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7摄论师的师承及其哲理-第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住宝昌正时弘讲《摄大乘论》,晚弘《杂心》。对《舍利毘昙》造疏十卷。文帝造塔,敕遣送舍利于潭州(今湖南省长沙县)之麓山寺。卒于大业5年(609年)5月,时年六十余岁。
摄论师的第四代人主要是僧荣的弟子慧琎,法侃的弟子道抚,靖嵩的弟子智凝、道基、道因、法护等。
慧琎,《续高僧传》卷22有传,俗姓吴,相州江都(今江苏省江都县西南)人,少依僧荣出家,向僧荣学《摄大乘论》,后即开讲此论。受具足戒后,专门学习律仪。贞观5年任云花寺上座,'15' 常讲《摄大乘论》,并讲戒律,贞观8年(634年)逝于云花寺,时年五十余岁。
道抚,其传称:「俊颖标首,京城所贵,本住总持,宗师异解,用通《摄论》,及临时侃席,数扣重关,束心展礼,岁承音训。遂舍弃本习,从师真谛。」'16'
智凝,《续高僧传》卷10有传,不详姓族,豫州(今河南泌阳)人,年少出家,受具足戒后,师事靖嵩学《摄大乘论》。主要传法于关东。大业年中卒于住寺,时年四十八岁。其弟子主要是灵觉、道卓、僧辩、智则、道积等。
道基,《续高僧传》卷14有传,俗姓吕,河南东平人,年十四负帙游于彭城。隋太尉尚书令杨素,请道基于东都讲《扬心论》。后「乃鼓锡南郑,张教西岷──教阅大乘,弘扬《摄论》。」'17' 贞观11年(637年)2月卒于益部福城寺,时年六十余岁。当时在彭门弘扬《摄大乘论》的还有慧景、宝暹。
道因,《宋高僧传》卷2有传,俗姓候,濮阳(今河南滑县东北)人,原学《涅盘经》,并进行弘讲。又于彭城(今江苏省铜山县),向靖嵩学习《摄大乘论》,后开讲此论。几年后,又因避难二蜀,居住于多宝寺,在此讲《摄大乘论》、《维摩经》等,听者千数。「追赴京邑,止大慈恩寺,与玄奘法师翻译、校定梵本,兼充证义,奘师偏奖偿之,每有难文,同加参酌──其专业者,《涅盘》、《华严》、《大品》、《维摩》、《法华》、《楞伽》等经,《十地》、《地持》、《毘昙》、《智度》、《摄大乘》、《对法》、《佛地》等论,及《四分》等律。其《摄论》、《维摩》仍着章疏。」'18' 显庆3年(658年)2月逝于长安慧日寺,时年七十二岁。
法护,《续高僧传》卷13有传,俗姓赵,赵郡(今属河北)人,「祖康为济阳太守,子孙逐家焉,隋初有赵恒者,与清河崔汪以秀才擢第,时号四聪,即其父也。」'19' 十五岁出家,原学《维摩经》,后从志念听《毘昙》,从法彦听《成实》,又听律典,又往彭城(今江苏省铜山县)静嵩论师处学《摄大乘论》。大业3年(607年)常讲《中论》、《涅盘》、《摄大乘论》等。卒于贞观17年(643年)7月21日,时年六十八岁,撰《摄论指归》等二十余篇。
摄论师的第五代人主要是智凝的弟子灵觉、道卓、僧辩、智则、道积等。关于灵觉、道卓的情况,〈智凝传〉称「有学士灵觉、道卓、并蜀土名僧,依承慧解,擅迹京室。逸还益都,弘赞厥宗。故岷洛《摄论》,由之而长矣。」'20'
僧辩,《续高僧传》卷15有传,俗姓张,南阳(今河南获嘉县北)人,十岁即听《维摩》、《仁王》二经。后投智凝为师,学习佛教经论,大业初年召入大禅定道坊。武德初年至关东弘扬《摄大乘论》。贞观16年(643年)6月13日卒于弘福寺。时年七十五岁。对《摄论》、《中边》、《唯识》、《佛性》等论皆着章疏,流行于世。
道积,《续高僧传》卷29有传,河东安邑(今河南原武县东南)人,俗名子材,道积是他的法名。二十岁投洪湛律师出家,开皇13年(593年)投普兴法师学《涅盘经》,开皇18年(598年)入于京室,依宝昌寺明及法师学《十地经论》,又依辩才智凝法师学《摄大乘论》,仁寿2年(602年)又往并州武德寺沙门法积学《地持论》,仁寿4年(604年)回故乡弘扬《涅盘》、《摄论》,后专弘《地持》。卒于贞观10年(636年)9月17日,时年六十九岁。
智则,《续高僧传》卷25有传,俗姓凭,雍州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二十岁出家,住辩才寺,听智凝法师讲《摄大乘论》四十余遍。
在北方弘扬《摄大乘论》的除法泰、曹毘等人以外,还有无学统的昙迁。
昙迁,俗姓王,博陵饶阳(今河北饶阳县)人,十三岁受父母之命,跟舅父权会(北齐中散大夫、国际酒博士)学习六经,尤重《周易》。二十一岁依定州贾和寺昙静律师出家学《胜鬘经》。受具足戒后归邺下,向昙遵学佛法纲要。后来弘扬《华严经》、《十地经论》、《维摩经》、《地持经》、《大乘起信论》等。周武灭齐后,昙迁来到金陵(今南京市),初达杨都,栖道场寺,与慧晓、智瓘及高丽僧智晃等结交。在桂州剌史蒋君之宅获《摄大乘论》,如获至宝。隋初达彭城,把别人施舍给他的住宅称为慕圣寺,在此弘扬《摄大乘论》,又讲《楞伽》及《起信》、《如实》等论。「《摄论》北土创开,自此为始也。」'21' 后至广陵(在今北京昌平县),在开善寺弘扬《摄大乘论》。开皇7年(587年)秋,应文帝之请,与洛阳慧远、魏郡慧藏、清河僧休、济阳宝镇、汲郡洪遵同集长安,昙迁率弟子与五大德谒帝于大兴殿,「特蒙礼接,劳以优言,又敕所司,并天大兴善寺安置供给。」'22' 开皇10年(590年)春,帝去晋阳,敕迁随驾。
昙迁的弘法活动受到封建统治阶级上层人物的重视,也受到佛教名僧的赞赏,慧远曾说:「迁禅师破执入理,此长胜我。」'23' 文帝建禅定寺后,请昙迁为寺主。卒于建业3年(607年)12月6日,年六十六岁。着有《摄论疏》十卷,又撰《楞伽》、《起信》、《唯识》、《如实》等疏以及《九识》、《因明》等章,还有《华严明难品玄解》等。共二十多卷。
传承昙迁法统的有道哲、静琳、玄琬、道英、明驭、静凝等。
道哲,《续高僧传》卷20有传,俗姓唐,齐郡临邑(今山东临县北)人,初投颖川(今属安徽省)明及法师学《十地经论》和《地持经》。受具足戒后又从魏郡希律师禀承《四分律》。后向昙迁学《摄大乘论》。卒于贞观9年(635年)正月,时年七十二岁。着有《百识观门》十卷、《智照自体论》六卷,还有《大乘开恩论》等。其弟子有静安、道城等。
静琳,俗姓张,本族南阳(今河南获嘉县北),后居京兆之华原(今陕西省辉县东南),七岁出家,在樊邓受大戒,又向觉法师学《十地经论》,后至邺都向炬法师学《华严》、《楞伽》、《思益》等经。后入关中向昙迁学习《摄大乘论》。大业3年(607年)被召入京,住大总持寺。「住城王及太妃、楚国太妃安平公主等,皇家帝叶请戒第宅,隆礼频繁,国子祭酒肖璟、工部尚书张亮、詹事杜正伦、司农李道裕等,并誓为弟子。」'24' 卒于贞观14年(640年)10月26日,时年七十六岁。
玄琬,《续高僧传》卷22有传,俗姓张,弘农华州(今山东费县东北),远祖因徒,今居雍州之新丰(今广东省亲丰县东山)。初师事昙延,受具足戒后便随洪遵律师学《四分律》,向昙迁学《摄大乘论》,还学《法华》、《大集》、《楞伽》、《胜鬘》、《十地经论》、《百论》、《中论》等,贞观初年「有敕召为皇太子及诸王等受菩萨戒,故储宫以下师礼崇焉,有令造普光寺,召而居之。」'25' 皇帝下令,于延兴寺造藏经,让玄琬任监护。卒于贞观10年(636年)腊月初7,时年七十五岁。撰《佛教历代国王赏罚三宝法》及《安养苍生论》、《三德论》各一卷。主要弟子是僧伽。
道英,《续高僧传》卷25有传,俗姓陈,蒲州猗氏(今山西省安泽县东南)人,十八岁依叔休律师出家,去并州(今山西曲阳)炬法师听《华严》等经。开皇19年(599年)入解县(今山西虞乡县西)太行山柏梯寺修行止观。后住京师胜光寺从昙迁学《摄大乘论》。晚年回蒲州住普济寺,卒于贞观10年(636年)9月中,时年七十七岁。
明驭,《续高僧传》卷26有传,瀛州(今河北省河间县)人,初学《涅盘》,后习《摄大乘论》,然后住无漏寺进行讲解。仁寿年中,敕送舍利于济洲(今山东荐平县西南)崇梵寺,晚年卒于禅定寺。
静凝,《续高僧传》卷26有传,汴州(今河南开封县北)人,原学经、律和《十地经论》,后跟随昙迁学《摄大乘论》,学修止观。'26' 开皇6年(586年)随迁入雍,住兴善寺。仁寿2年(602年)奉敕送舍利杞州(今湖南省汉寿县西)。
地论师慧远及其弟子净业、辩相、净辩以及辩相的弟子灵润等都曾弘扬《摄大乘论》。
灵润,《续高僧传》卷15有传,俗姓梁,河东虞乡(今山西省虞乡县西)人,其父任青州益都令,外祖吴超任怀州怀令,堂祖吴同任齐州山荐令,姨夫候援任曹金乡令。灵润依止灵粲师住兴善寺,十三岁开始学《涅盘经》,后向道奘学《摄大乘论》。二十三岁还返京室,向智念学小乘论,向辩相学大乘论和小乘论。后在净影寺弘扬《摄大乘论》,并造疏五卷。讲《涅盘》七十余遍,《摄大乘论》三十余遍,并各造义疏十三卷、玄章三卷,至于《维摩》、《胜鬘》、《起信》等,有机会便讲,各有疏部。弟子智衍,住兰田法池寺,弘扬《摄大乘论》和《涅盘经》。
地论师昙延(515~588)的弟子法常、慧海、道愻、慧诞等也是著名摄论师。
法常,《续高僧传》卷15有传,俗姓张,南阳白水(今陕西省浦城县)人,十九岁投昙延出家,二十二岁开始学《摄大乘论》。对《成实论》、《毘昙》、《华严》、《十地经论》等随讲出疏。曾为皇储授菩萨戒。贞观9年(635年)又奉敕召入为皇后戒师,卒于贞观19年(645年)6月26,时年七十九岁。原讲《涅盘经》,后专弘《摄大乘论》。着有《摄论义疏》八卷、《玄章》五卷,对《涅盘》、《维摩》、《胜鬘》等经,各有疏记。
慧海,《续高僧传》卷11有传,俗姓张,河东虞乡(今山西省虞乡县西)人,十四岁依山门大昭玄统昙延出家,十八岁开讲《涅盘经》,受具足戒后居弘农(今属
山东省)之伏读山坐禅。周武灭佛期间,避难入陈,钻研《摄大乘论》。隋代住静法寺,卒于大业2年(606年)5月27日,时年五十七岁。
道愻,《续高僧传》卷14有传,俗姓张,河东虞乡(今山西虞乡县西)人,尤通《涅盘经》和《摄大乘论》,与弟子道谦俱依昙延为师。晚年住蒲州仁寿寺,在此弘扬佛法,卒于七十五岁。
慧诞,《续高僧传》卷26有传,其传称:「释慧诞,雍州人,学究《涅盘》及通《摄论》,每登讲席,有名京室,即昙延法师之学士也。住延兴寺,仁寿下敕召起塔于杭州天竺寺,住在灵隐山。……贞观初年卒于本寺,七十余矣。」'27'
唐玄奘不仅重译《摄大乘论》,还翻译了《摄大乘论无性释》十卷(647年)和世亲的释论,《摄论》弘扬更盛,但它属于唯识宗依据的十一论之一,被唯识宗融合了。从此以后,摄论师绝传。
二、摄论师的哲学理论
摄论师哲学理论的突出特点是「九识」论,除第八识之外另立第九识阿摩罗识,圆测的《解深密经疏》卷3对此说明如下:
真谛三藏依《决定藏论》立九识义,如〈九识品〉说。言九识看,眼等六识,大同识论,第七阿陀那,此云执持,执持第八为我、我所,惟烦恼障,而无法执,定不成佛。第八阿赖耶识,自有三种:一、解性梨耶,有成佛义;二、果报梨耶,缘十八界。故《中边分别偈》:「根尘我及识,本识生似彼。」如彼论等说,第八识缘十八界;三、柒污阿梨耶,缘真如境,起四种谤,即是法执,而非人执。依安慧宗,作如是说。第九阿摩罗识,此云无垢识,真如为体,于一真如有二义:一、所缘境,名为真如及实际等;二、能缘义,名无垢识,亦名本觉。具如《九识章》引《决定藏论?九识品》中说。'28'
圆测的这段话说明了摄论师哲学理论的基本特点,摄论师主张九识,前六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依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所设,分别缘取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六识、六根、六尘合为十八界。第七识是阿陀那识,以第八识阿赖耶识为「我」。第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