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唯识宗传承人物谱 >

第2节

唯识宗传承人物谱-第2节

小说: 唯识宗传承人物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原因藏于自身,它保存一切种子,形成宇宙万有的潜在状态,并和宇宙万有的显现状万言书互为因果关系;所藏,指阿赖耶识是宇宙万有潜在力的所藏所;执藏,是针对唯识论中的第七识——末那识而说的。阿赖耶识是常恒流转的识,它被末那识所爱执。另外,为了阐明“一切唯识”、“境无识有”,他还提出三性说,他认为从认识上看对宇宙万有可分析为三笥,即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遍计所执性是一种虚妄的丰在,是由于人对外界事物的迷妄而赋与它的名称;依他起性是一种相对的存在,事物本身并非永恒的存在,而是由因级或条件引起的;圆成实性是一种绝对的存在,它最完满、最真实,排除了各种妄执而达到的一种存在。无著为了证得他所单有的一切保证识和三性的理论,还提出了一套修行实践的方法。他主张戒、定、慧三学,勤修“六婆罗蜜”(波罗蜜意为达到彼岸,六波罗蜜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把证悟的阶段分为“十地”,最后达到“无住处涅槃”的境界。此外,他还证明佛有三身,即自性身、受用身和变化身。这些理论进一步发挥和重新组织了前一个时期大乘经典的教理和实践,从而奠定了瑜伽选派的基础。 此外,无著的批驳数论、胜论、顺世论、佛教说一切有部和中观派的过程中,在方法论上运用了因明,由于重点是同别人辨别是非,所以采用论议的形式,总括为七因明即论体性、论处所、论所依、论庄严、论堕负、论出离、论多所作法。七因明虽然不是无著首创,但是他继承了前人的学说并吸取了正理论的精华,构成了自己的方法论,成为唯识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其主要著作约有汉译、藏译30种。除《摄大乘论》外,最重要的尚有《顺中论》、《金刚般若经论》、《显扬圣教论》、《大乘阿毗达磨集论》、《六门教授习定论》等。(黄心川    宫静) 



世亲(Vasubandhu 约4或5世纪)

 
中印度佛教哲学家。一译天宗。音译“婆薮槃豆”。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理论体系建立者之一。无著之弟。出生于北印度犍陀罗国的布路沙城(意译丈夫城)。属婆罗门种姓。初习小乘,在说一切有部出家,曾去迦湿弥罗国精研该部教理4年。后回布路沙城,作《俱舍论》,批语说一切有部的烦琐教义和在乘教义。据《大唐西域记》卷五记载:当世亲自北印度来到中印度阿 陀国时,无著曾命弟子迎候,并止于户牖之外。夜分之后,无著诵《十地经》,世亲听后感到其法深妙,于是追随无著改信大乘,弘扬唯识论。他在《唯识二十论》和《唯识三十颂》中,充分阐明了他“识生似外境现”的思想,意即外境本来并不存在,由于识生起的作用,转变成为心的对象,如同病目见空华。他的这两部著作,集唯识思想的精华,也是唯识学说发展的高峰。

在《大乘百法明门论》中,他把宇宙万有分为五大类,即心法、心所有法、色法、不相应行法、无为法。心法是说以心(精神现象)为主体,包括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八种“识”,心所有法是指心的作用,包括五根、五境和意识的对境十一种现象;不相应行法是一种非精神、非物质的现象,它区别于前三种法,是假立的有为法,包括二十四种现象,它区别于前三种法,是假立的有为法,包括二十四种现象;无为法是不生不来的现象,湛然常住的理法,其中包括六种无为:虚空无为(认识真理犹如虚空的境界)、择灭无为(得到至善智慧的精神境界)、非择灭无为(通过神秘的直观得到真理的境界)、不动灭无为(通过深思静虑,不为苦乐所动的境界)、想受灭无为(灭断一切观念、感觉、以直观显现真理的境界),真如无为(得到真理的精神境界)。以上五位百法总括来说,就是心是识自体,心与识相应,色是心识所变现,不相应行法是区别于心、色的假立,无为法则是前四位断染成净的最终结果,无为法也以识为根本,但它是最真实、最圆满的最高真理。

在《佛性论》中,他提出五性各别说,把一切众生分为:声闻、独觉、如来、不定种性、无性有情等五类。此五者是潜藏在阿赖耶识中的种子,由于每个人所具有的善、恶种子不同,因而修持所得的结果也不相同:声闻可修证阿罗汉;独觉修证辟支佛;如来种性可修证为佛;不定种性的证果不确定,可修证以上三种之一;无性有情只具有有漏种子,因此要受业报轮回的限制,虽然苦心修持,也不能下得上面三果。这种五性各别说和古代印度的种姓观是密切相关的。

著作甚多,主要著作除上面提到的以外,尚有:《大乘成业论》、《大乘五蕴论》、《止观门论颂》等。还有对《中边分别论》、《摄大乘论》、《大乘庄严经论》、《六门教授习定论》、《金刚般若经论》《妙法莲华经》、《无量寿经》、《十地经》、《宝髻经》、《胜思惟梵天所问经》等的注释。据传,还有《论轨》、《论式》、《论心》等因明著作三部,梵本已佚,也无汉文译本,仅从其他经典中略知片断。

世亲学说的后继人,说法不一。在《成唯识论述记》中记载有护法、德慧、安慧、亲胜(世亲同时)、难陀、净月、火辨(世亲同时)、胜友、胜子、智月等十家;据西藏的记载,则为安慧、陈那、德光、解脱军等四大家。(黄心川    宫静)


月官(Candragomin约7世纪)
  古印度佛教晚期大乘瑜伽行派的重要学者。据藏传资料,他系东印度婆连陀罗王族班支达毗斯沙迦之子,曾从安慧、阿输迦等人受学,精内外五明。曾在东印度跋卢舍王国写了声明、医方、韵律、工巧等方面的著作多种。后被国王逐出,随商人到今斯里兰卡,建狮子音神殿,讲大乘法,并写作工巧、医方等著作。随后到南印度,为《波腻尼经》作注;又到那烂陀寺,以瑜伽行派学者的身份与中观派学者月称辩论。据说这场辩论持续了七年,旁听者甚众,最后的结论是“嗟嗟龙树宗,有药亦有毒,慈氏无著书,众生之甘露”。意谓月称所传的龙树之学,有可取的,也有不足取的;而月官所传的瑜伽学则守全是可取的。月官在这场辩论中获得好评,说明他对瑜伽行派学说有所发展。嗣又在檀那室利建立百余度母神庙。最后逝于南印度普陀山。
  月官从瑜伽行派观点出发讲中道,学贯显、密;弘通博识,著述甚丰。传说他对世间的声明、工巧,佛家的赞颂、义理等四个方面著作各有108部,共计432部。但今存甚少,梵文仅有《与弟子书》一封信,汉译全无,藏译有40余部;其中一半以上是关于密教的,大多保存在藏文大藏经中。主要著作有关于声明的《记论旃陀罗经》、《记论旃陀罗字经解》、《字缘二十颂释》、《忏悔赞》、《菩萨律仪二十论》(以二十颂概括菩萨戒的内容)等。他在西藏主要是作为一个文法学者而名彰后世。此外,他对菩萨戒的说法,也与玄奘的译本有出入,内容虽无变化,但也戒的说法,也与玄奘的译本有出入,内容虽无变化,但也显示出两家传承的不同。他的说法,完全为藏传佛教所传承。

陈那(Dignaga  约5~6世纪)

 
古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论师,佛教新因明的创始人,后人称为“中世纪正理学之父”。据《大唐西域记》卷十、《成唯识论述记》卷一、卷三以及多罗那他《印度佛教史》第23章等记载,为南印度香至国人,属婆罗门种姓。出家后先为小乘佛教犊子部信徒,后改学大乘。据说是世亲弟子。于南印度安达罗国作《因明论》,擅长因明比量,在与佛教以外其他教派的辩论中屡屡获胜,常在那烂陀寺讲《俱舍论》和唯识、因明学说。因受小乘佛教经量部的影响,主张“有相唯识”说。认为在识(能缘)的活动中,会变带出境(所缘)的影相;境有实体,能够使能缘识缘托而生。又从“量”(认识)的角度考察,提出“三分”说:识能够变带出被认识的境的影相,此名为“相分”;识能够认识境,此名为“见分”;识能够自己体认自己,此名为“自证分”。相分有实体,见分有行相,这种主张被称为“有相唯识”。陈那开始提出“境不离识”的主张,使“唯识无境”的唯识学在性质上有所改变。

改革因明学是陈那的最大贡献。他的因明学说被称为“新因明”。其改革要点有:①主张只有现量与比量两种认识;舍弃了圣教量、譬喻量等认识途径;②认为现量必须是纯粹的知觉,不带任何“名相”概念的分别作用;③将五支作法变为三支作法,删去合、结二支;④创制“九句因”以判定因的正确与错误,进一步充实了“因三相”的罗辑内容;⑤区分喻体与喻依,使同喻体与异喻体之间形成换质换位的关系;⑥提出“遮诠”说,强调概念通过否定事物矛盾性质以肯定事物自身的性质。这些改革,将正理派与佛教古因明的类比推理改造成为演绎推理,是印度逻辑史上的一大飞跃和转折。

主要著作为《集量论》(现存藏文译本)。此外还有《顺明正理门论》、《取因假设论》、《观总相论颂》、《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圆集要义论》(以上现存汉文译本)和《因轮论》、《观三世论》、《普贤行愿义摄》、《入瑜伽》、《阿毗达磨(俱舍论)注紧要义灯》、《圣文殊瞿沙赞》(以上现存藏文译本)以及《解捲论》(《掌中论》)、《观所缘缘论》(以上现存汉,藏文译本)。(罗炤 )



安慧(梵Sthiramati,藏Blo…gros…brtan…pa、Blo…brtan) 


印度佛教论师。属唯识瑜伽行派。在唯识十大论师中,代表无相唯识派(Nir…a^ka^ra…vijn~a^na…va^din)。佛灭一千一百年左右,生于南印度罗罗国(即伐腊毗国)。涉猎群典,精通唯识因明等,《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本)云(大正43·231c)︰‘梵云悉耻罗末底,唐言安慧,即糅杂集,救俱舍论,破正理师、护法论师同时先德。(中略)妙解因明,善穷内论,扇徽猷于小运,飞兰蕙于大乘,神彩至高,固难提议。’ 安慧师承德慧,下传真谛。其学说大体继承难陀,同时吸收陈那之所长,将二分说、三分说与《摄大乘论》、《辩中边论》中的唯识说融合在一起。并以《辩中边论》开宗明义第一颂之意,认为识法分别只是‘虚妄分别’,在此分别上的见、相二分即‘二取’(见分属能取,相分属所取),是遍计所执性,都是不实在的,所以称为‘二取无’(此说异于难陀)。以为只有自证分才是实在的,属于依他起的性质,故被称为一分家。与他同时的护法则立四分说。 此外,对于八识、二执、二障的关系,安慧与护法也有异议。其学说系继承无著、世亲,主张境识俱空,为正统的唯识说。传到中国、日本后,称为摄论宗。其主张与中国的法相家相对立。 安慧著述颇多,有《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十六卷、《大乘广五蕴论》一卷、《大乘中观释论》九卷、《俱舍实义疏》五卷、《唯识三十颂释论》等。其中,《俱舍实义疏》系伯希和(P。 Pelliot)在敦煌所发现,后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九册。又,《唯识三十颂释论》,系依世亲之《唯识三十颂》而论释之,今亦于尼泊尔发现其梵文本,目前该书有法译本及日译本。



护法(Dharmapala  约6世纪中叶)

 
古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论师。音译达磨波罗。为南印度达罗毗荼国建志补罗城一大臣之子。幼怀雅量,长志弘远。出家修学佛法后,周游四方,深究内外学。曾在中印度与小乘佛教和佛教以外的宗教学派辩论,名声大扬。据说曾受学于陈那,研究由无著、世亲开创的大乘唯识学说。在主持那烂陀寺时,弟子众多,戒贤、最胜子、胜友、智月等皆出其门下。29岁离那烂陀寺,至菩提伽耶修习禅观,从事著作。32岁逝世。在佛学方面,继承陈那的有相唯识说主张“境不离识”。又依据《密严经》,提出“四分说”,认为自证分复有能、所,另有证自证分体认自证分,调和种子说中的新熏与本有两种对立主张。他认为种子既有本有,又有新熏,二者均发生作用,都可以有无漏种子。在因明学说方面,着重三支作法的比量形式,发展了概念的“简别”理论,开始将因明引向形式主义。相传他有很多关于因明的著作,内容不详。据玄奘和义净所传,他在声明(文字学)方面的造诣也很高。对世亲的《广五蕴论》、《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颂》作过注释。其学说经过玄奘的传译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