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中国通史第十二卷-近代后编(1919-1949)(上册)-第5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35 年,国民党成立资源委员会,委员长为翁文灏、副委员长为钱昌照,该委员会隶属经济部领导。鉴于抗日战争的急需,翁文灏急切想开发我国石油,于1932 年派地质调查所地质师王竹泉、潘钟祥到陕北进行地质调查。两位中国地质家更正了美孚石油公司地质人员对该地层的错误划分,并发现了永坪、延长的储油构造,在延长、永坪确定了20 个井位。于1934 年春成立了陕北油矿探勘处,孙越崎任处长。从德国、美国购进锅炉、钻铤、钻具等器材,在上海装配成了三套200 米汽动顿钻钻机,从上海用火车运抵太原。陕北山路崎岖,只能用人抬、驴驮,一路艰难跋涉,将钻机分别运到延长和永坪。在延长钻了4 口井,其中101 井在井深100 多米处钻遇旺油,初期日产1。5 吨,后减为150 公斤。其他井平均日产20—50 公斤不等。在永坪钻了3 口井,其中203 井日产油50 余公斤,从此发现了永坪油田。这是有史以来,中国人第一次自己定的井位,也是第一次自己打出了石油。在此同时建立了中国第一支钻井队,人数为100 人。
1935 年10 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在边区政府的领导下,成立了延长石油厂,厂长为陈振夏。军工局派来第一科科长兼工程师汪鹏,他在资料缺少的情况下进行了细致的调查,发现了七里村油田,当时在七里村确定了5 个井位,后共钻生产井13 口,获旺油井6 口。其中,七1 井井深87 米,初期日产原油高达96 吨,被职工称为“起家井”。1943 年,延长石油厂创造了原油年产1200 多吨的新纪录,相当于1935 年前延长油矿14 年原油产量的总和。延长石油厂的原油和石油产品解决了陕甘宁边区各机关、团体的照明用油和八路军后方运输用油,为抗日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1937 年10 月成立四川油矿勘探处,处长王檠。并首次使用购自德国的旋转式钻机。但德国造鱼尾钻头不适用,后改用美国硬岩钻头,在潘钟祥确定的四川巴县石油沟一号井(简称巴1 井)开钻,于1939 年11 月获得天然气流。后来开始钻巴2 井,用巴1 井的天然气作为内燃机动力燃料,第一次试验即获得成功。此井钻至1002 米深时,因钻机调往玉门而停钻。
抗日战争爆发后,海运被封锁,“洋油”断绝了来源。国民党政府为了抗日战争的需要,开发了玉门油矿。这是旧中国最大的油矿,它不仅规模大、产量高,而且也是工艺技术比较先进的一个油矿,被称为“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
玉门油矿于1938 年开始勘探,1939 年8 月钻遇第一个油层(被称为K层)。接着又钻了几口深井,钻遇第二个油层(L 层),这是老君庙油田的主力油层,压力较大,三口井都发生了井喷,后来得到控制,开采成功。自1939 年到1949 年,共钻井48 口,钻井进尺26。174 米,累计生产原油524。353吨。1949 年,玉门油矿天然原油产量达69159 吨,占同年全国总产量的95%以上。
1936 年,新疆省政府与苏联政府商定,联合开采独山子油矿,后协定期限为25 年。双方各设一套班子,中方厂名为独山子炼油厂,苏方厂名为独山子石油康宾纳(即联合企业)。苏联派钻井技术人员运来旋转式钻机,从1936 年到1942 年共钻井33 口,这些井初产原油较旺,日产原油40—80 吨,最高日产曾达110 吨。1942 年原油年产量达6900 多吨。1942 年盛世才投靠国民党,推行反苏反共政策之后,苏方于次年撤走钻机和人员,封闭油井,致使生产陷于停顿。1944 年甘肃油矿局接办独山子油矿,修复部分油井,但不到一年又停产。当时还从玉门老君庙油矿调来美制艾迪尔—30 型钻机一部,但未钻新井。此后一直到1949 年新疆解放,独山子油矿大多处于土法开采的状态。
中国近代石油加工能力也是很薄弱的。1949 年前,仅有玉门、大连、锦西、高雄等4 座炼油厂。而抗战期间,除玉门炼油厂外,其他三座都在日本占领区内。1938 年至1945 年,国民政府为解决石油产品匮乏,曾先后在四川、云南的产糖地区,以糖为原料设立酒精厂62 个,生产酒精以代替汽油。后因糖料不足,又以桐油、菜籽为原料,裂解制取燃料油。如新建的重庆动力油料厂,在1939 年到1944 年期间共生产汽油20。09 万加仑,柴油75。 8万加仑,机油8。75 万加仑。但是由于原料缺、成本高、产量少,对解决抗日战争时期的缺油问题,只不过是杯水车薪而已。
日本侵占中国台湾后,进行了掠夺性的开采。在台湾开采了出磺坑、锦水、竹东、牛山、竹头崎等地的石油与天然气。从1895 年到1945 年共采出原油16 万吨,最高产量为1927 年的19500 多吨。后来,台湾油气日产量急剧下降, 1937 年产量下降为4300 吨,1944 年又下降到2700 吨。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又大规模开采东北的煤炭和油页岩资源,发展人造石油工业。在抚顺、锦西、桦甸、四平、锦州、吉林等地建立了7 个人造石油厂,生产能力达22。 7 万吨/ 年。从1931 年到1945 年,共生产人造石油279 万吨。1945 年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接收大员盗卖东北各石油厂设备,以致解放后除锦西厂经修复能生产外,其他各厂几乎都成为废墟。
中国近代石油工业,从1878 年在台湾出磺坑用新式机器钻凿的油井算起,到1949 年,整整经历70 年。70 年中,钻井134 口,总进尺63973 米,生产天然石油67。71 万吨,人造石油232。41 万吨,生产天然气约117000 万立方米。据统计,1948 年,我国原油生产能力为17。5 万吨(其中天然石油8。8 万吨,人造石油8。7 万吨),原油加工能力140 万吨,汽、煤、柴油产量29000 余吨。石油职工有16000 人,其中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1700 多人,而石油地质勘探技术人员仅48 人。毫无疑问,这种状况同中国这样一个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的国家是极不相称的。
(二)石油勘探、开采、集输工艺的发展1。勘探方法及成果。
中国最早的勘探方法是踏勘。中外地质工作者根据古籍的记载和某些地方名称有石油含义的信息,去查看油苗和地层的露头。他们根据地层的露头分析油层的地质年代,用简单的平板仪器测出等高线,再制作出地质图和构造图。
1939 年,玉门老君庙油田始用钻井方法勘探。同年,由英回国的翁文波首先采用地球物理方法勘探了四川巴县石油沟1 号井。
1945 年7 月,甘肃油矿局在矿物地质室组建了我国第一个野外重力、磁力测量队,翁文波任队长。后来发展成两个队。他们在外国公司协作下,进行过航空测量。从1939 年到1949 年共11 年间,翁文波和他的同事们共找到了9 个适宜于储油的构造。1947 年,中国石油有限公司与美、英3 个石油公司组成联合调查团,曾对青海柴达木盆地及玉门地区进行过航空摄影,以勘探石油。
中国人调查陕北石油地质,最早的当推地质调查所的王竹泉和潘钟祥。
他们曾数次前往陕北调查,对该油田的地质、构造、油层及油页岩等,都有重要的发现。
王竹泉和潘钟祥几次调查陕北油田之后,写成《陕北油田地质》①一文。1934 年7 月陕北油矿勘探处成立,根据他们的资料定出7 口井。4 口在延长,其中有一口深井打出高产油流。3 口井在永坪,其中也有一口打出旺油。从此发现了永坪油田。
1942、1943 年,黄汲清在新疆独山子、南疆进行实地调查,1943 年10月写出《新疆油田地质报告》②。在这个报告中,他提出了两个重要的论点:一是“陆相生油论”,即陆相地层也可以形成有工业开采价值的生油层。他认为陆相侏罗纪地层是新疆重要的生油层之一。另一个是“多期多层含油论”,即大型含油盆地一般总具有好几个不同时代的含油地层。这是“多旋回成矿论”的雏形。这两个论点的正确性,都已在解放后的石油地质普查和勘探工作中得到验证。
1938 年,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设置甘肃油矿筹备处,并派地质学家孙健初到玉门进行石油地质勘查工作。孙健初一行查明该地区的生油层、储油层及地质构造后,认为玉门“油田生油之地层属于白垩纪”。孙健初认为白垩纪地层除窑街系为海相外,其他均为陆相。窑街系是主要生油层,储油层则以梨园口系、白杨河系为主。
为了进一步了解玉门油田的地质情况,他们除做地面地质调查外,还依靠陕甘宁边区延长油矿支援的顿钻钻机,开始钻凿深井。第一口井于1939年8 月钻到88 米深时遇到油层,产油量每天达10 吨左右。接着按孙健初所定井位又钻了7 口井,钻遇L 层,打出高产自喷井,其中4 井和8 井发生强烈井喷,证明孙健初的地质判断是正确的。
2。近代钻井工艺技术的运用。
(1)选用钻头和合理的钻井参数。
四十年代后期,玉门老君庙油矿在钻井工作中,总结出要根据不同的地层选择不同的钻头。一般钻凿软地层用刮刀钻头,钻凿硬地层用相应的牙轮钻头。
在使用旋转钻机钻井中,还注意到钻井时加在钻头上的压力和转盘的转速等参数。如玉门老君庙油矿规定,转盘转速应根据钻头种类及地层情况,分别采用每分钟70 转、120 转和200 转三种不同的转速,通常为120 转左右。钻头压力应根据地层、钻头尺寸和型式,钻杆尺寸、钻铤重量、泥浆质量和所要求的井身垂直度而定。
(2)对泥浆的认识与改进。
泥浆,被人们称为钻井的血液。它对钻井、采油的重要影响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
① 《陕北油田地质》刊于《地质汇报》第20 号(1933 年出版)。
② 此报告于1947 年由地质调查所编为《地质专报》甲种第21 号出版。
1941 年,玉门老君庙油田在钻井时已懂得使用重泥浆制服井喷,他们用重晶石、坩子土磨制石粉,用以配成泥浆,制服了井喷。但因泥浆比重大,污染并堵塞了油层,给以后采油工作带来较大影响。
为了改进泥浆的质量,1946 年老君庙矿场工程室内设立了泥浆室,这是我国第一个泥浆研究机构,负责人是黄先驯。1947 年,黄先驯试用五倍子熬制单宁酸作为泥浆稀释剂。1948 年他又配制成淀粉泥浆,后在钻23 井时使用性能良好,改善了对油层的损害。
台湾油矿勘探处为了提高钻井泥浆质量,曾以当地的相思树皮和番石榴树叶煮液,经浓缩后作为泥浆稀释剂使用,代替单宁酸。又利用海藻煮液加入苛性钠成为藻酸钠后掺进泥浆中代替胶质物质,以调整粘度、稳定泥浆。台湾嘉义溶剂厂,在1947 年已能生产单宁酸,但产量有限,价格昂贵。
玉门钻井泥浆室又进一步对泥浆中的几个复杂问题如失水量和泥饼对油层出油的影响等进行过深入研究,并对含砂量、pH 值、粘度等泥浆指标作出了具体规定。当时还懂得了根据不同地层灵活掌握泥浆的比重。
1943 年,玉门老君庙油矿开始使用泥浆搅拌机,增添了泥浆储罐、泥浆枪、泥浆筛等设施。
(3)测试及取岩心。
玉门油矿在钻井过程中十分重视地质资料的收集工作。除了由值班员每钻一米取一次砂样和记录油气显示之外,还十分注意测井和取岩心,以获得地层性质、油层厚度、油层上下有无气层和水层等比较齐全的资料,用来决定完井的方法,规定套管应下的深度。
人们称测试(亦称电测)是“地下的眼睛”,在玉门油矿的钻井、完井过程中,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947 年夏天,中国石油有限公司探勘室在玉门油矿成立了我国第一个电测站,站长刘永年。这个站当时只有四五个人,器材也非常缺乏。他们就自己动手焊了1 部手摇绞车。把3 根较粗的电工皮线用麻绳、胶布捆起来当做电缆使用,每隔1 米捆一下,当作深度记号。再用一些普通的电工仪表和1个自制的电流换向器,连成1 个简单的电位计。后来,他们找到了1 台照相示波仪和1 只精密度较高的“0”位检流仪,做成了1 台半自动电测仪,这算是当时比较先进的测井仪器了。
1949 年春天,玉门油矿电测站王曰才等留学生和大家一道,终于制成了我国第一个同轴直流放大机,并用它同原来的照相示波仪配套,制成了我国第一台自动电测仪的雏形。并用它在老君庙油田的1—22 井和l—15 井进行电测,下井一次同时测出两条电阻曲线和一条自然电位曲线。在新中国成立后,玉门电测站仍然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