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金融风暴-第3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香港
香港位于中国南部珠江口外东侧,由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三部分组成,总面积为1074平方公里。人口581万(1989年),其中,华人约占97%。全港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5385人。香港地区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1842年鸦片战争后,英国先侵占香港岛,1860年又进一步侵占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带,1898年再强行租借深圳河以南、界限街以北及附近岛屿等中国领土,即所谓〃新界〃,租期99年。根据中英政府在1984年签署的〃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中国已于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地势起伏较大,山岭、丘陵多,平地少。主要街市沿香港岛北侧和九龙半岛南端而建。目前已建设地区占香港总面积的16%,耕地和鱼塘水面占9.2%,从事渔农业的人口仅占就业人口的2%左右。食品多由外地输入,部分由香港农民供应。全境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温暖湿润。全年平均气温约为22℃,平均降雨量为2225毫米。每年5——11月期间常有台风侵袭。
香港经济从50年代初以前为单纯转口贸易时期。从1946年…1951年期间,国内进出口贸易以香港为主要转口站,使香港贸易额年增长30…48%。这是香港转口贸易最发达的时期,也是战后经济恢复时期。1951年香港进出口总输出商品2/3。这一时期,香港的经济主要依靠单纯的转口贸易。制造业在香港的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微不足道。1947年,香港只有工厂973家,工人5。13万,刚恢复到战前水平。50年代为制造业兴起时期。我国解放前夕,以上海和华东地区为主的私人资本将一些纺织、轻工业设备,连同技术人员和资金转来香港,成为当地轻纺工业的发展基础。50年代初,香港先后受到美国对华实施〃封锁禁运〃政策和战后第一次西方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经济发展比较缓慢。在此期间香港经济完成了从单纯的转口贸易向以香港产品出口为主的转变,形成了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1959年香港产品出口比得已上升到69。6%,取代了转口贸易的地位。同时,工厂增加到5346家,工人增加到22。44万人,加工工业得到初步加强。由于工业产值的增加,使香港的国民生产总值(时值)在50年代平均递增6。96%。从劳动力的分布看,1960年工业占香港总劳动力的52%,农业占8%,服务业占40%。香港发展制造业的初期,由于资金有限,所以集中发展资金需要量少、周转速度快、收益周期短的劳动密集型工业。60年代为经济起飞时期。此间,香港的工厂和工人总数分别以超过10%的速度增长。工业产值的上升速度更高。估计到1969年,工厂增达14078家,工人增达55。44万人,分别比1959年增加1。6倍和1。3倍。棉纺、织布、制衣、塑料工业都有较大发展。电子、钟表、玩具等新兴工业也发展迅速,竞争力较强。1970年进出口贸易总额增达352亿港元,比1960年增加2。5倍,香港产品出口增达124亿港元,比1960年增加3。33倍。在贸易和工业的带动下,房地产建筑业、交通运输、金融、旅游业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以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60年代当地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达13。6%。70年代到现在,为经济走向多元化埋藏。70年代,中英关系有所改善,香港逐步采取更加开放的政策,鼓励外来投资,进行城市建设,形成了以制造业为基础,以对外贸易为主导,以经济多元化为特点的产业结构。香港开始在亚太地区和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70年代以后,香港制造业的发展速度有所放缓,1970…1979年的10年间,厂户数目虽然平均仍有11。7%的增长,但雇用人数的年增长率只有5。5%。1973年制造业生产占本地生产总值的26。5%,1980年降到23。9%,1982年只有21。8%。香港传统的服务业,对本地生产总值的相对贡献也在1980年之后略见降低。增加最显著的是金融、保险、地产、商业服务等新兴服务行业。从1973…1982年,这些和的相对贡献由19。2%增加到22。1%。而且,自1981年起,产值比重即已超过制造业与传统服务业。但制造业仍然了最多的就业机会。传统服务业次这,新兴服务居第三。到1989年9月,香港工厂增达49926家,雇用工人约80万人,占就业人口的31%,显示了制造业在香港经济中仍据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港英政府长期以来,基本采取不干预的〃自由经济〃政策,实行市场机制,强调自由竞争。有自由的外汇市场,外江没有管制,资金来去调拨很方便。作为自由贸易港,除烟、酒、 汽油等少数几种货物外,进出口均无关税;实行出口导向的工业化道路,大力开拓海外市场;在引进外资;重视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实行低税政策,工商企业和个人所和税的税率在西方国家和东南亚地区中都是最低的;虽然缺乏资源源,但却通过对外贸易使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得到保证,建立了一套比较健全的司法、立法制度。
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之一。主要标志:(1)香港金融市场已向多元化发展,货币、资本(包括股票、债券及长期信贷等)、外汇、黄金、保险、信用卡及租赁等市场,应有尽有,资金的运用与吐纳,方便灵活,适应投资者资金营运的需要。(2)金融机构的国际性。到1989年底,香港共有持牌银行165家,其中在香港注册的银行仅31家,其余均属海外注册银行。西方最知名的跨国银行和投资、保险、证券等类公司,绝大多数在香港设有机构。(3)由于香港政治、经济稳定,特别是港币汇价的稳定,为谋取利息,外地资金调入香港存放在银行及接受存款公司的不断增加。金融市场集资、融资作用明显,例如股票市场近14年来供股集资就达1184亿港元。包括金融业、保险业、地产业、商业服务在内的4个经济行业,1988年占香港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8。6%,其就业人数占香港就业人数的7。4%。香港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因素是:(1)香港位于亚太地区的中心,背靠中国内地,故在经济往来和对外联系上有其优越性。(2)有发达的制造业和对外贸易,以及300亿港元的外汇基金(185年)作为 坚实的经济基础。(3)有完善和快捷的交通运输和通讯服务,便于与其他吕心取得密切联系,及时了解世界行情。(4)金融制造的管理措施健全高效。 自1983年以来,在香港前途问题困扰之下,炒买外汇、调走资金,势所难,至1983年9月24日,1美元高达9。6港元。港英政府乃于10月17日起规定,向发行纸币的发出或收因负债证明书,都按照1美元兑7。8港元的固定联系汇率支付美元。在这样的情况下,港币汇价才稍告稳定。如1983年底1美元兑7。79港元,1984年底则为7。833港元。进入1985年以来,美国经济放慢,加以中英支香港前途问题已签订协议,人心转趋安定,经济金融形势好转,因此,港元对美元汇价稍为回升。总的来看,当前港币在国际金融市场中,仍不失为强币之一;各方对港币的需求仍殷,而港币的准备金仍相当充足,因此,人们对港币仍具有很大的信心。
在香港的企业集团主要有华资财团、英资财团、美资财团、日资财团、东南亚财团、澳大利亚财团、中资财团。1988年,共有605家香港制造业公司注入了外资,按原值计算的外来投资总额为261。7亿港元。美国仍是主要的资金来源地,占外来投资总额的34%;日本居第二位,占27%;然后是中国内地(占11%)和英国(占9%)。这些公司共雇用员工108082人,占香港制造业工人总数的13%。外来投资集中于4个行业:电子业(36%)、纺织及制衣业(11%)、电器业(9%)和化学制品业(8%)。其他吸引外资的热门行业包括印刷及出版业、饮食业、钟表业。
台湾省
台湾是中国第一大岛,东临太平洋,与大陆福建省相望,与本岛为主体。包括澎湖、花瓶、棉花、澎佳、钓鱼、兰屿、赤尾屿、火烧岛等88个岛屿,总面积36000。06平方公里。台湾地跨北回归线,属热带、亚热带气候。特别是高温、多雨多风,夏长冬短,年平均温度220C。年平均降雨在1500…3000毫米之间,北部基隆港附近的火烧寮,年降雨量多达6700毫米,是中国降水量最多的地区之一。生年6…10月为台风季节,尢以8…9月最频,是中国受台风影响最严重的一个省。台湾人口已达2010。7万余人(1989年底),主要由汉、高山、蒙、回、苗等民族组成。汉族人口占97%以上,其中,祖籍闽南人占80%以上,其次为广东客家人。全岛语言以汉语为主,讲闽南话和客家话为多,高山族有自己的语言,属南岛语系印尼语族。台湾的汉族除具有与闽南和粤东地区相同的风俗节日。宗教信仰以佛教、道教为主,其他还有回教、基督教等。高山族还保留着原始宗教信仰和仪式。
台湾省火山、温泉分布较多,水利资源丰富;物产资源丰富,土特产种类繁多,森林覆盖面积50%,动植物种类繁多,主要矿产有煤、原油、天然气、碳石、大理石。台湾素有〃东方糖库〃之称,是中国重要的蔗糖产区之一。茶叶品种达40多种。樟树居世界之冠,水产资源丰富,鱼类以金枪鱼最多。台湾珊瑚产量占世界80%左右,有〃珊瑚王国〃之称,台湾的埔里镇被称为蝴蝶王国,计有400种。台湾的玉石驰名世界,以翠玉最多,居世界年产量的50%以上。
战后台湾经济发展迅速。国民生产总值从1952年的16亿美元,增加至1989年的1500亿美元,37年间增长了90余倍;人均国民收入从1952年的136美元,增加至1989年的7518美元,增加了55倍。其经济发展可分为5个时期:A、战后至50年代为恢复时期,着重进行经济基础的恢复和发展,至1952年工农业生产已恢复至战前最好水平;B、50年代初至60年代为发展时期,自1954年开始实行〃四年经济建设计划〃,着重发展农业和进口代替型工业。农业生产年平均增长率为4。82%,稻米年产量由100万余吨增加至200余万吨,除满足省内需要尚有少量外销。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率为11。7%,初步建立起劳力密集型的轻纺工业。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11。7%,初步建立起劳力密集 轻纺工业。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6。9%,增长速度相对稳定;C、60年代初至70年代初为高速增长期,从进口替代型转向出口扩张型工业,利用国外资金、技术和市场,大力发展纺织、食品、塑胶和家用电子电器等工业,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工业生产平均增长率达18。2%,被称为台湾经济的〃黄金时代〃。D、70年代初于80年代初为调整时期,受资本主义世界两次〃石油危机〃的严重冲击,本省经济增长速度骤然下跌,不得不进行经济调整。为了突破经济发展中的〃瓶颈〃,先后实施了投资巨大的〃十项建设〃和〃十二项建设〃,着重发展钢铁、电力、造船、石化和交通运输设施,兴办了一大批大型重化工企业。至1978年,重化工业在整个工业所占的比重增加至40%左右。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8。5%,速度较前趋缓,而且起伏不定;E、80年代以来为发展战略性工业时期,随着经济调整和重化工业比重的提高,受世界高技术发展的影响,台湾当局提出〃自由化、国际化〃作为发展经济的指导方针。其目的在于实行全国开放、大力吸引外资,鼓励自由竞争,健全市场机制,谋求产业技术升级,以带动整个经济的成长。自1987年,电子工业产品在外销上取代传统的纺织产品,跃居第一位。在经济增长速度上,仍然呈现起伏不定的状况。其中,1980年至1983年上半年;1984年底至1985年,出现两次衰退;年增长率仅达5%左右。1986年以后又出现回升趋头。
战后台湾经济的迅速发展,美国援助是一项重要的决定性因素。从50年代起,美国的援助包括〃经援〃、〃军援〃、低利贷款和技术转让等。据统计,截止1982年底,美国等西方国家通过上述方式给予台湾的资金累计达205亿美元,技术合作项目1700余件。在50年,接受的美援金额经常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0%以上,占同期投资总额的38%,最高年份占50%以上。当时,在电力和交通运输业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中,美援金额分别占到50%和40%,为台湾当局设立的负责全台经济设计及政策措施审议的〃经济安全委员会〃,其各项会议均有美国代表参加,并享有实际上的否决权。
1978年7月10日,台湾当局废除了台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改采浮动汇率制度。为施行机动汇率制度,使汇率能够顺应市场供需,随时作出温和的调整,以便由〃中央银行〃对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