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娑婆佛教史 >

第5节

娑婆佛教史-第5节

小说: 娑婆佛教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鸣菩萨,公元二世纪舍卫国人,婆罗门种性。 
  马鸣菩萨出身于婆罗门论师之家,初学外道,后有缘遇协尊者。马
鸣菩萨与协尊者对论,从而深有所感,于是发心皈依三宝。 
  马鸣菩萨皈依三宝后,博学三藏,明达内外典籍。通过精进修行,马鸣菩萨终得佛教心髓,于付法藏十一祖富那夜阇处,得佛教秘密心传,为付法藏第十二祖。

  马鸣菩萨在世时,造《佛所行赞》记述释尊生平略传,起到重要影响。

  马鸣菩萨为付法藏第十二祖。他在世时,造《大乘起信论》等诸论,明言如来正理,广弘大乘法教。使大乘秘密法义广泛传播于世间。

  后马鸣菩萨传付法藏予第十三祖毗罗。 
  马鸣菩萨对后世大乘佛教体系的建立起到了重要作用。 
  另外,马鸣菩萨从诸多秘密教典中所集出的《事师法五十颂》,是后来各宗密教主要依持的密戒法本之一。

  马鸣菩萨对后来密教体系的建立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龙树菩萨 
  龙树菩萨,又称龙猛,是公元三世纪著名的大阿阇梨,出生于南印度案达罗王朝的婆罗门家庭。

  龙树菩萨自幼聪明,精通四吠陀,天文、地理、图纬秘藏等无不通晓。所以,龙树菩萨自幼就已名闻一方了。

  青少年时,龙树菩萨和他的三个好友一起修学隐身术,常夜入王宫,侵凌宫女。后来,事情败露了。龙树的三个好友都被国王所斩。龙树侥幸逃脱。通过这一劫,龙树深深感悟到“欲为苦本”的道理,于是发心出家修行。

  出家后,龙树菩萨广习三藏而无厌足,后来到雪山(喜玛拉雅山),遇到一位不知名的老僧,从其处得到了大乘教授,但虽知义理,却未通达。

  后来,龙树菩萨以大乘法义摧破外道邪说。因而龙树菩萨当时心生骄慢,无视出家戒规,自着新衣,静处于一间水晶房中。其时,有大龙菩萨,见龙树菩萨的情形,心生悲悯,于是引龙树菩萨入龙宫,授龙树以无量大乘秘密教授。于是,龙树终于体悟教理。

  另龙树自毗罗处得付法藏心传,是为付法藏第十四祖。而龙树菩萨,为使一切众生得正法益,在以前马鸣菩萨广弘大乘的基础上,将大乘秘密法义整理成完整系统的大乘修法体系,从而使无量众生皆得闻思修行大乘妙法,而入如来正果。自此,大乘体系正式确立了。

  龙树菩萨在世弘法时,广造《中论》、《大智度论》、《十二门论》、《回诤论》、《七十空性论》、《十住毗婆沙论》、《菩提资粮论》等诸大论著,有“千部论主”之称。

  龙树菩萨参拜南天竺铁塔时,曾以七粒白芥子打开铁塔,进入塔中。在塔中,龙树菩萨有幸见到金刚萨埵显净相,自金刚萨埵处得《金刚顶经》等秘密教授。以后,龙树菩萨勤修密法,即生而成正果。

  在南印度,龙树菩萨曾使南憍萨罗国王皈依佛教,又使无数外道皈依佛教,从而引起了小乘行者及诸外道的嫉妒。于是,龙树菩萨自行入寂。

  (四)大乘与小乘的根本区别 
  乘是舟乘,是运载工具的意思。若把世间比作苦海,那么,佛教就是渡众生出祁苦海,到达光明彼岸的舟乘。大乘佛教以自度究竟,利他广大而被称为大乘。声闻、缘觉以自度尚未究竟,利他自不广大而被称为小乘。

  公元三世纪,龙树菩萨建立大乘体系,大乘佛教遂广为传播,非常兴盛。关于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根本区别,说法颇多。比较常见的说法有两种。

  第一种说法是,小乘“只知自利而不利他”,大乘是“自利利他”。这种说法显然是有偏差的。大乘自利利他不假。但小乘人同样说法教众生修行成就小乘四果(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以得解脱,如可能说小乘只知自利而不利他呢?

  第二种说法是,小乘说“人空法有”,大乘说“人法二空”。这种说法也是有偏差的。若就小乘有部来说,其确是认为“三世实有,法体恒有。”针对有部,可以说其说“人空法有”。但是,小乘部派众多,并非全说“法有”。大众部则普遍以“过未无体”而破“三世实有”之说。而上座部中,也有认同“过未无体”的。至于小乘多闻部等部派,甚至认为世出世法,皆有不实。他们也说“人法二空”。所以说,小乘并非是全都说“法有”,也有说“人法二空”的。“人空法有”和“人法二空”不是大乘与小乘的根本区别。

  那么,大乘与小乘的根本区别到底是什么呢?实际上,根本区别只有一点。那就是“发菩提心”。发菩提心,愿为利众生究竟成佛的,就是大乘。不发菩提心,仅以声闻、缘觉为修行目的的,就是小乘。

  大乘佛教强调发菩提心,以成佛而究竟解脱为修行目的,自度究竟,利他则广大,所以名为大乘佛教。

  声闻、缘觉二乘不发菩提心,以声闻、缘觉为修行目的,自度尚不究竟,利他自不广大,所以名为小乘佛教。

  (五)密教的建立 
  浅显易解称为显。奥密难解称为密。这是显、密的基本概念。

  龙树菩萨说:“佛法有二种,一者密,二者显。显示中,佛、辟支佛、阿罗汉皆是福田,以其烦恼尽无余故。秘密中说诸菩萨得无生法忍,烦恼已断,具六神通,利益众生。”得无生法忍,即是安忍于不生不灭的究竟解脱之理而心不动摇。究竟解脱即佛,发菩提心是秘密教义的关键。大乘教义即是秘密教义。

  佛教最初的显、密教义,是以大乘为秘密之教,以小乘为显示之教。《法华游义》(智凯造)中说:“大乘不秘密,小乘非秘密。大乘甚深,不妄传授,故称秘密。小乘浅近,可随意而说,故非秘密。”

  实际上秘密教义就是大乘佛教。 
  而公元三世纪,龙树菩萨建立大乘佛教体系。大乘佛教,广泛传播于世间。行者众多,根器各异。针对不同根器,方便各有不同。秘密教义与显示教义的区别也就有了进一步的解释。

  大乘为秘密,小乘非秘密。再深一步解释,《法华玄论》(吉藏造)卷三中说:“就大乘中,自有浅深。故分显密二教。”这就是密教之义。

  如今所说的密教,即是指大乘佛教中深奥难解的秘密教义。简言之,显是基础,密是提高。

  密教分为理密教与理事俱密教。 
  理密教即指大乘秘密教中更深层的秘密教义。《法华玄义》(智凯造)中说:“今《般若》、《法华》皆明菩萨得无生忍,具六神通,并秘密,并深并大。就秘密更论秘不秘,《般若》不明二乘作佛,缺此一条,故名不秘耳。”这已说得十分明白,密中之密就在一切众生佛性平等皆得直了成佛之义。即是所谓的一乘教义。说此一乘教义,即是理密教。

  理密教即是释尊及一切如来所说法义的精髓。也可以说,一切如来说法,始终都是此一义。只是众生根器参差不齐,很多行者不能正确理解如来的教法罢了。众生难解,才名之为秘密。

  理事俱密教指在理密的基础上,以三密相应等殊胜密行,而得即生迅速成就正果的教义。

  关于密行,在佛教中早就存在了。很多大乘经典都是理事并转,如《妙法莲华经》等。马鸣等著名大德皆通密行。公元三世纪,也有《密迹金刚力十经》等密典被译成汉文,收在《大宝积经》中。

  公元三世纪,龙树菩萨于南天竺铁塔中见金刚萨埵,得秘密教授,并使理事俱密教义高度的系统化和组织化,从而建立了密教(理事俱密教)系统,弘扬于世。

  龙树菩萨首先建立了高度系统化和组织化的密教体系,因而被尊为密教之祖。

  (六)提婆菩萨 
  提婆菩萨,又称独眼提婆菩萨,是龙树菩萨的著名弟子,公元三世纪师子国人,婆罗门种性。

  龙树菩萨在南憍萨罗弘法时,提婆菩萨专门前往与龙树菩萨论法,论法后拜龙树菩萨为师。

  提婆菩萨从龙树菩萨受业后,深得佛法要,成了龙树菩萨的继承人。提婆菩萨曾代龙树菩萨前往摩揭陀国的波吒厘城(巴特那西北至订那浦尔之间)与外道辩论,并战胜外道,树立了佛教的威德。

  在朱木那河与恒河的汇流处,提婆菩萨与迷信自沉河中则能升天的外道展开论战,并战胜外道。

  如此等等,提婆菩萨多次破除外道邪说,为大乘佛教的弘扬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后来,提婆菩萨在波吒厘城传道时,被婆罗门教行者狙击而入寂。

  提婆菩萨的著名论著有《百论》等。 
  (七)大乘小乘并弘世间 
  公元三世纪,大乘佛教体系建立并迅速发展起来,而且日盛一日。

  与此同时,小乘佛教也有相当的发展。公元三世纪末,北印度鸠摩罗驮建立小乘经量部。经量部是小乘二十部派中形成最晚的一支。

  经量部是有部的分支,但其认同大众部“过末无体”的知见,以破除有部“三世实有”之说。此派视经藏为正量,因而得名经量部。经量部建立后,也得到迅速发展,成为小乘的主要部派之一。

  公元三世纪至四世纪初,康僧会、支疆梁、耆域相继入交州弘法。佛教在交州也开始逐渐兴盛起来。

  公元三世纪,是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并弘的时期。 
   
  第五章 汉晋时期的佛教 
  (一)格义佛教 
  佛教初入中华时,中华众生不明其义理,仅以求世间福为奉佛之目的。

  一些中华的知识分子,因觉得佛教之中有部分义理近似于道学,而首先接受了佛教。

  而当时的东汉政府帝王将相等,奉佛之目的也无非求治国久安、飞天升仙等。也就是说,当时的中华,对佛教并无正确的认识。

  为了传播佛教,为了中华众生能对佛法生起亲爱心,初入中华的大德们相继以道学语言汉译佛典,以使华人易于接受。如支娄迦谶将“真如”翻译成“自然”、“本无”、“璞”等。这就是所谓的“格义佛教”。

  公元二、三世纪,中华本土的佛学著作和佛经注释也相继流通,其中也充分体现出当时格义佛教的情况。如《牟子理惑论》。

  牟子(牟博)是东汉苍梧(广西梧州)人,锐志于佛道,也兼研《老子》、《五经》等学,熟谙中华的正统思想。佛教初入华夏之时,中华一些儒家攻击佛教。有的说佛教非儒典所载,为“夷狄之术”。有的说佛教弟子“出家毁容,不合孝道”。如此等等。《牟子理惑论》就是以儒典和《老子》来回答时人的疑问,以证佛教的学说。如针对所谓“夷狄之术”答之以“君子博取众善”,所以“书不必孔丘之言”;何况“禹出西羌”,“昔孔子欲居九夷”,华夷界限本就是相对的。所以,对佛教“尊而学之”,并不意味着“舍尧舜周孔之道”。针对毁容不孝之说,答之以沙门“修道理”、“崇仁义”,与圣人无异。“至于成佛,父母兄弟皆得度世”,更是大孝。如此等等。

  《牟子理惑论》后来传入交州(越南北部),是佛教传入交州之始。

  格义是佛门大德初入华弘法时的一种方便,其作用是使中华众生易于生起亲爱之心而接受佛法。在佛教初入中华时,格义确实对佛教在中华大地的迅速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并不因为格义而能说明佛教与道学等同。格义虽使中华信士迅速生起了信心,但却不能真正说明佛教正理。因此,佛教初入中华时,中华信士由于格义而多将佛教与“黄老”之术混淆,不能得到佛教的真实法益。这也就是以后的许多大德反对格义的原因。

  (二)曹魏佛教的兴起 
  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沉重打击了汉朝的统治。各地列强纷纷兴起,形成了许多政治军事集团。随着各大集团的不断争战,相互兼并,最后形成了曹、刘、孙三大集团。

  公元三世纪,曹氏在洛阳建立魏国,取代了汉朝。不久,刘氏在成都称帝建立蜀国。孙氏在建康(南京)建立吴国。这一时期,史称三国时期。

  三国时期,儒家正统思想的观念也逐渐崩溃。曹魏的奠基人曹操,在开创基业的过程中也提出“唯才是举”的口号,大胆起用有真才实学却不被儒学正统所认可的人。这在当时的影响很大。

  另外,何晏、王弼以《老子》思想,解释宣说《周易》、《论语》等,也开始有了新的思想系统。由于其立意玄远,不重务实,所以被称为“玄学”。

  在玄学兴盛的同时,佛教也在魏、吴等境内大兴起来。 
  三国时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