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基础知识-第1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④、天眼通:能见远处、近处一切事物不被隔障,粗细表里皆能见,有能见
众生的业,知道来世生在何处。
⑤、宿命通:“宿”既是过去的意思。知道自己与众生过去世的业报,从何
处来。
⑥、漏尽通:“漏”既是还有烦恼的意思;“漏尽”既是断除所有的烦恼。
漏尽通是知道自己与他人内心解脱生死烦恼的情形。
前五通外道也能修获,漏尽通是佛陀与一切阿罗汉必有;六神通有深浅不同,
唯有佛陀才能究竟圆满。
㈡、三明:
宿命、天眼与漏尽三通在断除烦恼的阿罗汉才可称为三明。此三明是以智慧
证得彻底究竟,清楚的知道是怎么一回事;而“通”只不过有此种能力罢了。
①、宿命通:具有三明六通的阿罗汉,他的宿命通不但很清楚的知道过去世
的事,也能知其前因后果。
②、天眼通:具有三明六通的阿罗汉,他的天眼清净,他能够看到未来一切
世的前因后果,称为天眼明。
③、漏尽明:阿罗汉圣者知道自己断除所有的烦恼,同时也知道他人的烦恼
断除了。有漏尽通一定有漏尽明。
经典上常说,证悟阿罗汉的圣者有三明六通,但是慧解脱阿罗汉没有具足三
明六通,他只有漏尽明,因为他没有宿命通与天眼通,只有漏尽通。凡夫也可从
修学禅定中得到前五种神通。佛陀也有三明六通,与阿罗汉相比,佛陀的三明六
通比较高明。另一方面,佛陀还有十八不共法,既是说佛陀成道,他所具有的能
力与阿罗汉、凡夫是不一样的。
㈢、十八不共法:
⑴、身无失:佛陀自无量劫以来,常用戒定慧、慈悲,以修其身,此功德圆
满之故,一切烦恼皆尽,是名身无失。
⑵、口无失:佛陀具无量之智慧辩才,所说之法虽众生之机宜而使他们皆得
证悟,是名口无失。
⑶、念无失:佛陀修诸甚深之禅定,心不散乱,于诸法之中心无所著,得第
一一义之安稳,故名念无失。
佛陀身、口、意三业皆无过失;在日常生活中,佛陀的身口意行为一点也没
有过失;阿罗汉的行为就没有那么清净。经上记载:有一个阿罗汉,他每天过一
条河,河中有一位女河神,他每次要过河就说:“小婢,请让开,我要过河。”
女河神以为这个阿罗汉轻视她,就去找佛陀论理。佛陀就问阿罗汉有说此话否?
阿罗汉承认有,佛陀就叫他向女河神道歉。阿罗汉对女河神道歉说:“小婢,对
不起。”原来这位阿罗汉前五百世都是婆罗门出身,因为种姓高贵,故有傲慢的
业习。虽然今世证悟了阿罗汉果,他没有此烦恼,但业习尚存,这不妨碍他证悟,
但口业还有过失。
⑷、无异想:佛陀对众生一视同仁,没有所谓的这个好,那个不好,平等普
度,心无简择,是名无异想。阿罗汉还有分别,佛经上有记载:佛陀的弟子须菩
提尊者认为:穷苦的人家,生活难以维持,没有多余的饮食供养出家人,所以尊
者专门乞富不乞贫,以免增加贫穷人家的负担;反观大迦叶尊者却认为:出家的
沙门,守道行法,是人间的福田,受人间的供养,是给他们增长福慧的机会,故
尊者专门向贫穷人家化缘,免除他们将来贫困。须菩提与大迦叶尊者有分别众生
的因缘而度生,生起不平等之心。
⑸、无不定心:佛陀没有出定或入定,行、往、坐、卧常在甚深的禅定中,
是名无不定心。阿罗汉就有出定或是入定,他们入灭尽定或出灭尽定。
⑹、无不知己舍:佛陀念念知道自己对一切法已经没有执著,是名无不知己
舍。
⑺、欲无减:佛陀具众善,常欲度诸众生,心无厌足,是名欲无减。
⑻、精进无减:佛陀之身心,精进满足,常度一切众生,无有休息,是名精
进无减。
⑼、念无减:佛陀时时刻刻都在正念中,是名念无减。
⑽、慧无减:佛陀具一切智慧,无时无刻不再观照智慧中,是名慧无减。
⑾、解脱无减:佛陀时时刻刻都处在解脱之中,是名解脱无减。阿罗汉有时
还会生起“苦”的感受。
⑿、解脱知见无减:知道一切修行解脱之方法与道理,是名解脱知见无减。
⒀、一切身业随智慧行:佛陀现三十二种好相,八十随形好,调伏众生,以
智慧演说一切诸法,教化众生使其解脱证果,是名一切身业随智慧行。
⒁、一切口业随智慧行:佛陀以微妙清净之语随智而转,化导利益一切众生,
是名一切口业随智慧行。
⒂、一切意业随智慧行:佛陀以清净之意业,随智慧说种种法,灭除众生的
无名迷惑,是名一切意业随智慧行。佛陀无时无刻都用智慧度化众生;阿罗汉进
入灭尽定后就没用智慧度化众生了。
⒃、智慧知过去世无碍:佛陀以智慧照知过去所有一切法,悉能遍知而无碍,
是名智慧知过去世无碍。
⒄、智慧知未来世无碍:佛陀以智慧照知未来世所有一切,悉能遍知而无碍,
是名智慧知未来世无碍。
⒅、智慧知现在世无碍:佛陀以智慧照知现在世所有一切,悉能遍知而无碍,
是名智慧知现在世无碍。
此三种智慧称为正遍知,既是一切无所不知;阿罗汉未必无所不知,而佛陀
是无所不知,称为一切智智。
五、总结:
一切法都是因缘生灭,世间的一切都在因果之中,佛陀成佛也不离因果。我
们凡夫要修行也和证果的圣人--初果、二果、三果及四果一样,都在因缘之中。
所谓觉悟解脱生死就是觉悟因缘法性本空,没有自性,没有我们所执著的自体。
当我们发现到一切法没有自性时,就会发现一切法本来不生不灭--涅盘,所以
说觉悟就是证悟到涅盘,并不是说有一个涅盘的境界可进入,而是要发现到这世
间的万法本来就是涅盘相,这才是真正的觉悟。有很多人听闻佛法后,认为这个
世间很苦恼,他想要到个没有苦恼的地方去,就往此志向去追求,这是一种错误。
真正的觉悟者,是要在世间的因缘法中去观察,缘起性空,万法无自性。因其本
无自性,故无生灭可得,此就是所谓的涅盘。证果者涅盘之后,并没有到另一个
地方去,也没有离开这个地方。他证悟到现前本来不生不灭--涅盘。修行者证
悟涅盘后,就有所谓的果位。果位的圆满与否,那要视其修行、利益众生之行为、
与他的福德圆满程度来决定。觉悟到不生不灭的境界是一样的,但是他的智慧与
德行就不同。也因为如此,在小乘佛教的国度里认为佛陀与阿罗汉是一样的,他
们把佛陀称为大阿罗汉。其实佛陀的智慧和德行与阿罗汉是决然不同的,这其中
包括了十八不共法。
四 念 处
在佛教中,一般解脱道的修行方法有三十七道品。在三十七道品中,最重要
的有四念处与八正道。
四念处是指四个安顿心念的处所,又称为四念处观。为什么把它称为四念处
观呢?因为它并不纯粹在于修定,而是以智慧用四种法观察四念处来破除四种颠
倒,故称为四念处观。
四颠倒:因为我们先执著有我,故进一步执著我是常的、乐的、净的,在佛
法中称为颠倒想。世间人有四种不正确的知见,称为四颠倒,它们是:常、乐、
我、净。
四法: 四念处: 四种念: 四颠倒:
不净--身念处--观身不净--净:执著身心是干净的。
苦 --受念处--观受是苦--乐:执著世间有快乐。
无常--心念处--观心无常--常:执著世间有一个永恒的我。
无我--法念处--观法无我--我:执著有一个我。
四念处是在身、受、心、法这四个处所,以不净、苦、无常、无我四法的正
念,而生起智慧的观察,就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以达
到破除我们执著的净、乐、常、我四个颠倒。破除四颠倒后,我们就不会有贪爱
与忧愁,众生之所以有种种忧愁,有各种贪瞋痴,就是执著常、乐、我、净。
四念处观行的修法:
一、身念处:
行时知行,住时知住,坐时知坐,卧时知卧,心中了了分明。既是说在日常
生活中,修行者对于行、住、坐、卧,一举一动,内心对这些行动,要了了分
明。
我们凡夫俗子,心念粗,行时不知行,坐时不知坐,打个比方说:刚才站起
来时,你哪一只脚先走?刚才你走进庙宇时,哪一只脚先踏进来,你知道吗?在
修身念处时,我们要知道身体在做些什么?我们的心念很微细,不容易观察到,
而这四念处中,身体的行动最粗,最容易感受到。修身念处时,不作任何事物,
每天从行、住、坐、卧中去观察。经过一段时日,对于自己行住坐卧的身体行动
就会很清楚,了了分明。
接下来对于自己在看东西,吃饭,穿衣等动作,要保持一心。所谓的一心就
是刚才我的心想这样,现在我的心也是这样。修身念处的人要一心的观察身体的
行为。不只是这样,他更应该坐禅。坐禅时身体不动,呼吸是最粗的动作,最容
易观察到它。我们观察呼出吸入的气息,它的长短,是呼出的气息长,还是吸入
的气息长?是呼出的气息短,还是吸入的气息短?它们是冷或是暖的等等,都要
用心觉察它。我们更要观察气息入体内,出来有进去,对呼吸要了了觉知。观
行、住、坐、卧及出入息,并没有观身不净。四念处中身念处是观身不净,因为
众生执著其身是干净的,我们对于自身有爱染心,执著它;不只是如此,我们对
于他人之身,也有爱染与执著,故有淫欲之念,故应修四念处中的观身不净来破
除之。
修学观身不净应从内身观察起,从头顶到脚跟,观察我们的皮、骨、肉、毛
发等,这一切没有一样是干净的;九孔常流出唾、涕、大小便等都是不干净的,
所以我们要天天冲凉。冲凉后就以为它干净,然后对它起爱执,越看越干净。如
果我们能深一层的去观察:皮肤有污垢,皮肤内的血肉是腥臭的,肮脏的;肉内
的骨头是没什么好看的。如果你要看的话,可以到市场看肉摊上的猪肉、牛肉、
羊肉,它们和我们是没什么两样的,我们身体皮肤内的包装就是这么一回事,但
是我们从未想过,天天冲凉,频频照镜子,认为很满意,这就是我们执著身体是
干净的。
坐禅使心安定下来后,用心观察自身的皮肤、血肉、骨骼……至于身内的大
小肠里消化过的食物,都是污秽、肮脏的;我们的五脏六腑,没有一个是干净
的。如此观察,我们对身体的爱执就会消除,就不会认为自己的皮肤是滑嫩的,
身体是漂亮的,头发是乌黑美丽的等等。
此外是观外身--他人的不净,这要从观死尸中去破除对他人身体的贪爱与
执著。观死尸(九想观):从一个人死后,观察他到变成骨灰的过程:
先从人死(死想)后,尸体会膨胀(胀想);不久变成红一块,白一块,青
一块(青瘀想);慢慢的尸体生脓(脓烂想),会变坏、腐烂(坏想);尸体上
流出的血散布在这里那里,一团血涂(血涂想);到了一个时候,有鸟、虫来啄
吃(虫啖);尸体就会被撕破而不成人形,只剩下筋骨,更进一步,连血涂都没
有了,只剩下一副骨头(骨锁想);尸体暴露在旷野中久了,筋肉与骨头都分
散,后来骨头变成象从海中拾起来的螺一样白。经过长年累月的风吹雨打太阳
晒,骨头变成碎开来的枯骨(散想),乃至最后变成尘土,与土壤混合在一起。
相信大家都知道,人死后最终是这样的,有人说那儿有一只老虎,我不走过
去,它绝不会咬死我;但人生下来就是在等死,你我都无可奈何的一步步走向死
亡之路,丝毫没有选择的馀地。佛陀说众生的分段生死是即可悲又可怜的事,由
不得我们做主,死后身子变坏,剩下白骨一堆,最后与尘土同住!
修学四念处中的观身不净,是以观察死尸,以达到认清楚世间的真相。这个
真相是:我们的身体是由皮肤、毛发、爪甲、血肉、骨骼,五脏六腑组成的,没
有一样是干净的,最终是会变坏的,是不值得我们贪爱与执著的,身念处就是要
如此这般的观察。
二、受念处:
受念处是观察六根与外境接触时身心所产生的感受。它可分为身受:苦、
乐、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