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白话中阿含经11good!-第41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生母,目揵连就像是孩子的养母。”
439。 齿虐:同“腭”,音ㄜ、,齿内上下肉。
440。 噫吐:反胃,想要吐,但没有吐出来。
441。 癫痫:ㄉㄧㄢ˙ㄒㄧㄢˊ,喜笑无常,颠倒错乱。
442。 癕瘿:ㄩㄥ˙ㄧㄥ,肿瘤。
443。 经溢:血气上升。
444。 赤胆:肝胆因为血气上升而失调。
445。 解脱,不染不着、断舍吐尽、无欲、灭、止没:对应之巴利为“
tanhaya asesaviraganirodho cago patinissaggo mutti analayo”
(MN。 III。 p。251),中文译为“贪爱的完全远离、灭尽、舍弃、舍
离、解脱、没有执着”。
446。 随顺伺:巴利文为“anuvicara”,意思是“思考”。
447。 我闻:对应之巴利文为“Sammukha me tam。。。 Bhagavato sutam;
sammukha patiggahitam”(MN。 III。 p。119),中文译为“当着佛
陀的面,我听到、领受到”,意思是“从佛陀的口中,我听到、领受
95
96
受到”,意思是“从佛陀的口中,我听到、领受到”。
448。 迦叶佛:巴利文为“Kasssapa Buddha”,是七佛中
的第六佛,,也是在释迦牟尼佛之前的佛陀。
449。 我受持是世尊未曾有法:对应之巴利文为“idam p'aham …
Bhagavato acchariyam abbhutadhammam dharemi。”(MN。 III。
p。119),中文译为“我受持这是佛陀了不起、不可思议的特质。”
其中,“受持”(dhareti)是“忆念于心”。
450。 寿、色、誉:巴利文为“jivita; rupa; yasa”,中文译为“寿
命、相貌、名声”。
451。 彼众生者因此妙光各各生知:有奇特众生生!有奇特众生生:
对应之巴利文为“ye pi tattha sattaupapanna;te pi ten' obhasena
annamannam sanjananti: Anne pi kira bho santi satta idh'
upapanna。”(MN。 III。 p。120),中文译为“生于彼处的众生,藉由
这个〔奇妙的〕光明可以互相知道:有其他的众生再生至这里。”
452。 步行七步,不恐不怖,亦不畏惧,观察诸方:对应之巴利文为
“samehi padehi patitthahitva uttarabhimukho sattapadavitihare
gacchati; setamhi chatte anubhiramane sabba ca disa viloketi;
asabhin ca vacam bhasati: Aggo 'ham asmi lokassa; settho 'ham
asmi lokassa; jettho 'ham asmi lokassa; ayam antima jati; na
'tthidani punabbhavo ti。”(MN。 III。 p。
123),中文译为“以平等之足站立,面向北方,步行七步,有白伞
覆盖于上,环视各方,说出伟大的话:我是世界上最至高的,我是世
界上最殊胜的,我是世界的长者,这是最后的再生,不会再有来生。”
453。 文陀罗尼花,巴利文为“Mandarava”,中文译为“曼陀罗花”,
与“珊瑚树”(Paricchattaka)同类。
454。 白净王:巴利文为“Suddhodana”,又译“净饭王、悦头檀”,
是佛陀的父亲。
455。 阎浮树:巴利文为“Jambu”,或许是“莲雾树”吧!
456。 释摩诃男:巴利文为“Sakka Mahanama”,是“甘露饭
王”(Amitodana)的儿子,他的弟弟是“阿那律”(Anuruddha)。
他对于僧团极为慷慨,并且极为有心想要学习佛法,是佛陀的在家弟
子中,被佛陀称赞为“心恒悲念,一切之类”。
457。 娑罗树:巴利文为“sala”。
458。 滂霈:形容雨下得很大。霖,音ㄆㄟˋ。
459。 阿浮:巴利文为“Atuma”,又译“阿头、阿牟”,是村庄
的名字。
460。 郁鞞罗:巴利文为“Uruvela”,全名为“郁鞞罗住
97
98
处”(Uruvelakappa),是位于“末罗”(Malla)国的一个村庄。
461。 尼连然:巴利文为“Neranjara”,又译“尼连、尼连禅(那)、醯连”,
是河流的名字。
462。 阿阇想罗尼拘类:巴利文为“Ajapala nigrodha”又译“阿豫
波罗尼拘类、阿逾波罗尼拘类”,是榕树的一种。“尼拘类”(nigrodha)
树就是榕树。佛陀就是在这棵树下证悟。
463。 思、想:对应之巴利文为“vitakka; sanna”(MN。 III。
p。124),意思是“寻、想”。其中,“寻”是心对境的最初注意力
(参考注解20);“想”是心对外境所取的像(参考注解401)。
464。 拘磷若:巴利文为“Anna…Kopdanna”,又译“阿若峤陈如、憍
陈如、知本际”。佛陀最初的五比丘弟子之一,是佛弟子中“宽仁博
识,善能劝化,将养圣众,不失威仪,初受法味,思惟四谛第一”的
比丘。
465。 阿摄贝:巴利文为“Assaji”,又译“阿摄具、马胜、马师、
阿鞞、阿湿卑、无胜”。佛陀最初的五
比丘弟子之一,是佛弟子中“威容端正,行步庠序第一”的比丘。
466。 跋提释迦王:巴利文为“Bhaddiya Kaligodhaputta”,又译
“跋提、贤子、贤王”。出家前是释迦族出身
的王,虽然受到保护,仍然感到恐惧与紧张,出家后证得阿罗汉果,
曾单独在树下大声说:“真是快乐!真是快乐!”他是佛弟子中“豪
族富贵,天性柔和第一”的比丘。
467。 摩诃男拘隶:巴利文为“Mahanama Kolita”,是拘隶
多族出身的“摩诃那摩”,又译“摩男、大名”是佛弟子中“速成神
通中不有悔第一”的比丘。
467。 和破,巴利文为“Vappa”,又译“婆破、婆敷、婆婆、婆频”,
是佛陀最初的五比丘弟子中的“和破长老”,他是迦毗罗卫城中婆罗
门“瓦合塔”(Vasettha)的儿子,也是佛弟子中“乘虚教化,意
无荣冀第一”的比丘(参考注解166)。
469。 耶舍‘巴利文为“Yasa”,又译“耶输陀、夜输、夜士、名闻、
善称”,是“波罗捺”(Baranasi)城长者的儿子,因佣人的
无礼而独自一人出城往“仙人住处鹿野苑”(Isipatna Migadaya)
前进,巧遇佛陀,听佛说法后,证得阿罗汉果。他的四位挚友一“无
垢”(Vimala)、“善实”(Subahu)、“满愿”(Punnaji)、
“牛迹”(Gavampati)也加入僧团,证得阿罗汉果。后来,他的另
外五十朋友也出家成为比丘。
470。 维摩罗:巴利文为“Vimala”,又译“无垢”,是耶舍之友。
99
100
471。 伽?波提,“Gavampati”,又译“桥俭钵帝、伽梵婆提、
侨梵波提、牛司、牛王、牛迹”,是佛弟子中“居乐天上,不处人中
第一”的比丘。
472。 阿那律陀:巴利文为“Anuruddha”,又译“阿尼卢陀、阿那
律、无灭、离障”,是“斛饭王”(Suklidana)的儿子,是佛弟子中
“天眼第一,见十方域所”的比丘。
473。 难提:巴利文为“Nandiya”,又译“难地迦”,是释迦族人,
与“金毗罗”、“阿那律陀”一同加入
僧团,是佛弟子中“乞食耐辱,不避寒暑第一”的比丘。
474。 金毗罗‘巴利文为“Kimbila”,又译“金鞞卢、宫毗罗”,是释
迦族人,是佛弟子中“独处静坐,专意念道第一”的比丘。
475。 隶婆哆:巴利文为“Revata”,又译“颉丽筏多、离婆多、离曰、
丽越、流灌”,是佛弟子中“坐禅入定,心不错乱第一”的比丘。
476。 大迦叶:巴利文为“Mahakasapa”,又译“摩诃迦叶波、迦
叶”,是佛弟子中“十二头陀,难得之行第一”的比丘。
477。 大迦旃延:巴利文为“Mahakaccayana”,又译“摩诃迦
多衍那、大剪剔种男”,是佛弟子中“善分别义,敷演道教第一”的
比丘。
478。 行筹:巴利文为“salakagahapaka”,意思是“担任分
发食物的人”。其中,“筹”(salaka)是僧团用来表决事情及分
配食物的小竹片。
479。 叶屋:巴利文为“panna…chadana”,意思是“以树叶为屋
顶的简易住所”。
480。 入如其像定:巴利文为“tatharopam iddhabhisamkharam
abhisamkhasi”,中文译为“施展伟大的神通”。
481。 优昙钵花:巴利文为“Udumbara”。
482。 瞿昙:巴利文为“Gotama”,是释迦族的姓,通常用来指佛陀,
但是这里指的是阿难。
483。 他心智:巴利文为“paracitta jana”,又译“他心通”,意思
是“能如实了知他人之心的神通”。
484。 除其一过,此亦为他故:阿难曾经因为乌陀夷比丘再三地无理
反驳尊者会梨子,而被佛陀诃责(参考《中阿含第二二经成就戒经》)
485。 从如来受八万法聚:《长老偈经第一○二四偈》作:“dvasitim
buddhato ganhi; dve sahassani bhikkhuto; caturasiti sahassani
ye 'me dhamma pavattino。”(Thag。 p。92),中文译为“我从
佛陀学得八万二千法,从诸比丘学得二千法,故有此等八万四千法。”
486。 学人:巴利文为“sekha”,意思是“尚需要学习,未
101
102
达到阿罗汉果的圣人”,即须陀含向· 须陀含果、斯陀含向、斯陀含
果、阿那含向、何那含果、阿罗汉向等七种不同程度的圣人。只有“何
罗汉果”的圣人是“无学”。(参考注解526)
487。 优哆逻僧,(sanghati); 比丘三衣之一。比丘三衣是僧伽梨
大衣、入聚落衣,是上街托钵或入王宫时所穿之衣;优陀罗僧(uttar
asanga),上衣、布萨时所穿的衣;安陀会(antaravasaka),内
衣、作务衣,日常劳务及睡觉时穿的衣。
488。 襞:音ㄅ一ˋ,折叠衣服。
489。 拘尸那竭:巴利文为“Kusinara; Kusinagara”,又译“拘尸、拘
尸那伽罗、拘尸那末罗、瞿师罗、拘夷那、茅力城、上茅城、仙人城”,
是“末罗”(Malla)族的首都,也是佛陀入涅槃之处。
490。 和跋单:巴利文为“Upavattava”,又译“生地· 本生所”,是末
罗族首都“拘尸那竭”附近娑罗树林的名称。
491。 唯愿世尊自当知时:巴利文为“yassa dani bhante Bhagava
kalam mannasiti”,中文译为“佛陀!对于您想做的事,现在正是
时候”,又译“今正是时”,意思是“凡事都已经准备好了,您可以
做您认为适当的事”。
492。 金刚子:巴利文为“Vajjiputta”,又译“跋耆子”。
493。 薄拘罗‘巴利文为“Bakkula”,又译“婆拘罗、摩俱罗、重姓、
仁性、善容”,是佛弟子中“寿命极长,终不中天”,“常乐闲居,
不处众中”第一的比丘。
494。 颇忆曾行淫欲事耶:对应之巴利文为“katikkhattum methuno
dhammo patisevito ti?”(MN。 III。 p。125),中文译为:“从事过
多少次淫欲的行为?”
495。 颇忆曾起欲想耶:对应之巴利文为“katikkhattum kamasanna
uppannapubba ti?”(MN。 III。 p。125),中文译为“曾经有过多
少次欲望的想法?”
496。 超越乞食:没有依照顺序,次第乞食,即选择性的乞食。
497。 畜沙弥‘巴利文为“samaneram upatthapeti”,意思是“为
男性的初学者剃度”。其中,“沙弥”(saman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