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阿含经菁华节录 >

第10节

阿含经菁华节录-第10节

小说: 阿含经菁华节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如实知:见第30页如实知条。


'3'如来、应、等正觉:见第199页如来十号条。

 

十二、去离贪欲,无复恶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入初禅。灭于觉、观,内喜、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入第二禅。除喜入舍,自知身乐,贤圣所求,护念一心,入第三禅。乐尽苦尽,忧、喜先灭,不苦不乐,护念清净,入第四禅。(长·十七)

※四禅天:色界诸天分为四禅,即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一、清净心中,诸漏不动,名为初禅,即梵众、梵辅、大梵等三天,此三天已不须段食,故无鼻舌二识,惟有乐受,与眼耳身三受相应,喜受与意识相应。二、清净心中,粗漏已伏,名为二禅,即少光、无量光、光音等三天,此三天无前五识,仅有意识,因之惟有喜舍二受,与意识相应。三、安稳心中,欢喜毕具,名为三禅,即少净、无量净、遍净等三天,此三天识受皆与二禅略同,但意识怡悦之相,较为净妙。四、前五识俱无,亦无喜受,仅有舍受,与意识相应,名为四禅,即无云、福生、广果、无想、无烦、无热、善见、善现、色究竟等九天。根据大涅槃经说,初禅天人,因他们心中有粗细的思想,所以外面有火灾;二禅天人,他们对于禅定,生喜乐心,所以外面有水灾;三禅天人,他们呼吸粗重,所以外面有风灾;惟独第四禅,所有内外过患,一切均无,所以诸灾不能到达那里。‘四禅定’是四种修之可以生到色界四禅天的禅定。‘四禅八定’四禅是色界的四种禅定;八定是色界的四禅与无色界的四无色定。

 

十三、佛告阿难:‘初禅正受'1'时,言语寂灭'2';第二禅正受时,觉观寂灭;第三禅正受时,喜心寂灭,第四禅正受时,出入息寂灭;空入处正受时,色想寂灭;识入处正受时,空入处想寂灭;无所有入处正受时,识入处想寂灭,非想非非想入处正受时,无所有入处想寂灭;想受灭正受时,想受寂灭,是名渐次诸行寂灭。’

佛告阿难:‘于贪欲心不乐、解脱,恚、痴心不乐、解脱,是名胜止'3'息、奇特止息、上止息、无上止息,诸余止息无过上者。’(杂·四七三(四七四))

'1'正受:想心都息,缘虑并亡,与三昧相应的禅定,叫做正受。‘正思惟’指正确的思考,亦即思考四谛的道理,以引发正当的欲念,明了世出世间的因果,断集证灭,离苦得乐,是八正道之一。

'2'寂灭:涅槃。‘寂’又叫做灭,涅槃的别名‘寂念’是寂静的念虑,即禅定。‘寂常’无烦恼叫做寂,无生灭叫做常,寂常就是涅槃的道理。‘寂种’谓欢喜涅槃寂灭的种性,如声闻缘觉乘之行人是。‘寂静’是脱离一切之烦恼叫做寂,杜绝一切之苦患叫做静,寂静即涅槃的道理。‘寂然’指寂静无事的状态。‘寂然界’是二乘人所证得的涅槃境界。

'3'止:定的意思,禅定的别名。参见第113页止条。

 

十四、世尊告诜陀迦旃延:当修真实禅,莫习强良禅,如强良马,系槽枥'1'上,彼马不念:我所应作、所不应作,但念榖草。如是,丈夫于贪欲缠多所修习故,彼以贪欲心思惟,于出离道不如实知,心常驰骋,随贪欲缠而求正受;嗔恚、睡眠、掉悔、疑多修习故,于出离道不如实知,以疑盖心思惟,以求正受。诜陀!若真生马系槽枥上,不念水草,但作是念:驾乘之事。如是,丈夫不念贪欲缠,住于出离如实知,不以贪欲缠而求正受,亦不嗔恚、睡眠、掉悔、疑缠,多住于出离;嗔恚、睡眠、掉悔、疑缠如实知,不以疑缠而求正受。如是,诜陀!比丘如是禅者,不依地修禅,不依水、火、风、空、识、无所有、非想非非想而修禅。不依此世、不依他世,非日、月,非见、闻、觉、识,非得:非求,非随觉,非随观而修禅。(杂·九一八(九二六))

'1'‘槽枥’:养马的器具。

 

十五、上座答言:‘尊者阿难!断一切行,是名断界;断除爱欲,是无欲界;一切行灭'1',是名灭界。’(杂·四六三(四六四)) 

'1'灭:1.梵语涅槃,华译为灭,因涅槃之体,无为寂灭,故名。2.指四谛中的灭谛。3.即戒行,因戒行能灭除诸恶。

 

十六、彼云何名为空三昧'1'?所谓空者,观一切诸法,皆悉空虚,是谓名为空三昧。彼云何名为无想三昧?所谓无想者,于一切诸法,都无想念,亦不可见,是谓名为无想三昧。云何名为无愿三昧?所谓无愿者,于一切诸法,亦不愿求,是谓名为无愿三昧。如是,比丘!不得此三三昧,久在生死,不能自觉寤。如是,诸比丘!当求方便,得此三三昧。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增·二一四)

'1'三昧:又名三摩提,或三摩地,华译为正定,即离诸邪乱,摄心不散的意思。‘三昧印’即入定印。‘三昧耶’1.平等的意思。2.内德外相平等的意思。3.本誓的意思。



陆、因缘'1'果报'2'

一、说贤圣出世'3'、空'4'相应、缘起随顺法:所谓有是,故是事有;是事有故,是事起。所谓缘无明行,缘行识,缘识名色,缘名色六入处,缘六入处触,缘触受,缘受爱,缘爱取,缘取有,缘有生,缘生老死忧悲苦恼。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乃至如是纯大苦聚灭。此甚深处:所谓缘起。倍复甚深难见:所谓一切取离、爱尽、无欲、寂灭、涅槃。(杂.三三一)

'1'因缘:凡一事一物之生,本身的因素叫做因,旁助的因缘叫做缘。‘缘起’众缘和合而生起,也就是各种条件和合而生的意思,一切有为法都是由众缘和合而生起的。或指事情起始的缘由。‘因缘和合’由因与缘的和合而成。天地间一切万物,都是由自因(亲因)与缘(助缘)和合而成的。

‘十二因缘’又名十二有支,或十二缘起,是说明有情生死流转的过程。十二因缘是无明(贪嗔痴等烦恼为生死的根本)、行(造作诸业)、识(业识投胎)、名色(但有胎形六根未具)、六入(胎儿长成眼等六根的人形)、触(出胎与外境接触)、受(与外境接触生起苦乐的感受)、爱(对境生爱欲)、取(追求造作)、有(成业因能招感未来果报)、生(再受未来五蕴身)、老死(未来之身又渐老而死)。以上十二支,包括三世起惑、造业、受生等一切因果,周而复始,至于无穷。兹列表说明如下:

 
           ┌1 无明 (贪嗔痴等烦恼)────────(惑)

     ┌过去二因 ┴2 行  (造作诸业)──────────(业)

     │     ┌3 识  (业识投胎)──────────(苦)

     │     ├4 名色 (但有胎形六根未具)──────(苦)

十二因缘 ├现在五果 ┼5 六入 (长成眼等六根人形)──────(苦)

     │     ├6 触  (出胎与外境接触)───────(苦)

 与   │     └7 受  (与外境接触生苦乐感受)────(苦)

     │     ┌8 爱  (对境生爱欲)─────────(惑)

三世因果 ├现在三因 ├9 取  (追求造作)──────────(惑)

     │     └10 有  (成业因能招未来果报)─────(业)

     │     ┌11 生  (再受未来五蕴身)───────(苦)

     └未来二果 ┴12 老死 (未来身又渐老而死)──────(苦)

 
'2'果报:由于过去的业因造成现在的结果,叫做果,又因为这果是过去的业因所召感的酬报,所以又叫做报。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果报的意义。

'3'出世:1.诸佛为救济众生而出现于世。2.跳出世间不再受生死。‘出世法’出离世间之法,亦即断惑证真或带业往生。‘出世心’出离世间的心,亦即无烦恼的无漏心。‘出世果’出离世间的果报,亦即不生不灭的涅槃。‘出世间’一切生死之法为世间,不生不灭之涅槃为出世间,如苦集二谛是世间,灭道二谛是出世间。‘出世间法’名出世间道,即是出离有为迷界的道法。‘出世大事’佛出现于世的大事因缘。‘出世本怀’释迦如来出现于世的本意。

'4'空: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究竟而无实体,叫做空,也是假和不实的意思。

 

二、佛告婆罗门'1':我论因、说因:愚痴无闻凡夫,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不如实知故,爱乐于色,赞叹于色,染著心住。彼于色爱乐故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恼苦,是则大苦聚集。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名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多闻圣弟子,于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如实知已,于彼色不爱乐、不赞叹、不染著、不留住。不爱乐、不留住故,色爱则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恼苦灭。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名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杂.九九)

'1'婆罗门:婆罗贺摩拏的简称,为印度四姓之一,华译外意、净行、净志、静志等,是奉事大梵天王而修净行的种族。

※多闻圣弟子于五蕴(色、受、想、行、识)能‘如实知’‘不爱染’,渐与凡夫有莫大之差别。

 

三、眼空,常、恒、不变易法空'1',我所'2'空。所以者何?此性'3'自尔。若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彼亦空,常、恒、不变异法空,我所空。所以者何?此性自尔。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是名空世间。(杂.二三四)

'1'法空:诸法缘起性空,为二空或三空之一。缘起性空是说宇宙间一切万法都是缘起的,缘起的诸法,其性本空,无真实的自体可得。菩萨得此法空智慧,就能破除法执。‘法空观’观色(物质)心(精神)等诸法都是因缘和合而生,自性本空,无作者,无受者,这是大乘菩萨的观慧。

'2'我所:我所有的简称。有我见的人,对于身外之物都认为我所有,叫做我所。

'3'性:实体之义。‘性心’名心性。心性本来不二,不过有真妄、动静、昏明的不同。性就是本性,也就是未动心前的心,它譬如水;心就是心念,也叫妄心、幻心,包括各种感受、印象、思维、认识等思想现象,它譬如波。水与波同是湿性,本来不异,但波是动相,水是静相,波动则昏乱,水清则月现,这样水与波又是不一。所以心与性是不一不异。‘性分’指诸法差别的自性。‘性相’1.性就是诸法永恒不变的本性,相就是诸法显现于外可资分别的形相。2.无为法为性,有为法为相。

 

四、缘起法者,非我所作,亦非余人作,然彼如来出世及未出世,法界'1'常住。(杂.三三七)

'1'法界:详见第115页法界条。

 

五、眼、色缘,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此四无色阴、眼、色,此等法名为人。于斯等法,做人想。耳、鼻、舌、身、意,缘意、法生意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此四无色阴、四大,士夫所依,此等法名为人。(杂.二八四)

 

六、犹如因木材、泥土、水草覆裹于空,便生屋名,当知此身亦复如是:因筋骨、皮肤、血肉缠裹于空,便生身名。内眼处及色,眼识知外色,是属色阴,若有觉(受)、想、思(行)、识,是觉、想、思、识阴,如是观阴合会。若见缘起便见法,若见法,便见缘起。(中.三0)(象迹喻经)

 

七、如此之琴,有众多种具,谓有柄、有槽'1'、有丽'2'、有弦、有皮、巧方便人弹之;得众具因缘,乃成音声,非不得众具而有音声。前所闻声,久已过去,转亦尽灭,不可持来。如是,若色、受、想、思、欲,知此诸法无常,有为,心因缘生,而便说言是我、我所,彼于异时一切悉无。(杂.二六三)

'1'有槽:弦乐器上架弦的格子。

'2'有丽:指弦乐器上的装饰。

※佛陀举例一位国王沉迷琴声:国王听了美妙的琴声后,不断沉迷其中,要求大臣‘取彼声来’。大臣将演奏的琴拿来了,国王不悦的说:‘我不要琴,把刚才美好的音声拿来。’大臣非常为难,只好为国王分析说:‘刚才那样优美的琴声,是由琴的柄、槽、皮、弦以及善巧的演奏师、配合典雅的曲目等,许多因缘条件的成就,才产生的。国王刚才听到的声音,已经消失了,不可再闻,无法拿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