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红色三部曲之红色的起点 >

第27节

红色三部曲之红色的起点-第27节

小说: 红色三部曲之红色的起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拢蠖诤铣ど吃缆瓷搅跫姨ㄗ硬毯蜕抑校蝗汉糜芽幔唇恕靶旅裱Щ帷薄D翘斐鱿岬挠胁毯蜕⒑问搴狻⒗钗骸⑾翳ぁ⑾羧聪糇訒溃⒄爬サ堋⒙拚铝⒊缕裘竦仁嗽凇段液兔蠖囊欢吻劬防锼率龅氖鞘耍凇睹蠖昶住防锛窃氐氖鞘恕P旅裱Щ嵋浴案镄卵酰祈缕沸校牧既诵姆缢住蔽谥肌O翳け煌凭傥芨墒拢蠖⒊缕裘裎墒隆O翳と绱嘶匾涞溃骸拔仪逦堑梦彝瓿赡舛ㄑЩ峁嬲碌哪歉龃喝铡D舛ǔ龅墓嬲掠衅咛酰挤浅<蛎鳌C蠖镣旰螅醋魅魏纹缆邸H缓笪颐怯职盐颐蔷龆ㄊ堑谝慌嵩钡拿扛鋈说挠诺阒匦潞耸盗艘环N颐且恢乱晕嵌际呛细竦摹K枪灿芯湃耍偌由衔颐橇饺耍Щ峁灿惺着稍薄F咀盼颐悄昵崛说哪枪扇惹椋颐亲猿剖鞘觥ト恕绺菏贝氖姑∥颐且惨晕舜酥涫切值埽凶殴餐谋Ц河肜硐耄凶畔嗷サ淖鹬赜胗寻!   
    “一个星期天的早上,在第一师范的一个教室里(实际上是在蔡和森的家里),我们十二个人聚在一起,十分庄严地举行了第一次正式会议。我把印好的新民学会规章分给每个人并征求他们的意见、疑问和评论。但没有什么新的意见提出。于是每个人又交了一点会费,我被当选为第一任秘书。我们决定不设会长一职,会议就结束了。新民学会就这样宣告诞生了。尽管没有什么演说,但我们十二人之间已建立了更为密切的关系,我们献身运动的雄心和热情有了新的动力。我们都意识到,从现在起,我们的肩上担负了新的责任。    
    “毛泽东在会上一句话也没说。我们都清楚我们的目的和会员应该做的事情,主张每个成员都应以切合实际的作风行事,而不应空谈高论。学会中只有一个喜欢为讲话而讲话者,那便是陈昌,此人以发表冗长演说闻名。我们这位同学来自浏阳,与我偶然相识,于是成为好友,可即使是他,也没有在新民学会成立大会上发表演说。陈昌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组织者之一,一九三○年二月在长沙就义。    
    “新民学会成立以后,大约每月举行一次会议。尽管不是什么秘密聚会,我们仍尽量少为人注意……”萧瑜:《我和毛泽东的一段曲折经历》,昆仑出版社一九八九年版。    
    这个新民学会,一九二○年发展到拥有七八十名会员。尽管新民学会还不是共产主义性质的组织,但后来其中的很多人成为中国共产党骨干。毛泽东从上海回到长沙之后,他跟陈独秀谈及的组织“改造湖南联盟”未付诸实现,倒是在一九二○年八月二日组织了湖南“文化书社”。《文化书社缘起》中,一语道明书社的宗旨:“没有新文化,由于没有新思想;没有新思想,由于没有新研究;没有新研究,由于没有新材料。湖南人现在脑子饥荒实在过于肚子饥荒,青年人尤其嗷嗷待哺。文化书社愿用最迅速、最简便的方法,介绍中外各种新书报杂志,以充青年及全体湖南人民新研究的材料。”长沙《大公报》一九二○年八月二十四日。文化书社经理为易礼容,“特别交员”为毛泽东。此外,聘请了李大钊、陈独秀、恽代英等为“信用介绍”。文化书社在湖南销售《新青年》每期两千册,《劳动界》每期五千册,还销售《共产党宣言》、《马克思资本论入门》、《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史》、《唯物史观解说》等马克思主义著作。刚刚创办了文化书社,毛泽东又组织了湖南“俄罗斯研究会”,这个研究会“以研究关于俄罗斯之一切事情为主旨”。一九二○年九月二十三日上海《民国日报》刊登消息,作如下报道:“湖〔湘〕人组织俄罗斯研究会于本月十六日开会,推举正式干事,姜咏洪总干事,毛泽东书记干事,彭璜会计干事,并推彭君驻会接洽一切。……”    
    


第五部分:响应蔡和森从法国给毛泽东写来长信

    就在湖南“俄罗斯研究会”成立的那天——一九二○年九月十六日,在法国蒙达尼男子中学,一位黄皮肤、黑眼珠的二十五岁的小伙子,正伏案用中文写一封长信。    
    他有着一头浓黑发亮的头发,一双锐敏的眼睛,身材颀长,门牙突出。他是毛泽东的密友,此刻正在给毛泽东写信。此信竟长达八千余字!他的这封长信,后来被毛泽东编印在《新民学会会员通讯集》里,这才得以传世。这封信非同一般,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史上一篇不可多得的重要文献。他,蔡和森,一个不苟言笑而又意志坚强的人,是湖南湘乡县人,出生于上海。蔡和森又名蔡林彬,常使人误以为姓蔡名林彬,其实他复姓“蔡林”而名彬。倘若追根溯源,他原本姓林——他的九世祖姓林,因过继给姓蔡的舅父为子,改为复姓“蔡林”。后来他以蔡和森闻名于世,人们也就以为他姓蔡了。    
    蔡家世代经营“永丰辣酱”,颇有名气。只是到了蔡和森的父亲蔡蓉峰手里,家道日衰,“永丰辣酱”易主《中国共产党党史人物传》第六卷,陕西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二年版。    
    蔡和森有二兄、二姐、一妹。妹妹比他矮了一截,可是性格跟他一样倔强。他的妹妹亦是中国共产党名人,叫蔡畅,中国女杰也。后来她成为李富春夫人,曾担任全国妇联主席。多子女,家中入不敷出,蔡和森的童年是清苦的。他过着学徒生活。直到十六岁,才得以进入小学。    
    他发奋求学,连连跳级。十八岁那年,他“跳”入了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成为毛泽东的挚友。杨昌济视毛、蔡二君为他最为得意的门生。毛泽东组织新民学会时,蔡和森是最积极的支持者。正因为这样,新民学会的成立会是在蔡和森家里举行的。    
    一九一八年六月,蔡和森赴京,住在杨昌济家,商议赴法勤工俭学事宜。他从北京给毛泽东去信,于是,毛泽东率罗章龙、李维汉等人从长沙赴京。一九一九年十二月,蔡和森终于从上海坐船奔赴法国。同行的有他的母亲葛兰英、妹妹蔡畅以及蔡畅的同事向警予——蔡畅在长沙周南女校任教时,向警予也在那里执教。在船上,蔡和森与向警予朝夕相处,产生了爱慕之情。到了法国,他在给毛泽东的信中也透露,“我与警予有一种恋爱上的结合,另印有小册子,过日奉寄”《蔡和森致毛泽东》,引自《共产主义小组》,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一九八七年版。    
    “开首一年不活动,专把法文弄清,把各国社会党各国工团以及国际共产党,尽先弄个明白”《蔡和森致毛泽东》,引自《共产主义小组》,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一九八七年版。    
    蔡和森“猛看猛译”法文马克思主义著作,豁然开朗。在一九二○年八月十三日,他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极为明确地提出要在中国组织共产党。    
    现将此信摘录示下:    
    我以为先要组织党——共产党。因为他是革命运动的发动者,宣传者,先锋队,作战部,以中国现在的情形看来,须先组织他,然后工团,合作社,才能发生有力的组织。……我愿你准备做俄国的十月革命。这种预言,我自信有九分对。因此你在国内不可不早有所准备。……木斯哥万国共产党(引者注:即莫斯科共产国际)是去年三月成立的,今年七月十五开第二次大会,到会代表三十多国。中国、高丽(引者注:即朝鲜)亦各到代表二人,土耳其、印度各有代表五人。据昨日报土耳其共产党业已成立。英国于本月初一亦成立一大共产党。法社会党拟改名共产党。现在第二国际党已解体,脱离出来者都加入新国际党,就是木斯哥万国共产党。我意中国于二年内须成立一主义明确、方法的〔得〕当和俄一致的党,这事关系不小,望你注意。……现在内地组织此事须秘密。乌合之众不行,离开工业界不行。中产阶级文化运动者不行(除非他变)。……如此旗帜鲜明地提出组织中国共产党,蔡和森的见解比许多与他同时代的进步青年大大超前。就在他写此信之际,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刚刚诞生。    
    他在九月十六日写给毛泽东的长信,又一次明确提出组织中国共产党:    
    我认〔为〕党的组织是很重要的。组织的步骤:(1)结合极有此种了解及主张的人组织一个研究宣传的团体及出版物。(2)普遍联络各处做一个要求集会、结社、出版、自由的运动,取消治安警察法及报纸条例。(3)严格的物色确实党员,分布各职业机关,工厂,农场,议会等处。(4)显然公布一种有力的出版物,然后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我以〔为〕世界革命运动自俄革命成功以来已经转了一个大方向,这方向就是“无产阶级获得政权来改造社会”……蔡和森的这封长信,由萧瑜带回中国,毛泽东直至一九二○年底才收到。一九二一年一月二十一日,毛泽东复函蔡和森道:“你这一封信见地极当,我没有一个字不赞成。党一层陈仲甫先生等已在进行组织。出版物一层上海出的‘共产党’,你处谅可得到,颇不愧为‘旗帜鲜明’四字(宣言即陈仲甫所为)。”    
    


第五部分:响应“何胡子是一条牛”

    蔡和森写给毛泽东的信末,总有一句“叔衡、惇元、殷柏、启民、章甫,均此”。列在第一名的“叔衡”,亦即何叔衡。他留着八字胡,人称“何胡子”。“何胡子”年长毛泽东十七岁,在新民学会之中岁数最大。他,一八七六年五月二十七日(清光绪二年五月初五)生于湖南宁乡。家境贫寒,据说因为他的生辰中有两个“五”,在堂兄弟之中又排行第五,湖南流传“男子要五不得五(午)”,仿佛命中注定这个孩子前途无量,于是家中挤出一点钱,无论如何要供他上学。    
    何叔衡在二十六岁那年,考中秀才。不过,他不愿在衙门中做事,便在家乡当私塾教师。何叔衡是一位思想解放的秀才。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爆发不久,“十一月四日,他还专程回到家里。动员父亲、兄弟和邻居剪掉辫子。一九一三年他到长沙后,又曾连续三次写信回家,要全家女人放脚。这一年暑假,他回到家里,看到都未放脚,便风趣地说:看来只动嘴动笔不行,还得要动手动刀才能解决问题。接着,他搜拢一石灰篓子的裹脚布和尖脚鞋,拿了菜刀,搬出木凳,在地坪里当场砍烂,终于迫使全家裹脚的女人都放了脚。”《中国共产党党史人物传》第四卷,陕西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二年版。    
    何叔衡又是一位上进心极强的秀才。自知四书五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已经三十七岁的人,居然考入湖南公立第四师范,跟那些十几岁、二十来岁的青年坐在一条板凳上,当学生,听新学。不久,他转入湖南第一师范,在那里与毛泽东相识。友谊超越了年龄。共同的思想,使“何胡子”跟毛泽东相知日深。    
    本来,照年龄,何叔衡比毛泽东大了一辈(他甚至比陈独秀还大三岁),而做起事情来,何叔衡往往是毛泽东的助手。何叔衡称道毛泽东“后生可畏”。    
    何叔衡在湖南第一师范毕业之后,在长沙楚怡学校任教。    
    一九一七年暑假,“何胡子”回到宁乡县杓子冲家中度假。毛泽东和萧瑜扮作“乞丐”,从长沙出发,徒步旅行,曾到“何胡子”家做不速之客。萧瑜在《毛泽东和我曾是“乞丐”》一书中,详细描述此事。那天,毛泽东和他从宁乡县城步行了一百四十里,走到“何胡子”家已是半夜了。他们兴奋地敲打大门,高喊:“何胡子!何胡子!赶快起来,让我们进去!”这一喊,惊动了“何胡子”全家。他的父亲、夫人、弟弟、弟媳、侄子,全都起床了。知道毛泽东和萧瑜化装成“乞丐”漫游湖南,何叔衡道:“你们真是两个奇怪的家伙。你们做的事真乃怪哉也!”虽然毛、萧已吃过晚饭,何叔衡仍以酒招待。经过这半夜惊扰,翌日何家仍破晓早起,如同往常一般。毛、萧参观了何家的猪厩,见到三百多斤重的浑身雪白的肥猪,大为惊讶。“开阔的大菜园里长满了鲜美的蔬菜;园中整齐清洁,一根杂草也没有,这尤其使我们惊叹。当我向何老先生提到这点时,他很是高兴,并用书呆子口吻摇头晃脑地说:‘杂草有如人品低劣,心术不正之徒,一定要铲除之,其对秀美之菜蔬危害也,大矣乎,君子乎,圣人乎!’“何胡子由衷地笑起来了:‘你们看我父亲的古文怎么样?不错吧?有其父必有其子!’”何叔衡之家,是“耕读之家”。他的父亲、兄弟、妻子务农,他在省城当教书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