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07中国通史第五卷-中古时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上册) >

第20节

07中国通史第五卷-中古时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上册)-第2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攻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①这就是有名的《隆中对》。诸葛亮分析了天下形势,指出曹操在北方,孙权在江东,都已有了相当的基础,在这两块地方刘备已不能与他们竞争;荆州是用武之国,益州险塞,沃野千里,而处其两地的刘表、刘璋都是暗弱不能守成的人,刘备正可攻占荆、益之地。如能跨有荆、益,西和诸戎,南抚夷越,东边结好孙权,遇有机会,就可以荆、益两路出兵中原,成霸业,兴汉室。诸葛亮这一席话,使刘备长了见识,就恭敬地请诸葛亮出山作助手。以后的三国鼎立之势,果如诸葛亮《隆中对》中所分析的那样。
  曹操南征建安十二年七月,曹操南征刘表。八月,刘表病死。刘表有两子,长子刘琦,少子刘琮。刘表派刘琦为江夏太守,死后遂以刘琮为嗣,代领军众。当曹操进兵到新野(今河南新野)时,刘琮瞒着刘备,暗地向曹操投降。在曹操大军压境时,荆州人士曾分为两派,一派依附刘琮,劝刘琮投降曹操,一派不同意投降,他们后来多跟随了刘备。
  劝刘琮投降的人,主要有蒯越、蔡瑁、韩嵩、傅巽等。他们对刘琮说:“逆顺有大体,强弱有定势。以人臣而拒人主,逆也,以新造之楚而御国家,其势弗当也。以刘备而敌曹公,又弗当也。三者皆短,欲以抗王兵之锋,必亡之道也。将军自料何与刘备?。。诚以刘备不足御曹公乎?则虽保楚之地,不足以自存也;诚以刘备足御曹公乎,则备不为将军下也。愿将军勿疑。”①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三国志·魏志·刘表传》)
  他们劝刘琮投降的理由,不外两项。一是以人臣拒人主,这是叛逆。这正是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所得到的好处。二是打败了不如投降,打胜了也是刘备的,对刘琮没有好处。这理由是很动听的,刘琮听了他们的话,遂投降曹操。
  待曹操大军到了宛,刘备才知道刘琮投降的消息。刘备处在这个地位,抵御是不可能的,遂决定退到江陵。江陵原是荆州的郡治,那里存有军用物资。
  曹操征荆州,主要是北方已大体统一,关中诸将也都服顺,征荆州,下江东,已提到曹操的日程上来。但曹操急于攻荆州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不让刘备在荆州站住脚。刘备在荆州数年,已经取得荆州人的敬服和支持,一旦刘备取刘表而代之,占有荆州,将是极大的麻烦。
  曹操也知江陵存有军用物资,怕刘备先去占有,便急速赶到襄阳。听到刘备已过襄阳去江陵,曹操将精骑五千急追,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在当阳县之长坂,赶上刘备。江陵是去不了的,刘备只得与诸葛亮,张飞、赵云斜趋汉津,与关羽率领的水军会合,又与来迎接的刘表长子江夏太守刘琦会合,一同到夏口(今汉口)暂驻。
  孙、刘联合和赤壁之战曹操征荆州和刘表死的消息传到江东后,鲁肃清孙权派他以吊丧为名去荆州察探军情。鲁肃到荆州时,曹操已驱军南下。鲁肃与刘备会于当阳,同至夏口,刘备派诸葛亮随鲁肃去吴,商议联合破曹,同时由夏口移住樊口(今湖北鄂城县西北)。
  时孙权在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诸葛亮见到孙权,陈说孙、刘联合破曹之计:“豫州(指刘备,刘备曾为豫州刺史)军虽败于长阪,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曹操之众,远来疲弊,闻追豫州,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此所谓‘强驽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①孙权听了诸葛亮一席话,心里安定了些。曹操到了江陵,就送信给孙权,内称:“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三国志·吴志·吴主传》注引《江表传》)。诸葛亮到时,孙权正在为此事忧虑。曹操此次南征刘表,目的不仅在争荆州,也要一举解决江东,来信中的语言很明白的了。摆在孙权面前的有两条路:要么抵抗,要么投降。孙权的部下以长史张昭为代表的大多数人倾向投降。张昭等对孙权说①:“曹公豺虎也,然托名汉相,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今①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① 《三国志·吴志·周瑜传》作“议者咸曰”,未指明张昭曰。《资治通鉴》卷65 作“长史张昭等曰”。孙权给陆逊书论周瑜、鲁肃、吕蒙功业说:“至子布(张昭字),文表,俱言宜遣使脩檄迎之”(《三国志·吴志·吕蒙传》)。
  日拒之,事更不顺。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陆俱下,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而势力众寡,又不可论。愚谓大汁不如迎之。”(《三国志·吴志·周瑜传》)
  力排众议,主张抵抗的是鲁肃。《三国志·吴志·鲁肃传》载:当孙权诸将皆劝权投降曹操时,“而肃独不言。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权知其意,执肃手曰:卿欲何言?肃对曰: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迎操,欲安所归?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权叹息曰:此诸人持议,甚失孤望;今卿廓开大计,正与孤同,此天以卿赐我也”。
  这时,周瑜正外出到鄱阳,鲁肃劝孙权召还周瑜参与讨论。周瑜也是主张抵抗的。周瑜对孙权说:“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况操自送死,而可迎之邪?请为将军筹之:今使北土已安,操无内忧,能旷日持久,来争疆场,又能与我校胜负于船楫间乎?令北土既未平安,加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且舍鞍马,仗舟揖,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所长;今又盛寒,马无藁草,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此数四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将军禽操,宜在今日。瑜请得精兵三万人,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三国志·吴志·周瑜传》)
  周瑜、鲁肃和诸葛亮的议论,增强了孙权抗击曹操的信心。为了表达自己的决心,孙权拔刀斫前奏案说,“诸将吏敢复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三国志·吴志·周瑜传》注引《江表传》)
  孙、刘联合抗击曹操的协定,就此定下来了。曹操的兵力,在他给孙权的信里称八十万。据《三国志·吴志·周瑜传》注引《江表传》中记周瑜估计“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军已久疲;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尚怀狐疑”。孙权方面的兵力,周瑜曾要求五万人,孙权告诉他:“五万兵难卒合,已选三万人,船粮战具俱办,卿与子敬,程公(程普)便在前发,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为卿后授。”可以估计,周瑜率领的第一线兵力是三万人,孙权续发人众是多少,没有明确记载,可能也是三万左右,因为孙告诉周瑜:“卿能办之者诚快,邂逅不如意,便还就孤,孤当与盂德决之。”孙权如此气壮,人众不会太少。刘备方面的兵力,诸葛亮曾对孙权说过,“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共二万来人。孙、刘联军合计,第一线的兵力共约五万人左右。
  曹操由江陵水陆东进,孙、刘联军由樊口、夏口溯流而上。两军相遇于赤壁(今湖北蒲圻西北)。
  曹军战士多北方人,不服南方水土,交战之前,军中已疾疫流行。刚一交战,曹军不利,便撤到江北。周瑜部将黄盖针对曹军不习水战,船舰连接一起的机会,建议用火攻。周瑜采纳了黄盖的火攻并诈降之计。黄盖先向曹操送了降书。正好遇上东南风起,黄盖以斗舰在前,余船在后,向江北进发。曹军以为黄盖来降,都高兴的出营观看。离曹军二里来路时,来船同时点起火来,火烈风猛,船行如箭,直冲曹军船群,烧了曹操的战船,还延及岸上兵营,曹军烧死落水无数。周瑜率军随后攻到,曹军大败。
  曹操带领败兵由华容道(今湖北潜江南)撤退。一路大风,天寒地冻,又遇上这一带道路泥泞,步兵携草铺路,冷饿马践,死伤甚众。曹操总算逃得性命。
  赤壁之战虽败,曹操还希望能保有荆州。他留下征南将军曹仁、横野将军徐晃守江陵,折冲将军乐进守襄阳,然后北回。
  孙、刘联军乘胜追击。曹仁困守江陵经年,终因孤军悬远,后援补给困难,撤军北归。但曹操还占有了襄阳,取得以襄阳为中心的荆州北部大片土地。孙权占有江陵、夏口、陆口(今湖北嘉鱼西南),荆州东半部。刘备占荆州的南部零陵、桂阳、武陵、长沙四郡(今湖南和湖北西部),以油口(油水入江处,今湖北公安)为驻地,改名为公安。后孙权又把江陵让给刘备。曹、刘、孙三家瓜分了荆州。
  赤壁之战,初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也初步实现了诸葛亮《隆中对》给刘备制定的第一阶段的目标。曹操没有实现吞并荆州和江东的目的,但占有了襄阳,消除了从南部给许下的威胁,总算有所得。孙权占有荆州的东部江夏等郡,扩大了地盘,巩固了江东根据地,所得不少。成就最大的是刘备集团了。刘备奋战半生,在北方从未能取得个立脚之地。如今据有半个荆州,有了个安身立命之处,进取益州在望,荆、益两路出击与曹操争胜的理想也有了实现的可能。赤壁之战,对三国新局面的出现,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但是荆州为孙、刘、曹三家瓜分,却伏下孙、刘两家争荆州的祸根。
  第三节取益州和争荆州刘焉、刘璋在益州刘备取得荆州四郡,初步站住了脚步,但形势仍是很困难的。诸葛亮后来曾形容在荆州时的形势说:“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三国志·蜀志·法正传》)而且取得荆州,只是实现了刘备雄图的第一步。按照诸葛亮《隆中对》的方略,是要“跨有荆、益”。现在已占有荆州,第二步就该跨据益州了。
  这时,刘焉,刘璋父子统治益州已二十来年。灵帝时,刘焉历任刺史、太守、宗正、太常。他曾向灵帝建议,选派清名重流到地方上去当州牧,以加强朝廷对地方的控制。他原来希望到交址去。后来听侍中董扶说:“京师将乱,益州分野有天子气”(《三国志·蜀志·刘焉传》),便改求益州。刘焉在当时也属于“海内清名之士”(《三国志·蜀志·刘焉传》注引《续汉书》),又是皇家宗室。益州上层人士对于他当州牧是欢迎的。广汉人侍中董扶,巴西人太仓令赵韪都去官随刘焉回益州。刘焉走到荆州时,益州人马相、赵祗领导益州人民起义,自号黄巾,旬月之间,攻杀益州刺史郤俭,连破广汉、蜀郡、犍为三郡,有众万余。益州从事贾龙率家兵攻破黄巾军,迎刘焉到益州。
  刘焉到益州后,与当地豪族关系紧张。他杀豪族王咸、李权等十余人,欲以立威,但结果适得其反。犍为太守任歧和迎接刘焉入蜀的贾龙,都起兵反对他。任歧和贾龙都是蜀郡人。任歧、贾龙都被刘焉打败杀死,刘焉也失去了益州人对他的支持。
  赵韪原是跟随刘焉入蜀的。刘焉死,他以益州大吏的身份推荐刘璋为益州刺史。但后来赵韪也因反对刘璋而被杀。
  汉末以来,很多北方人流入益州。这些流人与益州土著之间难免有些矛盾。刘焉、刘璋曾利用流人势力来抑制益州豪族。据《英雄记》记载:“先是,南阳、三辅入流入益州数万家,(璋)收以为兵,名曰东州兵。璋性宽柔,无威略。东州人侵暴旧民,璋不能禁,政令多阙,益州颇怨。赵韪素得人心,璋委任之。韪因民怨谋叛,乃厚赂荆州请和。阴结州中大姓,与俱起兵还击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