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萧克回忆录 >

第21节

萧克回忆录-第21节

小说: 萧克回忆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蔡廷锴诸位爱国将领的领导下,提出抗日反蒋,与我们联合行动,并订立了
秘密的联合作战协定。他们公开建立了“福建人民政府”,与国民党南京政
府相对抗。蒋介石为消灭19 路军,从进攻中央苏区的北路军中抽调了10 个
师去福建,于1934 年1 月开始进攻延平、古田等处的19 路军。

中央红军根据联合作战协定,从江西向北发展,以牵制蒋军,配合19
路军的行动,同时也是为了打破敌人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当时,
进攻中央苏区的国民党军分东、西、南、北四路,东路军即19 路军,西路军
是湖南军阀何键的部队,南路军是广东军阀,北路军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

1934 年1 月14 日,我们接到中央军委以朱德、周恩来的名义发来的电
报,令“第17 师应速向宜春、分宜地段渡过袁水,北出配合第16 师向南浔
路永修一带行动”。当时,军委并没有明确告诉我们北上的战略意图是配合
第19 路军,只是在通报“福建事变”的情况下,要我们去配合中央红军向北
发展。对“福建事变”,只认为他们反蒋是好的,却没有把他们作为同盟军。

红17 师是规模较小的游击兵团,全师才4000 多人。军委指示我们北上
的主要任务,是破坏南浔铁路。南浔铁路是南昌到九江的交通要道,是敌北
路军进攻中央苏区的主要后方联络线、补给线。如果能破坏南浔铁路,对中
央红军北上是有力的支持。

当时,我们驻在安福的枫田、固江一带,接到上级指示后,立即做出发
准备,补充兵员,打草鞋、做风帽等。1 月26 日早晨出发,进到分宜以东的
萧公渡。萧公渡对面有条河,河对面有地方武装防守。那时是冬季枯水期,
河水不深,我们在天亮前涉水冲了过去,把地主武装打跑了,还抓了些俘虏,
查明情况。这一天全军乘胜渡过袁水,驻在鹤巢、双林一带。

27 日,国民党的飞机来驻地轰炸。为了引开敌人,我派小分队去打鹤巢
附近的碉堡。平常打碉堡是先把周围的电话线割断,那天我们特意不割电话
线。我们一打,碉堡里的敌人就打电话告急,说红军的大部队来了。这样就
把敌人的飞机引到碉堡附近。我们又在碉堡附近搞了些假目标,飞机把炸弹
抛完也就回去了,我驻鹤巢的主力部队得到了休整。这个方法很合乎孙子说
的“兵者,诡道也”的原则。

过了袁水,我们继续向北。蒋介石得到情报紧张了,急令敌第18 师朱耀
华部和第62 师钟光仁旅驰往铜鼓,从西面堵截我们。我们却由华阳渡过锦
水,向高安前进。一路上,到处都是敌人筑的碉堡。我们多半晚饭后战备行
军,前面打开一、二个碉堡,放火一烧,火舌从堡顶冒出,冲向天空,附近
碉堡中的敌人都被吓跑了。我军继续前进,沿途烧碉堡,熊熊的火光把马路
照得通明,好像一条大火龙。我们每到一个地方,都要做群众工作,打土豪,
捣毁国民党的区、乡政府和食盐公卖处,把没收的盐、粮食和其它物资发给
当地群众。群众高兴得很,青年纷纷参军,从鹤巢到华阳,不过一天行程,
参军的就有二百多人。

部队进到村前村,住了一二个晚上,又转向西,经花桥到了宜丰的黄沙。
到黄沙时,天已黑了,地形没有看,就在村子里住下来。黄沙是修(水)、
铜(鼓)、宜(丰)、奉(新)苏维埃联合县的中心区,距上述各县各五六
十华里,近一万人口,是一块小苏区。我们去了以后,地方同志向我们介绍


了情况。

第二天刚吃了早饭,我们正准备去看地形,突然西面的潭山、天宝方向
打起来。这时,敌人又攻占我驻地西面的连哨位置。警戒阵地有我们的一个
营,把敌人顶住了。不久,该营撤到山上抵抗,这时主力也陆续上山。因为
没有看地形,上山时找不到路,是从柴篷中钻上去的,既困难,又耽误时间。

上午八、九点钟,敌人的飞机来了,在我们阵地上丢炸弹,丢了又回去,
回去又来,轮番轰炸。主力还没有大打,就伤亡了七八十人。后来我们发起
冲锋,夺回了前面阵地,但敌人主力还占领着对面的一个山头。

中午,敌人的飞机来得更多了。我用望远镜观察敌人的阵地,发现敌人
在阵地上用白布摆了符号标记,好让飞机辨别目标。我看准了这一招,也用
白布在自己的阵地摆上同样的符号标记。敌机被迷惑了,不知该往哪里丢炸
弹。双方对峙,一直延续到下午三点。我们抓紧挖工事,把部队调整好,然
后向敌人的主阵地发起了猛攻。

正面山梁上,我们只用少量兵力控制,主力从山脊梁侧翼的柴篷里冲上
去,几个手榴弹一响,敌人垮了,乱做一团,从山上滚下去。我们紧跟着追,
那时田里没有水,就从田里追过去。这时敌人飞机又来了,朝前面丢了一二
十颗炸弹,挨炸的都是敌人自己。原来我们的追击部队与敌人尾部相接,飞
机上分不出你我,认为红军追得快,把他们后面的部队,也当做红军炸了。
当飞机分清后,炸弹丢光了,只好在我们头上飞来飞去。我们知道它没炸弹
了,也不管它,一直追到潭山附近,天黑,飞机不来了,我们才回黄沙。

这一仗是以劣势兵力打垮敌优势兵力的一场恶战。我们49 团、51 团,
每团3 个营(1 个营3 个连), 50 团才两个营;而敌人是一个整师。这个
师是红一方面军第一次反“围剿”消灭的张辉瓒第18 师的残部。当时,该师
大部分在龙岗被歼,另一旅朱耀华部住东固,没有参加战斗。后来国民党把
该旅提升一级,扩大为师,就是现在被我们打垮的这个师。打垮18 师,人人
高兴,对我更有一层深意。我是参加第一次反“围剿”“龙岗擒瓒”战役的,
这个漏网的敌人,又被我们打垮了!该师有师直属队、2 个旅、4 个团,战时
有飞机助战,却被我们打垮了。俘敌200 多人,打死打伤四、五百人,敌62
师的旅长钟光仁也被我们打伤了,还缴获很多枪支、子弹,缴的背包特别多。
因为敌人向我们进攻时,解下自己的背包、毯子放在山脚下,以便前进。到
溃退时,只顾逃命,谁也顾不得背包了。

这一仗,我军伤亡了400 多人,参谋长李达和一个团长负伤。对我们这
支小部队来说,这样的伤亡也是不小的。这一仗从总体来看,打得好,对湘
鄂赣的群众和我们自己,都是很大的鼓舞。

在黄沙战斗打得正紧张的时候,我写了封信给红16 师。当时,他们在九
仙汤附近的山间里隐蔽休息。接到信后,师长高泳生、政委温景惠带着队伍
马上来增援。他们晚上10 点钟才到黄沙,仗已经打完了。我们两个师会合在
一起。当时是战争环境,又在夜间,大家都很疲劳,就在那些小村里挤在一
起宿营。分不清是那个师的,只知道都是红军,共产党领导的军队。

打了黄沙以后,我们两个师一起行动,因军委早有指示, 16 师由17
师首长指挥。我们沿河边走了两天,路过澧溪,再从甫田桥渡过修河,沿着
马路向武宁走。这时,国民党军郭汝栋一个旅来堵我们,打了个遭遇战。我
们夜间攻击,到离武宁城北7 里的地方,转向北面,2 月12 日到横路铺。

横路铺离武宁大约30 里,这一带原来是苏区,被敌人摧残得很厉害。我


们在这里打了敌人的区公所,抓了国民党的一个区长,缴了几支枪,便继续
向东行动,到了瑞昌的小坳村。这时,军委来电,叫我们轻装急进迅速破坏
南浔路。我们决定红16 师留在小坳,警戒武宁方向,红17 师向马回岭车站
前进。

当时,敌人沿南浔路驻有3 个旅,瑞昌是独立第3 旅,德安是第36 旅,
还有独立第7 旅,每旅3 个团,共9 个团。我们一向铁路靠近,敌人就从四
面压过来。一天晚上,进到离铁路约有2 里的地方,下起大雨,我们没有破
坏的工具,也没有破坏铁路的技术和经验,敌人又逼近了,我感到,不能再
向前了。那个地方交通便利,敌人坐上汽车很快就到,大势不利。

情况十分紧急,我等不得请示军委,当即决定部队马上撤下来,向西走,
走到九渡源山区。

我们在九渡源休息了两三天。一天下午,敌人的飞机来了,我们隐蔽在
山上的树林子里,把马牵到老百姓家的牛栏,什么也没有暴露。敌人飞机没
有发现目标,也就没有丢炸弹。但敌人又分3 路向九渡源进攻,第一路是敌
第16 师的6 个团,第18 师的4 个团, 62 师李国钧的一个旅,共12 个团。
还有第62 师另两个团,从西面向九渡源进攻;第二路是独立第3 旅,由瑞昌
的南面向九渡源进攻;第三路是独立第36 旅,从德安向岷山一带进攻。我们
在岷山方向有个连哨,见到敌人来了,就在路的两侧隐蔽。敌人的前卫连与
他的主力相距约有里把路,我警戒连一个冲锋,就把敌人的前卫连打垮了,
除了打死打伤的外,还俘虏了十几个人,这个小仗战果不小,最重要的是从
俘虏中弄清了这一路敌人的情况。

三面都发现敌人,我们只有从九渡源向南往秦山去的一条路。那天晚上,
我们上了一个两里路高的小山,又下了六七里路的岭。天下着雨,路很难走。
有个地方队伍老是走不动。我插上去一看,那个地方很窄,下面是悬崖陡壁,
只有十几步路,就是走不动。我估计这里离敌人较远,即使敌人在远处发现,
夜间也弄不清楚;就是被敌发现,也比困在山上更利于尔后的战略机动。我
就冒点险,叫人点了两盏马灯,以利于部队很快通过。向秦山撤退。我又让
负责警戒的那个连堵住敌人,后来增援到一个营,才把整个部队掩护到了秦
山脚下。这就利于今后的军事行动了。

虽然到了秦山脚下,但我们还没有脱离敌人的战役大包围。那天晚上,
我们研究了各方面的情况,决定向南,从柘林南渡修河。整整一个晚上部队
没有合眼,第二天天快亮时又出发了。侦察队走到前面,他们把缴来的国民
党军服穿上,急行到柘林。柘林的国民党区长和几十个民团以为是国民党军
队来了,忙出来欢迎。侦察队一冲而上,把他们都缴了械。船工很快架起俘
桥,早上8 点钟我们过了修河,完全跳出了敌人的战役包围圈。

过修河后,又经仰山、桃源、固坊、庙前街,进入上富山区。敌人的大
部队被我们抛在了后面,但他们调动得很快。国民党第16 师从德安乘火车到
南昌(在南昌,蒋介石还接见了16 师师长彭位仁,发给他德国造的20 响驳
壳枪,给其撑腰打气),又从南昌到高安,从前面堵截我们;另一路第62
师的两个旅,经柘林、庙前,从北面追来;岳森的第50 师从西面来堵;第
19 师的两个团从西南面奔来,企图将我们消灭在上富山区。

我们休息了两天之后,就向西运动,到了观前、郭城一带。这里原是苏
区,后被国民党占领了,一个个村子烧得光光的,老百姓都逃到山上,搭棚
子安身。我们一到那里,老百姓下山来了,带些干薯送给我们。他们自己本


来够困难的,却把仅有的一点杂粮分给我们,虽然数量不多,但对连日来吃
不饱饭的我们,真是“雪中送炭”!

我们一直向西,又打破了敌人在上富地区包围我们的计划。当时部队疲
劳得很,白天有飞机轰炸,只好晚上行军。有天晚上走了五十多里,于拂晓
前三四点钟到了修水县的漫江。我们住在靠漫江山边村子里,前面3 里多路
有个小村子,住一个营。因为太疲劳,大家都睡着了。敌人来袭击,连哨兵
都睡过去了,结果我们那个营被敌人包围。我和师部的其他同志在睡梦中听
到机枪响,马上起来,集合部队上山。敌人过了田段向山上冲来,我们一个
冲锋号反击,把敌人打下去。敌人从田段里乱退,我被围的那个营反守为攻,
堵截溃退的敌人,打得敌人到处乱窜。

战斗结束了,俘虏80 多敌人,缴了90 多支枪,击毙敌连长两名,俘虏
连长一名。这一仗虽然消灭敌人不算多,但在我军当时吃不好,睡不好又极
端疲劳的情况下,堪称奇迹。

这次与我们交手的是敌第50 师的部队。50 师同18 师一样,也是我们的
老对手。第一次反“围剿”消灭张辉瓒后,红军在东韶把50 师也打了个落花
流水。这两个师都是湖南老政客谭延麟统治湖南时期建立的,参加了北伐战
争,以后叛变革命,成为新军阀“围剿”红军的主力。我军的干部都有种革
命意识,对叛变革命的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