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白话中阿含经11good!-第14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答说:“是的,佛陀!为什么呢?因为他用干的木钻钻干木,所以一定可以生起
火。”
38。 “如是若有沙门、梵志不正立念身,游行少心者,彼为魔波旬伺求其便,必能得
也。所以者何?彼沙门、梵志空无念身故。”
“同理,如果有修行人、婆罗门不于身体观照身体,过着散乱的生活,魔王波旬便
有机会干扰他的修行。为什么呢?因为他没有修习观照身体的一切活动。”
39。 “若有沙门、梵志正立念身,游行无量心者,彼为魔波旬伺求其便,终不能得。所
以者何?彼沙门、梵志不空有念身故。犹人求火,以湿木为母,以湿钻钻。于比丘
意云何?彼人如是,为得火不?”比丘答曰:“不也,世尊!所以者何?彼以湿钻
五一 中阿含经卷第二十
五二 长寿王品第七(81)念身经第十
钻于湿木,是故不得。”
“如果有修行人、婆罗门于身体观照身体,过着专注的生活,魔王波旬便没有机会
干扰他的修行。为什么呢?因为他修习观照身体的一切活动。譬如有人为了生火,
用湿的木钻钻湿木。诸比丘!你们是否认为这个人可以生起火呢?”比丘众回答
说:“不会的,佛陀!为什么呢?因为他用湿的木钻钻湿木,所以一定不会生起
火。”
40。 “如是若有沙门、梵志正立念身,游行无量心者,彼为魔波旬伺求其便,终不能
得。所以者何?彼沙门、梵志不空有念身故。”
“同理,如果有修行人、婆罗门于身体观照身体,过着专注的生活,魔王波旬便没
有机会干扰他的修行。为什么呢?因为他修习观照身体的一切活动。”
41。 “如是修习念身,如是广布者,当知有十八德。云何十八?比丘者,能忍饥渴、寒
热、蚊虻、蝇蚤,风日所逼,恶声捶杖,亦能忍之。身遇诸疾,极为苦痛,至命欲
绝,诸不可乐,皆能堪耐。如是修习念身,如是广布者,是谓第一德。复次,比丘
堪耐不乐,若生不乐,心终不着。如是修习念身,如是广布者,是谓第二德。复
次,比丘堪耐恐怖,若生恐怖,心终不着。如是修习念身,如是广布者,是谓第三
德。”
“能够如此于身体观照身体,仔细地分别,彻底观照的人,会有十八种功德。是哪
十八种功德呢?比丘能够忍耐饥渴、寒热、蚊虻、蝇蚤、虱、风、热的逼迫、漫
骂、毁谛,乃至捶打。即使身体遭遇令人不悦、极为痛苦,乃至夺命的各种病痛,
都能够忍耐。这就是于身体观照身体,仔细地分别,彻底观照的人,会有的第一种
功德。比丘能够忍耐不乐,如果生起不乐,内心不会执着不乐。这就是于身体观照
身体,仔细地分别,彻底观照的人,会有的第二种功德。比丘能够忍耐恐怖,如果
生起恐怖,内心不会执着恐怖。这就是于身体观照身体,仔细地分别,彻底观照的
人,会有的第三种功德。”
42。 “复次,比丘生三恶念,欲念、恚念、害念(139),若生三恶念,心终不着。如是修习
念身,如是广布者,是谓第四。德。复次,比丘离欲、离恶不善之法……至得第四
禅成就游。如是修习念身,如是广布者,是谓○第五至⊙第八德。”
“如果比丘生起了三种邪恶不善的念头,贪欲的念头、瞋恨的念头、残酷的念头,
五三 中阿含经卷第二十
五四 长寿王品第七(81)念身经第计
内心不会执着这三种邪恶不善的念头。这就是于身体观照身体,仔细地分别,彻底
观照的人,会有的第四种功德。比丘能够因为远离欲,远离邪恶不善之法,具足初
禅而生活,即有觉、有观,而且从远离〔欲、不善之法〕生起喜乐;因为觉观的息
灭,具足第二禅而生活,即内心的平静与专注,而且从无觉无观的定生起喜乐;因
为远离喜而达到内心平衡,并且有正念正智,会以身体经验圣者所宣说之乐,即
‘内心平衡,并具足正念者,其生活是快乐的’,具足第三禅而生活;因为乐灭、
苦灭、过去的喜与忧已经灭,具足第四禅而生活,即不苦、不乐、〔只有〕由内心
平衡所生起之念的清净。这就是于身体观照身体,仔细地分别,彻底观照的人,会
有的第五至第八种功德。”
43。 “复次,比丘三结(43)己尽,得须陀洹(44),不堕恶法,定趣正觉,极受七有,天上、人
间⊕七往来已,而得苦际。如是修习念身,如是广布者,是谓第九德。复次,比丘
三结己尽,淫怒痴薄(45),得一往来(46),天上、人问一往来已,而得苦际。如是修习念
身,如是广布者,是谓第十德。复次,比丘五下分结(47)尽,生于彼间便般涅槃(48),得
不退法(49),不还此世。如是修习念身,如是广布者,是谓第十一德。”
“比丘能够永断三种会导致生死轮回的束缚,即身见、戒取见、疑,证得初果,不
再造作恶业,终将得到解脱,最多七次往来天上人间,便可断尽一切苦。这就是于
身体观照身体,仔细地分别,彻底观照的人,会有的第九种功德。比丘能够永断三
种会导致生死轮回的束缚,即身见、戒取见、疑,并且减弱贪、瞋、痴的程度,证
得二果,最多一次往来天上人间,便可断尽一切苦。这就是于身体观照身体,仔细
地分别,彻底观照的人,会有的第十种功德。比丘能够永断五种较粗的,会导致生
死轮回的束缚,即贪欲、瞋恚、身见、戒取见、疑,证得三果,并且在〔色界或无
色界〕天上得到解脱,不再受生于人间。这就是于身体观照身体,仔细地分别,彻
底观照的人,会有的第十一种功德。”
44。 “复次,比丘若有息解脱,离色得无色(358),如其像定(480)身作证成就游,而以慧观知漏
(3)、断漏。如是修习念身,如是广布者,是谓第+二。德。”
“比丘能够超越物质境界而达到无物质境界之寂静禅定,具足伟大的神通,以智慧
了知烦恼、断除烦恼。这就是于身体观照身体,仔细地分别,彻底观照的人,会有
的第十二种功德。”
五五 中阿含经卷第二十
五六 长寿王品第七(81)念身经第十
45。 “复次,比丘如意足(104)、天耳、他心智(483)、宿命智(501)、生死智,诸漏已尽得无漏,心
解脱、慧解脱(24),于现法中自知自觉,自作证成就游: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己
办,不更受有,知如真(25)。如是修习念身,如是广布者,是谓○第十三至⊙第十八
德。如是修习念身,如是广布者,当知有此十八功德。”
“比丘能够成就神足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天眼通,并且断尽烦恼,没有
贪欲与无明,当下能够以自己的智慧,亲身体验、知道:‘没有再生,尽苦之道已
经圆满成就,应做之事已经完成,命终之后没有来生。’这就是于身体观照身体,
仔细地分别,彻底观照的人,会有的第十三至第十八种功德。这些就是于身体观照
身体,仔细地分别,彻底观照的人,会有的十八种功德。”
46。 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佛陀如是说完之后,诸比丘对于佛陀所说,都很欢喜地接受。
(八二)中阿含长寿王品支离弥梨经第十一
1。 我闻如是:一时,佛游王舍城(110),在竹林⊕迦兰哆园(111)。
以下是我所听到的:曾经有一次,佛陀住在王含城的竹林精舍。
2。 尔时,众多比丘于中食后少有所为,集坐讲堂,欲断诤事,谓论此法律,此佛之
教。彼时,质多罗象子(881)比丘亦在众中,于是,质多罗象子比丘,众多比丘论此法
律,此佛教时,于其中问竞有所说,不待诸比丘说法讫竟,又不以恭敬、不以善观
问诸上尊长老比丘。
有一次,比丘众在午餐过后,为了决断诤论之事,即关于佛陀的教法与戒律,在讲
堂集会。此时,质多罗象子比丘也在比丘众之中,当比丘众在讨论佛陀的教法与戒
律时,质多罗象子比丘不等其他比丘说完,便插嘴发表意见,又以不恭敬的态度询
问值得尊敬的长老比丘,也不仔细地思考长老比丘的回答。
3。 是时,尊者(77)大拘絺罗(396)在彼众中,于是,尊者大拘絺罗告质多罗象子比丘曰:“贤
者(120)!当知众多比丘说此法律,此佛教时,汝莫于中竞有所说!若诸比丘所说讫
五七 中阿含经卷第二十
五八 长寿王品第七(82)支离弥梨经第十一
己,然后可说。汝当以恭敬、当以善观问诸上尊长老比丘,莫不恭敬、莫不善观问
诸上尊长老比丘。”
此时,尊者大拘絺罗也在比丘众之中,于是,尊者大拘絺罗告诉质多罗象子比丘:
“贤者!当比丘众在讨论佛陀的教法与戒律时,你应该等其他比丘说完,不可以插
嘴发表意见。你应该以恭敬的态度询问值得尊敬的长老比丘,也应该仔细地思考长
老比丘的回答,你不应该以不恭敬的态度询问值得尊敬的长老比丘,也不应该不仔
细地思考长老比丘的回答。”
4。 尔时,质多罗象子比丘诸亲朋友悉在众中,于是,质多罗象子比丘诸亲朋友语尊者
大拘絺罗曰:“贤者大拘絺罗!汝莫大责数质多罗象子比丘!所以者何?质多罗象
子比丘戒德多闻,似如懈怠,然不贡高。贤者大拘絺罗!质多罗象子比丘,诸比丘
随所为时而能佐助。”
此时,质多罗象子比丘的亲戚朋友也在大众之中,于是,质多罗象子比丘的亲戚朋
友告诉尊者大拘絺罗:“贤者大拘絺罗!你不应该责备质多罗象子比丘!为什么
呢?因为质多罗象子比丘遵守戒律,博学多闻,虽然看起来有点懈怠,但是他不是
一个骄傲的人。贤者大拘絺罗!质多罗象子比丘是一位能够随时帮助比丘众的人。”
5。 于是,尊者大拘缔罗语质多罗象子比丘诸亲朋友曰:“诸贤!不知他心者,不得妄
说称不称(882)。所以者何?或有一人在世尊前时,及诸上尊长老梵行(25)可惭可愧、可爱
可敬前,彼便善守善护。若于后时离世尊前,及离诸上尊长老梵行可惭可愧、可爱
可敬前,彼便数与白衣(498)共会,调笑贡高,种种谈哗。彼数与白衣共会,调笑贡
高,种种谈哗已,心便生欲;彼心生欲已,便身热心热;彼身心热已,便舍戒罢道
(318)。诸贤!犹若如牛,入他田中,守田人捉,或以绳系,或着栏中。诸贤!若有作
是说:‘此牛不复入他田中。’如是彼为正说耶?”
于是,尊者大拘絺罗告诉质多罗象子比丘的亲戚朋友:“各位贤者!如果不知道他
人心中的想法,不会知道这件事。为什么呢?有一种人,当他在佛陀或者值得尊敬
的长老比丘面前时,他修习梵行,表现出有惭有愧,专重恭敬,守护自己的行为。
可是当他离开佛陀或者值得尊敬的长老比丘面前时,他便与在家人聚会,嬉笑、骄
傲、谈天,发出种种嘈杂喧闹的声音。因为常常与在家人聚会,嬉笑、骄傲、谈
五九 中阿含经卷第二十
六○ 长寿王品第七(82)支离弥梨经第十一
天,发出种种嘈杂喧闹的声音,心中便生起欲望;因为心中生起欲望,便身心浮
动;因为身心浮动,便舍弃佛陀的教诫而还俗。各位贤者!譬如有一只牛,进入他
人的田中,守田人捉到后,把牛绑起来,或者关入栏中。各位贤者!如果有人说:
‘这只牛不会再进入他人的田中。’这样的说法是正确的吗?”
6。 答曰:“不也。所以者何?谓彼牛者,为绳所系,或断或解,为栏所遮,或破或跳
出,复入他田,如前无异。”质多罗象子比丘的亲戚朋友回答说:“错误的。
为什么呢?因为如果绑牛的绳子被
解开或断掉,或者牛只破坏或跳出牛栏,则牛只会再进入他人的田中,就像以前一
样。”
7。 “诸贤!或有一人在世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