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认识神 >

第37节

认识神-第37节

小说: 认识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兴趣从赏赐转移到赏赐者,从脱离罪恶,想到神会像亚伯拉罕说的一样,也向每一个基督徒说:“我是你的盾牌,必大大的赏赐你。”(创十五1)如果1—30节说:“你要以你的训言引导我,以后必接我到荣耀里”,31—39节说:“除你以外,在天上我有谁呢?除你以外,在地上我也没有所受爱慕的,我的肉体,和我的心肠衰残,但神是我心中的力量,又是我的福分,直到永远。”(诗七十三24-26)现在就要探究保罗这反应。

    二。

    “既是这样,我们对这一切还有什么话说呢?”这里的“我们”,不是一般性的“我们”,或是字义上的“我们”;新约圣经中没有这两种说法。它是基督徒教训中无所不包的,教训用的“我们”,意指“我,我也希望你,以及所有信徒一起”。“我们有什么话说呢?”这句话背后的意思是:“我知道我要说什么,你也愿意这样说么?”

    在请读者说话的时候,保罗请他们先想想。他要他们和他一起想出“这一切”对他们现今的境况有什么影响――换言之,把事实应用在自已的身上。虽然他没有个别的认识他们(他也不忍心认识我们这些在二十世纪读他书信的人),他知道那决定他们境况的,是无论何时何地所有真基督徒都有的两个因素。第一是献身于完全的义。罗马书八章31—39节假定读者已献给神作“义的奴仆”(六13,18)追求完全遵行神的旨意。第二是经受完全的压力。罗马书八章31—39节把物质的困苦和人的敌对,当作基督徒共有的命运;面对“患难、困苦、逼迫、饥饿、赤身露体(即最终的剥夺)、危险、刀剑”(35节)的是“我们”,而不单单是保罗。正如保罗教导他在第一次宣道行程所得的信徒说:“我们进入神的国,必须经历许多艰难。”(徒十四22)有些困难(不是全那)或可以藉着调整属灵的风帆而暂时(不是永远)避过(因为“帆”大招风——译注),但保罗知道那些走上清教徒所谓“普世性顺服”(universalobedience)的人,必定全程都逆着世界的潮流前进,而且常常会被逼感受到那逆流。

    保罗就这样描述他的读者;我们在他的镜子里也认出自己。这里面有一个基督徒,因回忆那次道德失败而受困扰;一个基督徒从因着梗直而失去朋友或职业;一位基督徒家长对儿女们失去了信心;一位基督徒姊妹经过“那改变”;一个基督徒因信仰的缘故在家里或公司中都被视为外人;一位基督徒因友人突然去世而愁苦,或因一位应该离世,免得白受折磨的老亲戚或畸型小孩而痛心;一位基督徒觉得神不能眷顾他,如果神能,人生就不会那么坎坷;例子实在不胜枚举。保罗所要向之挑战的,正是像上述这样的人——换言之,象我们一样的人。“我们对这一切还有什么话说呢?思想——思想——思想!”

    保罗要我们做什么?他要我们占有我们的占有物(套用一句有时被滥用的话)。我们未曾占有的占有物,并不如我们有时所想的,是保持不犯罪的技巧,内是基督徒与“重生”俱来,在神的爱中的平安、盼望、和喜乐。保罗知道在生活压力之下的“意气用事”——即是为反应这些压力所作的自圆其说——会剥夺这些占有物:因此他要求有所反应,却不是对那些事物,而是对1至30节所说的“这一切”。保罗说,想想你从福音对神认识了些什么,然后加以应用。不要用你的情感去想;把你自己从这些情感所散布的幽暗中辩解出来;拆穿这些情感所滋生的不信;挽着自己的手,向自己说话,强逼自己在困难当中仰视福音中的神;让福音的思想矫正情感的思想。这样(保罗相信),住在我们里面,其工作是印证我们是神的儿子和后嗣的圣灵(15等节),就回带领我们到达一个地步,使保罗最后的夸胜——“因为我深信无论是死、是生……是别的受造之物,都不能叫我们与神的爱隔绝,这爱是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的”(38等节)——也挑起我们的反应说“我也深信这话是真的!哈利路亚!”保罗知道在这反应里面,有“得胜有余”的经验的秘诀;这经验即使胜过世界的胜利。也是基督徒在地上的天堂。

    “我们对这一切还有什么话说呢?”保罗的标准答案包涵四方面的思想,每一项针对另一个问题。(问题总是叫人思想的!)“上帝若这样为我们,谁能敌对我们呢?……难道不也把万有和他(基督)一同白白的赐给我们么?……谁能控告上帝拣选的人呢?……谁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呢?”(新译本)这三个思想经常出现的钥字是“为”(希腊文huper):“上帝若这样为我们……他连自己的儿子都舍得为我们众人把他交出来……基督……也替我们祈求。”第四个思想是前三个思想的结论:“(无论什么事)都不能叫我们与上帝的爱隔绝,这爱是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的。”下面顺序讨论这些思想。

    三。

    1。“上帝若这样为我们,谁能敌对我们呢?”蕴含的思想是:没有任何阻力能最终粉碎我们。为了传达这思想,保罗指出神足以做我们至高的保护者,以及他要向我们信守他的约,是果敢坚决的。

    “上帝若这样为我们……”神是谁?保罗是指圣经和福音的神,主耶和华,“是有怜悯、有恩典的神,不轻易发怒的,并有丰盛的慈爱和诚实”(出卅四6),那一位“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表明出来”(约一18)的神。这一位神,是向人说话,宣告他权能的神:“我是神,并无别神,我是神,再没有能比我的。我从起初指明末后的事,从古时言明未成的事说,我的筹算必立定,反我所喜悦的,我必成就。”(赛四十六9等节)这一位神藉着带领亚伯拉罕离开吾珥,拯救以色列人脱离埃及和巴比伦那为奴之地,使耶稣脱离坟墓的拘禁等神迹奇事,彰显他的权能:他每一次使一个罪人从灵性死亡带进灵性永生,也继续彰显同样的权能。他是罗马人的神,他的忿怒“从天上显明在一切不虔不义的人身上”(一18),却“惟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五8)。这一位神,恩召、称义、并荣耀那些他在亘古“预先定下效法他儿子的模样”(罗八29)。这一位神,在安立甘宗信条第一条中被称为“只有一真活神,是无始无终……具有无穷权能,智慧,良善,为有形无形万物的创造者保存者。”让我加一句说,这本书一直研讨的,就是这一位神的作为。

    “上帝”——这一位上帝——“若这样为我们”。这是什么意思?“为我们”三字宣告神约的保证。前面已说过,恩典的目的是在神和我们信徒之间建立爱的关系,人起初是为这关系被造的,而神用来把他和我们绑在一起的相交上梏,就是他的约。他用应许和命令单方面的强制进行。在创世记第十七章中从他向亚伯拉罕所说的话,可见他如此行:“我是全能的神……我要与你并你世世代代的后裔坚立我的约……要作你和你后裔的神……我也必作他们的神……你……必世世代代遵守我的约。”(1等节,7等节)加拉太书第三,四章说,相信基督的人,外邦人和犹太人一样,都因着基督成为亚伯拉罕的后裔,就是约的集团。一经缔结,这约就永存,因为神保持它生效。作为父、丈夫、王(这些是圣经用来阐述他爱的关系的人伦模式的字眼),神忠于他的应许和旨意,而应许本身——应许做“你的神”——是一个无所不包的应许。这约的关系,是所有在乎圣经的宗教的基础:当敬拜神的人说“我的神”,而神说“我的子民”的时候,双方是用盟约的语言来交谈。“上帝这样为我们”也是盟约的语言;这话所宣称的,是当人和物威胁我们的时候,神就会支持保护我们,供应我们,直到我们走完在世的历程;他也带领我们,最后进入享受他自己的丰满当中,无论目前有多少障碍,好象在拦阻我们到达那目的地。“上帝这样为我们”这简单的陈词,事实上是圣经所记载最丰富、最有份量的宣言。

    当人能够说:“神这样为我”,有什么意思呢?答案在诗篇第五十六篇,其中“神帮助我”(9节)的宣告,是每一件事的枢纽。诗人已经无路可退(“我的仇敌终日要把我吞了,因逞骄傲攻击我的人甚多”〔2节,参5等节〕)。但认识到神站在他这一边,他的祷告就有了胜利的声音。第一,这认识向他保证:神没有忘记或忽视他的需要。“我几次流离,你都记数,求你把我眼泪装在你的皮袋里(为了保存!)。这不都记在你册子上(永久的记下来)么?”(8节)第二,它给他信心说:“我呼求的日子,我的仇敌都要转身返后。”(9节)第三,它提供了镇服惊恐的信心的基础。“我惧怕的时候,要倚靠你……我倚靠神,必不惧怕。血气之辈能把我怎么样呢?”(4节)无论“血气之辈”——或11节所译成的“人”——从外面能对诗人怎样,但从最深刻的意义来说,他们不能动他分毫,因为他真正的生命,是和一位慈爱的神在灵里相交的生活,而那爱他的神,无论发生什么,都会保守这生命。

    顺便一提,诗篇第五十六篇也帮助回答这个问题:谁是神所“为”的“我们”?诗人说出三个辨别真信徒的特征。第—,他赞美,而他所赞美的是神的话(4,10节)——即是说,他注意神的启示,在神的话语中并根据神的话语尊敬神,而不沈溺于自己未经约束的神学幻想。第二,因他祷告,而激发他祷告的欲望,是为要与神相交,以此为人生的目的和指标——“使我在生命光中行在神而前”(13节)。第三,他还愿——还他所许忠心和感恩的愿(12节)。赞美、祷告、感恩、忠心的人,身上必有神儿子的标记。

    保罗问这问题用意何在?他过去(和现在)都是反击恐惧——胆小的基督徒所惧怕的、那些他觉得向他堆压着的力量;这些力量,我们可以说是“他的”,或“她的”,或“他们的”保罗知道,常常总有某人或某些人的嗤笑、不悦、或敌意的反应,是基督徒觉得不能面对的。保罗知道这些迟早会成为每一个基督徒的问题,包括那些在信主前不理会别人对他们说什么或想什么的人。保罗也知道,这样的惧怕,会造成多么抑郁和悲凉的心境。但他也知道答案是什么。保罗其实是说:思想吧!神是为你们的:你看出个中意义吗?想想有什么事在敌挡你,再问问自己两者如何比较。(请注意:“谁能敌对我们”的译法是错的,抓不到保罗的重点;他所要求的是实事求是的重估一下人或魔鬼的敌对,而不是一厢情愿的假装它不存在。敌对是事实:不知道受敌对的基督徒最好小心一点,因为他正身陷险境。这样的不切实际,不是做基督门徒的要求,倒是失败的记号。)保罗问,你怕“他们”吗?你不要怕,正如摩西在神向他说“我必与你同在”(出三12)之后不怕法老一样。保罗叫他的读者像希西家一样计算:“你们当刚强壮胆,不要因亚述王和跟随他的大军恐惧、惊慌,因为与我们同在的,比与他们同在的更大……与我们向在的是耶和华我们的神,他必帮助我们,为我们争战。”(代下卅二17等节)托普雷秋(Toplady)是描述基督徒确据的诗人(正如华滋(Watts)是描述神主权的诗人和查理士卫斯理〔CharlesWesley〕是描写新天地的诗人一样),用下面的诗句咏唱了保罗的问题所要带领我们臻达的认识:

    我有一至高保护者,

    看不见,却永在身旁;

    他信实不变的要拯救,

    有全能的管治和命令。

    他微笑,我安慰充盈;

    他的恩典,如露下滴,

    救恩之墙必围绕,

    他乐于巩护之灵。

    保罗说,把握这事实吧!抓住它;让这确据在你目前面临的敌对当中发挥影响力;你一认识到神是你至高的保护者、在恩典的盟约中永不背弃的向你忠诚,就能摆脱惧怕,找到新的力量争战。

    四。

    2、“神既不爱惜自己的儿了为我们众人舍了,岂不也把万物和他一同白白的赐给我们么?”保罗第二个问题所表达的意思是:没有一样好处是神保留到最好也不给我们的。保罗表达的方法是指出神足以做我们的至高施恩者,并且神对我们的救赎工作是果敢坚决的。

    可从三方面带出支持保罗的论据:

    请先注意保罗对救赎的重价暗示些什么。“神既不爱惜自己的儿子”。为了拯救我们,神已到了极限。他还能为我们舍去更多吗?他能多给些什么呢?我们不知道加略山使天父付出多少,正如我们不知道耶稣因我们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