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11白话中阿含经11good! >

第333节

11白话中阿含经11good!-第333节

小说: 11白话中阿含经11good!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证悟尚未证悟的,所以住在偏远、没有人为干扰或没有危险之处,或在安静的树

五四五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九

五四六 双品第十五(191)大空经第十

      下、深山石洞中禅坐思惟。阿难!如来是因为二个原因,所以住在偏远、没有人为
      干扰或没有危险之处,或在安静的树下、深山石洞中禅坐思惟。第一个原因是为了
      使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得到满足自在,第二个原因是为了悲愍后世的人。后世可能会
      有人效法如来住在偏远、没有人为干扰或没有危险之处,或在安静的树下、深山石
      洞中禅坐思惟。阿难!如来就是因为如此,住在偏远、没有人为干扰或没有危险之
      处,或在安静的树下、深山石洞中禅坐思惟。如果有人学习如来在远离处努力修习
      ,能够随所欲求,很容易地得到增上心。当他如是远离而住时,比丘、比丘尼、优
      婆塞、优婆夷前来拜访他。当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前来拜访他时,他不
      会变得迷惑,不会充满欲望,心不生羡慕,不会转求奢侈的生活。阿难!如果他能
      亲身体验不动心解脱,他便没有任何的烦恼障碍。因为他的努力不放逸,他便能够
      得到四种禅定,并且在现实生活中得到满足自在,但是他的众多弟子中仍有可能是
      未依法修习的人。”
  30。 “复次,阿难!彼师弟子效住无事处、山林树下,或居高岩,寂无音声,远离,无
      恶,无有人民,随顺燕坐。或住彼处,学远离精劝,得增上心,现法乐居。彼学远
      离,精勤安隐,快乐游行已,随梵行还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私。彼随梵行
      还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私已,便贡高还家。如是为烦梵行,是亦为恶不善
      法、秽污,当来有本、烦热苦报、生老病死因所烦,是谓烦梵行。阿难!于烦师、
      烦弟子,此烦梵行最为不可、不乐、不爱,最意不念(1796)。阿难!是故汝等于我行慈事
      ,莫行怨事(1797)。”
      “阿难!那个导师的弟子,学习他的导师远离独住,他住在偏这、没有人为干扰或
      没有危险之处,或在安静的树下、深山石洞中禅坐思惟。他在远离处努力修习,能
      够随所欲求,很容易地得到增上心。当他如是远离而住时,比丘、比丘尼、优婆塞
      、优姿夷前来拜访他。当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前来拜访他时,他变得迷
      惑,充满欲望,心生羡慕,转求奢侈的生活。这样的梵行者就是有灾患的梵行者,
      他被种种邪恶不善,会造成轮迥、遭受烦恼痛苦报应、生老病死的污秽之法打败。
      这就是梵行者会有的灾患。阿难!此中,有灾患的梵行者会比有灾患的尊师与有灾
      患的弟子,有更严重的苦报,更痛苦的报应,甚至会导致恶处。阿难!因此,以友
      善的行为对待我,不要以怨敌的行为对待我。这将会是你们长期的利益与快乐。”

五四七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九

五四八 双品第十五(191)大空经第十

  31。 “阿难!云何弟子于师行怨事,不行慈事?若尊师为弟子说法,怜念愍伤,求义及
      饶益,求安隐快乐,发慈悲心,是为饶益,是为快乐,是为饶益乐(1555)。若彼弟子而不
      恭敬,亦不顺行,不立于智,其心不趣向法次法(11),不受正法,违犯师教,不能得定
      者(1556),如是弟子于师行怨事,不行慈事。”
      “阿难!弟子会以什么样怨敌的行为,而不是以友善的行为对待导师呢?有怜愍心
      ,为了他人利益的导师,由于怜愍而为弟子说法:‘这是为了你们的利益,这是为了
      你们的快乐。’他的弟子不欲听、不倾听、不用心了解、堕落、违背导师的教说。
      这就是弟子以怨敌的行为,而不是以友善的行为对待导师。”
  32。 “阿难!云何弟子于师行慈事,不行怨事?若尊师为弟子说法,怜念愍伤,求义及
      饶益,求安隐快乐,发慈悲心,是为饶益,是为快乐,是为饶益乐。若彼弟子恭敬
      顺行而立于智,其心归趣向法次法,受持正法,不违师教,能得定者,如是弟子于
      师行慈事,不行怨事。阿难!是故汝等于我行慈事,莫行怨事。所以者何?我不如
      是说,如陶师作瓦。阿难!我说严急至苦,若有真实者,必能⊕住也(1698)。”
      “阿难!弟子会以什么样友善的行为,而不是以怨敌的行为对待导师呢?有怜愍心
      ,为了他人利益的导师,由于怜愍而为弟子说法:‘这是为了你们的利益,这是为了
      你们的快乐。’他的弟子欲听、倾听、用心了解、不堕落、不违背导师的教说。这
      就是弟子以友善的行为,而不是以怨敌的行为对持导师。阿难!因此,以友善的行
      为对待我,不要以怨敌的行为对待我。这将会是你们长期的利益与快乐。为什么呢
      ?因为我对待你们不会如陶师对待未烧的陶盆那样。阿难!我是一再地劝诫你们,
      训诫你们。凡是〔证得〕真实者必得〔梵行〕住立。”
  33。 佛说如是,尊者阿难及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佛陀如是说完之后,尊者阿难及诸比丘对于佛陀所说,都很欢喜地接受。

五四九 中阿含经卷第五十

五五○ 双品第十五(191)大空经第十

           加楼乌陀夷˙牟犁破群那,
           跋陀˙阿湿具˙周那˙优婆离,
           调御˙痴慧地˙阿梨吒˙嗏帝。

      (一九二)中阿含后大品加楼乌陀夷经第一

   1。 我闻如是:一时,佛游鸯伽国(870)中,与大比丘众俱,往至阿和那(871),住揵若精舍。
      以下是我所听到的:曾经有一次,佛陀在鸯掘多罗国游行时,与比丘众一起来到阿和
      那城,住在揵尼外道的精舍。
   2。 尔时,世尊过夜平旦,着衣持钵,入阿和那而行乞食。食讫中后,收举衣钵,澡洗
      手足,以尼师檀(50)着于肩上,往至一林,欲昼经行(121)。尊者(77)乌陀夷(310)亦过夜平旦,着
      衣持钵,入阿和那而行乞食。食讫中后,收举衣钵,澡洗手足,以尼师檀着于肩上,
      随侍佛后,而作是念:若世尊今昼行者,我亦至彼昼行。

五五一 中阿含经卷第五十

五五二 后大品第十六(192)加楼乌陀夷经第一

      有一次,佛陀在夜过天亮后,着衣持钵,进入阿和那城乞食。乞食复,收摄衣钵,
      清洗手足,将垫布置于肩上,为了日中的休息而前往树林。尊者乌陀夷也是一样,
      在夜过天亮后,着衣持钵,进入阿和那城乞食。乞食后,收摄衣钵,清洗手足,将
      垫布置于肩上,跟随佛陀,心里想:“现在,佛陀为了日中的休息而前往树林,我也
      到树林中休息吧!”
   3。 于是,世尊入于林中,至一树下,敷尼师檀,结跏趺坐(51)。尊者乌陀夷亦入彼林,去
      佛不远,至一树下,敷尼师檀,结跏趺坐。尔时,尊者乌陀夷独在⊕静处燕坐(80)思惟
      ,心作是念:世尊为我等多所饶益,善逝(109)为我等多所安隐;世尊于我除众苦法,增
      益乐法;世尊于我除无量恶不善之法,增益无量诸善妙法(1799)。
      佛陀到达树林后,在一棵树下铺上垫布,盘腿而坐。尊者乌陀夷也到达树林,并且
      在佛陀附近的一棵树下铺上垫布,盘腿而坐。此时,尊者乌陀夷在没有干扰的地方
      ,禅坐思惟,心里想:“世尊使我们得到许多的利益与安隐快乐,世尊的确是我们
      众多苦法的排除者,世尊的确是我们众多乐法的带来者,世尊的确是我们众多不善
      法的排除者,世尊的确是我们众多善法的带来者。”
   4。 尊者乌陀夷则于晡时(79)从燕坐起,往诣佛所,稽首佛足,却坐一面。世尊告曰:“乌
      陀夷!无有所乏,安隐快乐,气力如常耶?”
      尊者乌陀夷在午后接近黄昏时,从禅坐中起来,前去拜见佛陀,见过佛陀作礼之后
      ,便坐在一旁。佛陀便问:“乌陀夷!你是否一切安好,饮食没有缺乏,气力依旧?
      ”
   5。 尊者乌陀夷白曰:“唯然,世尊!我无所乏,安隐快乐,气力如常。”
      尊者乌陀夷回答说:“佛陀!我一切安好,饮食没有缺乏,气力依旧。”
   6。 世尊复问曰:“乌陀夷!云何汝无所乏,安隐快乐,气力如常耶?”
      佛陀又问:“乌陀夷!你是如何一切安好,饮食没有缺乏,气力依旧?”
   7。 尊者乌陀夷答曰:“世尊!我独在静处燕坐思惟,心作是念:世尊为我等多所饶益
      ,善逝为我等多所安隐;世尊于我除众苦法,增益乐法;世尊于我除无量恶不善之
      法,增益无量诸善妙法。世尊昔时告诸比丘:‘汝等断过中食。’世尊!我等闻已
      ,不堪不忍,不欲不乐。若有信梵志、居士(9)往至众园(539),广施作福,我等自手受食
      ,而世尊今教我断是,善逝教我绝是。复作是说:‘此大沙门不能消食(1800)。’然我等

五五三 中阿含经卷第五十

五五四 后大品第十六(192)加楼乌陀夷经第一

      于世尊威神妙德敬重不堪(1801),是故我等断中后食。”
      尊者乌陀夷回答说:“佛陀!我在没有干扰的地方,禅坐思惟,心里想:世尊使我们
      得到许多的利益与安隐快乐,世尊的确是我们众多苦法的排除者,世尊的确是我们
      众多乐法的带来者,世尊的确是我们众多不善法的排除者,世尊的确是我们众多善
      法的带来者。过去,佛陀曾经告诉比丘众:‘你们应当断除过午而食。’佛陀!我们
      听了之后,感到不悦,心生烦恼。因为如果有虔诚的婆罗门、居士来到僧团所住的
      园林广作布施时,我们会亲自取用饮食,现在佛陀却要我们断除过午而食,要我们
      远离过午而食。我们便说:‘这位修行人过度禁欲。’可是因为我们于佛陀正观敬爱
      、尊重、惭、愧,所以我们断除过午而食。”
   8。 “复次,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断夜食。’世尊!我等闻已,不堪不忍,不欲
      不乐。于二食(1802)中最上、最妙、最胜、最美者,而世尊今教我断是,善逝教我绝是。
      复作是说∶‘此大沙门不能消食。’世尊!昔时有一居士,多持种种净妙食饮,还
      归其家,敕内人曰∶‘汝等受此举着一处,我当尽共集会夜食,不为朝中。’世尊
      !若于诸家施设极妙最上食者,唯有夜食,我为朝中(1803),而世尊今教我教是,善逝教
      我绝是。复作是说:‘此大沙门不能消食。’然我等于世尊威神妙德敬重不堪,是
      故我等断于夜食。”
      “过去,佛陀也曾经告诉比丘众:‘你们应当断除在夜间饮食。’佛陀!我们听了之
      后,感到不悦,心生烦恼。因为夜间的饮食是二食中最美好、最殊胜的,现在佛陀
      却要我们断除在夜间饮食,要我们远离在夜间饮食。我们便说:‘这位修行人过度禁
      欲。’佛陀!过去,有一位居士带了许多的美食回家,回到家里,告诉家人:‘把这
      些美食收好,我不要在白天食用,我要在晚上食用。’佛陀!〔几乎〕一切的料理
      都是在晚上〔完成〕,很少在白天〔完成〕,现在佛陀却要我们断除在夜间饮食,
      要我们远离在夜问饮食。我们便说:‘这位修行人过度禁欲。’可是因为我们于佛陀
      正观敬爱、尊重、惭、愧,所以我们断除在夜间饮食。”
   9。 “世尊!我复作是念:若有比丘非时入村而行乞食(1804),或能逢贼,作业不作业,或逢
      虎逢鹿,或逢虎鹿,或逢豹逢罴(1805),或逢豹罴,或往如是处,或逢恶象、恶马、恶牛
      、恶狗,或值蛇聚,或得块掷,或得杖打,或堕沟渎,或堕厕中,或乘卧牛,或堕
      深坑,或入刺中;观见空家,入如是家,若彼入已,女人见之,或呼共行恶不净行

五五五 中阿含经卷第五十

五五六 后大品第十六(192)加楼乌陀夷经第一

      “佛陀!我心里又想:如果比丘在闇夜中行乞,可能会遇到已犯罪或未犯罪的盗贼
      ,或遇到老虎、野鹿、豹、罴,或在路上过到恶象、恶马、恶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