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倚天屠龙外史之朱长龄回忆录 >

第37节

倚天屠龙外史之朱长龄回忆录-第37节

小说: 倚天屠龙外史之朱长龄回忆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昆仑派起于华夏衰微、夷狄猖獗之时,虽然历代掌门人以道人为多,但祖师爷不忘根本,传下来遗训,却是以扫清胡虏,匡扶中华为要旨。本派创派之初,本怀入世之心,但其时中原板荡,战乱频仍,回天乏力。后来虽然大宋开国,但西北之地又为党项人所有,东西悬隔,本派也遭逢内乱,不绝若线,自保都艰难万分,哪里有匡扶天下之能?

“直到宋末,赖蒙古鞑子一统东西,本派方渐渐振兴,拓展势力到了中原。我师祖青灵子当年纵横中原,和神雕侠杨过结交,何师叔祖又大败少林高僧,这才声威大震,跻身今日的六大门派之列。不过,不论本派是盛是衰,历代掌门人都不忘自己炎黄子孙的身份,无不以匡扶汉人河山为念。

“四十余年前,襄阳沦陷,大宋也岌岌可危,我师父灵宝真人奉师祖之命,匆匆赶去临安,想尽力挽救赵宋,保全天下汉人的最后屏障。谁料到了江南,临安已经沦陷。只有文天祥保着小皇帝辗转南下,还在抵抗。那时丐帮耶律帮主也在江南一带大起义师,截击南下的鞑兵。师父遇到耶律帮主,二人相谈甚欢,耶律帮主邀他留下来帮忙。后来郭襄女侠也和耶律帮主会合,和师父便有了数面之缘。”

我听她忽然提到郭襄,知道说到了正题,更加凝神聆听。

“鞑子兵大举南下,义军处处吃紧。师父和郭女侠几度并肩作战,饶他们武功卓绝,在千军万马中也是死里逃生。但郭女侠有一把神兵利器,唤作倚天剑,无坚不摧,锋锐之极,几度助他们脱困。师父当时便已留心。后来无意中知道,郭女侠在百忙之中还在找一把宝刀,叫做屠龙刀,更感奇怪。郭女侠武功既高,又有一等一的神兵利器,还急着找另一把宝刀做什么?更何况是在兵荒马乱之中?而郭女侠的举止,也不似泛泛地搜罗宝刀名剑,定然另有目的。”

“师父也曾经向郭女侠相询,郭女侠只道那宝刀是郭大侠夫妇留给她弟弟郭破虏的遗物,如今郭破虏已然身故,宝刀却不知去向,便想找回宝刀以慰父母兄弟在天之灵。师父虽然仍感疑惑,但和郭女侠并无深交,也不便多问。后来又问过几个和郭大侠夫妇有交情的江湖耆宿,都说当年郭大侠黄女侠行走江湖也好,镇守襄阳也好,从来没用过什么宝刀宝剑,而郭破虏殉难时已三十多岁,他行走江湖十多年,认识的人也不少,也没人听说他用过什么宝刀。由此可见,郭女侠当时对师父并未吐实,说的是假话。”

“后来崖山一战,宋军全军覆没,小皇帝也葬身大海。天下都被鞑子占了,杨琏真迦更奉忽必烈之命南下,扑灭江南武林势力的起义,义军便风流云散,师父和耶律帮主、郭女侠他们失去了联络,于是回了昆仑山,师祖听说宋朝终于亡了,竟一病不起,临终前将掌门之位传给了师父。师父便长居昆仑山设帐收徒,整顿本派内务,过了七八年才又东下中原。那时江湖上已经传开了几句奇奇怪怪的口号,什么‘武林至尊,宝刀屠龙’,这你知道罢?”

我点了点头,想起当年二哥跟我说起这几句话时的情形,岂知今日却在一个漆黑的山洞里听一个脾气古怪的武林异人讲述其中因果。

“这几句话在江湖上众说纷纭,师父自然想到真意是指倚天剑和屠龙刀而言,但是究竟是什么意思,却也不易明白。他后来细细寻访,知道倚天剑、屠龙刀这两件兵刃在宋末之前几百年中从未现身江湖,可见要么是新铸成的,要么是数百年前的古物——”

“这未必罢?”我忍不住问道,“或者以前不叫这名字呢?天下宝刀宝剑本来也不少,怎知以前没人用过?”

“小子胡说八道!”黎璇斥道,“历代宝刀宝剑的形制、大小、色泽、铭文各不相同,怎会混淆?干将、莫邪会被当成鱼肠、巨阙么?何况此等神兵利器,古来罕有,若有武林中人用过,自有端倪可寻,可是江湖上口耳相传多少传说,却从未提到有倚天剑和屠龙刀的。足可见这一刀一剑之前绝不在江湖上流传,是宋亡之后才突然出现的,而且与郭襄此人有莫大的关联!”

“师父他老人家接任掌门之后,又和郭女侠会过一面,商讨合力举义之事,师父假意说见过一柄宝刀,削铁如泥,郭女侠便有几分意动,问是不是屠龙刀。师父却故意说得含糊,和郭女侠虚与委蛇,果然套出她的话来,郭女侠道,那屠龙刀于驱鞑兴汉的大业有极大干系,让师父务必留意。师父反复思量,一柄刀子就算再锋利也好,于汉家大业能有何用处?其中必然另有玄机,他又到江南细细查访,果然便查出了和郭女侠有关的若干线索。”

黎璇说得高兴,我却心道,这灵宝道人是一派掌门,却为了知道屠龙刀的秘密挖空心思,还设法套郭襄的话,毫不光明正大,真是小人所为。心中鄙夷,忍不住便冷哼了一声,黎璇问道:“你哼什么?”

我忙道:“哪有,小婿是钦佩灵宝道长心思缜密,足智多谋,赞叹一声罢了。”

黎璇见我言不由衷,也不拆穿,又道:“原来德祐二年正月,元军兵临临安城下,将临安围得水泄不通。当时大宋的小皇帝才五岁,由谢太皇太后、全太后垂帘听政,两个太后都是深宫女子,早就吓得六神无主。这时郭女侠率丐帮弟子的一支义军前来解围,围虽未解,却终于突入临安城中。两位太后感激郭女侠救驾,对她言听计从。郭女侠也连施巧计,诸多安排,后来称帝的两个小皇子就是郭女侠亲自护送,才逃出临安的。”

宋末的历史,我略知一二,知道当时爷爷也在江南一带率义兵和元军周旋,但是郭襄、耶律齐他们的作为就不太清楚了,爷爷也未曾向我说起过。心下忽然略感奇怪:爷爷和郭女侠自幼相识,交情是不浅的,怎么往日的英雄事迹却也不多说一些?

“后来临安朝廷还是降了元人,郭女侠便护送两个小皇子杀出重围,南下去了。元军主帅伯颜接管临安,点算宋朝交过去的府库财目,却发现一桩奇事。原来宋朝内库中本来尚有几百万两黄金白银,以及无数奇珍异宝,一大半却都不翼而飞。元军入城之际,本来兵荒马乱,烧杀抢掠不计其数,但要说如此大一笔财富凭空消失,那是绝无可能。此事查来查去都查不出什么端倪,后来元军押解小皇帝、全太后、谢太皇太后和文天祥等人北上大都,主要也是为了彻查此事。但终究没查出什么。大宋宫廷中三百年积累的无数财富珍宝,就此下落不明。”

“岳母,你莫非是说——”我已隐隐猜到她的意思,却又难以置信。

“不错,当日宋朝覆亡,那一批皇家财宝想必是全太后不甘心落在鞑子手上,便托人设法藏匿起来。师父查出,郭女侠其时曾参与其事,而倚天剑和屠龙刀于此时出世,便与此有关。倚天剑和屠龙刀或者上面有藏宝的地图,或者竟是开启宝藏的钥匙。若能得到这个大宝藏,那么自然于驱鞑兴汉的大业大有益处了。”

“这……这只是令师揣测,未必有所实据。这‘武林至尊,宝刀屠龙’的说法,显然是武林中事,和宝藏有何关系?”我蹙眉道。

“你这黄毛小子知道什么了?这几句话中根本另有玄机!只是语带双关,才不会被人看透,你可知‘武林’二字是什么意思?”

“这……武林就是武林,就是江湖中武学中人的总称,有什么稀奇了?”

“小子真是不学无术!”黎璇嗤道,“‘武林’乃是临安府的古称,所谓武林至尊,便是临安的九五至尊,宋朝皇帝之谓也!”

第二十六章 归途

我哪里想得到临安居然也叫“武林”,一时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黎璇得意道:“懂了罢?所以这第一句话,就是暗示宝库是宋朝皇帝大内之物,宝刀屠龙,不仅是说屠龙刀,更是说宝库如同神兵利器,可以用来灭掉鞑子的朝廷。那‘号令天下,莫敢不从’,便是说其威力所在了,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能指挥天下的,唯有一个‘利’字,否则凭你有通天的武功也好,显赫的家世也好,别人总不会心甘情愿听你的。这四句话,分明是说得到宋朝大内的宝藏之后,用来招兵买马,便能号令天下,驱除鞑虏,恢复大宋的江山!而最后两句便是说倚天剑和屠龙刀要相互配合,方能取出宝藏。”

我听她说得言之凿凿,似模似样,不由信了七八分,毕竟爷爷他们也在寻找宝藏,只不过具体说法不同。要知大宋三百年的江山,延祚长久,虽然朝廷积弱,但是百业兴旺,商贸繁荣,富庶奢华远过前代,若真是宋室所有的宝库,那又胜过所谓杨琏真迦宝藏百倍了。便又问道:“照这般说,那宋朝的宝库却在何处?”

黎璇道:“当时元军围困临安,要把那么多金银珠宝运出去又不被察觉,大是不易。那些财宝多半还在临安城中或左近,‘武林’二字说不定也隐含了这层意思。师父推断,倚天剑和屠龙刀本是宋朝大内所藏的古物之一,取得宝藏的关键自然便在这一刀一剑上,郭女侠不知怎的参与其事,与闻机密,得了倚天剑,但也未必知道宝藏的确凿所在,所以非寻得屠龙刀不可。”

我不解道:“这……说不通罢,既然刀剑本是古物,又怎么会有几百年以后宝藏的秘密?”

黎璇又斥道:“真正蠢材!那刀剑既然是从宝库中选出来的,自有其特异之处,何止是锋利绝伦而已?譬如说刀剑柄中另有夹层,又或者是刀剑鞘中有机关,法子可多了。”

我回忆着当日所见的屠龙刀情状,一边思索一边道:“那刀柄上似乎也没有什么特别……”

黎璇目光如电,顿时扫了过来:“你见过屠龙刀?”

“不不,”我自知失言,忙不迭道,“小婿只是依理推断,若只是有夹层或者机关那么简单,这屠龙刀你争我夺,换了多少次主人,怕是早已被人识破了。”

黎璇微微一笑道:“这便是真正机密关键之处了。那屠龙刀在我手上数月,自然已经悟出了其中的关窍所在。”

她顿了一顿,却不说下去,见我大有相询之意,方道,“你虽是我女婿,这个大秘密却不能说给你听了,除非你能找到屠龙宝刀,那又另当别论。”

我问道:“岳母,您老既然已经知道刀中秘密,还要宝刀有何用处?”

黎璇摇头道:“那大秘密何等紧要,我虽然悟出其中关窍,但也要配合倚天剑,方能开启,若非齐集刀剑,便是明白了也无用。好了,闲话少说,还不快给老娘疗伤?”

我刚才就一直在默运口诀,积蓄内力,但真气虽又稍稍凝聚,却还远远不够。可黎璇已经告诉我屠龙刀的许多机密,若以为我有意拖延,不给她疗治,怕是立刻会翻脸。只得岔开话题,拖延时间道:“那个……岳母,小婿还是没明白,有关屠龙刀由来之事,是灵宝道长告诉你的么?”

黎璇冷笑道:“哼哼,师父哪里会对我这么好?”又叹了口气,“那是我无意之中得知的。嘿嘿,师父日夜推究屠龙刀的机密和宋朝宝库之事,查阅了不知多少野史笔记,但对外人却未曾透露半句。可是机缘巧合,却偏偏让我知道此事。”

“我出山前一年,一日正在后山上练一套轻功,看到服侍师父的哑仆从对面山道上走来,手中拎着字纸篓,乃是要拿去焚化的废纸。那轻功法门十分古怪,我一时收不住劲,居然撞到那仆人身上,将他撞倒,手中字纸撒了一地,又被风吹散。我帮他手忙脚乱地收拾了半天,那些废纸中大部分都没什么紧要,但是后来拾起一个纸团,却发现横七竖八写着‘倚天’、‘屠龙’、‘郭襄’等字样,还有些看不懂的隐语。”

“这些虽只不过是只言片语,但我料到和倚天剑与屠龙刀有关,当时心中一动。便连连向那哑仆致歉,本来他不过摔了一跤,也没什么要紧,我却劝他回去休息,说可以帮他去焚化字纸,于是将那字纸篓拿到手中。那哑仆本不识字,所以师父放心让他去办事,岂料阴差阳错,却让我发现其中玄机。”

“那字纸篓中,和倚天剑、屠龙刀相关的不过三五张纸而已,大多也不过是信手涂鸦的杂乱字迹,想来是师父思考推测其中秘要之时,随手写下的。若真是要紧文字,自也不会交与旁人。但其中值得玩味之处着实不少,我从此便留下了心,又有两次设法不露痕迹地拿到了师父丢弃的废纸,还有师父给郭女侠一份复信的底稿,掌握了些端倪。后来师父一次跟我们说起东游江南,和耶律帮主等人结交的情形,我便问起师父和郭女侠是否相识。师父正在兴头上,便说了一些当年的事迹,又透露出一些口风。”

“又过了大半年,我一日为师父收拾书房,发现好几部宋朝遗民的笔记杂录,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