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解脱之道--四圣谛与缘起 体方法师 >

第72节

解脱之道--四圣谛与缘起 体方法师-第72节

小说: 解脱之道--四圣谛与缘起 体方法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命的意义:消极的是不从事有害于众生及社会的职业,积极的应从事于有益于众生及社会的工作。”
  消极的是管好自己,不去伤害别人,不造成别人的困扰;积极的是进一步多作社会工作,推动善良的风俗,帮助一些身心有问题的人。佛教很多慈善团体就在做这种积极的推动工作。消极的自利或积极的利他这两方面也都要相依相缘、相辅相成。
  “出家众依少欲知足的清净信施而生活;在家众依正当、如法的职业而生活。”
  以佛法的正命来说,律仪中规范出家人不能经营事业去赚钱,一定要接受供养而生活。因为要去赚钱一定会勾心斗角,所以出家众应该要依据正法的律仪去生活,要少欲知足,有多少供养就用多少,要安贫乐道。现在出家人有很多观念上确实不太一样。过去的声闻佛法时代,只有日中一食去托钵,身边就是三衣一钵,住的是冢间或树下,这一方面就很彻底。但是我们大乘佛法就不一样,我们无法去托钵,自己要开伙食,就必须要有基本的经济来源,也得要有个精舍或寺庙,这样就要花费开销,万一没有人供养,日子也不好过。所以现在有很多所谓的法会,主要是为了维持寺庙的经济开销。身为出家人要明白,尽量还是少欲知足,不要为了供养去做与佛法不相应的行为。尤其千万不要去算命卜卦神话连篇,那一套绝对不能搞。这种收入绝对不好,耍很多花招使众生信仰而来供养你,那都是不对的。
  “生活方式虽不同,但同样要以合理的方法得到资生物。这不应非法取得,也不能没有,没有或缺乏,会使身心不安而难于进修。在使用方面,不可过于浪费,也不可过于悭吝,尤其在家弟子,应以不奢侈、不吝啬的消费态度,遵行佛说的中道生活。”
  我们的物质生活要适当,如果太清苦,无法维持身体,要用功修行也不容易,所以讲的是恰到好处的中道。一个修行的人自己应该很清楚,我们养成的习惯最难修正。有一些人经济不好,当然要节俭,不过因节俭而变成吝啬,那就不好了;富有的人也是一样,因为富有,生活比较豪华,久了也养成习惯,如果没有照原来生活的样子就苦得不得了。所以说我们如何达到真正的中道,这就要站在修行的法上来看,怎样使我们的身心能安住清净为原则。重在法的熏习,自己要注意在奢侈的生活中身心变成怎样;也要注意因经济不好节俭而变成吝啬的身心是怎样的。修行人就是要解决身心的问题,怎样使这个心灵祥和清净自在?时时刻刻要反省,要与这相应。懂得身心调整的人,不管经济好不好,都不会妨碍到身心,那就是中道。如果环境好坏会影响到我们的身心,就不是中道的生活了。最主要就是如何时时刻刻反省自己,自己的身心是不是每天清净自在,不受污染?不会因为这样引起苦恼,要以这个为准。
  “〔戒学〕:正语、正业、正命,就是身体力行的戒学。戒的意义之一,有平治、清凉的意思。戒条是成文的规制。是因时因地因机而不同的;重要的是戒的实质。”
  八正道涵盖了定慧,正语正业正命都与戒有关系。
  国家有国家的法律,佛家也有戒律,目的在于使我们的心灵安平清凉少犯过错,这样内在就没有烦恼,防止犯过错,因此需要有这些戒。这些戒都有明文规定,但戒条是活的,不是死的,不是束缚我们的。而是帮助我们少犯罪,少犯过错,少造业,所以必须因时因地因机而有所不同。导师点出重点:真正的戒不是一个形式,主要是实质能产生什么功能,这才是最重要的。因时调整——过去生活习惯文化背景与现在风气观念不一样;因地调整——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水平;因机调整——每一个人的根性都不一样,用最适合他的来调整他的身心。这就是因时、因地、因机的不同,要随时加以调整。印度气候比较炎热,三衣一钵树下一宿很方便。要是在日本、中国大陆、韩国等比较冷的地方,三衣一钵一定会冻死的,不可能么。如果说过去是这样建立的,现在还要照这样,就是不懂因时、因地的调整。印度的佛教传到中国的西藏或汉地或传到缅甸泰国,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形式?比如说中国的西藏密宗很盛,汉地却是大乘佛法很盛,但是泰国缅甸还在声闻佛教的规范中,这与传来时与当地文化背景相融合有关。为何我们有很多争端?皆由不懂因时、因地、因机不同而产生。 
  “戒的力用是止恶行善。依佛的本意,决非专从法制规章去约束,而是要从内心的净化入手。”
  我觉得导师谈这个很重要非常好。佛陀时代,成立僧团十二年没有戒律,后来才制戒的。因为有人犯了某一个行为不好,带来僧团的障碍或外界众生的毁谤,就加以规戒。并不是像现在的法律,把所有的问题都列在六法全书里。佛陀制戒时,不是认为每一个人都是这么罪恶的,而是你犯了,他才根据众生的随犯而随制立。所以戒律是因时、因地、因机而适宜需要制成的。
  主要不是从法律规章来约束,这里不行那里不行,而是要从内心的净化入手。这点太重要了!现在很多人觉得守戒律太苦了,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而且认为受戒犯罪加一等,所以不敢去受戒。那不去受戒的人就没罪吗?不可能么!受戒是制约我们容易产生罪恶的那些习惯,防止不要去犯,主要是内心的净化。注意,如果你知道为了要解脱,要断轮回生死之苦,戒是在帮助你,你也很愿意去自我净化提升,守戒就不会苦了。如果你不懂目的,不知道守戒的意义,只是在信仰,就会变成束缚使你生活不自由,因为与你的习性刚好相反,你会很难过,那这样守戒就很难。了解生死的苦那是大障碍,为了真正的解脱自在,戒能帮助你。因为你有很多坏习惯,在惯性中自己超越不出来,守了戒发了心,戒会帮助你去实践净化自己,而不是像法律一样规范你。明白这点,再来守戒就很容易了。
  “烦动恼乱的内心,为非作恶,就热恼忧悔。如心净持戒,就能不悔,不悔则得安乐,故戒有清凉义。”
  我们的痛苦烦恼是由于贪瞋痴烦恼所导致,如果能守戒,心就慢慢清净了。因为没有那些过错及贪瞋痴来扰乱了,所以戒的本身是起到清凉解脱的作用。
  “心地清净的戒,如治地去草一样,这就可以生长功德苗了。然心地怎样得清净呢?就是信,就是归依。”
  信佛法是怎样的信法?我们都认为佛菩萨有大威力,我们信他会庇佑,这样的不是正信。真正的正信是知道我们的生死之苦,每天被贪瞋痴烦恼之火燃烧很苦,所以想解脱超越。而佛及菩萨们都是解脱亲证的大慈悲者,是我们的榜样,唯有跟他们学,我们才有机会。所以我们要信佛信菩萨,想跟他一样的解脱。“信”,是我想跟他学,是肯定的,这样的信心就是真正的归依佛法僧三宝,才是真正的信,也是真正的归依。而不是因为他们庇佑我,我有所求他就应,这样跟世俗的贪欲还是相应的,那不是真正的归依,也不是真正的信。戒也是一样,没有正信,没有真正的心向归依,你的戒怎能坚持受持下去?你怎么愿意去奉行?所以没有正确的信及归依,你的戒律绝对持不好,甚至根本不敢去受戒。
  我常劝这些居士:说因为受戒犯戒罪加一等而不敢受戒,是没有道理的。不去受戒,你所犯的过错照常堕三恶道,并不因为不受戒就没罪;反而我们勇敢的去受戒,表示愿意跟佛菩萨学,真的想净化自己,即使你实在没有办法守戒,照理讲那个罪也比较轻才对。因为你至少本来犯十次的,由于受戒律的约束,现在犯三五次,那还是减轻了,对你总是有帮助的。千万不要以为受戒犯戒罪加一等而不敢去受。不受就没罪了吗?我反而鼓励大家要勇敢去受戒,当你愿意去受戒,就像你心归依佛菩萨一样,愿意承担对治自己的烦恼。这样去受戒,你就会很欢喜,而且会用心护持,才能开始净化自己而迈向解脱。所以信就是真正的归依,而真正的归依也才能有戒。
  “从深忍──深刻的了解,从乐欲──恳切的誓愿中,信三宝、四谛。真能信心现前,就得心地清净。从此净信中发生止恶行善的力量,就是所谓的「戒体」。”
    通过听法而逐步明白体悟真相就是“深忍”,忍是确定、确信、肯定的意思。由于深刻明白了解后,产生极大的信心与肯定,心里很欢喜恳切地愿意去顺从相信佛法僧三宝及四谛:确实肯定佛菩萨是亲证解脱者;确定法就是佛菩萨所体证的宇宙真理;确信僧是正法的流传者,也是修行清净的僧团。确信苦集灭道的四谛法,是告诉我们生死轮回及解脱涅槃的条件原因。这一些内容我们都要深深的产生信心,当信心肯定时,你的内心已清净了。你们是否发现这一点?我们就是这个信心没有建立,所以每天过自己惯性的生活。一旦坚定而深切肯定愿意归依三宝、信奉佛法、守戒不犯时,你的心已经清净了。为何不敢受戒?因为你要纵容自己的习性,过那一种惯性的生活。你认为你不可能,那表示你要继续造恶,继续与贪瞋痴相应,这样当然烦恼不可能断,也不可能清净。所以信心一旦真正的现前,心就已经清净了,那你再守戒就容易了,那是很平凡的事情。其实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众生与贪瞋痴相应,那是颠倒;你能产生清净的心地,那是本来的,只是恢复本来而已。了解了,不过是本来就这样,也没有什么难的嘛!我们颠倒惯了,跟贪瞋痴相应惯了,好象回到清净的地方是很难的。其实错了,颠倒是由无明产生的,你了解真相以后,你就会回到本来就清净的位置,根本连守都不用守的。什么叫守戒?他本来就是清净的,有什么好守的!问题是你不明白。我们的贪瞋痴烦恼好像是应该的,是本来的地方,其实不是。清净才是本来的地方,贪瞋痴烦恼是颠倒时产生的作用。所以佛法只是喝醒我们,告诉我们真相,回到本来清净的地方,那个地方不要勉强的,本来就很清净自在的。明白了,连守的观念都没有,不需要守,他本来就这样子。然后你看到贪瞋痴会觉得很奇怪:本来是好好的清净自在的,为什么要跳到那个痛苦烦恼中去呢?你明白了,还会跳进去吗?当然不可能的。所以从此净信中发生止恶行善的力量,就是所谓的戒体。由于戒的功德产生了体,这是在讲法性。
  “戒,从日常生活的如法来说:不会贪求滋味而饮食过量;不会贪着睡眠而终日昏沉;随时能防护根门,正知所行,也就去除定障了。”
  如果时时刻刻都跟明跟法相应,就不会重在吃的滋味上了。对滋味的受也是缘起即生即灭的,东西吃进嘴里到喉咙下去差不多三寸,滋味就在三寸,一下喉咙以后就没有了,出来以后的滋味就不象话了。我们就是被那三寸经过的滋味所迷惑,不知道那是即生即灭如幻的,明白了,你还会执着那个味道吗?如果那个味道是真的,那你只要吃一次就可以永远享福了。为何你会想明天再吃一次,后天再吃一次?表示那个滋味是虚幻不在了啊,如果在的话,还要再吃一次吗?吃了虽然有,一下子不见了,你再吃第二次,他还是虚幻的。但是我们没有发觉,因而会执着在滋味上,好吃的就多吃一点。所以只要你真的能跟法相应如法,就不会贪求滋味的,也不会饮食过量。饮食过量也会引起昏沉想睡——饱食终日。
  再来就是能随时防护根门,根门就是六根门户——与外面色声香味触法接触的眼耳鼻舌身意。就像有守卫一样在六根门头看顾着,不会被外面的色声香味触法引动,而迷失流转随波逐流去乱搞乱犯,非常清楚正知自己的起心动念,就除掉了进入定的障碍了。定的障碍一是昏沉,稍微静一下,马上就昏沉想睡觉;一是掉举即头脑乱想,妄念一大堆,想过去想未来,每天都在这个起落之中,落入想的范围内。真正的定是不会掉举也不会昏沉的,掉举及昏沉的条件如果不除去,你不可能得定,那你就不可能见法。所以我们有了这个戒,慢慢跟法相应,饮食不过量,不会贪吃,也不会堕入睡眠坑里一直昏沉,自己的六根门头也照顾得很好,清清净净的,这样就排除掉了所有障碍定的这些条件,可见戒的重要!
  “若将一切生活纳入于如法的轨范,犯戒的因缘自然就少了;即使犯戒的因缘现前,也能立刻警觉防护了。”
  一个人时时刻刻能守护六根门头正知所行,小偷就没有机会来犯了,犯戒的因缘自然就少了。即使犯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