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红色三部曲之毛泽东与蒋介石 >

第59节

红色三部曲之毛泽东与蒋介石-第59节

小说: 红色三部曲之毛泽东与蒋介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双十协定》共分十二条,内中标明“一致认为”的,只不过三条而已,即关于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关于政治民主化的方针、关于人民自由问题。这三条,大体属于“虚”的条文。其余九条,所写的无非是“中共方面提出”、“政府方面表示”,只是开列了双方的观点罢了。不过,不管怎么说,国共双方经过四十多天的会谈,尤其是蒋介石和毛泽东能够坐在一起会谈,而且毕竟签订了这么一份“求同存异”式的《双十协定》,是很不容易的了。    
    《双十协定》签毕,蒋介石来桂园看望毛泽东了。蒋介石非常讲究礼仪的规格。他是国民党领袖,所以只在毛泽东刚到,以及即将离渝,两次前去看望毛泽东,其余均是毛泽东去他那里。这一回,蒋介石军装笔挺,佩特级上将领章,挂着佩剑。毛泽东在楼房阶檐口跟蒋介石握手,然后陪着他步入客厅。蒋介石为《双十协定》的签订,说了几句祝贺的话,席不暇暖,便和毛泽东一起出去,坐上汽车,前往国府路,来到国民政府大楼,出席“双十节”招待外宾的鸡尾酒会。    
    过了一个多小时,招待会结束,毛泽东回桂园片刻,从此就告别了桂园。他应蒋介石之邀,和周恩来、王若飞一起前往林园,与蒋介石作第六次会谈。是夜,毛泽东、王若飞宿于林园二号楼,周恩来仍住三号楼。翌日清早,毛泽东向蒋介石辞行,他俩作了最后一次晤谈。从此,蒋介石和毛泽东天各一方,再也没有见面——虽说他们每日都在思索着如何战胜对方。十一日上午八时,蒋介石委派陈诚作为他的代表,和毛泽东一起去九龙坡机场,为毛泽东送行。他自己,对于毛泽东仍是“来不接,去不送”。九时一刻,三辆小汽车从林园到达机场,下车的有毛泽东、陈诚、周恩来、张治中、王若飞、郭沫若夫妇、张澜、邵力子夫妇、陶行知、章伯钧、茅盾等以及各界人士、中外记者。临行之前,毛泽东特地向日夜守卫桂园的士兵们致谢。毛泽东握着宪兵班长李介新的手说:“这次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大家。”    
    毛泽东在机场对记者发表了谈话:“中国的问题是可以乐观的。困难是有的,不过困难都可以克服。”一九四五年十月十二日重庆《新华日报》。    
    九点四十五分,毛泽东乘坐一架绿色双引擎C47型运输机起飞。张治中、王若飞同行。周恩来留在重庆。据童小鹏回忆,毛泽东的专机起飞后,红岩第十八集团军驻渝办事处的电台,一直紧张地与延安电台保持密切联系。在收到延安发来毛泽东平安到达的电报后,工作人员们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延安机场洋溢着欢笑,两万多人聚集在那里,欢迎毛泽东。这与毛泽东离开延安时,机场上一片担忧之情恰成鲜明的对比……    
    


第九部分:国共决战《双十协定》只是“纸上的东西”

    就在毛泽东返回延安的当天,毛泽东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他对《双十协定》作如下评价:“这个东西,第一个好处是采取平等的方式,双方正式签订协定,这是历史上未有过的。第二,有成议的六条,都是有益于人民的。”确实,如毛泽东所言,这次他和蒋介石平起平坐,对等谈判,是“历史上未有过的”。重庆《新蜀报》社论便称重庆谈判是“两党首脑,开诚协商”。翌日——十月十二日,《双十协定》由国共双方同时公布。也就在这天,王若飞和张治中一起飞回重庆。周恩来、王若飞在重庆和国民党代表继续谈判未了事宜。    
    《双十协定》的发表,引起国内外一片欢呼之声。西安《秦风日报》、《工商日报》联合版十月十二日的社论说:“分裂内战的阴霾可望由此扫清,和平建国的时代可望于兹开始,因而八年抗战的鲜血也将不至于白流,这是中国民族的福音!这是中国人民的胜利!”重庆《大公报》十月十二日的社论说:“毛泽东先生虽已离开重庆,这四十几天的旅行,必然使他痛感全国人民的热望,并证实政府及蒋主席的诚意。和平民主,团结统一,谁不在期待?快来吧!”延安《解放日报》十月十三日社论,代表中共评论重庆谈判:“八月底起,在重庆举行的国民政府代表与中国共产党代表之间的会谈,乃是抗战胜利以后,中国国内政治生活中最重大的事件,也是具有伟大国际意义的事件。”    
    重庆《中央日报》十月十二日社论,表明了国民党的观点:“假如中国真的发生内战,那就是悲剧的演出……蒋主席为了阻止这悲剧的发生,特于日本无条件投降之际,再三坚邀中共毛泽东氏来渝,商谈促进统一团结的步骤,决本宽大容忍的一贯方针,觅取中共问题合理合法的解决。”英国《泰晤士报》十月十二日述评以为:“一项令人满意的联合声明发表了,因为它至少是暂时地使内战的可能性不再突出。”倒是十月十三日美国《华盛顿邮报》的评论说得很有分寸,留有余地:“以为中国政府与中国共产党所缔结的协定,永远消除了两党间一切实际的或潜在的冲突源泉的话,便是鲁莽的想法。基本上说来,协定只是建立了中央政府与中国共产党间的休战地位,并使之合法化而已。”毛泽东也对重庆谈判发表了内部讲话。那是十月十七日,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作了题为《关于重庆谈判》的报告。毛泽东告诫中共干部们:“已经达成的协议,还只是纸上的东西。纸上的东西并不等于现实的东西。事实证明,要把它变成现实的东西,还要经过很大的努力。”    
    毛泽东这时说出了他去重庆谈判的原因:“蒋介石的主观愿望是要坚持独裁和消灭共产党,但是要实现他的愿望,客观上有很多困难。这样,使他不能不讲讲现实主义。人家讲现实主义,我们也讲现实主义。人家讲现实主义来邀请,我们讲现实主义去谈判。”另外,中共中央在十月十二日,发出《关于双十协定后我党任务与方针的指示》,作了明确规定:“解放区军队一枪一弹均必须保持,这是确定不移的原则。”大抵是在重庆太累的缘故,毛泽东病了。往日,他所说的“齿病”、“感冒”是假病,这一回真的病了,病得不轻。他手脚痉挛,冷汗不已,夜不能寐。往日,他生假病时要见诸报道,这一回真病倒要保密。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师哲给斯大林发了电报,斯大林派了医生飞往延安,毛泽东在苏联多年的长子毛岸英也随飞机一起回到延安。    
    苏联大夫的治疗,长子的归来,终于使毛泽东的病日益见好。    
    


第九部分:国共决战迷航的飞机泄露了蒋介石的天机

    蒋介石在《苏俄在中国》一书中所说的那句话,确实是他“夫子自道”,说出了他的内心奥秘:“我对共产党的方针始终是剿抚兼施的。”在蒋介石看来,重庆谈判是“抚”,所以他笑脸相迎毛泽东,给予上宾之礼;就在“抚”的同时,他又兼施着“剿”。毛泽东在《关于重庆谈判》这一内部讲话中,说出了他去重庆是“人家讲现实主义来邀请,我们讲现实主义去谈判”;蒋介石则是在重庆谈判期间,在他授意张治中致胡宗南密电中,和盘托出他的本意。此电当即被中共通过秘密途径所获,马上电告延安:“目前与奸党谈判,乃系窥测其要求与目的,以拖延时间,缓和国际视线,俾国军抓紧时机。迅速收复沦陷区中心城市。待国军控制所有战略据点、交通线,将寇军完全受降后,再以有利之优越军事形势与奸党作具体谈判。如彼不能在军令政令统一原则下屈服,以土匪清剿之。”一九四五年九月二十日中共代表团关于张治中向胡宗南传达秘示致中央电。    
    重庆谈判谈了四十三天,蒋介石确实达到了“拖延时间”的目的。也真巧,重庆谈判尚未结束,就在十月八日下午六时,就在张治中为毛泽东即将离渝、为《双十协定》即将签字而举行盛大宴会,在河南太行山麓焦作附近,一架国民党运输机迷航,降落在中共控制区内。中共军队检查了飞机。一查,查出了蒋介石的密件!机上载有写着“阎司令长官密启”字样的编号为三二五一的代电一封,是由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二组发出。代电全文:“吉县第二战区阎长官勋鉴:兹附发《剿匪手册》两册,请查收。中正。”所附两册《剿匪手册》,也落入中共部队手中!这一偶然发生的飞机迷航事件,泄露了蒋介石的天机!《剿匪手册》要剿什么匪呢?这“匪”,也就是“奸党”,也就是中共,也就是正在重庆跟蒋介石晤谈的毛泽东!一点也不奇怪,这就是蒋介石的“剿抚兼施”的最生动的写照。    
    那《剿匪手册》,送到了毛泽东手中。毛泽东一看,颇为失望,原来这《剿匪手册》虽是新印的,却是老版本,他早就“拜读”过……这《剿匪手册》,其实就是《剿匪手本》。一九三三年夏日,蒋介石在庐山举办军官训练团时,那封面上印着《剿匪手本中正手制》的小册子,被定为训练团的课本。那时,从缴获的国民党军队档案中,毛泽东就读过这《剿匪手本》。    
    笔者在南昌江西省档案馆查到了《剿匪手本》原件,并影印了该书。书的《绪言》一开头就这么写道:国家兴亡,军人之责,盗匪不灭,军人之耻。我革命军自入赣剿匪以来,至今已时逾三载,官兵死伤者万余人,而师长阵亡殉难者且及四人之多。其牺牲之大如此,而所得结果,不唯於匪无损,而且其嚣张猖獗有加无已者,何哉?主义不明,而心志不坚之所致也……古云:破山中之盗易,破心中之贼难;吾人如果欲破此江西山中之贼,必须先破吾人怕匪怕死之心贼。苟吾人而能具必死之决心以剿匪,则士卒必能以勿生还之勇气而尽忠。    
    蒋介石所谓“江西山中之贼”,指的便是毛泽东,便是中共,便是红军。    
    《剿匪手本》还附录《赤匪的战术》,历数毛泽东的游击战术。    
    蒋介石当年印《剿匪手本》,为的是消灭江西的“赤匪”。如今,十八个春秋飞逝,毛泽东已经成了他谈判的对手。蒋介石重印《剿匪手本》,就是为了完成十八年前的未竟之业。其实,蒋介石所定的对中共“剿抚兼施”的方针,更准确地说,是以剿为主,以抚为辅。或者说,抚是为了剿。一句话:剿是目的,抚是手段。剿,也就是灭绝。如《后汉书·朱晖等传论》中李贤所注:“剿,绝也。”剿共,也就是灭绝中共。对于中共,蒋介石一直是个“剿”字:早在毛泽东上了井冈山,蒋介石就要“剿灭”毛泽东,那时叫“会剿”,即调动湘、赣、闽三省国民党部队,会合在一起“剿共”;毛泽东进入瑞金,蒋介石实行“围剿”,那时调动的国民党部队更多,围而剿之,故曰“围剿”;毛泽东被迫长征,蒋介石追而剿之,曰“追剿”;毛泽东进入延安,蒋介石依然要进而剿之,曰“进剿”。不论是“会剿”、“围剿”,还是“追剿”、“进剿”,都是“剿”。蒋介石从一九二七年起,对于中共念念不忘的,便是一个“剿”字!只是日本侵略中国,民族大敌当前,蒋介石不得不联共抗日。如今,日军投降,蒋介石又继续进行他的未竟之业——“剿共”。他记起当年“手制”的《剿匪手本》。就在毛泽东到达重庆的翌日,即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九日,何应钦便下令大量重印,以供再度“剿共”之用。    
    就在《双十协定》公布的翌日,即十月十三日,蒋介石又下达密令:“奸匪若不速予剿除,不仅八年抗战前功尽弃,且必遭害无穷,使中华民族永无复兴之望,我辈将士何以对危难之同胞,更何以对阵亡之将士。”“遵照……所订剿匪手本,督励所属,努力进剿,迅速完成任务,其建功于国家者必膺懋赏,其迟滞贻误者当必执法以绳。”不过,如今中共已不那么好“剿”了。中共在抗日战争中大发展,已不是井冈山时代那“星星之火”了,而是呈燎原之势!据云,蒋介石曾咒骂,是日本人帮了中共的大忙——日军侵略中国,逼得蒋介石不得不放下“剿共”之刀,和中共一起去打日本人——虽说中共的势力已不小,但比起蒋介石来还差一大截。国民党军队,大约相当于中共部队的四倍:国民党军队为四百三十万人,中共军队为一百二十万人。蒋介石相信,尽早着手“剿共”,能够获胜。于是,在借助重庆谈判拖延时间,蒋介石调整好兵力之后,国共之战也就不可避免了……    
    


第九部分:国共决战大规模内战正“不宣而战”

    内战的枪声,其实在重庆谈判期间就已经在上党打响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