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认识神 >

第3节

认识神-第3节

小说: 认识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靠鲇拢从懈幸蛑粽健N瞬灰虺怨谑澄锒氨凰桌耒栉壑眨嵋运兀固喑ぞ挡灰眩ㄒ�8-16)。当大利乌王禁止祷告一个月,并谕违命者死时,但以理不但继续每天祷告三次,且在打开的窗前祷告,使每个人都能看见(六10等节)。这使人想起赖尔主教(BIShopRyle)在圣保罗大教堂内他的座位上向前躬身,使每个人看见他在信条上并没有倾向东方的传统!可别误会这些行径!并不是因为但以理或赖尔主教乃粗鲁、蛮不讲理、喜欢反叛、不与政府作对就不快乐的家伙。只是因为认识神的人,对那些神的真理和尊荣受到直接或沈默的危害的场合,非常敏感。与其让事情腐化下去,他们宁可强使人注意这问题,务求改变人心——而不惜亲身冒险。

    这种为神而发的冲劲,并不限于外表的举止。事实上,也不始于外表的举止。认识神的人,其先决条件是祷告的人,他们为神的荣耀而发的热忱和能力,最先表现出来的地方也是祷告。但以理书第九章记载说,当但以理先知“从书上得知”预言中以色列被掳时期行将结束,又看见国家的罪只会招惹神的审判而非怜悯,他就“禁食,披麻蒙灰,定意向主神祈祷恳求”(3节),用一颗对我们很多人是完全陌生的,用激烈、伤痛的心灵——这是我们很多人完全陌生的心灵——祈求恢复耶路撒冷。真正认识神所结出不变的果子,是为神的缘故,祷告出来的力量——诚然,这种力量只有籍著祷先而发泄出来,释放内在的张力——而认识越多,力量就越大!我们可以用此测验自己。或许我们没有必要向不虔不义和离经叛道公开表示些什么。或许我们年老、有病、或为其他身体状况所限制。但我们都能为口常生活周围所见的不虔不义和离经叛道祷告。然而,若里面很少这种祷告的能力,也很少如此实行,这就是甚少认识神的确据了。

    二、认识神的人对神有伟大的思想。

    但以理书中的神,是一位随自己美意掌管历史,藉审判和怜悯的作为,向个人和国家影显主权的神。要把书中关于这伟大的神的智慧、大能、和真理等教训全部写出来,篇幅是不够的。总言之,除但以理书之外,整本圣经对神的权能多面性的真理,再没有更生动、更持续的描述了。

    面对着已鲸吞巴勒斯坦的巴比伦帝国的大能和威荣,和后来使以色列在任何人为的尺度下都像侏儒的世界各大国,但以理书却戏剧性地提醒说:以色列的神是万王之王,万主之主,“诸天掌权”(四26),神的手掌握历史的每一时刻,而“历史”(history)实在不过是“神的故事”(Hisstory),是他永恒计划的展现,而最终凯旋胜利的国度,是神的国度。

    “至高者在人的国中掌权”(四25,参五21)这中心真理,就是但以理在第二、第四章教训尼布甲尼撒的,在第五章(1823节)提醒伯沙撤的,是尼布甲尼撒在第四章(3437节)所承认的,是大利乌在第六章(34…37节)所承认的,是但以理在第二、第九章祷告的根据,在第—、第六章反抗权柄的信念,和他的朋友在第三章反抗权柄的信念,以及神在第二、第四、第七、第八、第十、第十一至十二各章向但以理启示的精要。神知道且预知万事;他的预知乃预定(Hisforeknowledgeisforeo。dination);因此,他在世界历史和个人命运两方面,都有最后的判决。他的国度和公义最后必得胜,因人或天使都不能阻挡它。

    这些就是充满但以理内心关于神的思想,可从其祷告(永远是人对神看法的最佳证据)看出来:“神的名是应当称颂的,从亘古直到永远,因为智慧能力都属乎它。它改变时候、日期,废王、立王,将智慧赐与智慧人。……他……知道暗中所有的,光明也与他同居……”(二20等节);“主阿,大而可畏的神,向爱主守主诫命的人,守约施慈爱。……主阿,你是公义的……主,我们的神,是怜悯饶恕人的。……耶和华我们的神在他所行的事上,都是公义……”(九4,7,9,14)。我们是这样认识神吗?这是我们的祷告所表达的神吗?我们对它圣洁的尊荣、道德的完美、慈爱的信实等伟大的认识,能好象它对但以理一样使我们谦卑、倚靠他、战兢、顺服吗?这测验也能量出我们认识神有多少。

    三、认识神的人为神表现大无畏的勇气。

    但以理和他的朋友忠勇过人,但却非“愚忠”。他们知道在做什么,算过代价,量过危险。他们清楚知道,神若不用神迹插手介入(它实在做到了),后果将会如何。但这些事并不动摇他们。既相信自己有正确的立场,并知道忠于神就必须有此立场,他们就如陈伯斯(OswaldChambers)所说:“欣然洗手,表示与后果无关。”使徒们说:顺从神,不顺从人,是应当的。(徒五29)保罗说:“我却不以性命为念,也不看为宝贵,只要行完我的路程。”(徒二十24)这正是但以理、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所具备的心志。这也是所有认识神的人的心志。他们或会发现,选择正途何等艰苦困难,但一认识清楚,就勇敢、毫不犹豫的拥抱它。若其他神的子民看法不同,他们不担心,也不附和。(当时的犹太人,只有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三个人拒绝敬拜是尼布甲尼撒的像吗?他们说的话并无表示他们知道——甚至理会——是否有其他人。他们只清楚知道自己应做什么,而对他们来说这已够了。)这试验也能量出我们认识神多少。

    四、认识神的人在神里面有极大的满足。

    人最大的平安,莫过于满心确实知道已认识神,神也认识他们,并且知道这种关系,已保证神往今生、在死后以至永远都有恩惠随着他们。这是保罗在罗马书第五章1节所说的平安:“我们既叫信称义,就籍著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与神相和。”他在罗马书第八章也详析文中精义:“如今那些在基督耶稣里的,就不定罪了…··圣灵与我们的心同证我们是神的儿女。既是儿女,便是后嗣……我们晓得万字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所称为义的人,又叫他们得荣耀……神若帮助我们,谁能敌挡我们呢?……谁能控告神所拣选的人呢?……谁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呢?……因为我深信无论是死、是生……是现在的事、是将来的事……都不能叫我们与神的爱隔绝,这爱是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的。”(I,16等节,28,30,33,35等节)这是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所认识的平安;因此,面对尼布甲尼撒王的最后警告—“若不敬拜,已立时扔在烈火的窑中,有何神能救你们脱离我手呢?”——他们仍然屹立不动,从容就义。他们的回答(三16一18),确是古今一绝:“尼布甲尼撒阿,这件事我们不必回答你。”(请勿紧张!)“即便如此,我们所事奉的神,能将我们从烈火的窑中救出来。”(彬彬有礼,却令人无言以对,他们认识他们的神啊)“即或不然,”——若无拯救临到——“王阿,你当知道我们决不事奉你的神。”(毫不在乎!根本没有什么不同!或生或死,他们都知足。)

    主,或生或死,非我所虑,

    爱你事你,是我福份;

    求他赐我,足够恩典。

    人若长寿,我会欢欣,

    因我可以,长久顺命;

    人若短命——我何用忧

    振翅飞翔,永恒之中?

    我们知是的程度,又是另一试验,可判断是否真正认识神。

    三。

    我们渴慕这样认识神吗?那么——

    第一,必须承认对神何等无知。必须学习如何用祷告和内心所思想的,而不是用关于神的知识或在教会中的恩赐和责任,去衡量自己。恐怕很多人在这层面上完全不知道自己多么贫乏。求主给我们看见。

    第二,要寻求救主。他在世时,邀请人与他为伍;人因而认识它,籍认识他而认识它的父。旧约也记载主耶稣造成肉身之前曾经显现,做过类似的事——以神的使者的形状出现与人为伍,使人认识它。但以理书似有两件这样的记载———那和但以理的三个朋友在火窑中同行,“相貌好像神子”的第四个人是谁呢(三25)?但以理在狮子坑中的时候,神差遣来封们住狮子的口的使者是谁呢(三25)?现今主耶稣的肉身已离开我们,但在灵界并无分别;我们仍可籍著与主同行去寻找、认识神。只有那些寻找主耶稣直到寻见的人——它应许过我们若全心全意寻找他,必会寻见——才能站在世人面前见证说已认识神。

    问题讨论:

    1.“人可以知道很多关于神的事,而不太认识他。”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2.认识神的人有哪四种特征?

    3.是什么激发神的子民有所行动?为什么“真正认识神所结出不变的果子是……祷告的力量”?

    4但以理书所教导关于神的中心真理是什么?

    5.为什么一个人祷告是他对神的观念的最佳证据?回想你过去一大或一周的祷告。造些祷告显示你对神有什么看法?

    6.作者说如果我们要认识神,就应做两件事。那是什么?你认为我们如何能每天做这两件事?

第一部 认识主 第三章 知与被知

    一。

    神为什么造我们?认识他。人生的目标应该是什么?认识神。耶稣所赐的“永生”是什么?认识神。“认识你独一的真神,并且认识你所差来的耶稣基督,这就是永生。”(约十七3)人生最好的事物,能比其他带来更多的喜乐、欢愉、和满足的,又是什么?认识神。“耶和华如此说,智慧人不要因他的智慧夸口,勇士不要因他的勇力夸口,财主不要因他的财物夸口;夸口的却因他有聪明,认识我是耶和华。”(耶九23等节)神所看见人不同的景况,那一种最使他满足?认识他自己。神说:“我喜爱认识神,胜于燔祭。”(何六6)

    以上几句话虽短,其涵义却十分丰富,其重点会使每一位基督徒的心火热,但那徒具宗教形式的人,却会无动于衷。(凭此可知他还未重生。)以上所说的立刻成为我们生活的基础、形态、目的,以及优先权的原则,和价值的尺度。只要你知道在世上主要的事务是认识神,人生大部份问题就自动会有条有理。今天的世界,充满了染上两种病的人,一种是卡缪(AlbertCamus)所说的“荒谬主义”(Absurdism)(“人生是一个不幸的笑话”)的病,另一种可称为玛丽·安顿妮式的狂热(MarieAntoinette…sfever),因为是她创始用来形容这病的字眼:‘什么都淡而无味。’这些纷乱腐蚀了整个人生:每一件事立刻变成问题和没趣,因为什么都好像没有价值了。但荒谬主义者的蛔虫和安顿妮式的狂热,是害不到基督徒的,除非有时试探的能力迫使他们失去常态——靠著神的恩典,这也不会持久。使人生有价值的,是够大的目标,是以吸住我们的梦想,抓住我们去效忠;这个嘛,基督徒是有的,其他人却没有。还有比认识神更崇高、更尊贵、更迫切的目标吗?

    然而,从另一角度来看,我们却说得很少。我们讨论认识神,是讲出一个方程式,而方程式像支票,不兑现是无用的。说“认识神”的时候,究竟说些什么?一种特别的情感?一阵阵使人背凉的寒意?一种梦幻式、凌空、浮游的感觉?吃仙丹的人追求惊心动魄的刺激?抑或认识神是一种特别的理性经验?会听见声音吗?会见到异象吗?有奇怪的思想掠过脑际吗?抑或其他?这些都需讨论,特别因为圣经曾说,在这些地方人很容易受骗,未认识神却以为已认识地了。这样,问题是:有什么活动或事件,可确切地叫做“认识神”?

    二。

    显然,“认识”神必然比“认识”人更复杂,正如“认识”邻舍比“认识”一幢房子、一本书、或一种语言更复杂一样。对象越复杂,认识也越复杂。认识抽象的事物,如语言,是从学习而得;认识死物,加贫佗维斯山(BenNevis译许:英伦三岛最高之山)或大英博物馆,却从视察和探究而来。这些活动,虽然因为要集中精神而颇费气力,描述起来倒不简单。但认识生物就复杂得多了。认识生物除了要知道它过去的历史外,还要知道它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怎样反应和行动。人说“我认识这匹马”,正常的意思不单单是“我从前见过它”(虽然就用字而论,他的意思或许只此而已);他更有可能的意思是:“我知道它如何活动,且能告诉你如何驾驭它。”这样的知识,只能从以往与这匹马交往、观察它的活动,并亲自驾驭它而得到的。

    说到人,情形就更复杂;因人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