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白话中阿含经11good!-第40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2。 离于喜欲,舍无求游,正念正智而身觉乐,谓圣所
说、圣所舍、念、乐住、空,得第三禅成就游:对
应之巴利文为”pitiya ca viraga upekkhako ca
viharati sato ca sampajano sukhan ca kayena
patisamvedeti; yan tam ariya acikkhanti
upekkhako satima sukhavihari ti; tatiyam
jhanam upasampajja viharati”(AN。 IV。 p。119),中
文译为“因为远离喜而达到内心平衡,并且有正念
正智的人,会以身体经验圣者所宣说之乐,即‘内
心平衡,并具足正念者,其生活是快乐的’,具足
第三禅而生活。”其中,“正念”(samma…sati)是
正当的忆念(参考注解190);“正智”
(sammanana)是正确的知道、觉悟,即对于自己一
切的行住坐卧,都很清楚地知道。
23。 乐灭、苦灭,喜、忧本已灭,不苦不乐、舍、念、
清净,得第四禅成就游:对应之巴利文为
“sukhassa ca pahana dukkhassa ca pahana
pubb'eva somanassa…domanassanam atthangama
adukkham…asukham upekkha…sati…parisuddhim
catuttham jhanam upasampajja viharati”(AN。
IV。 p。119),中文译为“因为乐灭、苦灭、过去的喜
与忧已经灭,具足第四禅而生活,即不苦、不乐、
〔只有〕 由内心平衡所生起之念的清净。”
24 ,心解脱、慧解脱:巴利文为“cetovimutti;
pannavimutti”。《杂阿含第七一○经》(大二˙
一九○中)作:“离贪欲者心解脱,离无明者慧
解脱”。
25。 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
巴利文为“Khina jati; vusitam brahmacariyam;
katam karaniyam; naparam itthattaya ti
pajanati。”,中文译为“知道:‘没有再生,尽苦之
9
10
道已经圆满成就,应做之事已经完成,命终之后没
有来生。’”这是证得阿罗汉果而得解脱之圣者典
型的“说智”(annam vyakaroti),即证果后宣称的
内容(参考《中阿含第二三经智经》)。其中,
“梵行”是指道德的生活(者)、神圣的生活(者)、
宗教的生活(者),即(修习)尽苦之道(者)。
“梵行已立”是“尽苦之道(即解脱之道)已经圆
满成就”。
26。 阿罗诃:巴利文为“arahant”,又译“阿罗汉、四
果”,是究竟的解脱者。有两种阿罗汉,慧解脱
(panna…vimutto)阿罗汉(即只成就四禅的某一定,
但能在现世以智慧断尽一切烦恼)及俱解脱(ubhato…
bhaga…vimutto)阿罗汉(即成就八解脱,又能在现
世以智慧断尽一切烦恼)(参考注解1128、《中阿
含第一九五经阿湿具经》)
27。 善法正殿:巴利文为“Sudhamma–sabha”,又译
“天法讲堂、善法堂、善法会、法堂”,位于三十
三天中,是帝释天的宫殿。
28。 七事具足,四食丰饶,易不难得:对应之巴利文为
“sattahi nagaraparikkharehi suparikkhittam hoti
catunnan ca aharanam nikamalabhi hoti
akicchalabhi akasiralabhi”(AN。 IV。 p。106),中文
译为“具足城市的七个必要条件,并且能够随所欲
求,很容易得到四种维持生活的必需品”。
29。 楼橹:高耸而无覆盖的房屋,供守兵眺望敌人之用。
30。 堑:音〈一ㄢˋ,同“堑”,深凹的坑、壕沟。
31。 集四种军力,象军、马军、车军、步军:对应之巴
利文为“bahu balakayo pativasati; seyyathidam
hattharoha assaroha rathika dhanuggaha celaka
calaka pindadayika ugga rajaputta pakkhandino
mahanaga sura cammayodhino dasakaputta”(AN。
IV。 p。107),中文译为“驻扎大队的武力人马,即
骑象部队、骑马部队、乘车部队、弓箭部队、军
旗手、分配食物者、尊贵的王子、勇敢如象的侦
察部队、穿护胸甲的部队、奴隶”。
32。 鉾、戟:鉾,音ㄇㄡˊ,剑端,古文“矛”字;
戟,音ㄐㄧˇ,枪头带有小叉的兵器。
33。 垩:音ㄜˋ,白色的土。
34。 多积叮辜按笮《梗憾杂χ屠奈癰ahum
tilamuggamasaparannam sannicitam hoti”(AN。
IV。 p。108),中文译为“蓄积大量的芝麻、绿豆、豆
类及谷类”。叮舁栓绋猕@,禾。
35。 脯:音ㄈㄨˇ,干的熟肉。
36。 四增上心:对应之巴利文为“catunnan…
jhananam abhicetasikanam”(AN。 IV。 p。108…109),
中文译为“依止于最清净意识的四种禅定”,即
11
12
初、二、三、四禅(参考注解987)
37。 魔王:巴利文为“mara”,意思是“死亡”,人格化
为“死神”(the Death)、“邪恶者”(the Evil)、“诱
惑者”(the Tempter)。后来,扩大为“整个世界”、
“轮回的范围”,相对于“涅槃”(nibbana)。它的
同义词是“黑、邪恶”(kanha)、“统治者”
(adhipati)、“结束、死神”(antaka)、“恶魔”
(namuci)、“放逸者的眷属”(pamattabandhu)、
“波旬”(papimant)。
38。 方便:巴利文为“pariyaya”,意思是“方法、教
导”。
39。 玩习:反覆学习。玩,音ㄨㄢˋ
40。 乐住无乏,安隐快乐,自致涅槃也:对应之巴利文
为“attano ratiya aparitassaya phasuviharaya
okkamanaya nibbanassa”(AN。 IV。 p。111),中文译
为“以便自己能够得到快乐、无惧、安隐的生活及
达到涅槃”
41。 “住岸人”或“住岸梵志”:对应之巴利文为
“thale titthati brahmano”(AN。 IV。 p。11),中文译
为“立于高地上的婆罗门”,在此处《中何含第四经
水喻经》 是指“渡彼岸者”、“解脱一切苦者”。
“婆罗门”的本意是印度四姓阶级一婆罗门、刹帝利
、吠舍(居士)、首陀罗(工师)中的最高阶级
(参考注解52)。在佛教中,“婆罗门”也被用来
指过着清静无恶之修道生活者,甚至可以作为“阿罗
汉”的同义词(参考注解26)。
42。 知苦如真,知苦集、知苦灭、知苦灭道如真:如实
地知见苦、苦的起因、苦的寂灭、灭苦的方法,即
如实地知见“四圣谛”(cattari ariyasaccani)。佛陀
成道后,在鹿野苑初转法轮,为五比丘所宣说的就
是四圣谛。简单说,“苦圣谛”(dukkha
ariyasacca)是生、老、病、死、怨憎会(即与怨家、
不喜欢的人事物相遇)、爱别离(即与可爱、喜欢
的人事物分开)、求不得(即所求不能如愿),略
说五阴炽盛苦。其中,“五阴炽盛”(panc'
upadanakkhandha),又译“五取蕴、五盛阴”,意
思是“执取五蕴”(参考注解401)。“苦集圣谛”
(dukkhasamudaya ariyasacca)是我们的内六根─
眼、耳、鼻、舌、身、意,接触外六尘一色、声、
香、味、触、法,而生起六识─眼识、耳识、鼻
识、舌识、身识、意识,这六识对外境生起了贪爱
与执着,就是苦的起因。“苦灭圣谛”
(dukkhanirodha ariyasacca)是灭尽一切苦之因,而
无苦之果报,达到涅槃。“苦灭道圣谛”
(dukkhanirodhamagga ariyasacca)是八个灭苦的圣
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
13
14
正念、正定(参考注解190)
43。 三结:巴利文为“tinnam sannojan?nam”,意思是
“三种会导致生死轮迥的束缚”,即“身见”
(sakkayaditthi)─相信永恒不变的“我”,“戒取
见”(silabbataparamasa)─相信宗教仪式、苦行
能达到修行的目的,“疑”(vicikiccha)─内心还有疑
惑。
44。 须陀洹:巴利文为“sotapanna”,又译“初果”,
尚须最多七次往来天上人间,便能解脱。
45。 淫怒痴薄:对应之巴利文为“ ragadosamohanam
tanutta”(AN。 IV。 p。12),中文译为“减弱贪欲、瞋
恚、愚痴的程度”。贪欲、瞋恚、愚痴是三种根本
的烦恼,又译“三毒”。
46。 一往来:巴利文为“sakadagamin”,又译“斯陀
含、二果”,只须一次往来天上人间,就能解脱。
47。 五下分结:巴利文为“Pancannam
orambhagiyanam sannojananam”,意思是“五种
较粗的,会导致生死轮迥的束缚”,即“贪欲”
(kamacchanda)─感官的欲求,“瞋恚”
(vyapada)─恶意、愤怒,“身见”
(sakkayaditthi)─相信永恒不变的“我” ,“戒取
见”(silabbataparamasa)─相信宗教仪式、苦行能
达到修行的目的,“疑”(vicikiccha)─内心还有疑
惑。
48。 般涅槃:巴利文为“parinibbana”,有二个意思,
第一个是“彻底的解脱对生命的贪爱与执着”,又
称为“有余依涅槃”(sa…upadisesa parinibbana);
第二个是“五蕴生命的彻底断除、彻底断除生命与
再生”,又称为“无余依涅槃”(an…upadisesa
parinibbana)(参考注解63)。
49。 不退法:巴利文为“anavattidhamma”,又译“阿
那含、三果”(anagami),再生于色界或无色界天
上,并得到解脱,不再受生于人间。
50。 尼师檀:巴利文为“nisidana”,打坐时所铺的垫布。
51。 结跏跌坐:盘腿而坐。
52。 刹利女,梵志、居士、工师女:对应之巴利文为
“khattiyakannam va brahmanpakannam va
gahapatikannam va”(AN。 IV。 p。128),中文译为
“刹帝利女、婆罗门女、居士女”,即印度四姓阶
级─刹帝利、婆罗门、吠舍(居士)、首陀罗(工
师),其中前三个阶级的女人。在佛陀以前的印度
社会,四姓阶级的高低顺序为:婆罗门、刹帝利、
吠舍、首陀罗。到了佛陀时代,由于社会情形的改
法变,加上战争不断,于是王权高涨,使得阶级的高
低顺序改变为:刹帝利、婆罗门、吠舍、首陀罗。
此四姓代表不同的专门职业,分别是:“刹帝利”
l5
16
(khattiya)为王族武士,“婆罗门”(brahmana)为
祭师,“吠舍”(vessa)为商人地主,“首陀罗”
(sudda)为农民、工人、奴隶。
53。 沙门道:巴利文为“samanna…attha”,中文译为“沙
门义”,意思是“修行人的目标”,即贪欲、瞋恚、
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参考《杂阿含第七九五
经》)。
54。 无上梵行:最究竟的梵行,即最究竟的解脱道(参
考注解25)
55。 当观自义、观彼义、观两义:应当观照对自己的利
益、对他人的利益、对自他彼此的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