双纤维的紧缩度,走向,血压,甚至是肌肤表面张力的变化……这些细微的变化,要让数据采集微处理器全部识别,并且成功地转化为相应的动作,哪怕在中控电脑强大计算能力的帮助下,准确率始终也停留在百分之七十左右。而在惨烈的战场上,最需要精确与高速的机甲,如果只能保证这种程度的准确率,那基本上就等于是废物。
使用拟真器的第二个难关,发生在实验型拟真器投入实用后。当时负责实验的机师都是军方的王牌机师,他们的动作无比准确,没有丝毫冗余,可以强悍地控制自己的每一丝肌肉的颤抖,从而将拟真器操控机甲的动作准确率提高到了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可是真正进入实战演练之后,不到十分钟,所以的王牌机师都因为虚脱而昏迷。事后发现,使用拟真器控制机甲,一方面要保证动作的准确与精密,另一方面又要不停地进行动作,对人体的损耗实在是太大。这些机师一旦发动机甲,想让机甲完全模拟自己的动作,他们便必须让身体中的每一寸肌肤,每一块肌肉,都时刻处于随时调动的状态。
这个问题在实验前,一直没有研究人员注意过。因为所有的人都陷入了一种误区,认为军方的王牌机师,可以承受极为恐怖的训练,对于这种消耗自然不在话下。然而实验结果证明,如果让一名机师跑十公里都没有问题,可如果让他坐在椅上,不停地收紧腿部肌肉,再放松,再收紧,却不曾真正地跑动,如此重复数十次之后,肌肉纤维里的乳酸堆积,会达到一种非常恐怖的程度。
这种负荷,不是正常人能够承受的。
在拟真器计划夭折之前,其实军方还秘密尝试过更为先进的操控方法,那便是捕捉机师的脑电波,然后通过电脑加以分析,用以直接控制机甲。
可惜这个看似可行的计划,最终也以惨败而告终。因为学者们发现,他们再次低估了人类自身的复杂程度,尤其是脑部的复杂程度。人类大脑所释放出的脑电波信号太过紊杂,其中的有效信息片段,顶多只能占到百分之一。
如果想要成功捕捉脑电波中的有效信息,则需要更大功率的脑电波滤集器。然而……在付出十几名机师死亡或白痴的代价后,这个计划再也没有继续下去的可能。
……
许乐沉默地盯着监视光屏上不停回馈的数据,时不时在手边的白纸上记下一些关键的数值,时间已经悄无声息地流逝了几个小时,而模拟生物电流在B型材料线的传输状态,他也已经观察了几个小时。
等待数据结果的时间里,他会想到一些事情。在果壳研究所的内部论坛闲话版块里,他曾经见过一张帖子,用神秘的语气说道,当初脑电波直接操控机甲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宪章局方面不肯开放芯片技术,在那个帖子的末尾,明显也是联邦高阶研究人员的发帖者,用哀叹的语气说道,在可以想像的几千年之内,人类使用机器的方式,不可能产生别的方式,只能用那种极没有美感的手动操作……
看帖子的时候,许乐一直沉默不语,因为他曾经看过一种很奇异的控制方式,不属于现在已知的任何方式。
那是在一年半前的河西州郊区,他藏身于大树中,亲眼见到封余大叔人在机甲之外,却凭借着那十根不停颤抖的手指,便成功地从机甲中控电脑手中,抢夺了M52机甲的控制权……
那个场景一直在他的脑海中,不曾淡忘。事后细细回思当时的画面,许乐的注意力一直停留在那些颤抖之中,因为他的体内也有这种颤抖着,汹涌着,喷薄而出的力量。
战舰这种巨型存在,许乐不需要考虑。但他一直在想,难道说自己有一天也能像封余大叔样,将体内的那股能量,传进冰冷的金属电元之中,像数据流一样……成功地控制那些无知无觉的构件武器?
这是一个极其大胆甚至是荒唐的设想,人类的身躯是血肉之躯,怎么可能产生机器能够识别的数据流?然而许乐却越来越相信这个可能,尤其是在昏迷之后,他体内的神秘力量已经与他的身躯融为一体,人生又走上了一条分岔路……
封余大叔曾经做到过,许乐正在研究探索,如果他也能成功,这必将是人类机控方式的根本性改变。
……
实验室内的温度极为合适,而无尘级操作间里的温度湿度更是被保持着一个极为严苛的程度内,许乐全神贯注地做了几个小时试验,额上却依然没有一滴汗水。
实验的结果并没有出乎许乐的意料,模拟生物电流在导线内的传输,和一般的电流没有太大的差别,只是因为电流本身太过微弱的关系,所以损耗率显得过大,而B型材料线,已经是数据库里能够找到的损耗率最小的材料。
眼前的问题在于,许乐所设想的那种情况,用人体的微电流来控制机甲,或者说是控制机甲的芯片组,通过这些实验看来,没有丝毫成功的可能性。模拟电流发生器所产生的微弱电流,已经与人体自发的生物电流极为相似,在这些材料上应该没有问题,可是线路末端的数据采集器,异常冷漠而坚定地进行汇总:电子流没有产生任何奇异变化,换句话说,无法携带任何数据。
许乐并没有奢望过用一天的时间,就能解决自己最大的疑问,让自己体内的神秘力量,能够获得最大的利益,甚至他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或许这一生他都不可能接触到那个神奇的世界。
用人体直接控制机器,看上去只是一个很简单的命题,然而却是太过疯狂的设想。许乐根本不会因为这一时的挫折而灰心,他甚至根本就没有将这些实验结果看成挫折。
许乐取下了护目镜,露在口罩外的眼睛里微显疲惫,他打开了操作间的透明门,走到光屏桌面前,开始再一次快速地浏览数据库里的资料,然后对着一份历史资料陷入了沉思。
先前的那些实验,只是他为了印证心中的疑惑而进行的一次尝试,虽然失败了,却促使他更加坚定了暂时放弃那个疯狂的设想,转而研究古董拟真系统的想法,尤其是看到这份拟真系统缺陷的研究报告之后。
他不能通过体内的那股颤抖——此时暂且将它看作生物电流——来控制机器,但拥有强大神秘力量的他,似乎可以使用已经被联邦科学家和军事专家们判了死刑的拟真系统,来直接操控机甲!
在H1区的那些机甲测验中,在与周玉操控银色机甲的对战中,虽然只是最后的那一瞬间,许乐使用了古董拟真系统,只来得及做出了不及半秒的动作,可是他……终究是成功过。
与当年进行实验的那些王牌机师不同,许乐使用拟真系统时,所传递的指令是通过体内的颤抖力量,那种力量的细微操控,远不是人类对自己肌肉操控的精密程度可以比拟,而且许乐也不会像那些前人一样,因为损耗太大而虚脱。
因为他调动那些神秘力量凭借的是精神,不是神经。除了使用这种力量之后,肚子会变得非常饥饿这个小毛病,没有任何问题。
人体与机器之间指令传递的环节越少,损耗便越少,机器实现人类意图的速度便会越快。能够使用拟真系统的许乐,毫无疑问拥有了超出联邦以及帝国当前机控水平的潜力。
只是拟真系统是如何识别自己体内那股力量的?上次究竟是凑巧还是怎么回事?如果体内的力量全部爆发,拟真系统还能清楚地识别吗?许乐陷入了沉思,手指下意识里轻轻颤抖着,旋即想到自己未来的可能性,他的眼睛微眯,有一道亮光闪过。
第二卷 上林的钟声 第一百零七章 我的……实验室(下)
许乐轻轻揉了揉双眼,又滴了一些眼药水,自幼以成为一名联邦顶尖机修师为目标的他,对于自己的眼睛和双手都格外注意保护,这已经成为了他的一种本能。
踏出实验室大门时,艳阳已然高照,透过研究所穹顶的透明调温罩,洒落在人们的身上,他这才想起来,应该吃午饭了。
金属质感十足的长长走廊里,穿着各式工作服的人们沉默地行走,研究所里工作人员之间的交流极少,聊天也极少,他们似乎习惯了按照课题组分类,呆在自己小组的实验室之内进行研究,就像是一窝窝不怎么愿意出洞的豚鼠。就算是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以及技术支援,往往也是通过电子邮件进行联系。
这正是许乐想像中研究所的模样,但他也清楚,人类的社会里没有净土,学术气氛极浓的研究所,依然是这个社会中的某个缩影,这个地方依然有政治上的斗争,人事上的倾轧,只是这些丑陋的事情基本上都只在研究所上层的事务官员阶层中发生,而不会影响到像他这样的基层研究人员。
在食堂里沉默地吃着饭,细细地咀嚼,许乐知道自己此时必须多吃一点,不然下午一旦调用体内那道神秘力量,还不知道会饿成什么样子。
研究所与第一军事学院共用一片区域,但各种设施都是严格区分开来,足有一千平方米的食堂里,总共也没有多少研究人员在进餐。许乐一个人沉默地坐在墙角处,余光注意到平时不怎么爱说话的那些同事们,在饭桌上倒显得活跃了许多,尤其是那些同属一个课题组的研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