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21中国通史第十二卷-近代后编(1919-1949)(上册) >

第3节

21中国通史第十二卷-近代后编(1919-1949)(上册)-第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版,目前已经出版117 辑。它是目前台湾地区出版的最大的一套档案史料汇编。它按照时间顺序,选印兴中会史料、同盟会史料、辛亥革命史料、讨袁史料、护法史料、中华革命党史料、中国国民党改组史料、国民革命军统一两广史料、国民政府政治建制史料以及抗战史料等。它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是研究中国现代史、中华民国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五十年代,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曾挑选一批民国时期重要档案,汇编成《中国现代政治史资料汇编》,共244 册,2190 万字。七十年代末,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在上述汇编基础上,编选《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由江苏古籍出版社陆续出版,目前已出版四辑45 册,并继续出版。它的史料,主要选自南京临时政府、广州和武汉国民政府、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的档案。它的内容,涉及政治、军事、经济、财政、外交、文化教育和群众运动等方面。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华民国历史的步伐。它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一套档案史料汇编,是研究中华民国史的必备参考书。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丛刊》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在编选《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的同时,又编辑了专题性的档案资料丛刊,分别由一些出版社出版。目前已经出版的有《五四爱国运动档案资料》、《中国无政府主义和中国社会党》、《直皖战争》、《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兵变》、《善后会议》、《五卅运动和省港罢工》、《周佛海日记》、《中华民国金融法规选编》、《民国外债档案史料》、《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等。“丛刊”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档案史料,对推动这些专题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档案资料选编》由中央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和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共同编辑,中华书局陆续出版。它按照专题分若干卷,如“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伪满和汪伪政权”、“东北历次大惨案”、“伪满警宪法西斯统治”、“华北大扫荡”、“日军在各地暴行”、“细菌战和毒气战”、“经济掠夺”、“文化侵略”等。它反映了日军自1931 年至1945 年间对中国的侵略、掠夺和残酷暴行,它主要取材于各主要档案馆馆藏史料,是目前出版的最重要的一套大型的日本侵华史料汇编。
  《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这套资料是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委员会根据典藏档案,由秦孝仪主持在台北出版的。主要内容包括抗日战争的背景、作战经过、战时外交、战时建设、抗战时期的中共活动、伪政权伪组织和战后中国等方面。编者在“前言”中说:“所收史料,绝大多数为未经发表之档案,一般性之史料及业经公开发表者,不予收录。”可以说,这部档案汇编,对研究抗日战争时期的正面战场、蒋介石的政策、中外关系、国统区和沦陷区,都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地区或专题性的档案史料除上述大型档案资料汇编外,近二十年来我国也公布和出版了一批较重要的地区性或专题性的档案史料。如:各省市档案馆,编辑出版了一批反映省区历史的档案材料。这方面的材料有《上海档案史料丛编》,由上海档案馆编选,内容有《1927 年上海商业联合会》、《辛亥革命在上海》、《五卅运动》、《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等;《山东革命历史档案资料选编》,由山东省档案馆等编选,共出版23 辑,反映了1923 年至1949 年10 月间中共山东地方组织、群众团体和地区行署的各方面活动,为研究山东地方历史提供了可靠依据。其他的还有《河北省档案史料集》、《辽宁省档案馆档案史料专辑》、《江苏革命史料选辑》、《浙江革命历史档案选编》、《安徽现代革命史料丛书》、《福建档案史料丛书》、《福建省档案史料集》、《广东档案资料丛刊》、《民国时期广东省政府档案史料选编》、《广西历史档案资料选编》、《云南档案史料丛编》等。这些档案史料均由有关省区的档案馆选编出版或内部发行。对相关省区的历史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史料。专题性的档案史料,各档案部门则不断选编出版,数量很多,不胜枚举。如由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云南省档案馆、陕西省档案馆联合编辑、档案出版社出版的《西安事变档案资料选编》,选录了有关西安事变的史料约321件。重庆出版社出版的《白色恐怖下的新华日报》,辑录了重庆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成都市档案馆、昆明市档案馆的档案,对国民党如何迫害《新华日报》提供了确凿史料。由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和南京市档案馆合编、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档案》,为中外学者研究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提供了可靠依据。由档案出版社出版的《国民党军追堵红军长征档案史料选编》,系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四川省档案馆、湖南省档案馆、云南省档案馆、陕西省档案馆,联合编选,对深入研究红军长征的艰难历程,提供了新材料。
  有些档案馆还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将档案做成缩微品,方便研究者使用。如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做的缩微品有《南京临时政府档案》137 卷,《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档案》138 卷,《广州和武汉国民政府档案》475 卷。第二节资料丛刊除上述重要的档案史料外,还有一些内容广泛、真伪混杂,需要认真考订的史料丛刊,由于这类史料十分庞杂,只能就其中一些基本的史料作些介绍和述评。
  《民国丛书》该丛书由上海书店于1989 年开始影印出版。丛书主编周谷城在“序”
  中说:“民国丛书的编纂出版,从根本上说,正是为了保存史料、抢救文献、了解时代,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他认为资料大汇,便是书籍,民国时期出版的各类图书,是中华文化发展的组成部分。民国时代,中西文化交流,新旧思想冲突,产生了许多学术著作和历史资料。“民国时期出版的各类图书,总数约在10 万种以上。其中虽然不少是糟粕,但不可否认,确有许多精华及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杰作”。
  该丛书从10 万种书籍中,精选3000 种左右编成10 辑,陆续出版。目前已出版5 辑。分为11 大类,即哲学、宗教类;社会科学总论类;政治、法律、军事类;经济类;文化、教育、体育类;语言、文字类;文学类;美学、艺术类;历史、地理类;科学技术史类;综合类。该丛书,目前为国内影印出版的规模最大的一套书,它为中国现代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史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这是台湾出版的最大的一套近现代史史料丛书,由沈云龙主编,由文海出版社自1966 年10 月开始影印出版。到1973 年末,出版史料100 辑,1278册。主要为清末至民国初年的史料,也有不少关于北洋军阀和国民政府时期的史料。其中有关于历史事件的记载,有中外交涉史料,有各种考察和游记,有各种会议记录,有关于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史籍,更多的是著名人物的文集、全集、信札、日记、年谱等。整个丛书内容极其广泛,反映了社会的各个方面。由于它收录的书刊面广量大,其中不乏重要史料。也有些书刊,内容庞杂,甚至观点荒谬,史料不准确。如沈云龙撰写的《中国共产党之来源》,其所用史料,均不可信。
  1974 年后,沈云龙又主编出版了《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已出版93辑,1006 册。近几年陆续出版第三编。
  《近代稗海》荣孟源、章伯锋主编,1985 年8 月陆续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分辑出版。其内容包括自鸦片战争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百多年间,有关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资料。编者表示,《稗海》“选材都经过鉴别,不收伪品;尽力在各篇资料之前说明其来源、版本、阶级性及可注意之处。。至于考订记事,一因编辑能力有限,二因资料书中难容考订的文字,所以必须等待史学研究者和史料整理者另写文章,这里一般只提供资料”。如第14辑选录了《北伐阵中日记》,由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参谋处编写,从1926年7 月至1928 年5 月逐日记载,基本上反映了北伐战争各次战役的概况,记载甚详。《稗海》是研究中国近现代史不可多得的史料集。
  《北洋军阀》章伯锋、李宗一主编,武汉出版社出版。是一部大型的史料集,共6 册,反映1912 年至1928 年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历史,内容包括北洋军阀的由来,北京政府及民初政党,袁世凯及其嫡系直皖军阀的政治统治与内政外交、各派政治势力与军阀派系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全书史料,主要来源于文献档案、未刊稿本、政府公报、有关专著、回忆录、文集、报刊中的文电记载及外文史料等。有的全文辑录,有的选录。这是一部研究北京政府与北洋军阀的重要史料集。
  《北洋军阀》来新夏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共5 册,亦是研究北洋军阀的一部大型史料集。反映1912 年至1928 年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历史,内容包括北洋军阀建军、袁世凯的统治与洪宪帝制、皖系军阀与直皖战争、两次直奉战争与直奉军阀,并设有军阀人物志、大事记、论文索引等。本书选录的范围,涉及档案、传记、专集、杂著、报刊等。作者表示“尽可能选录一部分具有史料价值的原始资料和流行较稀的成书”。如“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选录的第一次直奉战争资料,比较完备地反映了战前的舆论准备、战事中直系的财政支出状况等”。本书与章伯锋、李宗一主编的《北洋军阀》一样,都是研究北京政府与北洋军阀的重要史料集。
  《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1972 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前身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近代史研究所,开始编写《中华民国史》。为了积累编写这部巨著的资料,由近代史研究所编辑、中华书局出版的一套《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其内容包括大事记、人物传记和专题资料三方面。大事记详细地记述了自1905 至1949 年间重大历史事件。人物传记就民国时期近千名重要人物生平事迹,作了实事求是的叙述。专题资料,涉及的面广泛,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方面,如已出版的有《胡适任驻美大使期间往来电稿》、《张学良与西安事变》、《阎锡山与山西银行》、《马歇尔使华》、《中国农民银行》等多种。其中,有些译稿甚有价值。如《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是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根据大量日本参谋本部的档案文件编写的。它虽然公开为日本侵华辩护,但该书所使用的第一手材料,对研究抗日战争有较高学术价值。
  《中华民国史料丛编》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编,自1968 年9 月开始在台北影印出版。先后由罗家伦、黄季陆、秦孝仪担任主编。是一部较大规模的史料丛书,主要选录一些辛亥革命后比较少见的报纸、期刊、政府公报,以及军事、经济史料和专著。如1915 年出版的《中华新报》,抗战时期的《战时交通》、《战时中国报业》、《中国农民银行四川省农村经济调查报告》以及《长沙会战纪实》,都是比较罕见的孤本。该丛编对保存史料,推动学术研究是有益的。
  《中华民国史事纪要》这是在台北出版的一部大规模的史料集,由“国史馆”编纂。它的体例,是按照年、月、日顺序,记述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或重要问题。从形式上看,它类似大事记,但它的最大特色是对每件大事都辑录了许多相关史料,这对研究工作是十分有益的。编者在“凡例”中称:“本书所用史料,以‘国史馆’及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委员会库藏之原始档案、文件、公报及其他公文书为主,间采当时之报章、杂志及专家著述。”该纪要记述的范围,始自1894 年兴中会成立,分年编次,举凡政治、法制、经济、外交、国防、边事、社会、文化、教育、科学、艺术、体育等活动与变迁,无不广为搜罗。该纪要确为研究工作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史料。
  《中国现代革命史资料丛刊》人民出版社自1978 年开始陆续出版。先后有《新民学会资料》、《一大前后》、《马林在中国的有关资料》、《马日事变资料》、《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农民运动》、《左右江革命根据地资料选辑》、《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文献资料》、《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回忆录》、《一二九运动资料》、《西安事变资料》、《百团大战史料》、《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概况》等问世。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