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国法律人剪影(全文)-第3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作为一个法学家,有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是必要的,但作为真正意义上的法学家应该著作等身,”他指出尽管1978年之后被推到了教学第一线,但当时毕竟二十多年没有接触法律,在法律人才奇缺的情况下很多人仅凭着原来最基本的东西就可以走上讲台。同时作为他个人还要参加行政管理、社会活动,“外国法学名著没有一本完全系统地读下来,”江平丝毫不掩饰自己,这足可以作为我师江平教诲的“人贵有自知之明”的真实写照了。他指出,“我们这一代作为法律教育者,应该作为梯子,通过自身的经历能够在法学教育战线上培养出一批具有现代法律意识、具有民主法制观的新一代法律工作者才是最大的贡献。”我师江平高兴的告诉笔者,目前已经看到其所在的中国政法大学以及其他兄弟院校在这方面已取得了可观的成绩。
江平赢得师生的更多赞誉是在90年代初离开中国政法大学校长职位之后,多少年来印有他的名言“只向真理低头”的文化衫成为许许多多法大人毕业离校的必选之物,他提出的“四年四度军都春,一生一世法大人”也成为法大学子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柱,多少年来给本科生的讲座中唯有我师江平享有在大礼堂做讲座的殊荣。1996年,我师江平在《终生不诲——四十年执教有感》中用这样的言语表达了他对教师这一职业的偏爱,“四十年的执教,行将画上句号,当然经历了风风雨雨、磨磨难难,但对于我所选择的道路,此生不诲!如果让我来世重新选择职业的话,我仍将以作一个大学教授为第一目标。”在采访中,江平告诉笔者,作为一名大学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还应教给他们方法,更应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
“他以坚定而乐观的信念,担当了中国社会变革时代的一个智者,成为当代中国法学的精神引路人,”2000年12月我师江平迎来70华诞,执教于中国政法大学的爱徒龙卫球在《只向真理低头——江平先生70华诞人生回顾》一文,毫不吝惜地如此评价江平。熟悉中国法学教育以及中国法制建设进程的读者,应该清楚如此评价毫不为过。
(发表于2002年11月25日
《人民日报海外版》第六版)
告白与申谢
这本薄书所收录的篇什,是我近年来对中国法学先贤与前辈的学问和人生研究的一点心得。
我对于中国法政人物的关注,经历了这么一个过程:2003年前后,借着《人民日报?海外版》实习生的名义,我有幸采访了法学界一批德高望重的学者,如张晋藩先生、江平先生、王名扬先生等。大约是那些采访使我获得了自信,后来我又妄想采访目前还健在的民国法学大家,最终付诸实践的比如芮沐先生、潘汉典先生等,我希望通过这些采访尽可能挖掘他们的学问人生。后来我甚至还想做一点介于口述历史和法制史之间的工作,我把它命名为“口述法史”。除此之外,我花费更多心力所做的研究,就是对民元以来中国法政人学术及其人生相关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在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过程中,我一直想尽可能弄清楚,这些法学家到底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以及在他们所处的时代,这些言论和行为又起了什么样的作用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此外,还一直关注这样一个问题,即“什么是他们的贡献”。我想这些问题的价值在于,能够让我们逐步地回到历史现场,复原被以讹传讹的历史,也尽可能使模糊的历史变得具体。同时,通过对于法学先贤学术及其志业的了解,让当下孜孜以求中国宪政法治事业的法律人,多少有点历史的归属感,多少从历史中获得点安慰,多少从历史中吸收点经验,多少从历史中汲取点教训。
还有一点,就我的感受而言,在目前中国法史研究中,制度史和思想史的著述已经很多,但从人物史的角度去观察法史的似乎还很少。而我们的法史教育,更多是一种面目狰狞的教科书体系,动辄“出法入礼”、“民刑合一”之类让人找不着北的宏篇高论。就我个人的研究而言,还有一点希望就是让多姿多彩的法史更加具体一点,更加有趣一点。
此外,我还得就“百年中国法律人剪影”这个书名做点说明。这么大而全的一个题目,里面却只选了十位法律人,可能会让人觉得有点“大题小作”,和我追求“具体法史”的理想也不无冲突。的确,百年中国法律人的学问人生应该有更加厚重的文字来记载,需要更多的资料来让他们的历史回归真实。因此,我在此申明,并非本书没有提及的法政人就不值得去研究,我依然在搜集诸多法政界知识分子的史料,诸如王造时、罗隆基、史良、张志让等等,他们也都是中国法史上一段珍贵的记忆。
感谢曹志先生的引荐和中国法制出版社罗洁琪编辑的辛劳付出,承蒙她为拙稿润色斧正,最终得以出版面世。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张晋藩先生慷慨题写书名,吉林大学教授邓正来先生、著名战地记者唐师曾分别赐序,龙卫球、杨玉圣、程春明、王俊秀、余世存、陈宝成等师友撰写了精彩的评语,尽管这些评语由于版面限制无法全部刊出,但我依然感激不尽。
现供职于新华社山西分社的“搭档”江宏景、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的艾群提供了部分图片,徐艳军协助扫描了部分图片,一并志忱。几乎一辈子生活在大沟寨村的父母家人含辛茹苦,望子成龙,而我一事无成,依然为还助学贷款而苦苦奋斗,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心中只有无尽的感激和歉疚。才女李云舒相伴两年多,这些文字大多是在她的督促下写成的。这本书算作对他们的报答吧。
陈夏红
2006年7月3日于昌平舒云居本书来自免费txt小说下载站
更多更新免费电子书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