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暗复明曙光论-第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是指思维性“正见”的话,未取得世间定慧的资粮道的菩萨也不具备这类正见,您说“岂有没有正见的菩提心吗”?
从圣位菩萨上考虑,可以说“没有”,若从资粮、加行二道凡菩萨考虑,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没有”,这在逻辑上没有任何矛盾。
所以您的“岂有”二字经不起推敲 。
又“糊涂”即无明,无明这个概念,也有“粗分”和“细分”之分。
“粗分无明”在未破除世俗邪倒见惑之前,一切凡俗众生无一例外地都有。
“细分无明”在未成佛之前的一地到十地的菩萨都有,只有彻底破除极细所知障熏习,获得尽一切理,见一切相的一切种智的佛陀,才没有无明。
因此,除了文殊、观音、菩萨、手金刚之类早已成佛而化现菩萨相的菩萨而外,处于凡圣二道的一切菩萨都有程度不同的无明“糊涂”。您认为就没有“糊涂菩萨”吗?
至于说有没有不具中观正见的菩萨的问题,提的同样无聊!
我可以毫不犹豫地告诉你,当然有不具备中观见的菩萨。这有三种情况:
①若说“现观中观见”,见道位以下的所有贤菩萨都没有中观见;若说抽象性或者思维性中观见,如下两种菩萨不具备中观见。
②处于资粮、加行二道,未破除唯识见的菩萨,理所当然地没有中观正见。
③从小乘道回转进入菩萨道而尚未进入大乘见道仍保留小乘知见的贤位菩萨也不具备中观正见。
在理论上所说“中观见”“唯识见”,都指的是大乘见道以下的思维性“准正见”。在破除世俗倒错邪见的见惑之后,一切圣菩萨都会自然而然地进入纯真的无二中观境界,再不会有中观唯识的知见差别。
历代印藏二地的中观派学者把无著菩萨的自证正见划入中观见而将他“唯识”说看作是应机化度的方便智慧的理由就是“圣菩萨没有不正见”。
这种“人”和“见”分离的办法也适应于一切说唯识的善知识,如果他的断悟成就在见道以上,他的自证正见中不应有唯识见,他的唯识说只能看作是应机方便之说。
根据这个理由,我们认为,就人格而言弘扬般若法的玄奘大师决非凡人,因此,不能说他的正见“唯识见”,只能说他在汉地弘扬了“唯识说”。这种人格和学说言论分别对待的办法适应于一切领域,如宣扬佛法的人未必都信仰佛法。
具有佛教的人格,宣扬无神论的也未必都是无神论者,只是为了某种需要而已。所以把批判唯识论,看作是反对和侮蔑唐三藏,纯属没有道理的胡说。
在学术上若有不同的见解,可以摆出自己的理由进行讨论或辩论,动不动把思想理论问题拉到政治问题、民族问题、教派问题上,进行“上纲上线”的作法是一种过了时的不正常的作法,也是一种内心极端空虚的作法。
过去到现在在汉传佛教中有少数对藏传佛教抱有极深偏见的人,在他们的所谓“佛教史”,所谓“演讲录”之类的著作文章中说“密宗是邪教”,说“修密会堕地狱”,说“修密法成不了佛”,说“密宗是印度外道的产物”等等。但我们藏传佛教把这类说法只看作是“井底之蛙”未见佛法大海的无知偏见,从未把这类问题当作民族和教派偏见或伤害民族感情和教派感情之事。我们只是保留反驳澄清的权力。
散布歪曲和侮蔑藏传佛教的书籍不只是一两本,而且很多,但我们没有也没有听说过有别人向那些书的作者提出过修改书的内容的意见和建议,因为这里面牵扯着一个言论自由问题,想叫谁修改书和文章,也不属于个人的权限范围,这是其一;
同时每个人的观点不同,自以为自己的观点正确,想不让别人发表各自的意见,这在中国也已成为历史的陈迹,我希望别人也不要在这上面作什么文章。
在结束这次辩论之前我想说明一点,佛教思想广如大海,但三藏十二部有总旨纲领原则可以遵循。绝不是无原理原则,可以任性自由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的泥塑匠手中的软泥。
因此,要想进入佛教善知识行列,谈经说理,就必须下番功夫,学深学透各家各派学说。
否则,只看过几部论著和零散的一些资料,就想著书立说,就想大发议论,说三道四,除了暴露自己的知识家底以外,不会有任何名利结果。
藏传佛教特别是格鲁派具有全面系统学研佛教经论的学习制度和认真、过深、过细、精益求精地作学问的习惯。那些只读过几部零散的经典和论著,把一知半解,道听途说当学问,就逞强逞能想和善知识见高低,只是自讨苦吃而已。
凭那种不全面的粗俗浮浅的知识,别说和十明学人对局,就连上过因明班的毛小子您也别想去取胜。所以,谁如果想和藏传系学人论战,就请先作一些精细的研究,学一点因明知识,以避免在矛盾和悖论中作茧自缚,重步八世纪和莲花戒辩论中吃败仗的顿门十二禅僧的后尘。
您提出叫我修改我书中您所反对的那些内容,但您所提出的理由没有一条能够站得住脚,在真理的阳光照耀下,您那些经不起推敲的理由像草尖上的露珠,一个个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您说您是“三宝弟子”,如果是那样的话,我倒要忠告您一句,不要忘记三皈戒,不要把佛宝降低到世俗圣贤地位,更不要把他当做“印度的圣贤”而加以蔑视和排挤,那样做就会被佛门唾弃。
世间学问人智境,人有见闻可当“家”,
法理深广佛智境,世智比量定出差。
毕生求学苦难精,未学怎敢充通达?
若非穷经履深海,莫凭臆想判极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