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的论语-第2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子》说:“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同样是指出道德、修身以利天下的次第。又说“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最高明的往往是最平常的,本章“能近取譬”就是说要从身边的事情开始,实践推己及人的原则。孔子一方面强调了仁是由己及人的品德,另一方面也是针对子贡这样“善辩”者说的,潜含的意思是:不要嘴上说大话,“博施于民而能济众”那连尧舜都还做不到呢,最好是先从身边“至平常”的事情下手,真正落实仁的品德才行。
从这里我们也知道,中庸是仁、智的融合,是高超的行为艺术,对为政、为学,立身处事都非常重要,它发挥到极至,便是圣人也担心做不到的。
《雍也第六》全篇回顾
第1…2章,以冉雍提出问题,引出关于为政“简”与“大简”的讨论,但没有具体点明中庸的概念。
第3…7章,从不迁怒、不二过,君子周急不继富,山川其舍诸,三月不违仁等几个不同角度,来阐述“待人、处事、为人、为学”的各种智巧和方便,让我们横看成岭侧成峰,去领略中庸的原则。
第8…12章,孔子对季康子问其学生能否从政的回答、闵子骞决绝拒为费宰说明权利的诱惑,伯牛之病苦、颜回之贫苦,表明中庸的品德需成长于患难,要经受住各种考验,具备知人之智、自知之明的大智慧和力透生死、穷通,守死善道的大定力才最真实,象冉求那样画足自限的人,是难以具备这样的品行的。
第13…17章,中庸的行为具备灵活性,很可能叫人真假难辨,所以提出君子儒与小人儒来界定。君子儒是光明磊落、为国为民、居功不傲的,小人儒则是不修德行、为自己的利益而不择手段的。
第18…22章,讲“中庸”之道应如何逐步培养。文质彬彬即是君子。质直才是生活的真谛,小人靠的是运气和侥幸而已。好的品行也能让人获得成功,只要乐于我们的学业、事业,并不断学习,培养自己的根性,就能获得成功。就为政来讲,把百姓利益放在首位,敬鬼神而远之,先难而后获,就是君子之道。
第23…27章,讲“中庸”之道在运用方面的原则。仁与智结合,才是真正的中庸。变与不变、动与静的完美结合,就能在为政中准确把握社会变革与继承的关系,也能避免他人对自己的伤害、欺骗,避免让自己误入歧途。
第28…30章,最后以孔子见南子惹来谣言一片,明确指出现代社会普遍缺少中庸的品德——仁与智的结合。最后用子贡的问题,指出“至高明而道中庸”的真谛,劝人们从身边事推己及人,努力修学中庸的品行。
本篇主要是阐述什么是中庸,以及怎样实现中庸的品德。
述而第七孔子素描
『1』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孔子说:“阐述过去的典籍却不另行著作,相信、也喜欢研究往圣先贤的智慧,私下里,我想成为老彭那样的人。”
老彭的说法自古不一,有说是“老子、彭祖”两人,有说为商朝大夫钱铿(kēng),因封于彭城,善导行引气,岁八百,世人称“老彭”。
“述而不作”可不是现代人的作风,今天的学者总喜欢作一些“自己”的学问,好象不数典忘祖便不足以显示出他的才学似的。但大家只要想想,有不同即是矛盾,矛盾就意味着代表事物的一个方面,是相对的、局部的,不是彻底的真理。而对于真正心性之学的行证,一旦突破相对的二元世界的时候,那些学者就全傻了,以他的智慧始终无法理解。这就是“所知障”,将自己的丁点知见死抱住不放,认定天就是井口那么大。而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发现,他的祖先们早就通晓了一元心性之学。孔子躬行澈证,果而如此。那又何必另行著作呢?只要把祖先的东西向后人阐述清楚就可以了。
中国人的疑古之风始于清朝晚期,中国由一个高高在上的天朝,变成人尽可欺的软柿子。人们感到困惑,对现状非常不满,便把造成这种现状的责任一股脑推给我们的祖先,尤其是痛骂儒家。既不去追究宋明理学扭曲儒家思想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也不去追究历代统治者怎样误解儒家经典以愚民,只是胡乱找个替罪羊。孔子便当起了替罪羊,让大家有了出气口。而这股疑古之风,使中国人对自己的文化一下子失去了信心。胡适《你莫忘记》一诗(原载《新青年》第5卷第3号),主诉求便是“这国如何爱得”,结尾甚至说:“你莫忘记:你老子临死时只指望快快亡国:亡给‘哥萨克’,亡给‘普鲁士’——都可以,——人总该不至——如此!”可见胡适老先生所谓的“激愤”,完全不是理智和有益国家的心态,而相当于看见外国兵强奸自己的姐妹,他反从旁叫好的变态和猥琐。这是怎样的一股错流?!西学东渐一直延续到20世纪90年代,人们还普遍认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一个没有自信心的民族,怎么可能领世界之先?所以今天是时候还传统文化一个公正的评价了。
『2』子曰:“默而识(zhì)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孔子说:“将各方面的知识默默记取于心,学习从不感到满足,教诲别人也从不感到厌倦,除此以外,我哪还有什么可取之处呢?”
识是记住的意思。“学而不厌”不是天生就有的好习惯,它源自阅读方面的培养。小孩的天性是坐不住的,所以要从有兴趣的读物上培养他的阅读乐趣,才能逐渐达到“学而不厌”的境界。我自己反省,有“一日不读书便觉得面目可憎”的感觉也只是这几年的事,还远没有达到“学而不厌”呢。“一事不知,儒者之耻”,要真正成为一个儒者何其难也!也足见当今满大街的“儒学大师”,多半是瞎吹的。
“何有于我哉”意思是:我还有什么呢?之前“何有于政”也是这种句式,后面也会经常碰到这样的句子,都是孔子谦虚的表达方法。当然也有很多注解说是:“这对我有什么困难呢?”好象孔子故意炫耀似的,那孔子还算什么“温、良、恭、俭、让”?活脱脱一付小人得志的样子嘛。所以这些细节搞错了,也是蛮令人喷饭的。
『3』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孔子说:“道德品德没有人去修学,学问没有人去讲解,听到真理却不能如实去做,有过错也不能勇敢地改正,这些是我所担忧的啊。”
越读《论语》越是与孔子惺惺相惜,他的情怀真是慈悲,世人却偏偏不能好好体会。德不修、学不讲、闻义不徙、知错不改,这都是世人的通病。或许孔子正是因此而投身教育事业吧。一切圣贤的都从事教育事业,圣王从政也是为了教育、带领百姓向善,只不过教育的方式方法不尽相同罢了。
『4』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孔子平常在家的时候,很轻松舒展、很高兴愉快的样子。
“燕居”就是“宴居”。忧国忧民的孔子,是不是老板着脸开心不起来的呢?不是的。生活中的孔子悠闲而自若,一付无事于心的样子。如果忧国忧民就是郁郁寡欢,那孔子恐怕活不到七十三岁。所以孔子的修为,绝对做到“八风吹不动”、“对境心不起”,才有资格去教化别人。否则人家不受教,自己反而嗔、怒、恚、怨,非但不能度人,反害了自己。好老师可不是那么容易当的,必须内心安详、充满爱心,就算面对再淘气的学生,也用其耐性、技巧去感化,而不是天天和学生斗气。
『5』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孔子说:“我怎么老得这么快啊!很久都没有梦到周公了!”
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姬昌的儿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鲁国国君的始祖,协助周武王伐纣建立周王朝。武王死后,年幼的周成王即位,周公以王叔身份摄政。后来管叔、蔡叔、霍叔制造流言,诬蔑周公将篡位。惧于流言,周公于是不问政事。后成王悔悟,迎回周公。三叔叛变,成王令周公征伐以定天下。周公便招贤纳士,广集贤才,“一饭三吐吐哺、一沐三握发”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时期。周公平定叛乱之后,“制礼作乐”,是西周典章制度的制定者,他帮助周王朝开创了八百年的基业,功德巍巍,是孔子所崇拜的圣人。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孔子心怡礼乐,夜梦周公。我有时候白天听大德们的讲经,晚上那些善知识便会入梦来授课。我写这本书的时候,孔子也几度到我梦里为我讲学,真是好梦不愿醒啊!期间还有可爱的玉白麒麟、五彩喜鹊于梦中临门,皆是想未曾想的物事。还有一次我于梦中知道是梦,便想白骨观正好由此领会一番,何不变个骷髅来看看,果然就现出白皙的骷髅,于手中把玩,研究了一夜。当然,这些听起来挺神秘,其实也不过是心性所现,一点也不希奇。
人对梦的研究还很肤浅,梦与现实之间的关系究竟几何,谁也说不清楚,佛教中有个梦成就法,也许将来人们能利用梦做更多的事情吧,比如学英语什么的,那就省时间了。
素质教育,有教无类
『6』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孔子说:“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本,以仁为向导,徜徉在六艺的美妙世界。”
本章异峰突起,转入孔子教育思想的内容,也可以说是《论语》阐述的核心内容。
道:是人形而上的心性,道体,即天命、天道、性。
德:是心性之相。道无相而有妙用,所以德相为清净。孔子将德具化为诗、礼、乐,认为可由清净、“思无邪”的礼乐来施政、教化万民,使人们善根增长,于礼乐中渐渐感悟道体。
仁:是道的用,包括了清净、平等、智慧。仁之用贵在“里”,最好是象颜回一样好学、不违仁。里仁才能得到真正的智慧,所以在为人处世中应以仁为原则,须臾不可违背仁。
艺:是仁、智的具体表现,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也就是一般所讲的个人才能,用以培养专家的。在孔子看来,道、德、仁是人应该一生致求的根本,朝闻道,夕死可矣。通道之后,对六艺的修学有莫大的帮助,因为道是“一以贯之”的。我们不能武断臆测圣贤教育是重心性,轻科技的,或者说古代的教育出不了专家,这是很大的误解。《礼记·学记》中说: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xiáng 地方学校,乡学),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
“百乐无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在教育体系方面,过去有家塾(家庭教师)。现在家庭都追求物质生活,夫妻双双工作,孩子就交给保姆教育,保姆又交给电视去教育,真可谓“长时”熏修啊。所以现在的小孩年纪虽小,个个都懂得金钱、色情和暴力。我朋友的小侄女才10岁,上四年级,她常说:“我好烦哦,班里有两个男同学爱上我了。”你说多恐怖,小小年纪就开始情情爱爱了。媒体上还经常报道一些中小学生绑架、杀死同学的事情。这些都是从哪里学来的?电视里学来的。
古圣先贤的教育目标,前七年是打好基础,让孩子懂得做人、做事的原理方法,属于对德、仁、道的学习。到第九年“知类通达”,便开始了专业学习的道路。这样基础扎实,易触类旁通,与现代教育精、尖、专的目标并不矛盾。正如钱学森说小时候背《孟子》有益其科学研究那样,因为道与六艺相通。再如古今中外的科学家,不少都从《易经》中获得了灵感,计算机二进制便是源于《易经》的阴阳观点,而“相对论”则是受到佛经的启发等等。中国古人同样注重科技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科学技术的落后,只是从宋以后才开始的,那时八股之风大盛,创新精神自然被贬向无生国里了。
综上我们可以发现,孔子的学问主要分四个部分:道(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