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净空法师 >

第8节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净空法师-第8节

小说: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净空法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自己的意思在里头,有自己的意思在里面,自己是妄想分别执着,那就错了,没有自己的意思。这也不容易,你能够结集,你要不是到诸佛如来的境界,你没有这个能力。

  在近代结集古人的经典,在台湾、在国内,我相信有很多人都晓得,夏莲居老居士给我们会集了一部《无量寿经》。夏老居士会集的这部经,我们用这八个字,这两句话,“创集无疑,先规有据”,我们对他的会集本就断疑生信。这个会集不容易,如果不是再来人,做不到,因为他前面有三种。宋朝时候王龙舒居士,第一次的会集,意思有缺,因为我们现在在《大藏经》里面看到的是有五种原译本,王龙舒居士只看到四种版本,另外一种他没有见到,这四种本子里头出入都不一样,所以它不能算是一个圆满的本子。到清朝咸丰年间,魏默深居士做第二次的会集,他是五种译本统统看到,会集当然比王龙舒居士的本子好,可是还是有欠缺。欠缺,后人对他的批评,取舍不当,还有改动原本的文字,这是很大的忌讳。所以到第三次,民国年间,大概民国二十年左右,夏莲居居士做第三次的会集。这个本子把前人欠缺的全部都修正过来,所以这是稀有难得的一个本子。梅光羲居士做了一篇长序,把这个会集的原原本本都写出来。梅大士是台中李炳南老居士的老师,所以跟我们就有特别的缘分。而夏莲居的传人,我们有缘在美国遇到了,黄念祖居士,我从他那里听到很多这些会集的故事,知道夏老不是平常人,那也是佛菩萨应化到世间来的,把《无量寿经》重新做个整理,为什么?这个法门要流传到释迦牟尼佛的末法最后。末法一万年,将来一切经都没有了,《无量寿经》还存在。是哪个本子?肯定是这个会集本,那当然不一样。所以这八个字很重要,“创集无疑,先规有据”。

  【穷兹性海会彼行林。】

  ‘穷’是穷尽,‘性海’就是我们自己的自性、本性,或者也称之为法性,它是圆满的,它没有欠缺。‘行林’是修行,修行的人多,从初发心到如来地,我们就以《华严经》这个大乘来说,从初信到等觉五十一个阶级,无量的人在学习,用“林”来做比喻,就是五十一个阶级里面的修学大众,都依照这个原理原则、都依照这个方法,那我们晓得这是太珍贵了。

  【别举六门通为一观。】

  他把性海、行林里面,修学的理论、原理原则、方法用六条,用‘六门’,我们看这个文章就六条。‘通为一观’,这句话非常重要。六是不是真的有六?不是,六门就是一门,一门就是六门,为什么?它门门是通的,圆通。心通法就通,无量无边的行门,门门都通达,所以一门通了一切都通。这就是为什么教你学要专,专一,专一你这一门才通,一通就一切都通。你同时学很多门,你就很不容易通,你费的力气多,费的时间也长,你达不到目的。所以门门都殊胜,门门都值得赞叹,自己修学就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我们才会有成就。这个道理要懂,不能够要学很多很多东西。真的自古以来有不少人,古德常讲,他要学通家,样样都通,样样都学,学了一辈子,一门也没搞通,这就错了。反而让那些谦虚,说自己能力不行,学多了我消化不了,我就学一门,没想到他一门之后,他真的通了,这一通一切都通了,这是他没想到的。这是无论求学或者是修道成功的秘诀。

  【参而不杂一际皎然。】

  ‘一际’是没有分别。‘参而不杂’是指贤首国师作这篇文章里面给我们提出的六门,这六门“参而不杂”。虽然参而不杂,‘一际皎然’,那就说明六就是一、一就是六,一通一切都通了。

  【冀返迷方情同晓日。】

  希望教导我们回头。‘返迷方’,我们现在是迷的方向,回头就是岸,希望我们能回头,从迷惑颠倒回头。‘情同晓日’,晓日是早晨太阳出来了,这比喻夜晚我们迷失了方向,现在光明遍照,我们回头是岸。

  【佩道君子俯而详焉。】

  这是赞叹学佛的‘君子’,君子是儒家学佛有成就的。君子上面是贤人,贤人上面是圣人。儒家讲的君子,就好像佛教讲的阿罗汉,阿罗汉上面是菩萨,再上面是佛陀,这是三个学位的名称。儒家这三个学位是圣人、贤人、君子,是三个学位的名称,这真正得到儒的真传。思想言行不是圣人,但他很像圣人,我们佛家讲相似位中,他虽然不是佛,但是他的思想言行很像佛,就是持戒修行的人。他这个地方虽然用君子,意思比君子高,因为他前面有‘佩道’。也就是请这些贤人、君子看大师写的这篇文章。‘俯’是大师的谦虚,请大家来斧正的意思。他的话到这个地方就结束,这是这篇文章的前言。下面这要跟我们说:

  【今略明此观。总分六门。先列名。后广辨。】

  先把大纲提出来,然后一条一条的为我们讲解,在佛门讲为我们开示。开示,那我们自己希望能够悟入。这个六门:

  【一、显一体。】

  我们接着把这个名字念出来:

  【二、起二用。三、示三遍。四、行四德。五、入五止。六、起六观。】

  这就圆满了。这是《华严经》修行的方法,不外乎这六条。这六条总共,一条都是三个字,十八个字,把《华严经》修行的方法和盘托出,再就没有了。不但我们娑婆世界,十方法界所有的菩萨,修学《华严》契入境界,证得无上菩提,都是这六条,那你就晓得这六条多么重要。首先显示本体,在哲学里面讲,宇宙万有的本体,这就是自性。明心见性见什么?就是见到自性。性是什么?叫“自性清净圆明体”,后面有详细说明。自性,我们在这里略说,它不是物质,它没有物质,它也没有精神,这两种现象都没有,它是清净的,也就是说从来没有染污。所以六祖惠能大师见性,他第一句话就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你看跟此地讲的完全相同。能大师讲了五句,贤首国师在此地讲一句,这一句就是能大师所说的五句。你看它底下有个“圆”,惠能大师又说,第二句讲“本不生灭”,第三句“本自具足”,第四句“本无动摇”,最后一句说“能生万法”,惠能大师讲了二十个字,这二十个字里头确实有圆的意思、有明的意思,明在哪里?清净就明,明是智慧。第三句里头说“本自具足”,这句话就是佛在《华严经》上“出现品”里面讲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本自具足,这不是求的,圆明都在其中,智慧就是明,德能相好那就是圆。

  所以贤首国师的一句话,惠能大师的五句话,这就是把自性的样子说出来了。不可思议的以善巧方便为我们说出来,说出来我们能不能见得到?我们见不到,为什么?因为我们分别自性清净圆明体,我们有分别心,我们有执着心,我们还起心动念,看到这几个字起心动念。换句话说,我们只含糊笼统知道这么一个名称,它的内容我们确实是完全迷惑,不清楚。它在哪里?你想想能大师末后的一句话,“能生万法”,万法是什么?是宇宙、是人生。这个地方讲人生是自己,所以禅宗里面参话头有一句,祖师大德教人参“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参究,可不是研究,研究是什么?父母未生前我到底是什么样子。研究是用心意识,参究不用心意识。不用心意识叫参,人会开悟;用心意识叫研究,这个不行,这是世间法,怎么研究都研究不透。所以现在科学家、哲学家,乃至于一切神学家,他们用的是什么心?用的是心意识。心是阿赖耶,意是末那,识是第六意识,这个东西全是迷,迷而不觉。自性迷而不觉就产生这个错误的阿赖耶,如果我们能够把妄想分别执着放下,阿赖耶就是自性清净圆明体,这个要搞清楚。那是诸法实相的本体,是宇宙人生的本体,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能大师说得很好,“本不生灭”,它没有生灭。我们现在所看的一切法有生有灭,我们看动物都是有生老病死,看植物有生住异灭,看山河大地、看星球有成住坏空,包括自然现象都是生灭法,凡是生灭法全是假的,但是这些假的东西它不妨碍自性,自性是真的,不妨碍。自性永远清净,一丝毫染污都没有,它不是虚空,虚空还受染污,不是虚空,虚空是它现出来的自然现象,这要搞清楚。所以虚空有染污,自性没有染污。

  于是我们就晓得,佛法里面讲时间、空间,在百法里面,这二法收在不相应行法里面。百法是一切法的归纳,归纳为一百法。这一百法,有九十四条是有为法,就是有生有灭,有六个是无为法,就是你看不到生灭的现象。无为法里有相似无为、有真正无为,真正无为只有一个,就是自性。所以,时间是时分,方分,方分是空间,时分是时间,都是不相应行法。不相应行法,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抽象概念,它不是事实,你不能说它没有,你也不能说它有。它确实有这桩事情,你再仔细去追究,它确实不存在,根本就不存在,是个错误的认知。自性清净圆明体,学佛没有别的,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从那个法门里头希望你证得自性清净圆明体,你证得这个就成佛,这就回归到自性。怎样才能证得?诸佛如来、法身菩萨,那都是回归到自性清净圆明体的人,这些人异口同音的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把妄想分别执着放下,这个自性清净圆明体就现前,你就证得,你就跟它合而为一。妄想是起心动念,极其微细,弥勒菩萨所说的,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秒,极其微细的波动,佛法里面称为根本无明,称它为妄想。用妄想这个名词好,妄它不是真的。所以我们听到佛在经上讲的这句话,初学佛的时候有疑问,自性清净圆明体为什么会起妄想?几时起的妄想?从哪里起的妄想?我们会提出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有没有意思?自己都认为这是应该要提出来的,哪里晓得佛法里头说,你从一个妄想引出这么多妄想来,错了。

  怎么样对付妄想?不理它就没事,你愈理它愈多,愈惹愈麻烦。我们也搞了很多年才明白这么个道理,原来佛说妄,不理它没事。“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生活在这个虚妄的大千世界,只要你不理它,六根接触只要不起心不动念,什么事都没有。这些妄相不妨碍自性,自性也不障碍妄相,真妄是一不是二,不相妨碍,这一点很重要。看到佛说个妄,你再去研究这个妄怎么来的,妄要有来处它就不叫妄,妄要是什么时候出生,那也不叫妄。所以这个妄念发生,就在当下,没有过去、没有未来,没有此界、没有他方,与时空没有关系。所以开头就把这句点出来,就好像《三字经》上,你看《三字经》一开头就把本体说出来,“人之初,性本善”,自性本善。那个善不是善恶的善,用善恶的善来解释你就错了,那个善是什么意思?就是清净圆明体。所以我们中国古代这些古圣先贤,你说他是不是佛菩萨再来的?我早年在台中跟李老师学教,我就把这个话向老师请教,我说我们看中国古圣先贤所说的这些,跟佛菩萨没有两样,是不是佛菩萨应化在中国?像《普门品》上所说的,应以什么身得度现什么身。老师告诉我,理上讲得通,事上没有证据。因为古圣先贤没有泄露秘密,我是什么菩萨再来的,没有说这个话,所以事上没证据,理上绝对讲得通。所以我很自信,中国那些古圣先贤都是明心见性的人,我们看,这用凡夫的角度来看,你观察他的理念、他的思惟、他的一些方法措施,跟诸佛菩萨教化六道众生没有两样。下面第二个“起二用”,这就是能生万法。宇宙从哪里来的?我从哪里来的?二用就是正报跟依报,佛法里面说两种报,这起二用。

  【一者海印森罗常住用。】

  这句是讲的显依报,就是宇宙。宇宙出现了,怎么出现的?起了无明。不起无明,这个宇宙不能说它没有,我们这宇宙森罗万象不能说它没有,但是它不现,就是能大师讲的第三句“本自具足”,虽然本自具足,它不现。具足什么?具足森罗万象,它不现。到什么?到微微的波动现前的时候它就现,非常微细的波动,这一动它就现境界;这一动,就是法相唯识里面所讲的“一念不觉而有无明”。动是不觉,觉心不动,这个要知道,觉跟迷差别你就能很容易区别出来。觉是什么?觉是不动的,不动才觉,动就迷了。所以这一动就迷了,迷了它就出现象,现象是什么?就是物质的世界,叫森罗万象。‘海印’是比喻,海是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