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净空法师 >

第22节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净空法师-第22节

小说: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净空法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处,觉悟就生庄严。我们这个世间人统统都修清净平等觉,这个世界马上就变成极乐世界,这个世界立刻就会现出“大乘无量寿庄严”,这不可以不知道的。‘心境秘密圆融’,这个“秘密”不是神秘,这个秘密是深,它太深,道理太深,所以说深密。你不达到这个境界,你体会不到,必须要契入境界,你才真的明白!身心无碍。总而言之,这是说明诸佛如来他的报身以及他所依的净土圆融无碍。

  【四者智身影现众缘观。】

  这个六观前面三条完全是讲自己,自己契入的境界,后面三条是帮助众生,大慈大悲。前面三条可以用四个字来讲,大智大慧,后面三条是大慈大悲。‘智身影现众缘’,“众缘”是一切众生,十法界,众生有感,佛就有应,应是什么?就是“智身影现”。你看现身它用个影,就是告诉你这身不是真的,不能说有,不能说无,《金刚经》上讲“梦幻泡影”。释迦牟尼佛当年出现这个身是智身影现,诸佛菩萨甚至于阿罗汉到人间来应化,来帮助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都是智身影现。六道凡夫迷失了自性,那叫什么身?那叫报身,这报身还得加一个字,不能跟诸佛的报身混淆不清,加个业报身。我们六道里面这个身,连色界天、无色界天统统都是业报身。业报里头有善有恶,善业这是人天两道,恶业那就是畜生、饿鬼、地狱这三道,业报身。也是影现,但是不知道是影现,以为是真的,所以就要吃很多苦头,不知道是影现。觉悟了那就是智身影现,迷惑了是业报身,也是影现,可惜就是你自己不知道。所以,人不能不觉悟。诸佛菩萨的示现就是为这桩事情,帮助众生离苦得乐。六道里面有苦乐,苦乐从哪里来?从善恶来的。恶业带来苦报,善业带来乐报,这是最低级的,向上提升是迷悟,迷是苦、是染,觉是清净,向上提升的时候破迷开悟。但是你一定要晓得,破迷开悟像房子一样是第二层楼,第一层楼是断恶修善,断恶修善的功夫没有,破迷开悟是决定不可能的。

  从这个地方,我们就要肯定根重要,儒释道的三个根,我们决定不能够疏忽,不能认为这是小小法。小小法的根没有,你怎么能往上提升?它是奠定在这个基础上的。你想想,哪个佛菩萨示现他不持戒?哪个佛菩萨示现在这个世间他不修十善?没有,找不到!你从经典里面去看,释迦牟尼佛在世,一生为我们表演的十善、五戒、十戒、三聚净戒,他圆满的,你找不到缺点。因戒得定,因定开慧,他做出样子来给我们看。所以首先要因戒得定,第二才因定开慧,因定开慧是什么?破迷开悟,这是上第二层楼;最后转凡为圣,那到顶层,三层楼是这么来的。现在学佛的人,为什么不能成就?他第一层不要,他就想到第二层,想到第三层,结果是一事无成。学了一辈子还是没有办法脱离轮回,还是要业力去受报,这就冤枉。所以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了解这个事实真相,那你就是肯定要扎三个根。这个地区的居民人人都扎这三个根,这个地区就是古人所讲的礼义之邦,和谐社会。这个地区的人有礼,这个地区的人善良,这个地区的人不造恶业,这个地区就是一般人所讲的天堂。

  我们大家真的有这种认知,好好努力,能不能做到?肯定可以做到。对自己切身的利益,我们常常讲的,学佛的人不老、不病、不死,这是切身的利益好处。年岁虽然年年增长,老而不衰,你的精神体力不衰,心地善良,心地清净,没有疾病。最后怎么不死?身体时间用久了不能再用,不能再用换个身体,不是死,换得很自在。晓得就像衣服穿脏了脱掉换一件新的,怎么不自在!这一点都不假,生死自在。到哪里去清清楚楚,再回到人间来也清楚,这是讲到我们切身的利益。世间人梦寐所希求的,求财富、求聪明智慧、求健康长寿,佛都教给你,生财有大道,求智慧、求健康长寿都有道理。明白这个道理,如理如法的去修学都能得到,这个在佛门里是小事一桩,这不是大事,很容易得到。《了凡四训》,诸位如果是真的去读,真的去学习,这三样东西你都得到。《俞净意公遇灶神记》也讲这个事情,俞老先生跟了凡先生是同一个时代的人,年龄大概相差十岁的样子。俞净意先生年岁大一点,袁了凡年轻一点,他们年龄大概相差十岁,同一个时代的人。都是受到高人指点,自己相信,没有怀疑,真的断恶修善,改毛病、改习气,为我们大家证明了佛法里面所讲的有求必应,求富贵得富贵,求儿女得儿女,他没有求长寿但是延年益寿,不求也得到,你造的是因,有因它就有果,所以不求也得到,何况真正学习大乘普度众生。下面这一句:

  【五者多身入一镜像观。】

  这是菩萨境界,我们学不到的,虽学不到,我们学相似的。这是讲应化无碍,事事无碍,应化自在!像《华严经》上讲的,毗卢遮那示现十身,互用无碍,我们在经典上读到很羡慕。实在讲在我们现实生活当中,我们可以做到相似的无碍。我们是这么多年学佛,所以有那么一点小智慧,放下了分别执着。我们跟不同的族群和睦相处,跟不同的宗教融成一体,他不容我,我可以容他,这就是‘多身入一’。我们在新加坡,早年我在那里住了三年半将近四年,新加坡有九个宗教,多!我们是一个身体,我九个宗教都学,平等的学,没有分别,没有执着。哪个宗教里面它供养的神我都去拜,每个宗教经典我都去学,我学得很认真,我尊重他们,自己学谦卑,尊重别人、礼敬别人,向他学习。所以我常常告诉我们的同学,要跟我一起学的,你看看我们佛门,我们称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我们跟佛什么关系不是很清楚吗?师生的关系。称本师是根本的老师,启蒙的老师,帮助我们破迷开悟的老师,这叫本师,我破迷开悟是从他这里学来的。自称弟子,三宝弟子,我们跟释迦牟尼佛是师生关系。诸位要晓得,宗教里头没有师生关系的。

  我们把佛法里面这个关系,可以应用到所有宗教,我们称本师释迦牟尼佛,应用在基督教里头,也是南无本师耶稣基督,南无本师穆罕默德。你们求学有好多个老师,不是吗?可是开始学要一个老师,这是中国人,中国人自古以来开始学是一个老师,一门深入。到什么时候你可以拜很多老师?你在这个老师会下得根本智。根本智是什么?得清净心,清净心生智慧。得清净心之后,你在这个老师会下就毕业了,我们中国人叫出师,你可以离开老师,离开老师之后广学多闻。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不就是五十三位善知识吗?五十三个老师。他的根本老师是文殊菩萨,他在文殊菩萨座下得根本智,就是得清净心。清净心得到之后,也就是像《无量寿经》经题,他在文殊菩萨会下得“清净平等觉”,他得到了。得到之后,老师就告诉他,你可以离开我这里,可以毕业了,到处去参学,成就你的后得智。后得智是什么?无所不知,你只要一接触、一听你就明了,你不迷了,广学多闻。佛门里面常讲的四弘誓愿,第一个叫你发心,发大菩提心,“众生无边誓愿度”,无量无边苦难众生你要发心去帮助他,你要发心去照顾他,你要发心去成就他们,这是众生无边誓愿度。你要是帮助别人,先要帮助自己,你自己不能成就,你没有办法帮助众生。

  成就自己头一个成就德行,我们今天讲素质教育。德行是什么?德行是把烦恼断掉,德行就现前,自性的性德就流露。现在我们是烦恼,无明是烦恼,妄想是烦恼,分别是烦恼,执着是烦恼,统统把它断掉,断掉之后清净平等觉就现前。这一现前,你就要提升,“法门无量誓愿学”,五十三参是法门无量誓愿学,成就无量智慧,你才能帮助众生,你才能圆成佛道。都教得我们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们要依照这个原理原则去学习。所以自己有这一点点智慧,我们去学所有的宗教,那就是法门无量誓愿学。要真学,要以他们为老师,善财童子就是这么成就的。我学基督教,耶稣是我的老师,摩西是我的老师;我学《古兰经》,穆罕默德是我的老师,你才能真正学到东西。我们自己是他的好学生,他是我的好老师,我是他的好学生,宗教之间的隔阂没有了,矛盾没有了,冲突没有了,变成一家人。所以我们对于任何宗教谦卑,对于任何族群谦卑,对他们尊敬、敬爱、关怀、照顾,互助合作,他有困难我们能帮上忙一定要帮忙。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这就“多身入一镜像观”,镜像是比喻,也就是我们学毗卢遮那佛,他能现无量身互用无碍,成就自己的圆满后得智。末后一条,那是讲到究竟处:

  【六者主伴互现帝网观。】

  随举一法都可以作主,都可以作伴,我们还是以宗教来说,大家容易懂,也容易来学习。我进入佛的大殿,佛是主,所有一切宗教都是伴,为什么?你是来跟释迦牟尼佛学习的,佛是老师。如果我入基督教的教堂,基督耶稣是主,主席,《圣经》是主,我是来参学的,是来学习的,主就是老师,伴就是学生,他们的教接受、容纳,他不排斥,我向他学习。我走入清真寺,穆罕默德是主,他们叫安拉,安拉是主,《古兰经》是主修的经典,我们自己是好学生,最虔诚的穆斯林。入哪个道场,那个道场是主,我们是来参学的,是学生的身分,你才能学到真正的东西,这是什么?广学多闻。这里面宗教与宗教有没有比较?不能比较,我们是学生,只能接受老师的,不能批评老师。佛讲到究竟处,为什么不能批评老师?都是一个自性清净圆明体里头出现的,里头没有对立,里面没有矛盾。所谓矛盾、对立,从哪里来的?是从我们凡夫不善学、不会学,从自己的分别执着里面出生的,不是经典的。所以不同的宗教是一家,不同的族群是一体,这个世间多美好!世界是和谐的,宇宙是和谐的,找不到对立,找不到矛盾。所以佛教给我们,真正修行从哪里修起?从消除对立修起。我觉得从这里下手功夫真正会得力,从内心深处把跟人对立的念头化解,本来没有对立,哪有什么对立!因为你有执着才有对立,你有分别才对立,你没有分别执着哪来的对立!所以我们晓得,阿罗汉没对立。然后再推广,于一切事没有对立,于一切万物没对立。然后我们的意念,能够跟人、跟事、跟一切万物起感应道交,起这个作用。这种作用,现在人称之为特异功能,或者称之为神通,其实那是自性里头的本能,只要你把分别执着放下一些,这个能力就现前,就有感应。

  所以‘主伴互现’,没有一定的主,也没有一定的伴,十个宗教哪个宗教今天当主席,其余九个是伴,主席是轮流做的,所以个个都是主,个个都是伴,主伴圆融。‘帝网’是比喻,“帝”就是帝释天,我们中国人叫玉皇大帝,外国人叫天主。“网”是帝释天他大殿上的罗网,这个东西是装饰品,美不胜收。我们人间也有,你要是看古时候的宫殿,在中国好像很少,但日本很多。诸位到日本去参观古老的寺庙,你看它上面有铜丝编成的网,这是为了保护怕人碰到,它是高度艺术品,你能够在外面看得见,你手不能去摸它,同时也防止鸟雀去做窝,它起这个作用,这是艺术品。帝释天的罗网,每个网之间都有宝珠,这个宝珠光光互映,美不胜收,举这个做比喻,“主伴互现”。宇宙之间,十法界依正庄严,从主伴互现里面看出庄严无尽。这与我们前面所说的三种周遍,是这一条的理论依据,展现在我们生活里面,展现在我们与大众相聚会的场所。现在时间到了,我们今天就学习到此地。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八集)  2009/2/8  台湾华藏电视台  档名:12…47…08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妄尽还源观》本文的第一段,我们先将这段文念一遍:

  【一、显一体者。谓自性清净圆明体。然此即是如来藏中法性之体。从本已来性自满足。处染不垢。修治不净。故云自性清净。】

  我们先学这一段,这段首先跟我们讲到‘如来藏’,什么是如来藏?我们先简单的介绍一下。这是大乘佛教的一个专有名词,叫如来藏,是说“真如在烦恼中,谓之如来藏,真如出烦恼(离开烦恼),谓之法身”,也就是它带着烦恼就叫做如来藏。如来是什么?就是文里面所讲的‘自性清净圆明体’,这个就是真如本性。学佛目的是什么?这是我们不可以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