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国共和谈演义 (第二部)作者:马辂 >

第31节

国共和谈演义 (第二部)作者:马辂-第31节

小说: 国共和谈演义 (第二部)作者:马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蒋介石这时又黑又瘦,他正陷于南京失陷和陶德曼调停失败的忧虑和惆怅之中。 
  陶德曼是德国驻华大使。从1937年11月开始,日本政府一面鼓动军方大举浸华, 
一面委托陶德曼出面调停,诱使中国议和。12月初,蒋介石听了陶德曼转述日本条 
件后,定下两项原则:一、不拒绝德国的调停,这样不算是亡国条件;二、华北政 
权须要保存。 
  但是,谁也想不到日军那么快就能攻占南京。南京陷落的当天。近卫文磨首相 
就扬言:北平、天津、上海、南京四大都市不守,国民政府的实体己成问题了。 
  12月14日,东京召开内阁会议,重新研究向德国大使提出的对华议和条件,认 
为取得了如此重大的胜利,而且付出了大量的牺牲,以如此轻微的条件议和,太便 
宜蒋介石了,必须对战败者追加新的条件。 
  12月26日,蒋介石婉拒了陶德曼的求见,决定由夫人宋美龄和孔样熙代为接见。 
  但是。宋美龄带回来的却是一个坏得不能再坏的消息。 
  陶德曼转达的日本所提条件极为苛刻,它包括四项基本条件、四条口头说明和 
九条细目。且看九条细目: 
  一、中国正式承认满洲国。 
  二、中国放弃排日反满政策。 
  三、在华北及内蒙古设立非武装地带。 
  四、华北在中国之主权下,为实现日满华三国之共存共荣,应设立适当机构, 
赋以广泛权限,尤以实现日满华经济合作为要。 
  五、在内蒙古设立防共自治政府,其国际地位与现在外蒙古相同。 
  六、中国须确立防共政策,并对日满两国防共政策之施行予以合作。 
  七、在华中占据地区设立非武装地带,在大上海市区域由日中协力维持治安及 
发展经济。 
  八、日满华三国缔结有关开发资源、关税、贸易、航空、交通、通信等方面必 
要之协定。 
  九、中国应偿付帝国所要求之赔偿。 
  如此苛刻的条件,直使蒋介石渗出一身冷汗。他在日记中写道:“倭所提条件 
如此苛刻,决无接受余地。” 
  日本的条件不能接受,那么是否继续和日本交涉呢?蒋介石陷入难以抉择的境 
地。 
  上海、南京相继失守,国民党军损失惨重,悲观绝望的气氛笼罩着国民政府, 
希望议和的声浪一浪高过一浪。本来一直主和的征精卫、张群等人又纷纷发表和谈 
的言论,要求蒋介石停战求和。然而蒋介石明白,这时如向日本求和,时机极为不 
利。等于乞降,必会遭到全国人民的唾弃,危及国民党的统治。 
  早在陶德曼提出调停之韧,国内舆论对于中日之间的交涉就颇有微调,山西的 
一家大报还猛烈抨击陶德曼,说他出卖中国,是日本的帮凶。后来,虽然抗战的宣 
传转移了人们的视线,但对于中日间的秘密交涉,新闻界一直十分关注,一家报纸 
在头版头条竟用了这样一个标题:“谁主张和谈,谁就是汉奸。” 
  而中国共产党对于蒋介石的活动更是极为关注,无论在报纸上,在谈话会上, 
还是夜毛泽东、周恩来的讲话中,都一再呼吁警惕求和势力的抬头,号召人民起来 
孤立投降派。显然,如果和日本直接谈判,接受日本的条件,两党关系必然破裂, 
中共决不会再像现在这样高呼“拥护蒋委员长”的口号了。 
  但是,如果断然拒绝中日谈判呢?陶德曼在向孔祥熙、宋美龄转述日本的苛刻 
条件时,特意提醒:“日本的极端分子们批评这些条件,认为太温和了。”言外之 
意,不是十分清楚吗?无疑,一旦拒绝谈判,战火将会越烧越远越烧越深,假如几 
年之内全中国被占领,他除了投降又能做什么呢?要么打游击,然而他的军队能像 
未、毛红军那样打游击吗?” 
  瞻念前途,不寒而栗。下不了决心的蒋介石只好开会决定。 
  平时,一谈起和战问题,汪精卫等人总是慷慨激昂,攻击主战的人是唱高调, 
特别对力主抗战的中共,更攻击为借刀杀人、借抗战之名图发展之实。可是在12月 
27日的国防会议上,听了日本提出的条件后,他们却一言不发。 
  周佛海左看看,右瞅瞅,实在憋不住了,便带头开了一炮:“我认为,在现在 
的形势下,鉴于中日军事实力的对比,接受德国的调停,与日本和谈是上上之策。 
至于继续作战,那无异于自取毁灭,是下下之策。” 
  对周佛海态度鲜明的发言,徽微顿首以表赞同的有,摇头摆手大力反对的有, 
更多的仍然沉默不语。 
  “孟潇,谈谈你的看法?”蒋介石叫起了唐生智。 
  “败军之将不言勇,本来作为南京失守的罪人,我无权发表意见。但是,为中 
国着想,答庞日本的这些条件,进行和谈,我看那才是真正的亡国之举,绝对行不 
通!”唐生智和周佛海唱起了反调。 
  几番争议之后,意见仍然对立。 
  最后,还得蒋介石出来收拾场面。他嗓音有些沙哑地说:“今日形势,除投降 
外无和平可言,舍抗战外无生存可图。为国为民着想,我认为抗战比议和要好一些。 
不过,我们不要放弃任何可能和谈的机会,只要不损害民族利益,纵使个人作出牺 
牲也是可行的。” 
  转眼到了元旦。这一天,国民政府进行改组,蒋介石辞去行政院院长兼职,专 
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行政院长由孔祥熙升任。副院长则由熟悉对日关系的张群担 
任。这次改组,对外显示抗战力量的加强,同时也为中日交涉埋下了伏笔。 
  元旦之夜,外交部长王宠惠无心观赏鼓乐管弦、霓裳羽衣,只顾心急如焚地等 
待陶德曼。 
  当陶德曼把日本所谓“非正式条件”的补充说明交给王宠惠时,王宠惠的心凉 
透了。这四条补充说明不仅没有从原来的条件后退,反而使日本的亡华要求更具体 
化和明确化了。 
  王宠惠立即报告蒋介石。蒋问:“宠惠,你认为日本的补充声明如何?” 
  “委员长,我认为日本的条件是亡国条件,日本认为战场上取得了主动权,便 
可以灭亡中国。提的条件完全是讹诈,企图使我方在军事失利的情况下,屈辱求和。” 
  蒋介石已经没有了上次的惊讶。似乎对日本的一套手法看透了。他疲惫地说: 
“日本提出的条件,等于征服与灭亡我国,应该拒绝。不过在此不利的形势下,还 
是要虚与委蛇。这样吧,对于田穗曼,不要马上作答,纵使问起,只说我方正在考 
虑。” 
  拖延战术已定,由于北方战事吃紧,蒋介石于1月4日飞往洛阳,部署抗战事宜 
去了。 
  日本一催再催,陶德曼一问再问,王宠惠却一拖再拖,敷衍搪塞。日本政府认 
为中国政府缺乏诚意,实质是“拒绝答复”,乃于1938年1月15日决定“陶德曼工作 
结束”。陶德曼的调停宣告失败。 
  1月16日,日本首相近卫文磨发表《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的声明: 
  攻陷南京后,帝国政府为给予中国国民政府最后反省机会正及于今日。然而国 
民政府不解帝国之真意,竟策动抗战,内不体察人民涂炭之苦。外不顾东亚全局之 
和平。 
  因此,帝国政府今后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而期望真能与帝国合作之中国新政 
权的建立与发展,并将与之调整两国邦交,协助新中国之建设…… 
  针对近卫声明,国民政府随即发表了指斥宣言。 
  1月20日,国民政府召令驻日大使许世英归国。 
  1月28日,日本驻华大使川樾茂也撤回日本。 
  和平的大门关闭了。 
  这时,蒋介石正在洛阳。为了讨论徐州会战和坚持华北问题,他电召第一、第 
二战区师长以上将领赴洛阳开会。 
  1月15日,一列东驰的火车驶进洛阳车站,从车上下来的除卫立煌等国民党将领 
30余人外,还有八路军的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和师长林彪、贺龙、刘伯承。 
八路军将领身穿灰布军装,腿缠绑带,与身着黄呢制服、足蹬皮马靴的国民党将领 
形成鲜明对照。军帽上虽然同样都缀着青天白日帽徽,但一望而知。他们代表着两 
支不同的军队。 
  车站外,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要人亲自来接。副参谋总长白祟禧走向彭德怀, 
邀彭同车:白记得,这就是当年率领红军在他和李宗仁统治的区域强渡湘江、突破 
第四道封锁线的红军第三军团长。 
  “久违,久违!”白崇禧向彭德怀伸过手去,打量着这位曾使他震动的纽军猛 
将。 
  “久违,久违!”彭德怀伸出手来,会心地笑笑。 
  八路军警卫班长递过来一把日本指挥刀,彭德怀说:“这是朱总司令赠给钧座 
的战利品。”白崇禧接过刀,连说:“谢谢,谢谢!” 
  坐到车上,彭又说:“小弟还带有最近缴获的日本军官用小手枪数支,准备奉 
赠委员长、何总长和钩座。” 
  汽车驶过洛阳市街,白崇禧手持指挥刀反复把玩,沉吟不语。车转了个急弯, 
才回神转目,答道:“玉阶兄及军座指挥有方,八路军英勇善战,令人钦慕!” 
  此后,国民党军界人士和国内外友人,多以得到八路军赠送的日本战刀、手枪 
等战利品为荣,有的还当面索赠。 
  在洛阳会议上,蒋介石发表训词,表示坚决抗战。会后单独会见朱、彭、林、 
贺、刘,表示接受朱、彭提出的改造军队、开放民众的意见,但对八路军提出的扩 
大编制、增加经费和武器供应的要求,采取了敷衍的态度。蒋介石看到,在华北战 
场上大显身手的八路军将领,虽然和国民党将领有同样的薪傣规定,但依旧是士兵 
装束,生活简朴。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曾在讨袁战争中名震川鄂的刘伯承,竟还穿着 
一双草鞋;而他自己的将军们,戎装凛凛,生活阔绰,却不乏怯敌之人。看着看着, 
不胜唏嘘,感慨系之。 
  会毕进餐,蒋介石特邀朱、彭共桌,以收刺激“将心”之效。这一举动,果然 
使在座的国民党将领侧目而视。 
  席间,蒋介石约彭德怀同车赴武汉继续会谈,彭应允了。 
  这时,徐州南北战事吃紧,蒋介石深感八路军在敌后配合,牵制华北日军的重 
要。在会谈时,他伺彭德怀提出:“我已决心与日军决战于徐州。徐州得失,关系 
中原全局,当待八路军努力配合。可否在青纱帐起时,派队袭击津浦线,进行支援?” 
  彭德怀慨然答道,“为了配合徐州会战,不待青纱帐起,即当派队前往。” 
  蒋介石甚为满意。他注视着彭德怀。一个久沉在他胸中的希望冉冉升起。 
  蒋介石这次单独约彭德怀赴武汉会谈,当然主要是为了解决八路军对徐州会战 
的配合问题,但同时,也不无其他用心。 
  从1928年夏天以后,在送到他手里的有关红军活动的情报中,“朱(德)、毛(泽 
东)、彭(德怀)、黄(公略)”是使他最伤脑筋的几个字。第二次江西“剿共”不利, 
曾冒出来个黄汉湘其人,向蒋介石献计,自报奋勇,带着蒋的委任状,去苏区策反 
黄公略(黄汉湘之侄)和彭德怀。结果蒋介石得到的不是彭、黄二杰,而是黄汉湘的 
人头。1932年,又有一个叫舒适存的人,不识相地向蒋献策,以重金收买彭德怀。 
蒋介石前事不忘,不耐烦地回答:“好,好,以后再说。”舒适存讨了个没趣。 
  以后,蒋介石就不断悬赏捉拿彭德怀,直到第二次国共合作。而今天,彭德怀 
不卑不亢,坐在他的面前:紫黑皲裂的皮肤刻染着北国疆场的风霜,两道浓眉凝集 
着一股凛然之气,宽厚的嘴唇透露出农民的质朴本色,徽微向下的嘴角又显示出刚 
正、倔强的个性;灰色的布军装,经过几个月的栉风沫雨,虽已褪色,但穿扣整齐, 
扎束硬挺,正如许多人评论的,是标准军人的仪态。 
  国共合作共同抗日,八路军的战绩频传,蒋介石一则以喜,一则以忧。他决心 
用他的拿手好戏试探一下——这拿手戏在他击败各路军阀,统一全国的大业中,是 
大大奏过效的。 
  会谈完毕,彭德怀告退欲起。蒋介石忽然笑吟吟地问起彭德怀的家庭情况:有 
没有归里探望,府上可安,等等。彭沉默不答。蒋搓搓手:“如有难处,我可嘱张 
主席(湖南省主席张治中)关照。” 
  “承委座垂询,职家早承何健主席关照过,连祖上三代的坟都挖了,家弟二人, 
至今在外流落。”彭德怀冷冷一笑。 
  “有这等事?不像话,不像话!我马上下令保护,你让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