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的论语-第1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孔子说:“管仲这个人真是小器量呀!”有人说:“管仲节俭吗?”孔子说:“他享有相当于国家商税收入三成的食邑,行政管理方面又不能精简机构,怎么谈得上节俭呢?”“那么管仲知礼吗?”孔子回答说:“国君大门口设立照壁,管仲也在大门口设立照壁。国君出于外交礼仪需要,在同别国国君会见时有反坫坛,管仲也有反坫坛。如果说管仲知礼,那还有谁不知礼呢?”
实际上孔子对管仲其他方面的评价是相当高的,但以礼、俭而言,孔子却认为他做得还不够好。比如说“官事不摄”——政府机构臃肿,效率低下,就是对人、财、物的最大浪费。吃公粮的人多了,非但消耗国家财政,而且人浮于事,反而造成行政决策的低效率。另外,当你已经意识到它的弊端,想要精简时,又不得不面对打破整个官员“关系网”的严峻考验。
我们平常评价一个人一定要理智,不能依情感好恶来对待。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便是对圣贤的言行,也要经过客观考量,不能囫囵吞枣,更不能断章取义。吃鱼要吐骨头,吃香蕉要拨皮,我们学习管仲的美德、仁政,不等于要在礼、俭方面跟他亦步亦趋。东施效颦成千古笑谈,是因为东施不懂得分析好恶,恰恰把西施痛苦、不美的一面学来了。生活中的东施是非常多的,有人学习西方文化,不学他们的敬业精神,却去学性开放、无政府主义等,学的全是垃圾。佛教中不少大德修般舟三昧成功了,有人能辟谷,是不是我们也跟着学?学习不是迷信,应该学智慧而非形式。所以真正的聪明人绝不去造神、不搞教条主义。
周栗、管仲的例子说明礼的运用不是那么简单的,与时代的社会发展水平、个人的品德和能力不能简单划等号。以“郁郁文乎”周朝之德政,尚种栗;以管仲之才能,尚不知礼。礼用的不同层次需要在切实履行中去细细体悟。
『23』子语(yù)鲁大(tài)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xī)如也,从(zòng)之,纯如也,缴(jiǎo)如也,绎如也,以成。”
语,告诉,动词用法。大师是负责音乐方面的官名。翕,微微张开。从通“纵”。皦,音节分明。
孔子与鲁国的大师探讨音乐方面的看法,他说:“音乐的道理是大概可以知道的:开始演奏时,轻微悠扬,渐渐释放情绪,纯正激昂,节奏明快,一浪接一浪,直到结束时,依然余音缭绕。”
孔子是个非常精通音乐的人,“乐其可知也”是谦虚的话。《史记》记载:
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
看孔子学琴,我们也可感受到“一门深入”对为学的重要作用。孔子从学曲、学节奏,到学习琴曲蕴涵的情感和主题,继而能通过曲韵感受到作者的为人和胸怀,对音乐的精通能到这一层的,当今谁有?
礼用要发挥到极致,就如同演乐,翕如、纯如、缴如、绎如。演乐的过程就是礼用的过程,一开始未必纯熟,轻微起步,到后来逐渐明朗,节奏明快,最后结束时仍余音缭绕。礼乐的作用正是如此,它所形成的人心向善的动力,教化的时间越长,其惯性越大。好比中国人孝敬的观念,几千年来深入人心了,即便有几代人没有特别接受“孝弟”教育,仍能自觉地遵循某些孝弟的言行,这就是余音缭绕的效果。
『24』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duò)。”
仪地的长官要求见孔子,他说:“凡是有学问的人到我这里,还没有谁是我见不到的。”随从引他去见孔子。出来后,他对大家说:“你们这些年轻人,何须担心礼乐沦丧呢?天下早已无道了,现在上天就是要以孔先生为榜样,唤醒世人呢!”
仪为地名,在今河南兰考县境内。封人是镇守边疆的官。木铎,木舌的铜铃,古代天子发布政令时摇它以召集听众。“仪”地与礼“仪”同字,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故意略去他的名字?这个长官是有些傲气的,想必也是个君子,是什么力量令仪封人前倨后恭?文中没有直接表述,只能从仪封人的话去揣测,或许是孔子身上所体现的“礼乐”之美、之德吧。他与孔子一番谈话之后,出来相当感慨地说:孔子身系礼乐道德,他是天生来唤醒世人的!或许他之前所见的君子,都没让他感到如此震撼吧。“古来圣贤皆寂寞”,孔子的一生奔波困苦,所为者何?别说知心难求,就连知其行的,也少之又少。所以文中的仪封人很重要,可他的名字、他是谁却不重要。《论语》之妙,要于这些细节处去品。
『25』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孔子说韶乐:“韵律很优美,所表现的精神内涵也很积极、善良。”他说武乐:“韵律很优美,但所表现的精神内涵就没那么好了。”
韶是古代歌颂虞舜的乐舞。武是歌颂周武王的一种乐舞。尽美是形式,尽善是内容。后人将“尽善尽美”形容完美的事物。孔子说武乐“未尽善也”,可见孔子欣赏周礼是有批判的继承,不是顶礼膜拜。
中国文化有几次鼎盛时期:周、汉、唐及清初,领世界之先。今天中国的礼乐文化,歌曲、电影、小说和戏剧等,真正的精品还是战争时期创作的一些作品,例如“红色娘子军”将芭蕾舞与中国文化相结合,算是首开先河之作。其中原因,除了国家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能呕心沥血去从事文化事业的优秀人才外,还跟我们在文化市场上的运作经验不够有关。例如中国动画片的发展,就是因为观念、体制和市场意识等方面的差距,使上海等地的大批优秀制作人才不断流失,让本来位居国际先列的中国动画片创作一下子跌落谷底。最近几年,白先勇等人排演的青春版《牡丹亭》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凡响,对昆曲的保护和宏扬起到积极的作用。可是,他们的成功也是因为幸运地获得了一些企业家的资助,其他人就未必有那么幸运了。回首汉唐,我们的祖先除了发展经济,更创造了文化的盛世。如汉史著作、辞赋、服装与丝绸之路。唐诗、佛艺、舞蹈、书画、唐三彩。即使是明清时期,在小说、戏曲、陶瓷艺术等等方面也是精品叠出。今天的中国,我们在生活温饱之余,又能否在文化的历史长河中留下更加华美瑰丽的精彩篇章?
尽善尽美是礼乐文化在实际运用时的最高境界,篇末再次予以强调。
『26』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孔子说:“身居高位的人,没有宽仁之心。在各种礼仪活动中,普遍缺乏诚敬。就算是办丧礼,都没有发自内心的哀伤了,叫我怎么能看得下去呢?”
“居上不宽”是强调居上位者的先锋模范作用。实际上,“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纲”字,应该理解为“垂范、以身作则”的意思才合理。
这里回顾篇头礼乐崩坏、人心不仁的现状,指出礼乐崩坏的三条病根,表达了孔子感慨世人不再懂得礼乐的精神,而使社会陷入混乱局面的无奈。今天的礼乐文化,又何以观之?经济发展,国力强大,可如果失去文化的传承,精神上成了侏儒,这个国家和民族将何去何从?文化的传承,匹夫有责,国人当于此处深思。
《八佾第三》全篇回顾:
第1…4章,描写礼乐崩坏、人心不仁的现状,提出礼的本意究竟是什么的思考。
第5…8章,由林放发问,来阐述礼的本意:真情实感、纯洁善良才是礼后面的精神内涵。文中用“绘事后素”作比,形象地表达了礼是用以表现人们内心情感、美德的载体,不是用来争斗、攀比、实现欲望的工具。
第9…13章,以杞、宋不懂得保存礼乐文献,说明人们对礼的精神内涵的漠视。如果不懂得礼的本意,其行为表面虽符合礼的要求,可实际上却得不到礼的好处。比如禘礼就已经变味了。如果是不赞同的祭祀,那还不如不祭。那些只想着以祭祀谄媚讨好或免难的人,其实并不懂得礼的精神,获罪于天是无所祷告的啊。
第14…19章,讲礼的取舍。只有彻底明白礼的本意,在生活中才能正确取舍,知而不迷。选什么形式的礼?周监于二代,更符合礼的本意。什么是礼?每事问也就是礼啊。礼与节约的冲突呢?应重视饩羊所代表礼的精神。怎样与国君相处?臣事君以忠就可以了,事事尽礼会让人觉得你在拍马屁……等等这些,只要了解礼的本意,就懂得处理了。
第20…25章,讲礼用的原则。“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引出话题。点评周栗、管仲在“礼”方面的瑕疵是说礼用要达到完美之不易。以演乐为喻是讲解礼用的过程。仪封人对孔子的评价说明社会太需要真正的礼乐精神了。最后以韶、武的对比,说明尽善尽美是礼用的最高境界,要做到是非常不容易的。
第26章是《八佾第三》篇的结论,回顾篇首,再次警醒礼乐崩坏的现实,提出宽仁、礼敬、丧哀三条以礼治国的重点。
“八佾”是国君才能欣赏的舞蹈,本篇主要讲礼乐的精神内涵,以及礼用的基本原则,表明这些原则对一个国家是相当重要的,尤其是领导人和从政者,更应深入领悟礼乐教化的内涵,并在国家治理方面加以创新落实。
里仁第四仁发于心,入于智
『1』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zhì)?”
“里”原意是乡里,引申为“安住”。择是“假使”的意思。以前的注解说“里仁”是居住在有道德之乡,“不住仁德之地,怎么能有智慧呢?”孔子是在告诉我们怎么买房、选址?那请问:哪里有这样的风水宝地?果真有的话,世上岂不是永远不会再有弱智儿童了?真谬之极矣。
《论语》到这里,就涉及到孔子的中心思想“仁”。钱穆在《论语新解》上说:“孔子言礼乐本于周公,其言仁,则好古敏求而自得之。礼必随时而变,仁则古今通道。”可见仁并非来自书本,也不是他人传授的,而是孔子在为人处事中领悟出来的。那么要彻底了解它的含义,也需要在生活中历练印证才行,我们此处先作理论上的研究。
“仁”这个字是“二人”,古时候象形字的写法,是两人鞠躬的形状,它的造字方式是并列、有规律的,表示“亲”、“平等心”的含义。《中庸》记孔子之言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所以仁表示与人相处以亲的最高原则,即以平等、亲爱的心态面对二元世界,虽不是心性的最高学问,却是外用的立足点。拿道家的思想来说,太极表示心性,这时没起作用,一起作用就分阴阳,所以两仪是用的起始点,“仁”就好比“两仪”,是心性通达一元而行于二元的用,而里仁则是通达一元的途径,可悟出万物之始的“太极”——“道”。本章可解释为:
孔子说:“安住在仁的境界才是最宝贵的。如果无法达到仁的境界,怎么能得到真正的智慧呢?”
本篇只要把握“道、仁、智”三个字的关系,就好理解了。“择不处仁,焉得知”是点出中心思想:保持仁的心境,才能得到智慧。仁为心性之用,智得成于仁,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智慧与聪明是有区别的,世人所说的聪明指自己不吃亏,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局限于某一时、某一事。智慧简单讲就是该吃亏时能吃亏,该占便宜时也懂得占便宜,其立足点是双赢、大赢,是大格局的。仁是人人本具的平等心,能对人事保持一视同仁,以此为出发点权衡利弊才是智慧。它以公利为出发点的,追求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最大化。这种“吃亏是福”的大智慧需基于对宇宙人生真相的正确认识,常人是做不到的,所以说惟有里仁才能得智,能“爱人”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