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覆国之爱 >

第1节

覆国之爱-第1节

小说: 覆国之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晋江2010/09/06完结

总点击数:327260 总书评数:2573  当前被收藏数:886 文章积分:54;792;696 

覆国之爱文案

齐国皇帝文康亲征燕国,实现报仇心愿,得到了想要的一切。
他深信世上没有他得不到的东西,最终却为了得到最想要的,付出了所有。

燕国太子昭华一夜间沦为阶下囚,成为君主的奴隶,身处下贱仍然不堕凌云志向,
他忍辱负重,百般算计,得到了最想要的,却痛断肝肠。

在追逐江山霸业的过程中,没有对错,只有输赢。

最终得胜的那一个,不一定是最强的,谁能比对方少一分真心,多一分狠心,谁就是最后的胜者。

因为,男人的心里不能只装着情爱,还要装着江山,霸业,壮志,责任……

沙场刀光血影,深宫危机重重,红绡帐里恩怨长,真心怎敌霸业王图。

一句话简介:一个亡国太子沦为奴隶后历经苦难复国,同时与敌国君主纠缠不清的故事。

内容标签:强强 虐恋情深 宫廷侯爵 强取豪夺

主角:昭华,文康 ┃ 配角:凤逸,林御风,落月 ┃ 其它:强强,年下,霸道帝王攻,腹黑帝王受,宫廷权谋,清水带肉末。 

楔子

  楔子
  大虞皇朝开国以来分封诸侯,裂土开疆。
  时光流逝,百年过去,大虞皇室逐渐衰微,主弱臣强,昔日分封的各大诸侯已不再奉大虞皇室为天下共主,为了争夺利益,扩张自己的势力,争夺霸主的地位,开始了互相兼并的战争。
  两百年后,大虞皇朝名存实亡,各诸侯经过互相吞并,只剩六大国:北骁嬴氏、齐国姜氏、燕国慕容、西楚李氏、南照萧氏、东林姬氏。还有中山、陈、蔡、同、卫、魏、滑、留等十五小国。
  大国虎视耽耽,日思兼并。小国朝不保夕,委屈求存。奴隶们不堪欺压虐待,纷纷反抗。拥有利益者企图维持现状,不满现实者试图改变时局。
  于是,征战纷起,天下大乱……
 
作者有话要说:本文为架空,背景参考春秋战国,奴隶制社会末期。没有科举,佛教,六部尚书之类,但是为了行文方便不得不出现家具、纸张与战车共存的情况,请无视。为了含糊年代,凡孔子、孟子,司马迁曰的一率为“圣人云”。其人物行为思想也参照春秋时代,读者亲如果以现代人思维忖度之,会觉得人物有些迂傻。
本文的灵感就是流传极广的吴越争霸,迷上了夫差勾践这对,找不到这样的文,于是动手自己写,结果发现仅前期工作的收集资料就很难。如果照史实写,这个故事流传太广,以前有多人写过,肯定会被认为抄袭,如果不按史实写,那我干嘛要束缚自己,开个原创得了。但是美人计,反间计什么的仍然取材于吴越历史。




第1章冷宫

  “天下太平……”
  银月寒光照遍宫城,打更的宫人用单调的声音喊着永远不变的调子,寂静的皇宫愈发显得清冷。
  白天庄严富丽的齐国皇宫,到了夜晚,在月光笼照下显得几分凄冷的意味,尤其是冷宫。
  冷宫,位于皇宫深处,冰冷偏僻,荒凉颓败,一般只是住被废的妃子和犯罪的宫人。现在齐国的冷宫住的是一位齐国最尊贵的女人。
  一群人朝冷宫走去,静悄悄地没有一点声息,两排精美的琉璃宫灯在前引路,软轿内坐的是齐国最尊贵的男人,齐国皇帝姜文康。
  十八岁的皇帝,眉眼中还残留少许稚气,整个人却有着与年龄不相称的精明成熟,以及让人敬畏的气势。十年前,老皇帝暴崩,八岁的姜文康登基为齐国最年轻的君主,在一群大臣的忠心辅佐下,齐国渡过了最艰难的时期,更加繁荣强盛。十六岁那年大婚,意味着成年,可以名正言顺的亲政了。亲自执掌朝政后,他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将自己的生母打入冷宫。
  
  “母后万安。”文康向太后请安。虽然将太后打入冷宫,但是衣食日用仍照例供给,没有一丝不周到。
  “康儿。”太后见到他激动地嘴唇哆嗦,说不出话来。
  两年来,除了逢年过节和喜庆日子,他很少来冷宫看望母亲,太后想他想得肠子都快断了。可是他来了也是冷冰冰的没有好声气,即使这样,爱子心切的太后还是盼着他来,哪怕被他尖利如刀的言辞一次次刺伤。
  “康儿,你还好吗?睡得好吗?吃饭怎么样?”太后的眼光自见到他起就没有离开过他的脸庞。
  文康阴鸷的眼睛泛起潮湿,仍然态度冷淡。道:“禀母后,儿子准备御驾亲征,讨伐燕国,明天誓师出发。”
  太后听了,脸色发白,旁边的侍女赶紧扶她坐下。太后是燕国的公主,嫁到齐国二十年,毕竟还是心系母国,听到这个消息,楚楚可怜地望着文康。
  “你……”太后眼中含着泪水,“你真的要灭了燕国?”
  “没错。”文康的声音如冰一样冷。“自从父皇驾崩之日起,朕就日夜想着要血洗燕国,杀父之仇不能不报,这一次定将燕皇父子的人头祭奠父皇在天之灵。”
  “康儿……”太后泫然欲泣,却又不敢哭,只是捂着嘴说不出话来。
  “怎么?担心你的奸夫?”文康暴怒起来。“哭什么?你这不知廉耻的女人。你与燕皇有兄妹名份,本该敬守礼法,可是你居然和他偷情那么多年,你有没有一点羞耻心?这种有违纲常的事也做得出来。”
  他发怒时身上有种让人寒到骨子里的冰冷,任何人都会战栗惶恐,太后也吓得脸色发白,却仍然试图让他理解。
  太后挣扎着说道:“康儿,我知道我错了,不应该与你舅舅那样。可是情之一字,并不是你想控制就控制,更不能简单区分对与错,爱上便是爱上了,如陷深渊,不能自拔。”
  “这是什么话?你在爱一个人之前,怎能不考虑是否应该,怎能不考虑自己的身份,别人的感受?怎能不顾及礼法纲常?不要为自己的无耻找托词,犯了错就该受惩罚。”
  “康儿,迟早有一天你会明白,如果爱一个人要考虑身份,感受,对错,是否应该,那就不是爱了。”
  “我不想听你的废话。什么爱不爱的,你这淫……你这种人也配说这个字?”
  太后转过身去不敢看他,紧紧捂着嘴,压不住喉咙里的呜咽悲泣。
  一旁的大侍女虹姑是她从燕国陪嫁来的心腹侍女,伺候了三十多年,对太后忠心耿耿,名为主仆实则情同姐妹,见主子伤心欲绝,连忙为她顺气,一边劝道:“陛下,求您少说两句。”
  “怎么?做了丑事说不得吗?”文康红着眼,暴戾的样子显得骇人,“你还有人心吗?先前与兄长勾搭成奸也罢了,后来嫁入齐国就该安守本份,谨守妇道,父皇待你不薄,可是你怎么对他的?为了安慰你思乡之情,他带你回燕国省亲,可是你居然还和燕皇不干净,勾搭燕皇下毒手杀害父皇,你这不贞不洁的女人,死一万次都不够赎罪。”
  一句句责骂如刀子一样把人的心刺得血淋淋,太后哭道:“当年,是你舅舅与你父皇发生口角误伤,并非有意伤害……”
  “住口。”文康一声怒喝,一脚踢翻了凳子,“哪个混蛋是我舅舅?”
  太后吓得止了哭,哀哀地望着他:“可是,我真的没有害你父皇的心思……”
  她本想说当年老齐皇受的伤本不会致死的,可是皇帝需要的是一个发动战争扩张领土的堂皇名义,而不是真相。说了他也听不进去,更不会改变决定。
  
  “这个我知道。”文康息了怒火,恢复冷漠的样子。“如果是你害了父皇,还会让你活着吗?”
  文康停了一下说:“但是父皇之死是被你连累的。为了惩罚你的不贞,朕把你关入冷宫两年,全国臣民都明谏暗讽,指责朕不孝,可是朕却有苦说不出,这家丑总不能向外宣扬,为了皇室的名声,不能把你的罪状公布与众,朕不得不背这个不孝的罪名。”
  文康说着苦笑一下,随即又咬牙切齿:“都是你因为不守妇道,祸害了丈夫又害儿子,你配为国母吗?”
  太后脸色惨白得可怕,虹姑用哀求的眼光瞧着文康,道:“陛下,求你,太后天天念着你,吃不下睡不好,每次你来总是这样折磨她,你就忍心逼死亲母?”
  “怎么会?”文康又恢复以前的威严冷漠。“朕这次出征,如果灭了燕国凯旋归来,就把母亲接回甘泉宫住,母亲还是享受太后的无上尊荣。”
  “母亲不要什么太后尊荣,只要你的宽恕。”
  “这个儿子给不了你。”文康冷冰冰地撂下一句,下令起驾回宫,临走又扔下一句:“母后就看着朕血洗燕国,亲手割下慕容父子的人头吧。”
  太后看着他离去的背影,那样决绝,那样无情,忍不住发出一声撕心裂肺的痛哭。
  
  文康回到皇帝寝宫,一把扯下挂在颈上的玉牌,玉是名贵的血玉,色泽翠绿,晶莹剔透,上面隐约一抹血红,好象情人的相思泪,显得凄绝的美,雕着双龙抢珠,上刻着“昭华”两字,文康怔怔地看着,用手指轻轻摩挲着那两个字,眼中流露少见的温柔,忽然变得狠厉起来,狠狠地把玉摔在地上,美丽的血玉牌摔破一个角,碎玉散落在地上。
 
作者有话要说:好多作者在第一章做铺垫,读者只看第一章就决定文文是否有阅读价值,这种行为有点轻率,但是在网络小说的环境中,这样做是可以理解的。
从第一章来看一篇文是追是弃,读者亲可以试试以下方法:
第一眼看是否排版清晰,标点规范,这可以看出作者的认真程度。
第二眼看是否文字通顺,有没有太多错别字和病句,这可以看出作者的文字基本功。
第三眼看文字感觉,是平实简洁还是华丽精致,婉约、豪放,判断是否合自己胃口。
我很负责任地说,喜欢华丽、抒情、明媚忧伤或搞笑风格的读者亲,可以弃文了。否则请点下一章。




第2章决战

  如果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财富和权势,是不是可以得到一切?
  文康的答案是肯定,他相信这个世上没有他得不到的东西。
  所以,他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地检阅着他的军队。
  
  齐国二十万大军集结完毕,只等君主祭过天地宗庙后誓师出发。这次皇帝御驾亲征,全军上下士气大振,旌旗蔽日,衣甲鲜明,矛戈林立,闪烁寒光。
  金黄色绣飞龙的王旗下,文康一身金色的盔甲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辉,年轻英俊的容颜洋溢着君临天下的霸气和奋发昂扬的斗志。
  他满意地看着这些英姿勃发的虎豹儿郎,举起龙渊宝剑:
  “出发。”
  
  齐国为征燕国,战备数年,无论兵力,军需,粮草,外交,情报,各方面都做了充分的准备,这次不宣而战,燕国还未做好充分的备战,仓促迎战蓄势已久的强敌,没过多久,边境重镇就已经失去了好几个。
  燕国位于齐国南方,国力积弱,军士不习战阵,不如齐国将士彪悍善战,再加上齐国为报君主之仇,数年来刻苦练兵,战斗力更是强盛不少,几仗接下来,齐国大军势如破竹,燕国大军一路溃败,重要防线先后失守,大将军南山璧头中两箭阵亡。消息传来,燕国朝廷一片惊慌。
  这时国无大将,燕皇慕容云枫又卧病在床,不能理事,朝廷内外乱成一团。危急时分,皇太子慕容昭华临危受命,监国摄政,收整残军,重振朝纲。太子虽然年轻,却是沉稳持重,有勇有谋,在朝廷内外都极有声望,很快收编了各路残兵,重新整顿军马,又集结了其他各处勤王之师,共计十几万人马,准备与齐国大军决一死战。
  混乱不堪的局势,在昭华太子的统领下又逐渐整合,松散的人心也凝聚起来。
  昭华亲领大军,在赤龙江边上排开阵势,严阵以待,这赤龙江天险是燕国都城燕城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失守,燕国再无可守之处,亡国在即。
  所以赤龙江防线是两国必争之地。
  
  文康骑着一匹通体乌黑四蹄雪白的骏马巡视江边,见对岸燕国军队军容整齐,排阵也极有章法,不禁感叹:“想不到燕国竟有此等人才,开战以来,燕国军队一败再败,溃不成军,现在残兵败将居然又被整合成如此,也算不容易了。”
  “他们是困兽之斗,绝对不是陛下虎威之师的对手。”领兵的大将军说道。
  齐国大将军蒙放是皇后之父,也是先皇指定的顾命大臣,出身高贵,是齐国四大世家之一,善将兵做战,且老谋深算。文康娶了他女儿,得到了军队的支持,这才得以顺利亲政掌权,蒙放可以说是齐国最有权势的大臣了。
  蒙放手握兵权,趾高气扬,从不屑于溜须拍马,他说的是实情。眼下燕国残�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