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的世界:传统宗教文化丛书-第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种思想、观念、分别、执著。常人均将自己的价值观,视为生命的重心,若用此方法,加以观照,便是在群魔乱舞的场面,遇到了照妖镜,即原形毕露,无处逃遁。一切的思想、观念、分别、执著,均是从心相、身相、物相产生的印象及符号,既然已用观身、观受、观心等方法,照见那些现象均非永恒的实法,当然也就没有实我、常我、真我可求了,故将此法观成,当下即证无我的实相无相。
如以上所说,似乎还是不易修学。其实初学的人,宜从某一个特定的动作或触受开始观照。例如拜佛时,观照拜的动作是观身,观照拜的肢体觉触是观受,观照所受的心念反应是观心,观照心念反应的情况是观法。又如经行时,观照脚步的动作是观身,观照经行时肢体的觉触是观受,观照所受的心念反应是观心,观照心念反应的情况——有执著无执著等是观法。以此类推,在日常生活的随时随处,只要有举手投足的动作处,有身心的任何反应时,均可练习四念处的禅观法门了。
(一九九三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圣严撰于纽约东初禅寺)
《禅的世界》第一部分 禅修方法的演变(1)
禅的修行方法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在六祖惠能以前。
第二个阶段,是在六祖惠能以后的两百五十年之间。
第三个阶段,是在五代宋初起至明清之间。
一、菩提达摩的禅修方法
六祖以前,菩提达摩即把禅法介绍到中国来了。菩提达摩所介绍的修行方法,在一篇文献《二入四行》中有记载,分为二部分:“理入”及“行入”。
“理入”,不用理论,也不用方法,只是教人:心不要有念头,心就如同墙一样。也因此传说菩提达摩在嵩山面壁九年。墙是不动的,但你可以在墙上挂东西,你可以在墙上写、在墙上画。也可以说心可以有反应,只是它本身是不受外境所动的。
菩提达摩又说了四种修行的方法,称为“行入”:
(一)报冤行:当你遇到不如意事时,不要抱怨,因为那是过去世所作的因而得的果报。
(二)随缘行:当你感到幸运、顺利时,不必太欢喜。那是由于过去世中自己的努力,以及现在众多的助缘而得的成果。
(三)无所求行:做任何事并非为了目的而做,只是为工作而工作,为修行而修行。
(四)称法行:应该怎么做就怎么做,能够怎么做就怎么做,不是有主观的想做或不想做什么。
现在来介绍惠能以前的二位祖师。一是四祖道信,另一位是五祖弘忍。今天不介绍他们本身,只介绍他们的修行方法。
二、四祖道信的禅修方法
四祖道信的《人道安心要方便门》告诉我们:若是刚学打坐的人,应选一个安静的地方,衣服要宽松,并要有正确的坐姿,也就是要把全身的肌肉、神经放松。开始时,身心没办法放松弛,因此我在教人禅修时,教人以手按摩来帮助放松,然后深呼吸,以驱出体内的浊气,吸入新鲜空气,使头脑更清醒,心保持平静,注意呼吸的出入。心不急,念头越来越少,头脑越来越清楚,这时,你的心会由杂乱、不平衡而渐渐平静下来。
凡是打坐,身心都会有反应。这些反应会扰乱你继续努力,阻碍你修行到更好的境界。所以四祖说的修行方法是要放下身心,不管身心的任何反应。
这样以后,有二种情况可能会发生:一是入定,即是心念统一;另一是身心和外在的环境统一。一般人说这种情形是解脱或开悟。事实上,并没有开悟,只是前念与后念之间保持着稳定的状态,集中在一个点上。因此四祖说要“内外空净,即心性寂灭”。不但环境空、身空、杂念空,连统一的一念心也要空。
这是由打坐进入定境,然后再从“舍下”定境的层次,进入禅法的悟境。
静坐、禅定与禅的内容大有不同。静坐的层次,只能使你身体松弛,头脑轻安;禅定的层次能使你达到身心统一,最高的境界则是前念与后念,念念统一,但不能把自我中心的念头放弃。而在禅的境界,是要放弃定境后,无我的智慧自然出现。
三、五祖弘忍的禅修方法
再谈五祖弘忍的禅坐方法。他在《修心要论》(即《最上乘论》中说:“刚学坐禅的人,应依据《观无量寿经》中的十六种修行观法之第一种,叫作‘日没观’。在太阳快下山时,光线柔和最宜作落日观。”五祖的《修心要论》云:“端坐正念,闭目合口,心前平视,随意近远,作一日想,守真心,念念莫住。”《观无量寿经》的原文则云:“有目之徒皆见日没,当起想念,正坐西向,谛观于日,令心坚住。”五祖的意思是说心里观想着在平视线外,有一轮落日光景的太阳。太阳可远可近,继续观想着,不要离开那太阳,渐渐地,你便忘了自己,你的心中只有落日时分的太阳。如此的落日观,开始还很清楚有一日轮,慢慢的,太阳可能不见了,而只有落日之光,连你自己也与落日之光合而为一,没有身体,没有心,好像整个宇宙都化成了落日之光的世界。这种方法很有用,只要浸淫在落日的光里,则可以使你修成“落日三昧”。
五祖弘忍又说夜间打坐时,可能见到种种善恶境界,也可能见到青、黄、赤、白等种种光,甚至会发现自己的身体变成很大的光,或见如来身相在你面前出现,或见种种变化,凡此种种似乎都是好的现象。如果只是静坐、诵念经咒,或礼拜诸佛菩萨,这的确是很好的瑞相。
但是五祖弘忍,却把这些境界,要我们习禅的人,当成妄想境。他说当这些境界的出现或变化时,应该“但知摄心莫着,并皆是空,”应当立即收起你的攀缘心,不能把念头执著、沉迷于这些境界中,且告诉自己:这些都是幻觉,都是空的。他还举了四句经证:“十方国上,皆如虚空,三界虚幻,唯是一心作。”也即是:十方诸佛国土,及十方的一切凡夫世界,不外乎是唯心所现,心外既然无物、无法、无境界,尚有什么善恶境界可取可着的呢?
为什么有虚幻?乃因心理出现了意识。这意识可分为二种:一是使我们的心在造种种因,而产生反应的意识;另一种是心在想像,而产生的反应。
由此可知弘忍的修行方法,是从“观”入手,而所得的种种反应,不管是身相或是心相,都认为是虚妄的。这才能获得禅的智慧,也就是解脱的境界。
四、六祖惠能的禅修方法
六祖的修行,是没有方法的方法,只以某种方式表现,可能以故事来表达,也有以理论来表现。
惠能自五祖弘忍处得了衣钵,传承禅法后,立即受五祖指示而逃往岭南,五祖的其他弟子们觊觎衣钵久矣,因此立刻去追赶,其中有陈惠明者,原为四品将军,头一个追上了惠能。惠能便将衣钵放在石上,隐身入草莽中。惠明提不动,乃呼唤云:“我为法来,不为衣钵来。”惠能自草丛中出,对惠明说:“你既为法来,若依我所说,即可得法;请先屏息诸缘,不思善,不思恶,正当此时,找找你的本来真面目何在。”所谓本来真面目,就是佛性、真如、悟境、菩提、无我的自在、解脱的境域。
这位将军果依惠能所说去行,却发现他遍寻不着他所要找的。也可以说,他丢了所有的东西(我执),也得到他所要找的悟境了。
最最要紧的不是要得到什么,而是能丢掉自我的烦恼。惠明丢了善与恶的种种分别执著,也就是在放下自我判断、自我中心的价值之时,便能见到本来真面目。这方法很简单,不须打坐,不须修行,就能得到智慧。因此很多人喜欢这种六祖所教的修行方法。唯想找到入门,也不简单。
《禅的世界》第一部分 禅修方法的演变(2)
《六祖坛经》说:“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大众勿迷,言定慧别……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定就是慧,慧就是定,如果得了真智慧,你就已经在定中。所谓定,就是心不动;所谓慧,就是心中无物,却仍旧能对内外境界观照分明。事实上,心中什么都没有,就是真正的定;若能如实反映万物,便是真正的慧。
综合六祖的禅修法门,只有三个名词,就是“无念”、“无住”、“无相”。也可以说整部《六祖坛经》的精华,用这三个名词,就可以概括了。
所谓“无念”,就是面对内外善恶境界之时,心中不起一丝波动。外境是我们身外的环境;内境是心内的意识活动,就是我们的思想、观念、记忆、想像。如果我们的心,能不受外境和内境所动,这时心中虽然还有反应活动,但已不起烦恼念头,这便是智慧的现前。
“无住”这名词,原出自《金刚经》。六祖惠能之所以开悟,就是听到了《金刚经》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经句。“住”是执著之意,因为人在尚未解脱之时,心便执著于自我中心及自我价值的判断。解脱后的人,心就没有自己一定要坚持的立场了,只有随顺因缘境界本身的事实而作适如其分的因应。也就是说,开悟后的人,或已得解脱慧的人,他虽不给自己一个定点、定位、定向,却能为了利益众生而活用无穷,所以他绝不等于石头、枯木。
若从“无念”、“无住”的智者立场,来看这世界的任何现象,无一不是虚妄、不实、幻有的,所以下面另外还有一个名词,叫作“无相”。
只有真正亲自经验到世界一切现象都是虚妄的人,才能得到真正的智慧、真正的解脱、真正的没有自我中心所衍生的麻烦。
所谓“无相”,即是《金刚经》所示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寿者”就是生命的现象。这四种相中,前三者是“我”的空间现象,最后一种是“我”的时间过程。也就是说,若能超越时间、空间的现象,众生的“自我”,便成为空,那才是智慧,那才是真正的悟境。悟什么?即是证悟“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便能解脱自我作茧式的尘劳网,也才能真正的发现原来无一处、无一时不是诸佛的自由世界。
不管我们有没有成佛,到了此时,我们已没办法否定自己是佛,也没办法拒绝自己是佛。可惜在未到无相现前之时,仍不知道自己是佛。故六祖惠能教我们:用“不思善、不思恶”的方法,便能无念,就能发现众生即是佛。《华严经》所谓“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的境界,仅在一念之间,便能体验。
六祖的这种方法,就是顿悟法门,随时随地,只要做到“不思善、不思恶”,即能“无念”、“无住”、“无相”,便能体验到六祖大师所说的境界。
五、六祖惠能以后的禅修方法
六祖惠能之后的二百五十年中,禅机盛行,从惠能弟子群,到第四传赵州、黄檗、鸿山,第五传临济、仰山、德山等,皆用这种顿悟法门,令许多人开悟。所谓禅机,便是禅师们灵活运用棒喝、竖拂、扬眉、张目、示圆相、反诘语等手段,应机而使弟子放下我执,进入悟境。但是后来的人,就没办法不用某种固定的方法而开悟了。故而有参“公案”、看“话头”的方法出现。这些公案的发生,便是禅机的故事,但在禅机盛行时代,无人重复来用它们,故不必参公案,嗣后有人重复追询那些开悟的案例而开悟,即是形成参公案的方法了。
我们从禅门的文献知道,最早将禅的公案编辑成册的,是在公元第十及十一世纪,那便是汾阳的《先贤一百则》,使用集子内的故事来发疑问:“为什么祖师们如此这般一番,就开悟了?”这样不断地反复问下去,就叫作参公案。
六、南泉斩猫的公案
最有名的公案,是百丈的弟子南泉普愿,有一天自外返回寺院,看到东西两班寺僧正在争论,为的是抢夺一只猫。南泉问明缘由,即欲以刀将猫斩成两半平分。他举刀说:“如果没有人能回答我的问题,或答不对,我就要斩猫;若有人回答对了,就不杀猫了。”结果没有人回应,因此南泉将猫斩了!
这时南泉的弟子赵州从谂,自外回来,就问和尚为何杀猫?南泉告以经过情形,这弟子赵州,一言不发,便脱下鞋子放在头顶走了。南泉叹道:“你若早来,猫儿就得救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只有南泉与他的弟子赵州知道。当时没有人知道,后来的人也不知道。如果你想不断地追问你自己:“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奇怪的故事?”反复地盯住这个问题发问,就叫作“参公案”。
公案本身有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