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禅的世界:传统宗教文化丛书 >

第21节

禅的世界:传统宗教文化丛书-第21节

小说: 禅的世界:传统宗教文化丛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提;对于社会,乃以大众的福祉为着眼。你如能做到这样的程度,必可获得他人的欢迎,看在众人眼中,你便是菩萨的化身。

    三、禅修的立场

    (一)放下散乱的心,提起专注的心

    在没有修行禅法以前,心猿意马,无法作得自心的主人。修行是利用数息、参话头等方法,让平时不受控制的心,逐渐调整成为专注的心。未用禅修方法之前,尚不知我们的心念竟会如此的难以驾驭。唯有开始修行之后,才会发现我们的心是极其脆弱、多变而又缺乏自主能力的。当你打坐的时候,便会发觉你的心念经常如野马奔腾,无法停止。有些人,嘴巴虽在诵经念佛,头脑却在魂游太虚;也有些人,身体虽在打坐修定,心念却在云霄之外。

    我曾见有一位太太,正在家中敲木鱼诵经修行,中途却高声呼叫:“儿子啊!把炉火关掉,锅子快烧焦啦!”照顾炉火是对的,但她为何不在诵经之前先作交代,要在诵经做功课时心系两处?这便说明,很多时候,不在乎有散乱心,也不知道那有什么不好。心念很散乱,仍然不自觉,如用禅修的方法,便可协助你,经常可以发现自己内心的散乱,若能发现散乱便已经是在用功修行,心念便会渐渐专注集中。

    (二)放下专注的心,提起统一的心这是进一步的阶段。专注是以打坐、念佛等为方法,等到念头统一时,协助你专注用功的方法也放下了。这时候,便可享受到天人合一的无限之我的存在,感觉自己与宇宙合而为一,通常在哲学及宗教的领域中,称之为“大我”或“神我”的境界。浅尝即止的禅修者,并不容易达到这种程度,唯有锲而不舍的大哲学家、大宗教家、大修行者,才能有这种将心内心外打成一片的体验。

    (三)放下统一心,提起自在心

    这便是从大我的层次,提升到体验无我、无人的解脱境界。犹如《金刚经》中提到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没有主观的自我,没有个别的客观对象,没有众多的客观对象,没有时间的延续过程。一般哲学家、宗教家,把统一的、天人合一的境界,认作是自在解脱,其实那只是放下个别的小我,却抓住了全体的大我,不是真自在。放下大我之后,便是超越到无我、无人、无众生的无相及无心的层次,这才是绝对的自在。

    《金刚经》的“无我”是没有主观的自我;“无人”是并没有一定的、单独的、客观的对象;“无众生”是没有许多客观的对象;“无寿者”是指既无我、人、众生,也没有他们在时间中的活动过程。如果对于空间的现象和时间的过程,都能心无罣碍,便是解脱自在的境界。

    (四)彻底放下,从头提起

    放下成败得失,然后念念新生,从头提起。我们在劝勉进入禅修生活的新人时,常常会提醒他们要“大死一番”,彻头彻尾地放下自己的一切心理执著,才好重新开始作为一个尽责任、尽本分的修行人。换言之,若要改头换面,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智者,必须先要放下自以为是的自我,才能尊重他人,关怀他人。人在世间,只有身分和立场,责任及义务,并没有特定不变的自我。责任是指着你的身分和立场而言,有许多非做不可的事,否则,便是不负责任。义务则是除了责任之外,仍可依你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去做额外的事,以帮助别人。

    (五)放松身心,提起正念最近有一对年轻夫妇来探望我,我问候他们的近况时,太太便表示她的先生最近由于修行太猛,导致身体不太舒服。其实,禅修的基本要求,就是放松身心,如因求好心切而造成身心紧张,就容易使身心产生毛病。不过,若要放松身心,必先试着把成败得失的念头放下,有只顾耕耘不问收获的态度,才能轻轻松松地练习禅修的方法。不断地把注意放在方法上,便是正念相继,时时不离所用的方法,便是时时不离正念。类似的心理状况,也可用于日常生活的起居作息,一面保持身心愉快,一面保持身心平衡。

    四、提放自在

    有提有放的是普通人及修行人;提放自在的则是大成就者,甚至是圣者或大菩萨了。现在用四点来说明:

    (一)因果循环的信念必须提起,因缘聚散的现实必须放下

    相信因果,我们便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因为种因虽不一定得果,有果则肯定有因。用我们的身心每做一件事,便会相对地获得每种程度的反应,不论是直接反应还是间接反应,或者对外界没有发现反应,对自我的身心也会产生反应,那便是因果的延续性,以及连锁性和循环性。

    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一切人、事及物,都是因缘聚散的现象。因缘聚有种种现象突显、延续;因缘散使现实环境变迁、消失。世事变幻,风云莫测,起灭无常,出没不定,因此,我们毋须对现实的环境看得太实在、太认真。从因果看是有的,从因缘看是空的。由于有因有果,所以要负责任尽义务;由于因缘是空,所以失败不必伤心,成功毋须骄傲。

《禅的世界》第三部分 提起与放下(3)

    (二)因有慈悲心,所以提得起;因有智慧心,故能放得下

    慈悲心是以一切众生为救苦救难的对象,以至一肩承担一切众生的苦难。智慧心是从不考虑自己的利害得失,也不在乎众生会不会感恩图报。

    我曾有极少数学生及弟子,或随我学佛学,或跟我修禅修,数年后离开我,并且到处批评我。几年后,有的倦鸟知返巢,有的一去不回头。有人问我的感受如何,感想如何,我说我只知道尽心尽力把师父做好,把老师做好,至于弟子及学生的动作,是他们自己的事。作为师父与老师的我,虽然不得不面对不仁不义的学生及弟子,我可不能没有智慧,去做一个没有慈悲的长辈。

    (三)因果不可思议,因缘不可思议,当提即提,当放即放

    很多人无法了解因果与因缘,不了解为何有些人时常获得照顾,有些人却总得不到照顾。有时候,当你准备照顾某人,他却已经离开;相对地,有些人虽然你从未预料到要照顾他,他却适时出现在你面前。这都是不可思议的因果及因缘所致。

    在台湾有一位男居士,期望我能为他举行皈依三宝的仪式,前后等待了三年时间,总是因为我们相遇的时间不恰当,地方不合适,因果未到时,因缘不成熟,迄今仍无法使他达成愿望。

    (四)众生的业报不可思议,诸佛的悲智不可思议——提放自在

    众生的业报与诸佛的悲智难以想像。能否获得救济,一切都得看因缘是否具足。诸佛以平等的大慈悲心普度一切众生,没有特定的被度对象。例如,地藏菩萨曾说:“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他将所有的众生均看成是他要度的对象,有许多众生却并不领情,并未打算要让地藏菩萨来度,地藏菩萨却永远很有耐心,永远在度众生,所以他是“提得自在”。

    曾有一位先生,我一再劝他早日学佛,他却应道:“不急啦!现在的我还不想学佛,反正你们有一位地藏菩萨,总有一天会来度我。”事实上,地藏菩萨当然会等待此人,不过此人若不早日求度,仍然会由于业力而处身于烦恼的苦海之中,毫不轻松。地藏菩萨则是以愿力度众生,虽然同样是处身于三界的火宅,却是自由自在,千万不要误解。

    《华严经》内提到:“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意思是说,当释迦牟尼佛初成佛时,看到一切众生都具备了佛一般的智慧、福报。在佛眼所见的众生都跟佛相等,因此对佛而言,并没有众生可度。但是,这并不等于放弃众生、不再度众生。所以《金刚经》中便说:“灭度一切众生已,实无一众生得灭度者。”这说明了在众生的立场,尚需佛度,不过佛度众生乃至度尽之际,终不以为佛已度了众生。既不抱着一种救世者的心态来度众生,也不执著这广度众生是做的什么功德。所以,在度了一切众生后,也没有认为自己在度众生,或有任何一众生被他度了,这便是“放得自在”。彻底放下,但又全部提起。

    五、禅宗的提放不二

    (一)《维摩经》云:“善不善为二,若不起善不善,入无相际而通达者,是为入不二法门。”这是讲善恶平等。

    (二)《六祖坛经》云:“邪正俱不用,清净至无余。”“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这是度自心中的无边众生,断自心中的无边烦恼,学自性中的无尽法门,成自性中的无上佛道。也就是说,虽然忙碌,其实无事,是放得下。

    (三)《六祖坛经》又云:“不思善、不思恶。”这是心中无物的智慧境界,也是放得下。

    (四)虚云和尚云:“空花佛事时时要做,水月道场处处要建。”这是表现出无尽的悲愿,所以在放下之后必当提起。

    (一九九三年十月二十三日讲于纽约华埠的中华公所,李果嵩整理,圣严于十二月七日补充修正成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