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207摄论师的师承及其哲理 >

第1节

207摄论师的师承及其哲理-第1节

小说: 207摄论师的师承及其哲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廷杰

提要
  摄论师是中国陈隋之际专门弘扬《摄大乘论》的一派学者。创始人是真谛,他的弟子有慧恺等,他们是摄论师的第二代。摄论师的第三代是智恺的弟子智殷等,第四代是僧荣的弟子慧琎等,第五代主要是智凝的弟子灵觉等。摄论师哲学理论的突出特点是九识论。除八识之外,另立第九识阿摩罗识。

关键词:1。摄论师 2。阿梨耶识 3。阿摩罗识 4。真谛

  摄论师是我国陈隋之际专门弘扬《摄大乘论》的一派学者。

  无着的《摄大乘论》是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重要著作,在我国有三个汉译本:一、元魏佛陀扇多译本,二、陈真谛译本,三、唐玄奘译本。摄论师依据的是陈真谛译本。这部论有世亲、无性两家释论。世亲是无着的弟弟,又是他的弟子,所以世亲的释论很有权威性。世亲的释论也有三个汉译本:一、《摄大乘释论》十五卷,陈真谛译于天嘉4年(563年);二、《摄大乘论释论》十卷,隋达摩笈多译于大业5年(609年);三、《摄大乘论释》十卷,唐玄奘译于贞观21年至23年(647~649年)。

  元魏佛陀扇多翻译的《摄大乘论》虽然早于陈真谛,但由于他没有翻译世亲的释论,所以他的《摄大乘论》影响不大。陈真谛不仅翻译了《摄大乘论》的本论,又翻译了世亲的释论,使这部论得以迅速弘扬,形成一派师说。

一、摄论师的师承
  摄论师的创始人是真谛(Paramartha),音译波罗末陀,亦称拘那罗陀(Gunarata),西天竺优禅尼人,属婆罗门种姓。为弘佛道而至扶南(今柬埔寨)。梁武帝大同年间(535~545年)派张记等前去邀请名德,访求大乘经论。真谛应邀来华,从大同12年(546年)8月15日到达南海(今广州市),太清2年(548年)8月至建业(今南京市),「武皇面申顶礼,于宝云殿竭诚供奉。」'1' 本想在此从事佛典翻译,因值侯景之乱而东行。后到富春(今浙江省富阳县),县令陆元哲招集宝琼等二十多名和尚帮助真谛翻译《十七地论》,刚翻五卷,即因世乱而中止。

  天保3年(552年)应侯景之请回到建业。梁元帝即位后,真谛迁往正观寺,与愿禅师等二十余人翻译《金光明经》,三年后返回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市),又往新吴(今江西省奉新县)、始兴(今广东省曲江县)、南康(今江西省赣县西南),沿途进行翻译。陈武帝永定2年(558年)7月返回豫章,又转晋安(今福建省晋江县)。后从晋安来到梁安郡(今广东省惠阳一带),天嘉3年(562年)12月来到广州。剌史欧阳頠请住制旨寺(即今光孝寺)。陈宣帝太建元年(569年)正月11日逝于广州,时年七十一岁。据《续高僧传》卷1,真谛共译佛教经典六十四部二百七十八卷。据《历代三宝记》,共译四十八部二百三十二卷,《开元录》载为三十八部一百一十八卷。

  真谛的主要译籍如下:'2'
太清4年(550年) 译《十七地论》五卷、《中论》一卷、《如实论》一卷、《三世分别论》一卷。

承圣元年~4年(552~553年)译《金光明经》七卷。

承圣3年(554年) 译《弥勒下生经》一卷、《仁王般若经》一卷及《疏》六卷、《中论疏》二卷、《九识义记》二卷、《转法轮义记》一卷。

绍泰2年(556年) 译《随相论十六谛疏》一卷、《求那摩底随相论》一卷。

永定2年(558年) 译《大空论》三卷、《中边分别论》三卷及疏三卷、《正论释文》五卷、《宝行王正论》一卷、《正论道理论》一卷。

永定3年(559年) 译《立世阿毘昙》十卷。

天嘉2年(561年) 译《解节经》一卷、《义疏》四卷。

天嘉3年(562年) 译《金刚经》一卷及疏十卷。

天嘉4年(563年) 译《大乘唯识论》(即《唯识十二论》)一卷、《摄大乘论》十二卷、《广义法门经》一卷。

天嘉5年(公元564年)始译《俱舍论》。

光大2年(公元568年)译《律二十二明了论》一卷。

不知译时的典籍如下:《三无性论》(相当于《显扬圣教论》的〈成无性品〉)二卷、《显识论》一卷、《金刚般若论》一卷、《转识论》(相当于《唯识三十论》)一卷、《无相思尘论》一卷、《十八空论》一卷、《遗教论》一卷、《决定藏论》(相当于《瑜伽师地论.抉择分》的一部分)、《金七十论》三十卷 、《婆籔盘豆法师传》一卷等。

  真谛的译经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称为中国的四大译经家之一。'3' 真谛的主要弟子有慧恺(亦作智恺)、曹毘、法泰、僧宗、道尼、法准、慧旷等,他们是摄论师的第二代。

  智恺,《续高僧传》卷1有传,俗姓曹,住杨都寺,与法泰师事真谛,协助真谛翻译《摄大乘论》和《俱舍论》,撰《摄论疏》二十五卷。真谛对智恺非常赏识,痛恨相见甚晚。后来,智恺请真谛于广州显明寺讲《俱舍论》。刚讲一遍,至陈光大年中,僧宗、法准、慧忍等又来请真谛讲《摄大乘论》。第二年,僧宗等人又来请智恺于智能寺讲《俱舍论》,未讫而卒。逝于光大2年(568年),时年五十一岁,葬于广州西阴寺。真谛为智恺的去世而悲痛,第二年即逝。现存智恺为《俱舍论》、《摄大乘论》写的序和为《唯识论》、《律二十二明了论》写的后记。

  智恺讲《俱舍论》时,智殷、道尼等二十人去听讲。

  曹毘,《续高僧传》卷1有传,真谛之受菩萨戒的弟子,智恺的侄子,跟随智恺到广州,从真谛学《摄大乘论》,太建2年(570年),曹毘请建光寺僧正明勇法师继续讲《摄大乘论》,成学名僧五十余人。后于江都(今江苏省江都县西南)白塔寺开讲《摄大乘论》等。着有《真谛别历》,亦称《真谛传》。曹毘的主要弟子有禅定、僧荣、日严、法侃等。

  法泰,《续高僧传》卷1有传,住杨都大寺,与慧恺、僧宗、法忍等,知名梁代。真谛来广州后,法泰与僧宗、慧恺等在广州制旨寺笔受文义,前后共二十年,翻译佛教典籍五十余部,并述义记。法泰曾协助真谛翻译《律二十二明了论》,并疏五卷,严谨奉行。陈太建3年(571年)法泰回到建业,开讲《摄大乘论》、《俱舍论》等新翻经论。当时人们随从梁武帝、陈武帝遵崇《大品般若经》、《中论》、《十二门论》、《百论》等空宗经典,法泰弘扬《俱舍论》、《摄大乘论》,不被人重视,只有彭城(今江苏省铜山县)沙门静嵩独得其传。

  僧宗,《僧传》中没有单独为他立传,只在《续高僧传》卷1〈拘那罗陀传〉和〈法泰传〉中有些零散记载。他是扬州僧人,陈光大年间,僧宗、法准、慧忍等来到广州请真谛讲《摄大乘论》,第二年又请智恺于智能寺讲《俱舍论》。《续高僧传》卷1〈拘那罗陀传〉称:「自谛来东夏,虽广出众经,偏宗《摄论》……故随处翻传,亲注疏解。依心胜相后疏,并是僧亲所陈。躬对本师,重为释旨。增减或异,大义无亏。宗公别着《行状》,广行于世。」'4' 真谛于太建元年正月11日死后,僧宗于13日与法准等「各斋经论还返匡山」。

  道尼,《僧传》中没有专门为他立传,只是在〈道岳传〉和〈法泰传〉内有些零散的记载,《续高僧传》卷13〈唐京师普光寺释道岳传〉称:「有九江道尼者,创弘《摄论》,海内知名,以开皇10年自杨都来化京辇,亲承真谛,业寄传芳,岳因从受法。」'5' 此中「岳」字,系指南岳。《续高僧传》卷1〈陈杨都金陵沙门释法泰传〉称:「道尼住本九江,寻宗谛旨,兴讲《摄论》,腾誉京师。开皇10年敕追入,既还雍替,开悟弘多。」'6'

  道尼的弟子有道岳、智光、慧休等。

  法准,《僧传》中没有专门为他立传,只是在〈真谛传〉、〈慧恺传〉和〈慧旷传〉中有些零散记载。文帝天嘉4年(653年)法准与僧宗、僧忍等投真谛学《摄大乘论》,真谛死后又与僧宗等还返匡山。

  继承法准传统的是他的弟子静愿。

  慧旷,其传称:「俗姓曹氏,谯国人也,其后别派,今为襄阳人焉。祖亮宗梁给事黄门侍郎卫卿,父蔼直阁将军。」'7' 十二岁出家,师事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宝光寺澄法师,后与宗、恺、准、韵等投真谛学《摄大乘》、《唯识》等论,及《金光明》等经。真谛死后,与同学僧宗等回卢山,「州宰鄱阳、长沙二王,俱敦师资之教。后与湘、郢二州累载弘道。」'8' 后移居兴国寺,隋炀帝时期,敕住丹阳栖霞山寺。大业9年(613年)5月16日终于寺房,时年八十岁。

  摄论师的第三代人主要是:智恺的弟子智殷,曹毘的主要弟子僧荣、法侃,法泰的主要弟子静嵩,道尼的主要弟子道岳、智光、慧休,法准的主要弟子静愿等。

  智殷,其传称:「时有循州平等寺沙门智殷者,弱年听延祚寺道、缘二师《成实》、并往北土沙门法明听《金刚般若论》,又往希、坚二德听《婆沙》、《中论》……及翻《摄论》,乃为广州敕史安南将军阳山公頠请宅安居,不获专习,后翻《俱舍》,方予其席。及恺讲此论,殷与道尼等二十人,并掇拾文疏,于堂听受。」'9' 智恺死后,真谛失声痛哭,在法准房中率道尼、智殷等十二人共传香火,立誓弘扬《摄大乘论》和《俱舍论》,使之不断。真谛死后,智殷于太建9年(577年)继续弘讲。「太建11年2月,有跋摩利三藏弟子慧哿者,本住中原,值周武灭法,避地归陈,晚随使刘璋至南获《涅盘论》,殷曾讲斯经,欣其本习伏膺请求,便为开说,止得序分种性,分前十三章玄义,后返豫章鹤岭山,殷又与玑法师随从,因复为说第三分。」'10' 晚年于本州讲《摄大乘论》十多遍,理解者二十五人。仁寿元年(601年)逝世。着有真谛的《翻译历》。

  僧荣事不详,其弟子是慧琎。

法侃,俗姓郑,荣阳人,受具足戒后曾随渊法师学习佛教经论。陈代住江都安乐寺,向曹毘学《摄大乘论》。「隋炀晋蕃昔镇杨越,搜举名器入住日严,以侃道洽江,将欲英华就京部,乃召而隆遣,既达本寺,厚供礼之。」'11' 仁寿2年(602年),法侃前往宣州(今安徽省宣城县),安置舍利。武德6年(623年)11月卒于兴善寺,时年七十三岁,主要弟子是道抚。
静嵩,亦称靖嵩,俗姓张,涿郡固安人,十五岁出家,其同学靖融,通晓大小乘经论,尤精《杂心》。靖嵩受靖融的启发,来到京邺。向大齐国统法上的弟子融智学《涅盘经》和《十地经论》。周武灭佛期间,他与同学法贵、灵侃等三百多僧人来到南地江左(今长江以东),陈宣帝迎接,并「令侍中袁宪至京口城礼接登岸,帝又使驸马蔡凝宣云,至人为法,以身许道。」'12' 靖嵩在此向老师法泰学习《摄大乘论》和《俱舍论》,下数年苦功,终于精通了这两部论,对《辨中边论》等四十余部大乘论典,都能会通纲要。开皇10年(590年)靖嵩和灵侃等二百余僧都回到江北,大开讲席。着有《摄论疏》六卷、《杂心疏》五卷,又撰《九识》、《三藏》、《三聚戒》、《二生死》等,并行于世。靖嵩不仅继承真谛传统,弘扬《摄论》,并曾攻研《十地经论》,他不仅是摄论师,也是地论师。卒于大业10年(614年),时年七十八岁。弟子有智凝、道基、道因、法护等。

  道岳,玄奘曾跟随他学习《俱舍论》。

  智光,《续高僧传》卷26有传,江州(今湖北武昌)人,道尼的学生,少学《摄大乘论》,很有成绩。「开皇10年,敕名尼公,相从入京,住大兴善寺,仁寿创塔,召送循州。」'13' 晚年讲《摄大乘论》,驰名当时。

  慧休,《续高僧传》卷15有传,俗姓乐,瀛州人,十六岁投勖律师出家,后至京邺向灵裕法师学习佛教。又往渤海从明彦法师听讲《成实论》,从志念法师学小乘论典、《婆沙》等,各闻数遍。后听昙迁、道尼讲《摄大乘论》,「周涉三遍,即造章疏。」'14' 双人洪理律师学《四分律》,向法励(569~635)学律。逝于贞观9年(635年),时年九十八岁。弟子昙元,通晓经、律、论三藏。弟子灵范,弘扬《摄大乘论》,振名京邑。

  静愿,代州(今山西省雁门)人,三十岁出家,受大戒后专学律典,讲《四分律》十遍。又听《十地经论》、《华严经》及小乘佛教论典。曾对真谛传译的《摄大乘论》制疏释,晚年入京辅,住宝剎寺。后移住宝昌正时弘讲《摄大乘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