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中国佛教教理(佛协 >

第28节

中国佛教教理(佛协-第28节

小说: 中国佛教教理(佛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法界身的一个分身。不认识这一点,菩提心,也就是同体大悲心,是无法发起
的。我们真实了悟的一刹那,这一刹那,我们已经不是凡夫迷人,而与遍法界的
全体法身合而为一,六大法界身,即宇宙法界身,以全宇宙为一大法界存在。在
此全宇宙万有的各个事物现象,都是法界身的缩影,其个个事物,都能完成其他
个个事物,且都具足够完成的力量。此个个事物,与全宇宙圆融无碍,自在涉
入,此不离彼,彼不离此,成为混融一体,而还保持着十法界的秩序,这样就称
为“六大无碍常瑜伽”。

 四、实践即身成佛的方法

  即身成佛的实践方法,就是三密,所谓密,并非隐密不可告人,而是此等法
身内证之德,在凡夫尚未认识之前,幽深难测,不能显现它的作用,所以叫密。
佛的大悲心,为了使凡夫成佛,将他最捷径的修行经验三密法门,告诉我们。身
结本尊印契为身密,口诵本尊真言为语密,意观本尊字种或三形、尊形为意密。
用这种方法,可以很快地得到法身三密的加持。凡夫的三密和如来的三密,“入
我”、“我入”无二无别,谓之三密相应。因为如来的三密,我的三密,同是六
大所成,遍法界无所不至,因此在法性上是平等平等,一相一味,如来的功德庄
严,也因为这种加持力量




,完成显现到我身上来了,所以叫“三密加持速疾显”。

  “加持”就是法身和行者的信念互相涉入,融洽无碍,因此不再经三大阿僧
祇劫,就是现在父母所生之身,可以成佛,而实践法身大我的活动。这种三密平
等加持,譬如一室千灯,四壁加以镜照,只见光光互摄,重重无尽,彼即此,此
即彼,而亦此不往,彼不来,不同而同,不异而异,而十法界不相杂乱,譬如帝
释天宫里的珠网相似,所以叫“重重帝网名即身”。
  (持 松)




大圆满

  大圆满是西藏宁玛派所特有的密教法门,和新派密教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有很
多地方不同。宁玛派总判世出世法为异生人天乘,颠倒外道乘,和真实内道(佛
法)乘。在内道中更分为九乘,通常称为九乘次第。初三乘为因乘,即声闻、独
觉、菩萨三乘。后六乘为果乘:即事乘,近乘,瑜伽乘,这三乘合为外牟尼续
乘;
摩诃瑜伽乘,阿努瑜伽乘,阿底瑜伽乘,这三乘合为内大密咒乘。后三乘中,尤
以阿底瑜伽一乘和新派最不相同,而大圆满法门就是在这一乘中建立的。因此,
阿底瑜伽也称无二大圆满。它的意义是,一切染净法统统在现前离垢明空豁朗的
内证智(本觉)中完全具足,所以叫做圆满;解脱生死的方便途径莫胜于此,所
以叫做大。这内证智另有菩提心,心性,如来藏,自然智,自然光明智等异名。
从果证来说,这自然智的本体空分即法身,本性显了分即报身,大悲明证分即化
身,三身原来在本分上具足,不必另有精勤修作即已圆满,所以叫做大圆满。

  大圆满为什么较其他各乘殊胜呢?九乘中初二乘为小乘可以不论。菩萨乘不
离用寻思伺察以辩二谛,而大圆满的菩提心则超越寻伺推求。事乘要住于二取清
净之境,而大圆满的菩提心则超越二取,近乘(亦名俱乘或行乘)未悟达无二的
义境,而大圆满则是无二的菩提心。瑜伽乘求生密严刹土,不能住于无舍无取,
而大圆满则为无取无舍的菩提心。大瑜伽乘求证金刚持位,所以用方便胜慧(般
若)为趣入门,而大圆满的菩提心则超越勤修,随瑜伽乘求证无别,所以用界智
为入门,而大圆满的菩提心则超越因果。总括地说,下八乘不用自然智,所以都
以渐修为宗,不能出因果生死的樊笼,而流于没有性修的偏执,但大圆满则把种
种显现都化为一实相,所以叫做“自然出过勤修”。

  大圆满的修法又分三部:即心部、界部和要门部,这三部虽然依次略同于新
派的大手印,五次第和六加行,但是宁玛派的见解,认为仍然比那些法更殊胜。
三部中又以最后的要门部为胜,因为在理论上,心部执着意度,界部执有法性,
仍流于意度,而要门部能令实相自显,故更殊胜。这要门部又分四部:即外,
内,
秘密和无上。要门部的无上部又称为自性大圆满心髓金刚藏乘,简称大圆满的宁
提。宁提的传承主要有两系。一系是由吉祥师子传莲华生,再传空行智慧海王而
传下来的,叫做空行宁提;另一系是由吉祥师子,智经无垢友而传下来的,叫做
上师宁提。二派理论大致相同,只修法方面稍有区别。

  要门部所依的教典,传说有六百四十万颂,分为三万五千品和五千枢要等,
西藏译出的只有少分,并且原本也非印度所有,而是收藏在乌苌的空行洲中,由
本派的得大成就者如吉祥师子、莲华生、无垢友等人取出一部分来流通人间。

  要门部中无上部的见修行果中,宁提法又名证智自显妙道金刚藏大秘密乘。
大圆满法的全部已胜于下八乘,而这一部法又是大圆满中最深法门,为大圆满的
极顶,所以比大圆满中其余法门还要殊胜,主要理由有以下几点:

  一、其余法门都偏重于慧,可以速得开悟,但欠缺超脱力,所以不能即身解
脱。本部法有见根法要,只论精勤的大小,不管根机的利钝都可成就。

  二、其余法门对于各各法性都在意识审察中建立信念,所作空观如暗中投
石,
形同摸索,本部法则不用意识审察,现前即有,现量亲证。

  三、其余的法门都以能说的文句为凭依,所以对于义境一开始就要求通达领
悟。本部法不用文句一字,而现前覩见义境(以现量亲证),因此可以不依文句
而成佛。

  四、其余法门对于各各实相的义境,都以心慧取为观境而建立体道果,时时
要用思惟筹量。本部法则显了现证,不用心慧所作,分别体道即可成佛。

  五、其余的法门总要分别前后因果,故不能不另外去求菩提。本部法菩提自
现,所以不用因果胜劣的作业,也不必精勤修行,分别取舍。

  六、其余密法要用脉、风、明点等,当年龄少壮时,脉道舒展,易证菩提;
年龄老大,则大种力衰,难以得解脱。本部法光明的日月从内起现,所以只要具
足精进,不论年龄老幼都能解脱。

  七、其余法门都认为三身是究竟果,是所观待的法。本部法三身在道中即明
朗显现,所以能在究竟光明的本净界中任运任持内证智的妙有境界。

  总之,大圆满中心界两部虽能远离言谈安足外所,现量覩见证智,其心可以
须臾间自显而住,即许这一种动静相为究竟,但事实上没有真正看见,仍不过是
意识审察一类之境。本部法能以真实法要现前明见,当然更殊胜了。又要门中的
外内密三部,道果方面,仍然更以中有位的境界为凭藉,本部法则现生即可解脱
为光明身。为了这些原因,光明金刚藏乘便成为一切乘的极顶。

  在这一乘中又分决断和超越两部,在修法的过程中,后者以前者为依。如果
只修前者,即身也可化为微量而成佛,但对于外迷相地石山岩等不能净化;且修
道时仍以粗脉风为依,不能成就光明身,现身不能达究竟极地。超越法,则现生
能证光明身而得大迁转身,成办广大利他事业,而且所得天眼,神足,力通,也
无量无边。因此在本部法中又以超越法为最究竟。

  本部法的理论根据在《阿毗达摩大乘经》的颂文“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
依,
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它建立本初之体自然智为一切法依,自然智的本体空
分像虚空一样就是法身,本性显了分像日月一样就是报身,大悲周遍分像日月的
光华一样就是化身,所以三身在本分上完全具足。三界众生因为业力所蔽颠倒迷
乱,对于这个所依的实相不能了知,所以轮回六趣受种种苦。

  一切有情在迷乱时,因为有身口意三业的搅扰,这自然智虽不显现,然而并
不是没有。就每一个有情的身上说,身为脉之所依,脉又为风和界的所依,在金
刚身的三脉四轮中央有自然智宫心法殿,当中即有自然智光明之体。所以这个自
然智是人人都具有的。

  本部法中关于三脉四轮的建立和其余金刚乘法门相同。另外不共的建立有四
大殊胜脉为光明安住的处所。这四个脉是:一、迦底大金脉,二、如白丝线脉,
三、细旋脉,四、晶管脉。最后的一脉连结心眼,其中有具贤严明点,是现起无
数金刚连'锣-罗+巢'光明的依处。同时,在心脏(肉团心)中央有具足光明的
光明脉,象放光一样照明一切细脉,所谓“如来藏周遍”就是这个意思。这个能
明照的内证智本体即空,本性是五光常照,大悲的光辉周遍,所以是三身(或五
身,见下)五智的大藏。但是它的本体法身空上清净知见之分被阿赖耶和八聚识
所障,本性五光明照分被有质碍的血肉蕴聚所障,大悲光辉和证智起处被业和习
气所障,因此它的体性极难覩见。但它是周遍一切有情,以各各有情之身为依而
存在的,所以说为本初界自然智如来藏。在现前的肉身中,周遍而住 这如《宝
性论》说:“等觉身流布真如无别故,有智故有身,常具足佛性。”

  关于修法方面,本部法也和一般真言道相同,分为能成熟的灌顶和能解脱的
修持两部分,内容如下表:


                            ┌外有戏论宝瓶灌顶…—…除身障
                            ├内无戏论秘密灌顶…—…除语障
      ┌—能成熟道—四灌顶—┼极无戏论慧智灌顶…—…除意障
      │                    └最极无戏论辞句灌顶—除所知障
修法—┤                   
      │                  ┌共同前行
      │            ┌前行┤
      └—能解脱道—┤    └不共前行
                    │
                    └不共正行


    本部法中和一般真言乘相同也非常重视灌顶传受,所以这四种灌顶需具足受
(但也有说最上奥义端赖自悟,传亦不知,说亦不知的)。受宝瓶灌顶可于生起
次第修法得自在,受秘密灌顶可于修圆满次第“拙火”旃荼梨及字轮诵咒得自在,
受慧智灌顶可于修大乐双运及通达本净法性智得自在,受辞句灌顶可于现量任运
之义得自在。如不受灌顶则过患极大。反之,如果能具受灌顶,则在一切分位都
能成就所乐求的事情。在修道时,光明脉清净,能够生超殊胜三摩地成为诸佛之
子,任持佛的种姓,寿命长远,受用威权都能具足,永断一切恶趣,领受天上的
广大安乐吉祥,现身证得究竟佛菩提果。

  其次,进入修道,因为本部法以出过一切起心作意,现前令见光明智慧为宗,
所以对于一切以意识审察为性的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都要弃绝。初步先修共同前
行,再修不共前行(以修金刚萨埵 或修莲华生为主),最后再修不共正行。

  关于正行,主要是些实修的方法,所以特重口传。要门部的梵文原名为乌波
第舍就是近处指授的意思。修法内容,大致是,初步指示身语心三要,身要有五
种或三种姿势(法身狮子奋迅势,报身大象眠卧势,化身仙人蹲踞势)等。再指
示根门要,缘境要,息风要,证智要等以看光明,依此修持,四种光明即可逐次
现前,四光明是法性现量光明,证受增长光明,证智充量光明,法性穷尽光明,
第四光明又有渐尽和顿尽的分别。

  在现见光明的刹那证智中,阿赖耶俱三界心心所都可遣离,一般密咒下乘以
味展二脉的风心趣入中脉所生的乐明无念之智,认为是“俱生智”,这是仍然未
遣离阿赖耶八聚识的状态,因为乐明无念中的安乐受是意与染污末那未分的无
念,
所以即是阿赖耶,这里微作明净状的就是阿赖耶识,色声等五种粗境仍依根识各
别显现,所以仍有五门之识。这些若不加以遣除,则生死之心尚未解脱,当然不
能解脱。并且下乘密咒以脉风明点一味和合之喜为根本义,所以认为要使风界等
从味展二脉趣入中脉,使脉结各各舒解,由此起现初地以至佛地的各别功德。这
种法门障碍很多,而且本风要是不慎进入六趣轮回的脉瓣中,反而可以生起很多
迷乱的境相,引发过患。本部法则可使诸风自灭而住,各各脉瓣的风自成清净,
这时光明脉中的智风就在本位上自然朗照,所以清净智慧之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