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恐怖电子书 > 审判 >

第35节

审判-第35节

小说: 审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饧隆D剿缧略�2001年4月15日中纪委的调查笔录上,非常气愤地写道: 沈阳盛传刘涌通过郭秘书给我十几万美金。这件事是有人在暗地里做文章,这跟沈阳的政治气候有关系。还说我去刘涌在太原街的工地视察过,这纯粹是无中生有,我从来没有到刘涌的工地去过。刘涌的工地在哪里,我说不清楚,这一点可以问我身边的工作人员。至于说我给刘涌题字“让沈阳的小吃火起来”这句话是我1997年题给沈阳市饮服公司的,根本不是题给刘涌的。关于在沈阳打黑这件事,早在2000年春节,我就做过批示,同意市公安局打击黑社会势力的。当时公安局打刘涌实际上是打我。刘涌的案子,我希望组织上认真查一下。说刘涌给我拿十几万美元的人,本身也是有问题的。   
  “八面人”慕绥新魂归何处(3)   
  笔录形成后,慕绥新认真地看了笔录,然后又用钢笔添了一行字: 刘涌有此口供,应查刘涌及有关人员。才签上慕绥新三个字。 
  当然,最后我看到的慕绥新的法律判决书,在他长长的受贿名单中,也没有发现刘涌的名字。这不外乎两种情况,一是当事人坚决不承认,又没有其他旁证,没有办法落实;二是他真的没有接受刘涌的受贿。 
  其二,他坚决不屑于与马向东为伍,在专案组的笔录中还火烧张国光,以表示坚决与他们划清界限。换句话说他承认自己是腐败分子,但是与张国光、马向东不是一伙的。并把省长张国光在马向东案件中扮演的不光彩角色,暴露在专案组眼前。这一点给所有的专案组成员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他第一次与专案组谈话,讲的全是马向东问题,还不时地烧到了张国光。慕绥新说他1995在省里当省长助理时,就认识马向东。1997年到市里后,双方合作得也较好,马向东要到中央党校学习,慕绥新考虑到他个人前途,同意他去了,而且对马向东的分工也没有调整;1998年市里调整班子,省里准备派个常务副市长,张国光省长也对慕绥新吹了风,认为马向东不错,慕绥新坚决同意马向东当常务副市长;在这段期间,慕绥新承认他对马向东的事情有所耳闻,市里许多老干部也提出过意见。慕绥新说:我与张国光省长讲过,国光省长做过我的工作。所以马向东出问题他是有责任的。马向东案件以后,中纪委到沈阳办案,很多人劝我不要查办马向东案件。但我认为马案是中央查办的,我要和中央保持一致。以后,马向东的爱人章亚非找我,提出要我帮助承担12万美元的事情,来救马向东。我没有答应。当时我们谈得很不愉快。以后,我感觉章亚非采取了一些措施,到中央、中纪委告我。我讲这些就想说不是我在整马向东。省里市里一些同志认为是我整马向东,我也无从解释。2000年新年时,国光省长曾对我说“马向东案件不要搞了”。继而,他又讲了马向东的一些问题。例如土地审批,就他一个人批,风险很大。为此,我成立了土地审批小组,由我任组长,对此他很有意见。以后,马向东感觉我对他不信任,多次向我表白,1999年春节后,他在我办公室汇报完工作后说,准备给老大存点钱,以你的名义在香港存40万美元。我当时很吃惊,也没有同意。到了1999年4月份左右,马向东又跟我说,准备在香港给我存储1000万港币,我也没有答应,并将此事对文才书记、闻世震书记做了汇报等等。显然,他不是在标榜自己什么,也不是想摘出自己什么,而是在强烈暗示: 他是腐败分子,但与张国光、马向东不是一丘之貉。 
  其三,当然,在他生命的最后阶段,他作为一个有理想有信仰的信徒,最关注的还是他灵魂的最后归宿。他不知道灵魂这种东西,是真的?还是假的?是什么构成的?是微妙、微小的粒子?还是流动的云、缥缈无形的烟?能不能经受住这毁灭性的考验?灵魂对于一个自由人来说,融化在生活中烟消云散了;对于一个身陷囹圄的囚犯来说,只能被狱墙所吸收。 
  我在检察机关最后认定慕绥新受贿情况一览表上,那冰冷、僵硬的数字也使我看到了慕绥新对平晓芳的火热感情。一张是慕绥新不同任职阶段受贿收礼情况表: 从1993年4月至1996年5月算起,他在任省建设厅厅长兼省长助理期间,受贿335万;平均每月11万;从1996年5月至1996年12月,他在任副省长兼政法委副书记期间,受贿24万。平均每月33万;从1996年12月至2000年12月,他在任沈阳市市长期间,贪污受贿7385万,平均每个月154万。 
  如果按年份统计,还有一张慕绥新受贿情况表: 1994年受贿36万;1995年受贿294万;1996年受贿245万;1997年受贿65万;1998年受贿150万;1999年受贿2835万;2000年受贿240万。从这个表上,很明显可以看出: 他的绝大部分贪污受贿都是1999年以后的,换句话说,是他和平晓芳结婚之后。   
  “八面人”慕绥新魂归何处(4)   
  当然,他在写给平晓芳的信中,经常不提自己的病情,却经常引经据典谈精神、谈理想,谈灵魂,还经常蹦出几个陌生的外国人名字,以显示其才华,以显示其灵魂的高尚。 
  他在写给平晓芳的信中,更多的还挥舞起牵动情感的纽带,把人间最美好的词都赤裸裸地用上了: 什么“爱妻,亲爱的老婆”,什么“可爱、善良的老婆”等等;把人间最深的思念都倾诉出来了,什么“想疯了,急疯了”,什么“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等等。甚至他还在一封信中,提到平晓芳的孩子,他告诉平晓芳有一天晚上突然想起给平晓芳与前夫的孩子起个名,能否叫“平新娇”,以此来表达他的心情。无疑,这些都是慕绥新离开人间最后的表演,当然也是慕绥新疯狂贪污受贿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他属于老牛吃嫩草,他不得不为年轻的娇妻着想,他可以不惦记自己,也要惦记平晓芳,惦记平晓芳的孩子,目的只有一个: 那里是他灵魂最后的港湾。 
  2001年11月25日,平晓芳被解除“两规”。那时,她已经一无所有了——党籍没有了,职位没有了,财产没有了,八一公园内那个副省级的小楼,也被收回去了。可是她心里已经没有时间想得太多,她只想尽快见到丈夫,她知道丈夫来日不多,哪怕多与丈夫呆上一天也好。所以,她那天早上出来后,连家都没有回,便从沈阳直接坐大巴奔赴大连。那一刻,她明白了,她认识慕绥新后,一直就被慕绥新捏住了灵魂,就一直为慕绥新活着。 
  当平晓芳走进病房,看见离开不到3个月的丈夫,如今面容憔悴,瘦得都脱了相,顿时心如刀割,强忍住眼泪,轻声说道:“老公,我来了!” 
  日夜牵挂的妻子突然出现在面前,慕绥新根本没有想到。他躺在床上起不来,只得转过头,目不转睛地看了半天,确信无疑了,才轻轻地吐出一口气:“好了,我以为见不到你了呢?这下我可放心了。” 
  妻子能从他的“阴影”里解脱出来,无疑对于他来说是最大的安慰。他知道自己彻底坦白这条路走对了,他和妻子的心是相通的,他们一起做出的努力组织看到了,组织上是公正的,不然的话,他死也不会安心。 
  至今沈阳的老百姓还能抱着善良的愿望,愿意看到慕绥新阳光的一面,愿意看到他主观上干事的一面;他呆过的三冶的同志都说三个女人毁了他;沈阳的老百姓说他是干事市长……这大概是慕绥新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 
  但是,这只能是他和他亲友的美好愿望,是老百姓没有看到问题的实质。事实上“边出政绩边腐败”,大帽子底下开小差,无疑是在新的历史时期,腐败分子搞腐败的显著新特点。因为任何一个头戴红顶子的官员,不嘴里喊以人为本,不干出点政绩,不给自己插上几根漂亮的羽毛就无法向上级和百姓交代,也都很难在官场上混下去。这可能也是我们一些搞腐败的干部,都是两面人、三面人甚至八面人的根本原因。这无疑也是我们党和人民需要认真反思的地方。 
  2001年10月10日,大连、南京等地中级人民法院对“慕马大案”第一批案件作出了判决。法庭认为: 慕绥新受贿财物共计661万元,并有265万元的巨额财产来源不明,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他的副手马向东却以贪污、受贿、挪用公款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判处死刑。 
  此后,平晓芳是陪他在病房里度过的。监管慕绥新的已经不是中纪委专案组,而是换成了狱警。慕绥新仍然躺着,平晓芳还是半躺在床边,她一只手搂着慕绥新的脖子,一只手给他梳头脸贴脸地给他唱歌。而慕绥新的头整天埋在她的怀里,她的怀抱成为慕绥新最后人生的平静港湾。 
  2002年3月2日,当在报纸上看到慕绥新死了的那天晚上,我翻来覆去睡不着,天亮时脑海里才跳出一个奇怪的问题: 什么是人的最大财富?我想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难怪慕绥新到最后也没有看清自己,他说,我一直想做一个好人,怎么就成了一个坏人呢?   
  “八面人”慕绥新魂归何处(5)   
  我想,慕绥新作为一个受党教育多年、历经千辛万苦才爬上高位、良知还没有彻底泯灭的高官,那痛苦癌症病魔的折磨,一定比不上心灵深处的折磨? 
  在20世纪即将结束,21世纪的曙光即将降临在那个刚刚落成的雄伟壮丽的“沈阳21世纪广场”时,慕绥新曾经在广场的世纪钟下,埋藏着《本届市长给百年以后沈阳市长的一封信》。 
  他前脚刚刚离开那个寄托着他雄才大略的“沈阳21世纪广场”,后脚就被中纪委“两规”,成了贪赃枉法的大贪官。这巨大的反差,绝妙的讽刺,不是他与相信他的人能够理解的…… 
  今天这些都已经变成逝去的过眼烟云,100年后我们都不在了,那时人们会怎样评价今天的事情呢?   
  历史在这里沉思(1)   
  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中国在世界上从来没有这样引人瞩目,也从来没有这样令人惋惜: 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个个高官的乌纱帽落地。这是重大的历史转型期大浪淘沙的必然规律! 
  历史在这里沉思,世界在这里观望,人民在这里呐喊。 
  诚然,这种令人发指的高官“前腐后继”的腐败现象,在中国改天换地、承前启后的伟大进行曲中,只是一个不和谐的音符。但是它毕竟是存在的悲剧,是触目惊心的!我们每一位党员,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不允许这种腐败滋生、不允许这种悲剧在中国泛滥成灾。 
  从今天的角度看,高官慕绥新腐败不是孤立的,并有“前腐后继”上升之势。追根溯源,我认为不能把账完全都算在个人头上。因为从客观上看,我们现实社会确实存在着伸缩度很大的“三大空间”,是造成了慕绥新“三大悲剧”的根本原因: 一是党的最高理想与历史转型期之间,往往有一个真空——人性的弱点,不是极度萎缩,就是极度膨胀,是欲望无限膨胀造成了慕绥新的性格悲剧;二是民主与法制之间同样也有一个真空——使权力不是倒向这一边,就是倒向那一边。这个体制悲剧空间,使腐败乘虚而入腐蚀了慕绥新的权力;更可怕的是第三点,我国现行的“弹性法律”,让无数贪赃枉法的高官感到有机可乘……所以说,我们治理腐败,清除腐败的土壤,决不能头痛治头,脚疼医脚。而是一项整个中华民族综合治理的大工程,需要全社会一起营造一个政治、经济、文化的良好环境。我相信到了那时候,无论是高官慕绥新,还是高官霍绥新,这一个个权力之树,就会深深地扎根到人民肥沃的土壤中,就会生命之树常绿,就会根深叶茂,就会福荫一方百姓。各种虫害在这种健康的社会躯体面前,也会无可奈何。 
  万幸,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在以人为本的旗帜下,真正打响了这样一场综合反腐败的“标本兼治”伟大战役…… 
  2002年3月2日,慕绥新在病床上,在癌细胞的蚕食下,去世了。 
  之前,2000年3月8日,在开往南昌市郊的刑车上江西省副省长胡长清曾神情悲哀而又无不自嘲地对法警说:“我可以载入史册了,我是建国以来因为腐败被判死刑的最高级干部。”随后一声枪响让他在一片枯草地上服法。 
  2000年9月14日,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曾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书记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成克杰,也被执行了死刑。 
  胡长清、成克杰这么高级的干部被送上了断头台。其力度之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