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讲记 >

第9节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讲记-第9节

小说: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讲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助我们证得实相,这是佛教化众生的宗旨目标。
  可是在众生这一方面来说,可以说是无始劫以来就迷惑颠倒。这个迷,经上常讲的迷倒,迷惑颠倒,是愈陷愈深。像掉在泥里面去的时候,愈陷愈深,不会说陷下去,他会爬上来,这个很困难很不容易。我们无始劫以来,迷惑在六道里面,一世比一世严重,麻烦在这个地方。所以佛纵然有圆满的智慧,有不思议的善巧方便,我们依然不能得度。不是说佛的智慧不圆满,不是说佛的方法不好。我们自己有业障,业障太深太重了,对于佛的开示,我们很难体会。就是开经偈讲的:愿解如来真实义。我们往往把佛的意思错会了,尤其是佛不在世,留下来的这个经典,我们看错意思,想错了。连个问的机会都没有,佛在世,我们有过错还可以问问,佛不在世,连问的地方都没有,这个就是业障深重。对于诸佛所证的究竟圆满的境界,我们要想得到,要想契入,实在是很难。
  像这个华严经末后:入不思议解脱境界。那个不思议解脱境界是什么呢?如果要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入是什么意思呢?入是完全明白了,完全觉悟了。那就是悟,那就是入!也就是我们平常讲的证得,你证到了。这个是佛法教学最终的目标。佛教化众生究竟圆满之能事,假如我们不能契入这个境界,佛对众生的教化就失败了;虽然教,达不到这个水准,达不到目标,这个教育就失败了。当然佛对于那些法身大士没有问题,好教。对于这个大乘纯善的众生也好教,对于我们这些人难教。我们这些是什么人呢?前面我们在这个经里面读过,善导大师给我们开示得很明白。所以诸位要记住,前面讲九品,上三品是大乘极善之人。大乘极善的人,我跟诸位报告过,大乘心量大、见解广,心量大见解广,起心动念都能为一切众生的真实利益着想,这就是大乘极善。念念想众生的真实利益,这种人好教。中三品的人,是小乘根性,也是善人,小善。什么叫小善呢?小善的时候,虽然很善,他的思想见解不广,他很保守。我们中国人常讲择善固执,他有这种固执的劲,所以他这个戒律持得很严。持戒精严,这是一种择善固执。那个大乘人不一样,大乘极善,虽然他的境界不是菩萨境界,他很接近,所以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他是属于这一类型。这上三品,中三品都是善人,不造罪业。我们是那一种人呢?我们是下三品的,造罪业的。罪业造的有轻重不同,如果造五逆十恶,那就是下下品往生,造的罪业轻一点的呢?这就是下上品,下中品的,我们是属于造罪业的众生。这一类众生难度,难度居然有人得度,这什么原因呢?无量寿经上讲得很清楚,我们这一生当中造善、造恶与环境关系很大。俗话常讲: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生活环境有关系,这就是善导大师在此地跟我们讲的遇缘不同,我们遇的是善缘,这个成就就很顺利了;遇的缘要不善,我们多少会受他的影响。很明显的,像我们学佛,如果我们学佛运气很好,一般人讲运气,运气很好,一开端就遇到好老师,好同参道友,那这个学佛就一帆风顺了,就进步非常的快速。假如一开端遇的不是真正善知识,把我们引入歧途叉路,这个麻烦就大了。从那个里面再回来很困难,难在那里呢?难在先入为主。这是我们要很慎重,知道先入为主这个道理,这一桩事实的重要。
  所以儿童读书,启蒙的老师决定他一生,现在一般不太注重这个。古时候,家长对于自己儿女上学,第一个老师,他非常慎重。这第一个老师,他的选择,学问不重要。教小朋友嘛!不需要什么高深的学问,德行最重要。就是要小孩跟着老师的时候,在德行上的薰陶,让他从小把这个根扎下去,先入为主,这个很重要。我们学佛法也是如此,我们接触佛法,这第一个老师,那是关键的人物。今天善知识少,学佛一开头就真遇到善知识,那个运气未免太好了。很少人能遇到,纵然遇到了,你对这个善知识有没有信心呢?如果没有信心,那就当面错过了,这就非常可惜。所以这桩事情仔细说来还在一个缘字。你跟这个善知识有没有缘份,关键在缘。没有缘份,虽然跟他几天,听听他的东西,也听不出什么味道来,再听听别人的,那个人说得也不错,听得愈多学得愈杂,这个头脑就复杂了。妄想就多了,分别执着也多了,对于自己修学造成了困难,造成了障碍。不知道佛法修学与世间法的修学不一样。
  佛法修什么呢?佛法修定。这个诸位要知道,因戒生定,因定开慧,佛法的目的是开智慧。没有智慧,你不能够入不思议解脱境界,你一定要有高度的智慧。高度的智慧从那里来?从禅定当中得来。所以佛法修学不是别的,它是修定的。在净土法门里面就是修清净心,无量寿经在经题上讲得很明白,清净心、平等心、觉心,清净平等觉,就修这个。弥陀经里面跟我们讲的: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就是禅定。清净平等都是定的别名,我们是修这个。所以最怕这个头脑里面搞得太复杂了,太麻烦了,这个要不得。真正把这些问题肯定,认清楚了,我跟诸位同修说,很难很难。
  我这个马上过年了,过了年六十七岁了。我二十六岁学佛,到今天我才真搞明白、才搞清楚。所以我常讲,从前讲的经都不作数。为什么呢?没搞清楚啊!搞清楚之后是个什么现象呢?这所有经书统统不要了。以前我很喜欢经书,现在我看到经书都摇头,才知道印光大师那个念佛堂里头只有一本阿弥陀经,了不起啊!我们比不上他。为什么呢?他心真的清净了。你念这么多经书就不如念几本书那么样的专,那么样的精。念几本书不如念一本书,真正做到专精。再往里面专门深入下去呢?最后就是一句名号。那一卷经也不要了,确实如此。
  为什么念佛堂里还要念一卷阿弥陀经呢?这一卷阿弥陀经是定心的。这个心里面不定,有妄念嘛!一部经念下来,妄念没有了,然后佛号提起,那个佛号才起作用。起什么作用呢?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它才起相应的作用,所以这一卷经,通常三遍往生咒,或者是七遍往生咒,这个目的就是定心的,都是把妄想念掉,以清净心来念这一句佛号,也就是大经所说的:‘一向专念’,‘一心专念’,就是这个意思。这不仅仅是释迦牟尼佛,十方一切诸佛如来采取阿弥陀佛这个方法,推崇阿弥陀佛接引的方法,依靠阿弥陀佛本愿功德能够教所有一切众生统统往生,入不思议解脱境界,佛度众生这个愿才圆满。佛对九法界有情众生的教化才不至于落空,这真正了不起,这就是一切法门到最后,统统归到念佛法门。
  所以千经万论处处指归,佛门也常讲殊途同归,统统归到净土,统统归到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那有二乘种不生的呢?那个二乘种不生,实在讲是过份的执着,不肯接受这个法门,那就没法子了。只要他不坚持,对这个法门能够生欢喜心,这是这个意思。因此十方小乘众生听到这个法门,生欢喜心,发愿求生,决定没有妨碍,统统得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当然这个过去生中的习气很重,小乘的习气很重,绝不是一下就能够改过来的。所以到达西方极乐世界,他还证阿罗汉果,然后回小向大,他那个速度很快,证得阿罗汉果,摇身一变就是菩萨。他的速度快,一变成菩萨,就是经上所说的,阿鞞跋致永不退转。所以这些事与理我们都明了,才不至于产生疑惑,疑会造成修学的障碍,这是这一段的大意。文同修们自己去看。
  再看第四十二页,倒数第二行,第七段,大师在这段里面要告诉我们,韦提希夫人听了释迦牟尼佛的开示,他得的什么好处?得益分齐。分是一分一分,齐是等齐。他所得的利益,在菩萨阶级里面是跟那一类的菩萨平等,等齐。这个文是这个意思,字面上是这个解释。四十二页倒数第二行,我们从最后一句看起:问曰,韦提既言得忍,未审何时得忍,出在何文。韦提希夫人说,他得无生法忍,什么时候得的?那一段经文里面,说出这一桩事情?
  底下答曰,这是善导大师为我们开示的,韦提得忍,出在第七观初。这个经是十六观,就是有十六大段,第七段里面,第七观。经云,这是引用经典里面这段话,说明它的出处。‘佛告韦提,佛当为汝分别解说除苦恼法,说是语时,无量寿佛住立空中,观音势至侍立左右,时韦提应时得见,接足作礼,欢喜赞叹,即得无生法忍。’这是讲得利益。
  他的运好,生在释迦牟尼佛的时代,可以请佛亲自来为他开示,感应真正不可思议,使他真正见到阿弥陀佛、观音势至。这种见佛就楞严经上讲的,现前见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这是属于现前见佛。佛灭度之后,现前见佛这个事情有没有呢?有。可是愈来愈少了。我们在高僧传里面、在居士传里面见到过,现代少了。刚才说过愈来愈少了,现前见,像韦提希夫人,这是感应所见,这不是定中,不是梦中,真的在现前见的。另外有在定中见佛的,再其次的有在梦中见佛的,这都是瑞相,都是好相。为什么我们现在见不到了?不是佛不愿意让我们见。如果佛还有个念头,我不愿意跟你往来,那佛就变成凡夫了。为什么呢?他有分别有执着。诸位要知道,佛的心清净平等,决定没有分别执着,佛在那里呢?佛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我们为什么见不到呢?障碍在我们自己这一边,他那一边没有障碍。什么障碍呢?还不是妄想执着。我们的妄想太多了,分别执着太厉害了,所以将见佛的这个缘份障碍住了。由此可知真正用功的人,真正用功的人没有别的,他妄想少了,分别执着少了,于是乎缘成熟了,现前见佛的机会就多了。
  如果我们知道这一桩事实,我们见佛这个机会不会比韦提希夫人差了,不会比他差。所以要认真努力修学。从那里下手呢?从断恶修善下手,从舍弃自私自利,念念都想众生的真实利益。这个真实利益,就是帮助众生在这一生当中念佛往生;唯有念佛往生,是真实的利益,其他都不是真实利益。为什么呢?其他的纵然极善,也是人天有漏的福报,福享完了还要堕落,所以它不是真正的好事;真正的好事是要帮助人,劝导人念佛往生。我们有这个心,有这个愿,又能够尽心尽力努力去做,这就跟十方一切诸佛度众生的大愿相应了。所以应当以这个法门,广泛推荐、介绍给别人,这是极善,这是真善。有这个善心善行,妄想执着自然就少了,因为妄想执着的来源、根源都是自私。念念想自己,这个毛病就在这个地方。这个方法是帮助你把病根拔除,不要想自己。可是有很多人,真的是想不开,听的时候都点头,点完了就忘掉了,还是要想自己。自己还要多赚一点钱,将来日子过得舒服一点,还在想这些。
  佛在经上讲的:财为五家共有。还没有到时候,还不相信。为什么不把它散掉呢?为什么不把它做好事?这个好事就是刚才讲的,用它来推荐、介绍净宗法门。多做这些,钱用光了,明天没饭吃了怎么办呢?明天自然有人送来,不要着急,不要操心,真的一点都不假。但是世间人难信,不容易。这‘信’之一字是非常之难,所以金刚经上说:‘信心清净则生实相’。这个清净信心非常非常不容易培养,必须对于这个事实因果真正透彻了,他才能够做得到。这一桩事情也是很困难的事情,这么样深的道理确实很难体会,很不容易懂。没有懂就肯听话照做,那是大善根,这个就不是一般人所能够做得到的。
  大师在此地告诉我们,他说如来这诸佛如来,他不是一尊佛,‘诸佛如来有异方便令汝得见’,这段文在四十三页最后一行下半段:‘诸佛如来有异方便令汝得见’,他此地讲的有异方便,跟我刚才讲的原则上完全相同,就是心清净。心地清净了,你就能见到佛,佛就现前。清净心的修法可以说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修什么?都是修清净心的方法。在此地他所举出来的:‘次下日想水想冰想,乃至十三观已来,尽名异方便也。’第十三是观像念佛,就是想佛像。在这十三观里面,这一条比较上容易,比较容易。你家里供养的佛像,你常常想这尊佛像。所以我们供佛原则呢?供自己非常喜欢的佛像,你会常常想他,常常将这个佛像印在心里面,你因为想佛就不想别的了。把其他的妄想就断掉了,这个就是特别的一个方便法门。用这个法门把自己妄想、分别、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