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净空法师 >

第206节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净空法师-第206节

小说: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净空法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我们会生烦恼,我们避得远远的,每天还是给他回向,应该做的。这说明什么?他对我有误会,我对他没有误会,他不了解事实真相,我们了解事实真相。他的本性本善,一时迷惑,一定要原谅他,不能跟他一般知见,跟他一般知见,那我们就错了。再大的灾难,误会造成灾难最严重的,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做了示范,歌利王割截身体,这是灾难当中最严重的。割截身体是我们一般讲凌迟处死,把你杀了,不是一刀就让你毙命,不是,把你的肉一块一块,活着慢慢把你割下来,这样让你死,死得非常痛苦,冤枉,误会。忍辱仙人修菩萨行的,修忍辱波罗蜜,没有怨恨他,不但没有怨恨,而且还发愿:我将来成佛第一个度你。感恩,感什么样的恩?你成就我的忍辱波罗蜜。等于说你来考试,我顺利通过,欢喜,真的没有一丝毫怨恨的念头,干干净净,心地清净一尘不染。释迦牟尼佛在经典里告诉我们,忍辱仙人是他的前身,歌利王就是憍陈如尊者。释迦牟尼佛示现成佛,在鹿野苑为五比丘说法,第一个开悟证阿罗汉果的就是憍陈如,菩萨说话算话,绝不打妄语。

  这个事情我们能相信,我看到美国心理医生魏斯博士写的《前世今生》、《返璞归真》,里面讲到他肯定六道轮回是真的。过去常常在一起的这一帮人,今世来到这个世间往往又在一起,在一起的有恩恩怨怨,不知道前世关系;如果今生没有提升,来生后世有缘又遇到一起。他是在深度催眠当中得到的一些信息,做成这个结论。跟佛法所说,跟中国古圣先贤典籍里面所记载的相同。学佛之后,我们对这个道理搞明白,更是深信不疑!所以柔和,是我们这一生必须要学习的功课,在日常生活、工作、待人接物,我们的态度要柔和。柔和必须要学习谦卑,没有谦卑,柔和做不到,它要从谦卑做起,要从懂得尊敬别人、敬爱别人、关怀别人、照顾别人,真正做到能够舍己为人。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工作,岂不处处都是在行菩萨道吗?哪个地方不是道场?处处都是道场。这个地方没有人,没有人有花草树木、有山河大地,我们用柔和这种心态面对花草树木、山河大地,是不是行菩萨道?是!山有山神,水有水神(龙王是水神),树有树神,草木也有神,我们对他尊重,对所有的灵尊重,他知不知道?知道。

  日本江本博士做的水实验,用科学的方法显示出事实真相,跟佛经上讲的一样。只要是物质现象,它里面一定带着有精神现象,心跟物是一体,决定分不开。小到尘沙,小到微尘,里头都有识,识是什么?起心动念、分别执着,一粒尘沙都有。江本博士是用水实验,一滴水,水有起心动念、分别执着,所以它能看、能听、能接受不同物体的信息,人的信息,其他动物的信息,植物与植物之间的信息,它都能感受到。在我们地球上,我们深深能体会到,地球上的树木花草、山河大地,它们现在接受的信息很复杂,非常的凌乱,所以它们的环境也不好受。我们人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跟它们息息相关,如果我们的思想、见解、言行纯正,它们接受是正的信息。你细心去观察,这树会比别地方茂盛,花比其他地方开得美、开得香,它回报,这是因果。我们学习佛菩萨,学习圣贤教诲,这是因,我们居住这个地方的树木花草、山河大地变得很美,那是果。

  过去我有几年住在澳洲,我的院子很大,里面树木花草很多,确实如此。跟隔壁邻居就不一样,邻居进入我们的院子,他就很欢喜,就感觉不相同,这是佛法里面常讲的“依报随着正报转”。从这个事实现象我们就能明了,如果我们居住在地球上这些人,都能够学习圣贤教诲,随顺性德断恶修善,整个地球树木花草、山川大地,它很快就起变化,它变得美好。所谓自然灾害不就没有了吗?人心都变得很好、很正常,都有爱心,都能明理,战争不就没有了吗?天灾人祸是可以避免的,怎么避免?从自己做起。这个事情不能指望别人,指望别人是错误的,永远不能成就。要从自己真干,自己做好了我们会影响一个家,会影响邻居,会影响亲戚朋友,会影响同事,你就会影响这一方。这一方山川大地、树木花草都改变,这一方改变会影响到另一方。尤其现在在这个时代,科学技术发达,如果这一方好,用媒体向全世界播放,传达这个信息。全世界的人民,哪一个不希望安定和平?听说有这么好地方,都来参观,都来学习。我们相信不需要很长的时间,三、五年的时间,这个世界就能恢复安定和平,这个世界的居民就懂得相亲相爱,真正懂得互助合作。幸福美满的人生,在这个地球上开花结果,不是做不到!

  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从自己做起,真干,真干就是没有任何顾虑。障碍肯定有,为什么有?圣贤教育、传统文化疏忽了,断层将近一百年。社会一般大众迷惑,不知道这个东西好处,也不知道这些东西对现在社会会有用处,所以他不相信,他排斥。这些现象都是正常的,我们不能怪他,我们要更认真、更努力做好样子给他看。做出好样子,他看到之后,他慢慢去想他会想通,他会变反对为赞成,从前厌恶的态度会变欢喜。古德常说“事在人为”,这个人是自己,我自己要干,我自己要真正落实《感应篇》、落实《弟子规》。《感应篇》比《弟子规》还重要,在六道里再没有比深信因果更重要。唯有深信因果,他心是定的,他不会攀缘,他不会妄求,为什么?他知道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他要想求,即使求名求利也不向外求,为什么?他知道外面求不到,求名求利要向内心去求,向内求没有一样求不到,内有感,外有应!不向内,光向外是求不到的,你所求到的一定带来灾难、带来病苦,那错了。向内求,内是什么?积功累德、断恶修善。求财,财布施得财富;求聪明智慧,法布施长聪明智慧;施无畏得健康长寿。这佛经上讲得透彻,真的不是假的。

  现在世间的人,哪一个不迷在这里头,求财、求智慧聪明、求健康长寿,佛氏门中有求必应,没有得不到的,你所得到是正面的,如理如法,你的享受是自在的,你的人生是幸福、是美满的。佛门里面讲求,实质上是告诉你,向你心性里面求,谁是佛?自性是佛。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是自性弥陀,二千五百年前释迦牟尼是自性释迦,自性观音,自性势至,自性现的,你这样求就对了,自性能生万法,自性本自具足。你向外求,错了,向外求,佛家称之为外道。你求,得到了,是你命里有的;你命里没有的,你求,得不到。不是每个人求都得到,求的人很多,得到的人很少,为什么?命里有的。命里没有的求也得不到,命里有的不求他也得到。命里没有,求能得到的,都是向自性求,最明显的例子,袁了凡先生写出来,他这一本小册子可以给我们做见证,有求必应。云谷禅师教他的,他听懂了,他接受,依教修行,改变了命运。这不是迷信,是真的,谁求谁得,谚语所谓“公修公德,婆修婆得,不修不得”。顺理,可不能违背理,理是什么?理是性德,修行是把我们违背性理的那些思想、行为修正过来,这叫修行。用这样调和的方法来摄受众生,这个‘摄’,我们用现在的话来说,影响,我们做出来给众生看,来影响他,这个才能产生效果。光是说、劝,他没有见到,他的信心生不起来,他修正他错误的思想、见解、做法,他生不起来;我们自己要这样做,然后去影响他。下面说:

  【又质直者。体无妄伪。言行相符。】

  这个说得就更明显,‘质直’是什么?质直的体就真性,唯独自性是真的。万物是假的,为什么?它有生灭。自性没有生灭,所以它不是虚妄,它不是虚伪。‘言行相符’,这是教我们修学的方法,修学方法最重要的是说到要做到,做不到的不能说。“言行”必须要依性德,性德里第一德是孝,孝养父母,养父母的身、养父母的心、养父母之志,这叫尽孝。单单把父母的身养好,生活照顾好,孔老夫子都说,这与你家里面养一只狗、养一匹马,有什么两样?所以对父母要敬,要让父母心情愉快,常生欢喜心,他身心才健康。父母对儿孙的期望,现在价值观变了,麻烦来了。可是我们自己晓得,我们自己要学圣、学贤、学佛、学菩萨,他暂时不知道,久了之后他知道。我早年在台湾出家,那个时候跟母亲没有联系,我父亲过世得很早,以后联系上,知道我出家,我母亲很难过。到以后我在香港讲经,我把她从大陆接到香港,在香港见面,三十六年,我离开三十六年在香港见面。她听我讲经,看到许多的听众叫她菩萨妈妈,她高兴,她才知道好处,把从前那种误会就消化。以后我每年到大陆我都去看看她,我弟弟照顾她,她住在上海。劝她念佛,劝她吃素,真干!念佛往生,九十一岁走的,所以养父母之志这个重要。做父母都希望儿女有出息,都希望儿女在社会上能多做一点好事,多做一些贡献,社会大众赞叹,古人所谓“光耀门楣,光耀祖德”。现在虽然很多做父母的不知道,我们自己做出来之后,他会生欢喜心,他会明了。所以要从“言行相符”下手,这也是世尊在《无量寿经》讲三业清净,先说口业,“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底下说:

  【蕴德居怀。】

  这四个字是总纲,心里要常怀着道德,‘蕴’是蕴藏,心里面常常想到什么?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心里常常想着这个。学佛常常想到三皈、五戒、十善,好记,不多!心里常有,这个东西从来没有离开心的,念兹在兹。你才真正做到:

  【不拘名利。】

  你把名利放下了。

  【轻金若块。】

  这个‘块’是砖头、瓦块,你看到黄金就跟砖头瓦块一样,不屑一顾。

  【重教逾珍。】

  这个‘教’是经典,佛菩萨的教诲、圣贤教诲。我们今天提倡的《感应篇》、《弟子规》、《十善业道》,这个超过任何珍宝。

  【但为正业调生。】

  ‘正业’是八正道里面所讲的,“业”是事业,也是我们的行业、行为,都在正道上,都与性德相应。这个地方‘调’是调理,我们说浅一点,也是去影响大众。

  【速愿自他圆满。】

  ‘速’是快速,不能等。特别在今天这个社会,世界已经走向末日的边缘,我们想拯救这个世界,帮助众生化解灾难,怎么做?从自己身心做起,一定要真干。我们做得圆满,他也得到圆满;我们做得不够圆满,还有欠缺,我们不免灾难,他也没法子免除灾难,这重要。所以叫‘柔和质直摄生德’,这是四德里面第三条,我们不能不认真去学习。自利相信决定可以利他,佛在大乘经里面常常教导我们的,摄受众生,四摄法,头一个是布施,布施是法布施,修法布施,我们自己修行,把修行的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你不真修,拿什么回向?不修行,那个回向是讲假话。回向要有真的、有实质才能回向,有德行。佛教给我们六度、普贤菩萨十愿,真正做到,影响众生,做众生的好样子,这就对了。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到此地。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六十八集)  2009/8/2  台湾  档名:12…47…68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第十三面倒数第三行,从四者这里看起。我们把经文念一段:

  【四者。普代众生受苦德。谓修诸行法。不为自身。但欲广利群生。冤亲平等。普令断恶。备修万行。速证菩提。】

  到这里是一段。这是贤首国师在这篇论文里面为我们略举自性的四德,这是性具无量德能的总纲领。世尊在大经里面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无论是智慧、是德能、是相好,都是自性本来具足的,无量无边,无数无尽。贤首大师在此地为我们拈出四条,这四条就是性具无量德行的总纲领、总原则。条目少,容易记,如果我们记不得,就不能帮助我们修持,也就是在日常生活当中时时刻刻要提得起。古圣先贤都懂得这个道理,简单扼要的教我们记住,教我们时时刻刻提起观照,不离开这个原则,功夫自然就得力。

  这是第四条,‘普代众生受苦德’,我们平常用四个字,代众生苦、代众受苦都行。第一个“随缘妙用”,第二个“威仪有则”,第三个“柔和质直”,第四个“代众生苦”,这四条太重要了。第一跟第四是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