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佛使比丘-人类手册 >

第15节

佛使比丘-人类手册-第15节

小说: 佛使比丘-人类手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怖畏现起智如果能时常圆满完善的透彻观照这灭尽、衰败时,就进升为第三阶段的智见。对所有的“界”,即“拥有”、“成为”都生起大怖畏。不论是对欲界、色界、无色界,遍地皆充满着怖畏、恐惧的现象,对每一个心行都充满着衰灭、破坏的怖畏状态。当瑜珈行者透彻看清这现象,就会产生这惊愕的怖畏感,智者肯定持有这正确的恐布感,清楚知道它有如毒药、利器、恶人,遍布于三界中。除此以外,别无他物,当有这种感触时,对诸行的恐惧现象已了了分明,称为“怖畏现起智”是第三阶段。


  (四)过患随观智当对一切有、生、住充满着布畏,增加到足以令其了知诸行皆是过患罢了,与诸行接触或发生任何联系,也只有过患,而无安全感。譬如森林中有狮子、老虎、豹等猛兽,此森林并非无比欢乐的休息处,诸行亦如此。这种对诸有、界、生、住都充满着过患的感触,这智见是一种工具,运用来专注地观照诸行的过患,就称为“过患随观智”,是为第四阶段。


  (五)厌离随观智这样的屡观诸行是怖畏且充满着过患的,如此对于诸行产生了厌离,有如一个原子弹爆炸后,一切看起来就像被火燃烧后的屋子,只留下灰炭,对这火灾后的躯壳,不再存有任何的迷恋。已厌倦了要和诸行混为一体。这称为“厌离随观智”,为第五阶段。


  (六)欲解脱智当真正的有着厌离感,将会实际的浮现出欲从诸行混合中解脱出来。然而这里的欲解脱感是确实的,而且又充实强烈的,不像我们平时那没定力或不能看清万物的欲解脱,因为那不是真正的欲解脱智见。因此我们才对学佛抱着不认真的态度,把修行当成儿戏,这便是两者之间的差异。至于在此所产生的厌离感是迫切并坚定的,且怖畏与欲解脱的心能成正比。在内观中,全副精神都感到厌倦于诸行。于诸有中充满着怖畏,欲从诸有中解脱出来。如此才是真正的欲解脱。它比喻为入了蛇口中的青蛙,那种欲从蛇口中挣脱出来的感觉一样,请诸位想一想,青蛙的欲解脱感有多强。正在修持着智见的行者与瑜伽行者,正像青蛙一样欲解脱诸有:又作一个比喻,有如那落入牢固的陷阱中的鹿,一直挣扎着,想要解脱出来;这和瑜伽行者欲从诸行中解脱出来的逼迫感是相等的。瑜伽行者有如那关在笼中的野兽,也想要超脱每一个界,从欲界、色界、无色界中解脱出来。古时候迷信的人喜欢画入罗侯口中的月,然后钉制成木板挂在门前,让人看清这想要从罗侯口中解脱的月就相等于我们想要从欲界、色界、无色界中解脱出来一样。这种真正而又强烈的欲解脱称为“欲解脱智”,这种智见是产生欲解脱的原因,称为第六个阶段。


  (七)审察随观智这种充实而有强烈的欲解脱感,正在挣扎着找寻解脱的道路,他已忍耐不住一定要寻找到那条出路,所以就产生这种强烈的挣扎,欲找寻解脱之道。巴利文称这种感受为“审察随观智”(审察着解脱的道路)。这种智见就是无时无刻的照见出每一个界 (有) 都是这样的,很想解脱,它是有道路的。如此的观照,就会发现到执取和烦恼是束缚着心和界的主因,它强烈地黏缚着。我们必须想尽办法来削弱欲望烦恼,直到其软化后再将它毁灭掉。这里有一个比喻,一个人拿鱼笼去捕鱼,捞起来的却是一条蛇,但却不察觉,心想我已捕到鱼了,把它紧握在手里,无论谁告诉他那是一条蛇,他都不相信,直到遇到一位有悲智的老师,指引和教导他后,他才觉察到那是蛇而不是鱼,因而产生恐惧感,想要摆脱它,并去寻求杀蛇的方法。他捉住蛇颈在头顶旋转两三圈,待它精疲力尽后才用力地将它抛得远远的,假如还不死,则再用其他方法杀死它。这比喻为瑜伽行者已彻底的看清这把自己和界 (有) 黏缚着的结-烦恼,是最恐惧也是令人感触最深的。然后把烦恼削弱,再把它杀掉。如果我们没有逐日的一点一滴将烦恼力削弱,要杀烦恼是不可能的,因为它的力量远远地超越我们的想像,并非是这微弱的智慧可足以杀死烦恼的。因此在培养增长智慧时,也用办法对付烦恼,使其力量减弱,时常审察万物的无常、苦、无我,不值得拿取、不值得成为,这些都是曾经讲解过的,就是断除烦恼的粮食。在日常生活中削弱烦恼力,不断增长智慧,使功夫更熟练,这就是渺小的我们可战胜如泰山般的欲望之法。我们必须要有勇猛的精神,好比一只小老鼠,有勇气杀死体积比它大的老虎。我们必定要有意志以这微弱的力量,战胜烦恼,若不足于对敌,则找寻其他技巧,决不妥协,待其力减弱后再将他斩除,这种断除烦恼的技巧称为“审察随观智”,为第七阶段。


  (八)行舍智削弱烦恼力的做法,是为舍弃万物的主因,因此接下来的阶段为“行舍智”。这智见都源于审察诸行的空性,空掉自我、空无自性,即是没有永恒性。因为充满了苦,就空掉了乐,看了也觉得厌倦等,最终对诸有 (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都能舍放了,对自己曾经迷恋贪爱的也看成是粪土。这一点被比喻为那我们曾贪爱的人,过去曾非常吸引我们,当发现她和别人私通后,贪爱就消失了,欲放弃她。现在看见她与别人做任何事,也能无动于衷。当心识升华到第八阶段时,对于以前曾经享乐而感到奇妙的三界,已深知此是空无实质的,并对诸有放舍了,就有如此男子已看清妻子是骚妇,而对她离欲舍弃等。对于诸行的舍放称为“行舍智”,为第八阶段的内观。


  (九)随顺智当能对诸有放弃了,心就适合于明了圣谛,能使我们随缘地证入须陀洹道智、斯陀含道智、阿那含道智、阿罗汉道智,任何一道。当有这种心理状态时,称为‘随顺智’,是最究竟适宜于明了四圣谛法的智见,它能毁灭结的烦恼而证悟任何一个果位,为第九阶段。


  从‘生灭随观智’到‘随顺智’已圆满了就称为‘行道智见清净’,是内观慧的第四步骤,清净品的第六层次,可说智见已清净、洁白了,能实践断除烦恼的内观和般若。



  ● 智见清净


  接下来进入第七个清净品,称为‘说智见清净品’,圣道的智见是内观的最终阶段,其成果为内观的第五阶段。


  随后的随顺智是智见的第九层次,也是‘行道智见清净品’的最后一个阶段。在‘行道智见清净品’和‘智见清净品’两者之间插入‘出世智见’是为区别圣道者和凡夫的工具。但由于‘出世智见’很快就消逝,因此就把它归纳于‘行道智见清净品’中。因为它还是属于欲界的境界,但又的确是介于凡圣之间,或可称为涅槃所缘境的智见。


  总结这五品内观 Vipasana 法门,第一品为‘见清净品’,在这阶段已不再有错误的见解了,因为已知晓人与众生,并可将其区分为各小部份的因缘。第二品的内观法门为“度疑清净品”,在这阶段已知晓因缘和合法,有关于各部份的组合因素是无限的。第三品“道非道智见清净品”,在这阶段已知晓对或错,道非道,已不再迷恋于修定所产生的那超越常人所能预料的奇异事件。第四品为“行道智见清净品”,它又另分为九个阶段,前面已讲述过了,这是能突破三界诸行的智见,是使烦恼不再留下的主要原因。第五品为四个圣道,有须陀洹道智等,道的行持后,必得圣果,这是肯定的,也能产生明了的智见,知道到底烦恼和苦已熄灭了多少,不过这并不在此话题内,因为它并不简单而且也和这里的内观行持没有关系。内观法门总共有五个阶段,加上前面的两个根基“戒清净品”和“定清净品”,共为七个阶段。


  这一切都是修习内观所应注意的事,前天已讲述过了,它具有完整的规则,称为形式止观法门与自然止观法门是一对。在一个小时内想要详细的讲解所有的内观法是超越我的能力范围的。实际上讲几个小时都不足够,只能掌握其要点,做为思考上的正确前导罢了,以防落于错误,因此可说是作为自己继续寻求更详细资料的基本知识。由此缘故便着重的来讲解佛教的修行原则,希望各位别误解此为教育界的事,因此如果不了解这修持事项,我们是无法进入佛教和不能符合修持原则。


  在此做个总结,我们已看出学习内观法的理论有着层次上的原则,然而到底什么是内观法之立身处的根源呢?答案是戒和定。什么是增长、发展内观的所缘“境”呢?答案是一切事物,称为全世间,“三界(有)”、“诸行(一切因缘和合法)”、“五蕴”,因为在这三界中也不过只有五蕴吧了?有如前天所讲解过的。什么是内观的真相形态呢?或透彻看清的状态呢?即是从这充满在三界的成、住、异、灭的无常、苦、无我到产生怖畏、厌离感,不值得拿取、不值得成为这种状态,必须要显现在内观法门中。什么是内观法门的任务呢?它的责任是熄灭无明、颠倒妄想。因为内观法门的真正意义就是透视、看清。什么是内观法门的成果,其成果是透澈看清万物后而进入圣道,能完全的扑灭烦恼转为清净、光明、寂静。如果更简捷的说,即是戒和定是内观法门的根基,这五项清净品是内观的真相,能在无常、苦、无我中清彻明了这世间诸界、诸行(一切因缘和合法)或五蕴中寻求智慧,其任务就是要断除这黏缚着世间的无明、颠倒妄想。能产生那彻底看清的光明,染执心已不再遗留下来,把将心和界黏缚在一起的工具断除,就是内观法门心已“解脱(Vimutti)自由”的状态,从诸有解脱出来,心不再有苦了。因再也没有贪爱着任何的界,这种状态称为完全脱离苦了,这就是最究竟的实现道、果、涅槃的佛教任务。


  这些都是在指导如何实行这七个步骤来实践内观法门,其行持的方法又如何?即是要如何的去接触以及看清世间,这九个步骤的智见实行情形,总称为内观法门。除了制定这形式性的步骤外,至于更详细的内容,则可以从佛书中或导师们的指导,继续探讨。在这里主要的重点是预防把错误的内观法认为是正确的内观法,进而迷失于误解中,出现了买卖式的内观修持法,也出现了新的宗派或佛祖,实在是非常可怜的情形。我们理解之后,就应该互相的提防,如果遇到此类事件时,我们才能下合理的判断。
 
第八章 圣者和熄灭烦恼



凡人在欲界、色界、无色界的围笼之中;

圣人则脱离了三界,认清每一个爱欲世界都惹不得。
 




各位法律系的同学:


  昨天我已简要地讲过内观法门的行持法,也明确地指出哪些是内观的修持法,以发展、培育、升华心识,使其不被苦所控制,这称为已超越苦了。这都由于内心已彻底看清万物真相的力量,也就是心中已明明了了无一物可得。世间万物已没有任何能驱使心的影响力,一切都不值得执取,不再陷入爱恨了。这时心已超越世间,而提升到另一种心的境界,称为出世间,因此我们就要清楚的理解如何超越世间的次第。


  若要清楚的明了“出世间”首先就必须要明白“在世间”。“在世间”时,心识如果处于任何事物都能影响的低劣境地。可以把在世间分为三种类,第一为心识还满意于情欲,喜欢着欲乐的低劣境界,这即是初步的境界-“欲界”;第二是“色界”,心识已不会喜欢那卑下的情欲,但是还喜欢满意于定中的乐,即是攀缘在任何一种色法的境上,但却不与情欲攀上关系;第三是还满意于定中悦乐、宁静的境界,心识所缘的心境是更高超的“无色界”。我们把众生心识的层次和契合众生心识状态所居住的世间或境界,归纳为一对情欲心识状态 (心境) 和情欲心识境界 (世间);以及色欲心识状态和色欲心识境界;无色界心识状态和无色界心识境界。如此观照者将能明了地说出心识状态和境界的等级。因为众生有三种心识状态,因此就有三种的心识境界。


  三个在世间境界仍与世间攀缘连系着,还在世间的支配下,属低级的世间性质。属于欲界的众生,因还受着情欲滋味所支配控制着,所以也就黏缚着情欲的低劣心识;属于色界的众生则黏缚着那粗糙宁静的乐,也即是以色法为所缘的入定心境的乐;属于无色界的众生; 心识则仍然攀缘黏缚着那无色界定中的悦乐或寂静。世间境界是一切众生的境界,虽然有人类、天神、梵神或低劣的畜牲、地狱众生等的差别,但都包括三界之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