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四念处 txt资料全集 >

第32节

四念处 txt资料全集-第32节

小说: 四念处 txt资料全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8。無所有處——達到無色禪定者。
  9。非想非非想處——達到無色禪定者。


  八解脫(節譯自英譯巴利長部第15經第35節)

  我聽說是這樣。…… ……(第1~32節未譯,第33~34節見本書慧解脫)
  「阿難,有八解脫。它們是那些呢﹖」
  「(1)擁有形體,觀察形體。那是第一解脫。(漢譯:內有色想,觀外色解脫。)(中譯:取自身相加以觀思惟而進入初禪。)
   (2)不覺想自己內在的物伲误w,而觀其外在的物伲误w。那是第二解脫。(漢譯:內無色想,觀外色解脫)(中譯:以遍處〔四十業處中有十遍處〕之似相,解析物伲M入第二禪)
   (3)思惟著:『它是美妙的』,而專注於它。那是第三解脫。(漢譯:淨身作証具足住解脫)(中譯:對於色身次第認清而証得清淨解脫。只思惟箸:「淨也」)
   (4)由於完全地超越一切的覺想,由於根塵對應的覺想消失,由於不再注意種種覺想,思惟著:『空間是無限的』,他進入並住於空無邊處,那就是第四解脫。(漢譯:空無邊處解脫)
   (5)由於超越了空無邊處,思惟著:『意識是無限的』,他進入並住於識無邊處。那就是第五解脫。(漢譯:識無邊處解脫)
   (6)由於超越了識無邊處,思惟著:『無所有』,他進入並住於無所有處。那就是第六解脫。(漢譯:無所有處解脫)
   (7)由於超越了無所有處,他達到並住於非想非非想處。那是第七解脫。(漢譯:非想非非想處解脫)
   (8)由於超越了非想非非想處,他進入並住於想受滅。那就是第八解脫。(漢譯:滅受想定解脫)」
  「阿難,當比丘一旦達到這八解脫,(就能)順著次序,逆著次序,順逆著次序,隨其所願的久暫,進入或潛出其中,並由他自己當下(此時此地)的超越知見,証得不退墮的心解脫和慧解脫,那個比丘就稱之為『俱解脫(解脫具足)』,阿難,洠в斜冗@個『俱解脫』更優越或更完美的了。」
  世尊如是說。阿難尊者踴躍歡喜。

【中譯節錄】

(一)離貪欲者心解脫,離無明者慧解脫。(雜阿含七一○經及一○二七經)
(二)有七處善,三種觀義,盡於此法得漏盡,得無漏心解脫、慧解脫。(雜阿含四二經)
   ⊙七處善——如實知 '1'色(受想行識)'2'其集(緣起)'3'其滅(止息)'4'其滅道跡(止息的方法)'5'其味(染著)'6'其患(不安)'7'其離( 超越)
   ⊙三種觀義——觀察'1'陰'2'界'3'入,方便思惟其義。綜合上述南北傳拢淇梢灾溃蘖暟材前隳悄钅軌螂x欲而進入並住於各種解脫的境界中,這就是心解脫。在各種境界中又以七個善巧(七處善)來觀察陰、界、入三種身心的交互作用(三種觀義),以內明的智慧充分地看透各種境界的真相,免於執著,不生欣悅,這就是慧解脫。兩者都具備了就稱為「俱解脫」。

  修習安那般那念的境界
  裕В海ā。┍硎疚丛'明具體引用章節
┌───┬───────────────────┬────────┐
│﹨身 │身心(色、受、想、行、識)的狀態    │ 解  脫   │
│ ﹨  ├──────┬────────┬───┼─────┬──┤
│境﹨心│諸行(受)漸次│覺、觀、喜、樂、│   │心(八)解脫│慧離│
│  ﹨ │止息寂滅  │捨、一心的取捨 │ 心態 │於欲離欲 │解無│
│ 界﹨│      │        │   │     │脫明│
╞═══╪══════╪════════╪═══╪═════╪══╡
│欲 界│(五蘊熾然) │(於陰界入生諸貪 │(煩惱)│(結俊 々短N│
│   │      │ 欲,以苦為樂) │   │     │此、│
├───┼──────┼────────┼───┼─────┤九集│
│初 禪│言語止息  │離欲、惡不善法,│   │有色者觀諸│居、│
│   │      │有覺有觀,離生喜│   │色得第一解│處滅│
│   │      │樂。守護根門。 │   │脫    │之、│
├───┼──────┼────────┼───┼─────┤陰道│
│第二禪│覺(尋)觀(伺)│離有覺、有觀,內│   │內無色想觀│、、│
│   │止息    │淨一心,無覺無觀│   │諸外色得第│界味│
│   │      │、定生喜樂。  │   │二解脫  │、、│
├───┼──────┼────────┼───┼─────┤入患│
│第三禪│喜心止息  │離喜,捨心住,正│ 慈心 │淨身作証具│如、│
│   │      │念正智,身心受樂│   │足住得第三│實離│
│   │      │,拢f及捨。  │   │解脫   │知 │
├───┼──────┼────────┼───┼─────┤其 │
│第四禪│出、入息止息│離苦息樂,憂喜先│   │     │  │
│   │      │斷,不苦不樂,捨│   │     │  │
│   │      │淨念一心。   │   │     │  │
├───┼──────┼────────┼───┼─────┤  │
│空無邊│色想止息  │緣色故可知,超越│ 悲心 │住空無邊處│  │
│入處 │      │一切諸色想,滅有│   │得第四解脫│  │
│   │      │對想,不思惟種種│   │     │於蘊│
│   │      │想。      │   │     │此、│
├───┼──────┼────────┼───┼─────┤九集│
│識無邊│空入處想止息│緣空故可知,超越│ 喜心 │住識無邊處│居、│
│入處 │      │一切空無邊處。 │   │得第五解脫│處滅│
│   │      │        │   │     │之、│
├───┼──────┼────────┼───┼─────┤陰道│
│無所有│識入處想止息│緣所有故可知,緣│ 捨心 │住無所有處│、、│
│入處 │      │識無邊故可知,超│   │得第六解脫│界味│
│   │      │越一切識無邊處。│   │     │、、│
├───┼──────┼────────┼───┼─────┤入患│
│非想 │無所有入處想│緣有第一故可知,│   │住非想非非│如、│
│非非想│止息    │緣無所有處故可知│   │想處得第七│實離│
│入處 │      │,超越一切無所有│   │解脫   │知 │
│   │      │處。      │   │     │其 │
├───┼──────┼────────┼───┼─────┴──┤
│想受滅│想、受止息 │緣有身故可知,緣│   │住想受滅定得第八│
│   │      │滅而得知,超越一│   │解脫      │
│   │      │切非想非非想處。│   │        │
├───┼──────┼────────┼───┼────────┤
│無上止│貪欲、瞋恚、│(寂靜、清涼、一 │ 內明 │(心、慧俱解脫, │
│息漏盡│愚癡止息。於│ 切煩惱永盡)  │   │ 解脫知見具足) │
│   │貪欲、恚、癡│        │   │        │
│   │心不樂、解脫│        │   │        │
├───┼──────┼────────┼───┼────────┤
│ 根據 │雜阿含474, │雜阿含347、456、│同左 │雜阿含1027、42 │
│   │      │743       │743  │        │
│   │相應部受相應│相應部覺支相應54│54  │長部15     │
│   │11     │長部9      │   │        │
└───┴──────┴────────┴───┴────────┘ 
  【編譯裕А勘颈韨S總結本章的內容,但受制於編譯者的能力,恐有不週之處。 

  一九九五、十一、二十一編譯于台中遠離軒




十、正道足跡
  STEPS ALONG THE PATH

  公元1963年尊者阿迦帖在泰國普吉島給挪威菲力普博士的開示
  作者:阿迦帖·德沙耍
  英譯:Thanissaro Bhikkhu
  中譯:曾銀湖(台灣)
  尊者曾住止之處:WAT HIN MARK PENG SRI CHIANGMAI NONGKHAI THAILAND


  正道足跡
  一、佛教的一項基本教義就是身心一起咦鳎巧眢w是在心意的控制之下,心意命令身體去執行各項活動,但是當身體疲累了,心意無可避免的,也會受到一些艱辛。它並不在神經系統的控制之下,縱使頭腦可以被視為控制室。當身體死亡時,它的各種元素的本性一起崩解,心意——如果無明、渴愛、執著、業行的必要因緣仍然存在的話——就會再出現於其他的生存識界,繼續去感受苦和樂。
  二、為了要袪除無明、渴愛、執著和業行——它們是主要的教唆者——首先,我們要藉著遵守相應於我們此生身份的戒律,來練習捨棄言行上的基本邪惡。換句話說,在家人必須遵守五戒,定期地持守八戒;沙彌必須遵守十戒或二十戒;而比丘必須遵守全部的二二七條基本的寺院戒律,連同正命(清淨的生活方式)的原則,收攝根門並適當地使用生活必需品,如佛陀所制定的。
  只要你所持守的戒律還不清淨,你的心意就尚未備妥接受訓練。即使訓練它,也不能導致法義的進步和開發,因為它的基礎還不夠穩固,不足以進升於拢馈覀兛梢哉f,它還洠в羞_到三寶的庇護(三皈依)。一個真正的佛教徒,首先,必需堅固地築基於三寶和戒律。
  八拢篮头鸾痰男囊馊虒АT惡莫作,眾善奉行和自淨其意——首須建立在戒律之上。所以,戒德對佛教來說是神拢拈_始。
  下一步就是經由寧靜禪思的修習,訓練心意去開發定(三摩地)和專注(禪那)。一旦心意適應於持守一個穩定的焦點,於是我們就可以開發清淨的內明(毘婆舍那)——基於對無常、苦、無我三項特性的瞭解,直到我們得到純正的知見——如實見到事物的本然之性,如是達到解脫於所有惱害和雜染的事物。
  三、就佛教而言,開發寧靜、定和專注(中譯裕В憾U定)的真正目標是在聚集心意的能量並讓它們穩定和強壯地集中焦點於單獨的一點。於是這就形成知識和辨識智的基礎,能夠進入一切因緣的本性中去獲得真正的內明,並從心裡去消除所有的惱害和雜染。因此,定心的開發不單是為了其它外在的目的——諸如各種科學的領域而已,其實,它特別的意義是用在清除心裡五種障礙(五蓋:感官的欲望、惡意、昏沈、沮喪和亢奮、猶疑不定)的煩惱。無論如何,當你已經修習到爐火純青時,你就能以你喜歡的任何方式來哂媚愕亩ㄐ牧恕
  四、在訓練心意——它是心理現象——時,物伲臇|西,例如鍊子和皮帶是派不上用場的,必須經由教導來訓練它。首先要聆聽已經精通者的解說,然後要決心依照那些解說去修習,把你最初的努力建立在虔招叛龅幕A上,如果你自己的獨立探索涉入了因果之中,不要繼續下去。
  一般而言,由探索自己的因果而開始的人們都不會達到他們渴望的目標,因為他們缺乏適當的規範。他們錯失了正道,卻傾向於偏執他們自己的喜好。首先要開發個人的虔招叛觯䦶撵端邮艿挠柧毢托蘖暎钡叫囊鈭远ǘ粍訐u了,然後才開始以如實知見的方式來探索並理解事物,這才會有滿意的成果。
  這是因為從探索因果開始,通常都是隨著外在的影響而由外面來看待事物的關係——諸如「這個人說那個……那個人說這個。」但是查究和探索因果是專指此身的範圍之內——諸如「我的這個身體是由什麼組成?它是怎麼產生的,各部份都完整而能各司其職?它是用來做什麼的?什麼讓它持續下去?它的命呤前l展還是墮落?它真的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