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第9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认为张子和以攻邪为主,立汗、吐、下三法与《内经》理论并不相符。
支持张子和医学见解的,如明孙一奎在《医旨绪余》就说:“张戴人
医亦奇杰也,世人不究其用意,议其治疾,惟事攻击,即明理如丹溪《格
致余论》,亦讥其偏。丹溪之说出,益令人畏汗、吐、下三法如虎,并其
书置之,不与睫交,予甚冤之。予惟人之受病,如寇入国,不先逐寇,而
先■循,适足以养寇而扰黎元也。戴人有见于是,故以攻疾为急,疾去而
后调养,是得靖寇安民之法矣。”对于张子和医疗主张表示理解和维护。
《四库全书总目·儒门事亲》条称:“从正宗河间刘守真,用药多主
寒凉,其汗、吐、下三法,当时已多异议,故书中辨谤之处为多,丹溪朱
震亨亦讥其偏,后人遂并其书置之。然病情万状,各有所宜,当攻不攻,
与当补不补,厥弊惟均。偏执其法固非,竟斥其法亦非也。。要在未明从
正本意耳!”论述意见比较温和,要求人们深刻理解张子和治疗原意。
另外,清人章楠《医门棒喝》则谓:“张子和所治多藜藿中人,故其
议论以汗、吐、下为妙法。”即认为张子和应用“攻邪”和三法,只适用
于贫寒之人,因其体质强壮,故可经受。至于富贵膏梁之人,因为体质本
虚,是不适用的。
在张子和去世后的几百年中,对他的医学主张,不断有人从各种角度
去评论,也不断有人去实践。特别是在我国北方,张子和的“攻邪”思想,
汗、吐、下三法应用,还是有相当影响的,他被称为“金元四家”之一,
称他为“攻邪”派。
文献
原始文献
'1'(金)张子和:儒门事亲校注,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研究文献
'2'(金)元好问:中州集,四部丛刊本,1929。'3'(明)孙一奎:医旨
绪余,清末石印本。
'4'(元)朱震亨:格致余论,上海受古书店,石印本,民国初年。
'5'(清)章楠:医门棒喝,聚文堂刻本,清同治年间。
'6'(清)永■等: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
杨忠辅
陈久金
杨忠辅字德之。籍贯、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于南宋淳熙至开禧
年间(1174—1207 年)。天文学。
杨忠辅于淳熙十二年(1185)任职成忠郎。因当时颁行的淳熙历简陋,
便专心研究历法,进行测候,指出淳熙历的失误。绍熙元年(1190),刘孝
荣对淳熙历进行修订,造会元历颁行,但仍没有大的改进。庆元四年
(1198),会元历失误日益明显,诏杨忠辅造新历。第二年历成,赐名统天
历颁行。杨忠辅任职太史局冬官正。这以后历法家的争论并没有由此而终
结。嘉泰二年(1202),因测验五月甲辰朔日食,统天历的预报先天一辰半,
杨忠辅被罢去太史局官。开禧三年(1207),鲍干之造开禧历,附于绕天历
颁行了45 年之久,至1252 年才为淳■历所替代。
据《宋史·律历志》记载,杨忠辅制定统天历时共完成约30 卷论著:
《历经》3 卷,《八历冬至考》1 卷,《三历交食考》3 卷,《晷景考》1
卷,《考古今交食细草》8 卷,《盈缩分损益率立成》2 卷,《日出入晨昏
分立成》1 卷,《岳台日出入昼夜刻》1 卷,《赤道内外去极度》1 卷,《临
安午中晷景常数》1 卷,《禁漏街鼓更点辰刻》1 卷,《禁漏五更攒点昏晓
中星》1 卷,《将来十年气朔》2 卷,《己未、庚申二年细行》2 卷。以上
各卷可分为三类:一是对历史上冬至、晷景记录和古今交食的考证研究13
卷,这是制历时获取精确数据的重要来源之一。如回归年等数据就是通过
这项工作导出的。二是新历本身,共11 卷,其中《历经》3 卷是它的核心,
大部分载在《宋史·律历志》中。其他如日出入时刻、太阳去极度、午中
晷影长度、更点时刻、昏旦中星等传统历法内容,也都很有价值,但由于
各自独立成卷,《宋史·律历志》略而不载,致使后人无法知其原貌。不
过仅从这些篇名来看,就知杨忠辅做了很多项目的实测工作,后人将统天
历评为宋代名历绝非偶然。三是将来十年气朔和己未、庚申二年(1199,1200)
细行共4 卷,是历法计算的具体应用。
统天历作了两项重要革新。其一是废除积年日法,虚立上元甲子,以
绍熙五年甲寅(1194)为近距历元,设立气差、闰差等的推算方法。即其上
元甲子岁距绍熙五年甲寅积3830 年,其十一月甲子日与冬至时刻还存在气
差,冬至与合朔时刻还存在闰差。以一万二千为日法,也仅是虚设而已,
实际并未使用日法的调制法则。朱文鑫《历法通志》在解释虚立上元和日
法的原因时说:“然忠辅犹虚立上元、策法者,因唐宋演撰之家,皆泥于
调日法求强弱之率已相习成风,此忠辅不欲明言改革以骇人耳目也。”其
二是设立斗分差127,实即用每过百年回归年长度减少1 分的法则。杨忠
辅发现回归年日数古大今小,不是常量,上推古代或下测将来,须用斗分
差来校正。这两项改革为元朝郭守敬的授时历所采用。朱文鑫《历法通志》
对此评价说:“杨忠辅始立斗分差,晤岁实有消长,。。为(鲍)干之等所
攻。然忠辅创造之功,已非宋人所能及。郭守敬师法忠辅,授时暗用统天,
其岁余与统天同(回归年为365。2425 日)。”故清代历算家梅文鼎说:“宋
术莫善于纪元,尤莫善于统天”,这是正确的评价。
文献
原始文献
'1'(宋)杨忠辅:统天历,见《宋史·律历志》,中华书局,1977。
研究文献
'2'朱文鑫:历法通志,商务印书馆,1934。
'3'钱宝琮:从春秋到明末的历法改革,见《钱宝琮科学史论文选集》,
科学出版社,1983。
李杲
赵璞珊
李杲字明之,晚号东垣老人。真定(今河北正定)人。金大定二十
年(1180 年)生;元宪宗元年(1251 年)卒。中医学。
李杲青年时,读经史,待人忠厚,家庭富有,后因母病,为众医杂治
而死,终不知属于何病。因此立志学医,拜易水名医张元素为师,历经数
年,颇有所得。《元史》记载:他曾给京兆酒官王善甫和魏邦彦之妻治疗
目疾;还为萧君瑞、冯栎等人治疗伤寒;为陕帅郭巨济治疗偏枯,都有奇
效,有“神医”之称。
李杲著作很多,如《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医学发明》,
《东垣试效方》、《兰室秘藏》、《活法机要》、《药类法象》、《用药
心法》、《伤寒会要》等。这些书籍有的保存下来,有的已佚,有的仅存
摘录。他的学术成就很大,可以概括为三点:
1.发扬张元素药物学说
李杲继承了张元素的学说,并加以发扬,对张元素的中医药物临床应
用提出自己的见解。他论述药物气味阴阳、厚薄、升降、浮沉的理论,以
及药物归经的学说,对后世药物学发展有很大影响,但有关的著作却没有
完整地保存下来。所著《药类法象》、《用药心法》收于王好古的《汤液
本草》书中。主要理论认为:天地、阴阳、六气(风、寒、暑、湿、燥、热),
可以归纳为:温、热、寒、凉四气。温热为天之阳;凉寒属天之阴。五味,
辛、甘、淡属地之阳;酸、苦、咸属地之阴。味之薄者,为阴中之阳,味
薄则通,如酸、苦、咸、平类药物;味之厚者,为阴中之阴,味厚则泄,
如酸、苦、咸、寒类药物。气之厚者,为阳中之阳,气厚则发热,如辛、
甘、温、热类药物。气之薄者,为阳中之阴,气薄则发泄,如辛、甘、淡、
平、凉类药物。这样将药物按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泻为阴,分别应
用。该书还指出,药物具有的性能是:苦药平升,微寒平亦升;甘辛药平
降,甘寒泻火;苦寒泻湿热,苦甘寒泻血热。五味作用,苦泄、甘缓、酸
收、咸软、淡渗泄、辛散。李杲还认为治病应知标本,“外为标,内为本;
阳为标,阴为本”。凡人身脏腑阴阳、气血、经络之病,各有标本。治病
者必先治本,后治其标,疾病方可痊愈。他还按张元素药物“归经”之说,
指出:如头痛,须用川芎,如不愈,各加引经药,阳明用白芷,少阳用柴
胡,太阴用苍术,少阴用细辛,厥阴用吴茱萸。如顶颠痛,须用藁本,去
川芎。如肢节痛,须用羌活,去风湿亦宜用之等等。其他,如治腹痛,心
下痞、腹胀、虚热、胁下痛、脾胃受湿、滞气、滞血,用药均有一定规律。
同时,李杲用药秉承张元素学说,很讲究君、臣、佐、使。如《用药
心法》中说:“凡解利伤风,以防风为君、甘草、白术为佐。辛甘发散为
阳,风宜辛散,防风味辛,治风通用,故防风为君,甘草、白术为佐。”
又说:“凡解利伤寒,以甘草为君,防风、白术为佐,是寒宜甘发也。”
以伤风、伤寒之证不同,用药君臣亦有区别。用药分两,君药分两要大,
其他次之。至于药物炮炙,用圆(丸)用散,汤液的煎造,以及昆虫、草木
采取时间,亦均论述。对于用药方法也讲到“病在心上者,先食而后药;
病在心下者,先药而后食;病在四肢者,宜饥食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
饱食而在夜。”这些都是重要的经验总结。
2.建立内伤学说
李杲生活年代正值金元战争期间,金哀宗正大九年,改元开兴元年,
又改天兴元年(1232)之际,金朝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被元兵围困半个
月。解围之后,人民患病者多,既病而死者接踵不绝。根据记载,当时都
城十二座城门,一连三个月,每日送出死者,各有一二千人,前后共有百
万之众,这是历史上记录的一次大的疾病灾疫。李杲目睹了实际情况。当
时这些疾病患者,多按外感风寒治疗。有的使用发表之剂,结果病患者大
都转为结胸发黄之症,辗转死去。因此,李杲考虑到战争期间,人们起居
不时,劳役频仍,寒温失所,朝饥暮饱,以致胃气亏乏。解围之后,一旦
饱食太过,因胃气亏乏太久,兼以营卫失养,反而不能承受,如果调治失
宜,便可促成死亡。根据以上情况,他认为外感病与内伤病必须详细分辨,
外感之邪为风寒之邪,可以伤及筋骨受病;内伤之病为饮食不节,劳役所
伤,所伤在于脾胃之气。脾胃之气不足,可以促使无形元气受病。元气主
卫护周身,如荣卫失守,皮肤间无阳以滋养,故不堪再受风寒侵袭。疾病
之由,表面看类似外感,实际却是内伤脾胃。外感证状:发热恶寒,或寒
热并作,口鼻之气壅盛有余,手背热,手心不热、头痛不止,邪气传里则
有渴。内伤之证:多燥热,咽膈不通,口鼻之气短促,手心热,手背不热,
时而头痛,食不知味,亦有渴,怠惰嗜卧,四肢沉困。凡此诸种不同证象,
有时只在疑似之间,如果不仔细分辨,则很容易出现误诊。外感伤形,内
伤伤气。凡外伤之病,皆属有余之病,主实;内伤之病,皆属不足之病,
主虚。这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疾病,治则不同。李杲指出:“伤外为有余,
有余者泻之;伤内为不足,不足者补之。汗之、下之、吐之、■之皆泻也。
温之、和之、调之、养之皆补也。”“内伤不足之病,苟误认作外感有余
之病而反泻之,则虚其虚也。《难经》云:实实虚虚,损不足而益有余,
如此死者,医杀之耳!”因此,内伤外感不容混同。
李杲的内伤学说主要是他在战争时期临床独有心得的总结。他拟定的
补中益气汤(黄芪、甘草、人参、当归身、桔皮、升麻、柴胡、白术)和升
阳益胃汤(黄芪、半夏、人参、甘草、白芍、防风、羌活、独活、桔皮、茯
苓、泽泻、柴胡、白术、黄连)等方,均取甘温除热、温养脾胃、扶养元气
为主,为治内伤病的主方,深得后世医家称赞。明王纶《明医杂著》卷一
称:“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把内伤学说与张仲景外感学说并论,
可见对李杲内伤之说的重视。李杲曾在战争中著有《内外伤辨惑论》一书,
详细记载了他的认识过程。但是,该书著成后并未立即问世,自序记载,
该书是在壬辰(1232)围城以后16 年,即1247 年才发表的。这可能是李杲
著成此书后,深恐其学说并不成熟,在以后又经过多年临床反复验证,确
信他的学说可以成立,对济世活人确有效果,方始发表。
3.发扬扶护元气和温养脾胃学说
李杲提出内伤理论,还曾著有《脾胃论》一书,专门论述人体元气与
脾胃之关系。实际上,该书可视为《内外伤辨惑论》的补充。由于该书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