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官悟语-第2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还十分精神,乐呵呵的;而当一听是绝症时,很可能一下子精神就倒了,床也起不来了,路也走不动了,甚至连吃饭、说话的劲儿也没有了,比霜打了的庄稼还蔫。在工作中或遇到无端指责、打击报复,或遇到造谣中伤、恶意攻击,这样必然给当事人以精神上的重压和打击,犹如霜打的庄稼,情绪低落、意志消沉,锐气受挫,精神一蹶不振。庄稼被寒霜打了就会枯黄、冻坏,人被“霜”打了,不仅提不起精神,还会影响身心健康。
不良精神如“火”。人发火后,往往不冷静,轻者动嘴,重者动手,甚至还要动棒、动刀。这里的“火”主要指上下级之间、同级之间遇事不冷静、怒火发作的不良精神状态。领导在工作和生活中,常会碰到不如意的事,听到不顺耳的话,这时很容易无名火起,怒上心头。如果不加以克制,一触即怒,火冒三丈,拍案而起,大发雷霆,必然会说出一些过头话,办出一些过头事来,伤害同事或下属的感情,甚至会把事情搞糟。
不良精神如“刀”。这里主要指人们遇到天灾人祸或者受到诽谤、污蔑、造谣中伤、打击迫害后,心灵受到损伤而产生的不良精神状态。文革期间的批斗、整人,造成大量冤假错案,许多有才华有成就的政治家、艺术家受到残酷迫害,有的被逼走上自杀的绝路,就是这种情况。当一个人精神受到折磨时,常说心如刀割、万箭穿心、心里在流血,就像被人捅了一刀一样。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人会想不开,有的愤懑生病,有的精神崩溃,有的走上绝路。精神状态决定人的思想状态,如果自己不能从不良状态下解脱出来,就会导致毁灭性的行为后果。
驾驭精神法(3)
对付不良精神的五种办法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人总是要遇到各种不如意乃至挫折的,所以不良精神对人的影响不足为奇。关键是我们要加强自身修养,正确对待人生,用积极的态度主宰精神,驾驭精神。对付不良精神或不良情绪的办法有五:
忍得住。忍得住就是学会忍耐。古人云,“小不忍则乱大谋”。平日要加强修养,增加涵养,学会宽容和冷静。要沉着、冷静,注意控制自己的情感,掌握自己的情绪,尽量不发生无谓的冲动。自己想发火时或者别人对自己发火时,都要用“忍”来“制怒”。林则徐把“制怒”作为座右铭,提醒自己遇事要忍,省却不必要的烦恼,避免更大的精神伤害和损失。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对任何不公正和不愉快的事,关键要学会忍耐。
挺得住。挺得住就是学会自强。一个人要成就一番事业,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挫折。困难和挫折并不可怕,怕的是困难面前抬不起头,挫折面前挺不起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黎明前最黑暗,熬过去就是光明。人常说,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要挺得住,要以顽强的毅力去战胜它,做到目标不移,决心不变,精神不衰,锐气不减,自强不息,奋斗不止。坚持就是胜利,挺过去就是成功。
想得开。想得开就是善于自慰。《红楼梦》里的《好了歌》说得好,“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要淡泊名利,至少不能看得过重,能争取的尽量争取,争取不到的不要强求,要有“顺其自然,随遇而安”之境界,要深谙“有得有失,知足常乐”之真谛。一时想不通的事情就不要去硬想,一时理解不了的事情就不要去穷究,决不可死钻牛角尖,一定要学会自己安慰自己,自己给自己解脱,活它个洒脱、自在。
看得开。看得开就是善于调节。“失之东隅,得之桑榆”,“东方不亮西方亮”,山不转水转。学会辩证法,就心明眼亮,把事情看开,就没有解不开的难题,没有摆脱不了的烦恼。把大的看小,把浓的化淡,把自己的事当成别人的事,把眼前的事当成过去的事。遭遇打击迫害,据理力争也说不清的,要把眼光放远,等待时机。功过是非,让历史与众人评说。
放得开。放得开就是善于排遣。硬想也没有用的,便把它搁下,暂时不去想它。人要学会果断,该拿的拿得起,该放的放得下。百年随时过,万事转头空,好像和没有这回事一样。学会放松自己,用转移法可以有效排遣不良情绪。运动、外出散步、找人聊天、专注于自己的某一项情趣或爱好,都是排遣的好办法。
鲁迅先生说过:“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精神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没有精神将一事无成。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要想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单靠自己的力量是不行的,必须团结广大干部群众,采取各种有效途径,千方百计地调动人们的兴奋点,千方百计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想方设法克制人的不良情绪,精心保护每个人的良好精神状态,让每个人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这样,我们的事业就能更加兴旺发达。
权威来自四种力(1)
我们在工作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同样的话,有的领导说出来“一言九鼎”,有的领导说出去“一文不值”。问题的主要原因在领导者的权威。权威不等于权力。
权威来自廉洁,廉生威;权威来自公正,公助威;权威来自勤奋,勤出威;权威来自情感,情聚威;权威来自业绩,绩壮威;权威来自能力,能增威。
○权力
○能力
○魅力
○情感力
权 力
一个领导者必须拥有权力,没有权力便不成其为领导。权力的力量就是使别人服从。正确运用权力可以产生巨大的带动力。
恩格斯在《论权威》一文中指出:“权威,是指把别人的意志强加于我们;另一方面,权威又是以服从为前提的。”“能最清楚地说明需要权威,而且是需要最专断的权威的,要算是在汪洋大海上航行的船了。那里,在危险关头,要拯救大家的生命,所有的人就得立即绝对服从一个人的意志。”根据恩格斯的论断,权力实际上有两个特点:一是权力具有强制性,是强加的,必须服从的,否则就会有直接间接的或大或小的后果。二是权力又是一种力量或一种能力,即支配、控制或影响他人心理和行为的能力。
先说权力的强制力量。强制的先决条件是掌权者必须有能力制裁属下的不服从行为。强制的优点在于能非常迅速地实施计划,因为不需要与施权对象有过多的纠缠。强制当然令人不愉快,但却简单易行,避免拖拖拉拉。使用强制办法,是一个领导者权力力量的充分体现。运用强制办法,要注意把握两点:强调别无选择;同时让对方体面地接受安排。如果流露出一点有商量余地的意思,你就输了。当然让部下保住面子也同样重要,像强迫调动可以被称作暂时借用,强迫停职可以对外宣称是因健康原因自动辞职等等。只要可能,要尽量把反面因素的影响淡化,增加正面因素。强制力是一个领导者权力力量的集中体现,被领导者害怕因拒绝服从会带来更大的损失而不得不服从。
再说权力的支配力量。支配力量是权力的专制,支配和权力几乎是同一语,有支配就有权力,有权力同时就有支配。支配的目的是左右被支配者的意志,使其按照权力主体的意志去行动。支配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但又不是处处都表现出强制性。例如,上级领导告诉下级人员应该怎样做,这是一种支配。另一种更重要的支配是上级可以支配下级人员干什么工作、受什么奖励,以及受什么惩罚。在这种支配关系中,下级人员有的愿意接受,有的不愿意接受,但下级必须服从,没有其它方案可以选择。因此,支配同样有强制力包含其中,对不服从者,有的虽不能马上实施强制,但迟早要想办法加以制裁。这就是支配的严厉性。
综上所述,权力是一种特殊力量,其特殊性在于具有强制力、支配力,其核心是左右被支配者的意志。
能 力
将帅无能,累死三军。兵强强一个,将强强一窝。可见领导者的能力至关重要。这种能力能产生巨大的号召力。
领导者威望的树立,不仅与其政治素养、道德品质有密切的联系,而且与其能力素质也直接相关。那些政治素养、道德品质较好,而能力素质差的“无能的好人”,是难以树立其领导威望的。
成功的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表现出了超群的领导才能,能得到上司的赏识和信任,同时也能受到下属的佩服和拥护。这样,领导者的威望就会逐步树立起来。在工作中就会一呼百应,大家就会心悦诚服地在你的领导下工作,这样,支持者就会越来越多。缺乏能力的领导者,工作业绩不佳,上司不太满意;而下属总觉得自己的能力比他还强,不愿意在他的领导下工作。无能者领导有能者,自然就树立不起领导的威望,而且也不能赢得更多的支持者。
毛泽东同志之所以在我党、我国人民心中具有崇高的威望,不仅在于他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优秀的道德品质,而且还在于他具有超凡卓绝的领导才能。
在遵义会议以前的长期革命斗争中,陈独秀、王明都曾领导过我党的革命斗争。但是他们都不具备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制定出正确的革命路线的战略头脑,不具备团结全党同志走向胜利的统帅能力,所以先后犯了右和“左”的错误,导致了革命斗争的多次失败,把党引向了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正是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的“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的革命道路。他团结全党同志和人民群众,根据不同的历史时期制定出不同的斗争策略,把革命一步一步地引向了胜利。例如:在井冈山和中央苏区的斗争中,制定出“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游击作战方针,赢得了四次反围剿的胜利。而李德的阵地战,则导致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遭到惨败。
凡是走上领导岗位,担当一定职务的领导者,肯定有他自身的优势。领导能力应与领导者的职务高低相适应,能力越强,职位越高。同时,领导能力对领导者的影响力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大多数情况下,领导者的能力与影响力成正比关系,能力高,其影响力就大;能力低,其影响力就小。
权威来自四种力(2)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也在发生变化。比如评价一个领导者,人们并不在乎他的职务高低和官衔大小,关注的是这个领导者能力的高低,议论的是他是否是一个能干实干的领导,看重的是其能否给一方百姓造福。一个能力较强又干出实绩的领导者,就会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就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力,人气就旺,就会赢得广大干部群众的尊重和敬佩。可见,领导能力在领导者影响力的形成中起巨大的催化作用,这种作用一旦到位,在下属或群众中就会产生一种心理磁力,吸引他们自觉接受领导者的号召和指挥。
魅 力
一个好人不一定是好官,但一个好官必定是好人。因为好官有着高尚的人格魅力,这种魅力会产生巨大的感召力。
领导者的人格魅力,是领导者与他人交往中,影响和改变他人心理行为的能力。这种能力,来自于领导者的品格、素质、知识等,来自于自身的道德修养。高尚的人格魅力,产生权威。
人格魅力取决于德。常言道,德高方能孚众。领导者依靠德可以树立威信。德,是领导者必备的基本素质。德包含三层意思:一是政治上坚强可靠,坚决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改革开放,不断创新,大胆开拓;二是道德品质高尚,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能为人师表,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能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的侵袭;三是思想作风优良,为人正派,表里如一,言行一致,作风民主,平易近人,密切联系群众。一个领导者如果没有良好的道德素养,甚至道德败坏,行为不轨,这样的领导即使才华出众,也会被群众唾弃。
人格魅力取决于廉。廉就是清正廉明,就是廉洁自律。提起廉洁,人们很自然会想到包公、海瑞、于成龙这些古代清官,他们清正为官,被人千古称颂。共产党人中也有许多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好干部,比如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禄、孔繁森、牛玉儒、任长霞,在群众心目中享有崇高的威信。自古以来,公正无私、不贪不占的官员,由于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