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 >

第142节

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第142节

小说: 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华的外国人读中文很有帮助。天启六年(1626)服丧期满后到北京,与
龙华民(N.Longobardi)、邓玉函(J.Terrenz)、汤若望(J.A.S.vonBell)等交游,阅读和翻译机械工程书籍。天启七年(1627),补扬州府
推官。由于他秉公办事,执法严正,不屈从权势,被誉为“关西二劲”之
一。崇祯四年(1631),经登莱巡抚孙元化推荐,他于七月出任山东按察
司佥事,监辽海军务。同年闰十一月,登州参将孔有德叛变,登州陷落,
他只身逃回。崇祯六年(1633)二月,论罪发配戌边,不久,遇赦归家。
崇祯七年(1634),他在家乡创办“仁会”,以救饥、衣裸、施诊、葬死、
舍旅、赎虏、饮渴七项工作为急务。崇祯九年(1636),追忆往事,写成
《两理略》4 卷。崇祯十六年(1643),李自成攻占陕西,派人征召,他
拒赴。翌年,李自成攻占北京,崇祯自杀,他绝食七日而卒。


王徵中举之后,除了在乡间著书、务农以外,还研制各种机械。受利
玛窦等由西方输入的自鸣钟等机械的影响,他曾创制虹吸、鹤饮、轮壶、
代耕、自转磨、“自行车”等。为代替人力和畜力,他设法用水力、风力
或重力作为机械的动力。轮壶就是一种以重力为动力的计时器,上边的“十
字微机”能“左推右阻”,使齿轮运转变慢并防止倒转,相当于现代钟表
的擒纵器。“自行车”是利用所载货物的重力,通过齿轮系,驱动车轮旋
转。他曾制成“能自行三丈”的小样,并推测“若作大者,可行三里”。
自转磨的动力和传动原理与“自行车”相同。刘仙洲先生指出,为了保证
“自行车”和自转磨的连续工作,必须一次又一次地把作为动力源的重物
升高。所以,这两种机械“在机构上似乎说得通,实际上恐怕不能应用”。
王徵还曾指导工匠制造了可由一人启闭的活水闸和用机械启闭的闸,又设
计了自动启闭的活闸、千步弩、十矢连弩、袖弩、生火机、拒马刀、活揭
竿等。后来,他将自己在机械方面的研究成果加以整理,写成《新制诸器
图说》,内分:(1)引水之器,包括虹吸、鹤饮;(2)转■之器,分轮
激、风动、自转;(3)自行车;(4)轮壶;(5)代耕;(6)连弩。崇
祯十三年(1640),他对《诸器图说》作了增订,内容比原版丰富得多。
可惜其中的图已佚。

明末,西方传教士带来一些科技书籍和仪器,如龙华民、邓玉函、汤
若望就带来7 千余部书籍,其中关于机械的书不下千种,记载了多种西方
机械。天启六年(1626),王徵与他们相识后,向他们请教《职方外纪》
中的机械知识。后来,他们把自己带来的机械方面的书推荐给他。他阅后
“心花开爽”,并发现“间有数制”与自己的设想相合。他虽学过拉丁文,
但仍看不懂全文全义。于是,请邓玉函帮助译成中文。邓玉函先指导他学
习必要的计算、测量和几何知识。数日之后,已掌握梗概。然后,由邓玉
函口授,王徵笔译并绘图,选择机械学的基本知识和有关民生日用、国家
急需、简便精妙的机械装置,编译成《远西奇器图说录最》3 卷,与《新
制诸器图说》1 卷一起于天启七年(1627)刻印于扬州,清代修《四库全
书》时,著录于子部谱录类。

《奇器图说》首次较系统地介绍西方机械知识,第一卷为重解,叙述
重力、比重、重心、浮力等力学知识;第二卷为器解,叙述简单机械的原
理、构造和应用,如杠杆、斜面、天平、滑轮、齿轮、螺纹等;第三卷为
图说,有54 幅图,叙述各种机械的构造和应用,如起重机械、汲水机械、
粮食加工机械、锯木机械等。书中介绍了曲柄连杆、链轮、行轮、星轮、
齿轮系、蜗轮蜗杆、棘轮、飞轮等机构,以及人力、畜力、风力、重力的
应用技术。该书编排方法科学,先讲原理,再讲应用,图中人物一律改为
中国人,容易理解。但在具体内容组织和校刻方面有些混乱和错误。据惠
泽霖(H.Verhaeren)考证,该译著的第一、二卷多取材于S.斯蒂文
(Stevin)《数学记录》(Hypomnemata mathematica,1608)的下册和比


维斯(Vitru…vius)《建筑术》(De Architectura,1567)的第十章,第
三卷多取自拉莫里(Ramelli)《论各种工艺机械》(Le diverse etarti…ficious machine,1588)。

王徵运用西方机械知识,结合中国传统技术,制造或设计了不少实用
机械,如龙尾车、恒升、榨油活机、螺丝转梯、运石机器等。然而,他所
介绍的西方机械在中国传播范围很小,并没起到它们在欧洲的那种作用,
只是少数机械在部分地区被仿制。

王徵一生著述很多,除《诸器图说》和《奇器图说》二书外,还著有
近60 种书,如《额辣洛亚牖造诸器图说》、《藏器图说小稿》、《学庸书
解》、《西书释译》、《西洋音诀》等。

王徵做事尽职尽责,总求无愧于心,曾书一联自警:“头上青天,在
在明威真可畏。眼前赤子,人人痛痒总相关。”他为官不作威,不图声誉,
一味实做,不顾世法、官套、时尚。在“君子不器”的时代,读书人重道
轻艺。他既重道又重艺,认为:“学原不问精粗,总期有济于世,亦不问
中西,总期不违于天。”这在当时是十分难得的。

文献

原始文献

'1'邓玉函口授,(明)王徵译绘:远西奇器图说录最三卷附新制诸器
图说,嘉庆年间刊本。
研究文献

'2'宋伯胤:王徵先生年谱,上智编译馆馆刊,3(1948),2,第68—77 页;3(1948),3—4 合期,第141—144 页。
'3'刘仙洲:王徵与我国第一部机械工程学,机械工程学报,6(1958),
3,第148—162 页。
'4'惠泽霖(H.Verhaeren)著,景明译:王徵与所译奇器图说,上智
编译馆馆刊,2(1947),1,第26—33 页。
'5'李宣义:王徵所制奇器辑佚,上智编译馆馆刊,3(1948),3—4
合期,第139—141 页。
'6'志勤:关于明代科学家王徵的遗著和资料目录三种,西北历史资
料,1981,2,第106—117 页。
'7'郭永芳:王徵与所译《远西奇器图说》,见《科技史文集》第12
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邢云路

胡铁珠

邢云路字士登。安肃(今河北徐水)人。生卒年不详,活跃于16
世纪80 年代至17 世纪20 年代。天文学。

邢云路活动的明代后期,中国的古典天文学在经历了两百多年的停顿
之后正面临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据史籍记载,万历八年(1580),邢云路
中进士,其后曾任临汾令。万历二十三年(1595)在任河南按察使司佥事
时,他发现当时行用的大统历与天象实测不合,因而奏请改历。他的奏疏
受到钦天监官员的攻击,礼部侍郎范谦推举他主持改历,也无结果。几年
后,邢云路升陕西按察司副使。稍后他以历法未竟其志,乃具疏告归,居
家四载。1607 年,邢云路完成《古今律历考》72 卷,指陈古今历法得失,
并在书中提出:“太阳为万象之宗,居君父之位,掌发敛之权;星月借其
光,辰宿宣其气。故诸数一禀于太阳,而星月之往来,皆太阳一气之牵系
也。”在这里,他从中国传统历法计算所包括的日、月、五星运动和日月
食的计算都与太阳有关,即“诸数一禀于太阳”,推论出了支配行星运动
的气的来源是太阳的结论,这种思想可以认为是一种太阳引力的原始概
念。万历三十六年戊申(1608),邢云路任陕西按察使时,曾在兰州建造
历史上最高的木制六丈高表,并以这一高表测量日影,算得这一年立春时
刻与钦天监所推不同,于是写成《戊申立春考证》1 卷。书中提出一回归
年长度为365。242190 日,同现代理论计算值只差2。3 秒,这一精确度在当
时属世界先进水平。万历三十八年(1610),邢云路应召入京,参加改历
工作。万历四十四年(1616),献《七政真数》,论述推算历法的方法。
天启元年(1621),又以古今交食数例,指出授时历的不足。

邢云路一生参加了两次改历运动(1595,1610),虽然这两次改历均
未实现,但却使历法必须改革的主张更加深入人心。邢云路也因此而成为
明末复兴天文学的重要人物之一。由于历史条件所限,他著作中的内容基
本上都是对传统的重复,不过,他提出的精确的回归年长度值和朴素的行
星运动受太阳引力支配的思想,在中国天文学史上一直得到较高的评价。

文献

原始文献

'1'(明)邢云路:戊申立春考证,中华书局,1985。
'2'(明)邢云路:古今律历考,中华书局,1985。
'3'(清)张廷玉等:明史·历志,中华书局,1974。

研究文献

'4'刘鸿书等:中国方志丛书·河北省徐水县新志,台北成文出版社影
印本,1976。
'5'(清)阮元:邢云路,见《畴人传》卷三十一,商务印书馆,1935。
'6'薄树人:中国古代关于控制行星运动的力的思想,中国博物馆馆
刊,1989,12,第4—11 页。

赵献可

万芳

赵献可字养葵,号医巫闾子。鄞县(今浙江宁波)人。生卒年不详,
约生活于明万历、崇祯年间(1573—1644 年)。中医学。

赵献可少年颖敏,好学博识,于《易经》之学颇有造诣。曾游学陕西、
山西、河北等地。潜心研究医经典籍,所著敢发前人言所未言,具有进取
创新精神。其治学推崇张仲景、李东垣、薛己。治病每每应手而效,喜用
六味、八味二方,以医名著于世。其子贞观,亦精医。赵氏一生著述颇丰,
据载有《内经抄》、《素问注》、《经络考》、《正脉论》、《二一例》、
《邯郸遗稿》、《医贯》等,惜今多已佚失,仅《邯郸遗稿》、《医贯》
存世。其《医贯》一书阐述“命门”之说,甚为完整,于后世影响深远,
褒贬不一。现将其学说源流与主要观点分述如下。

命门之名,见诸《灵枢·根结篇》,历代诸家对命门的部位与作用各
有所论,颇不一致。赵献可根据《素问·刺禁论》“七节之旁,中有小心”
之观点,提出了一个较为系统的命门学说。指出命门于人身之中,对脐附
脊骨,位于两肾之间。在命门两旁,又有两小窍,右为相火,左为真水,
此一水一火,俱属无形之气。赵氏认为命门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谓心非
真君,命门乃主宰十二官之真君真主,并譬人身如走马灯,火旺则动速,
火微则动缓,火熄则寂然不动,生动形象地说明命门之火是人体一切生命
活动之原动力。由于受宋理学家周敦颐的熏陶,他的命门学说也渗透着《太
极图说》的某些观点。古代哲学认为“太极”是无形的一元之气,由太极
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分出先天无形的元阴、元阳,从而化生后天有形的
阴阳,赵献可将命门喻为人身之太极,主宰人身之先天与后天。指出命门
为“主宰先天之体”,有“流行后天之用”。主宰先天者系指人体先天无
形水、火之气即真水与相火,由命门主宰,无形之水即元精,无形之火既
元气(亦称真火、真阳),而主宰者命门即为无神,由此体现人身先天之
精、气、神。所谓“流行后天之用”,系指无形之相火与真水于命门作用
下流行周身,它们周流不息,相偶不离。否则,滞则病,息则死。赵氏所
处时代,寒凉之弊盛行,医者对阴虚火旺者习用知母、黄柏,于阳虚火衰
之假阳证亦多误用苦寒直折,赵献可有鉴于此,深为感叹。强调“火不可
水灭,药不可寒攻”。其立足命门学说,力倡温补为主,是明代温补派中
有代表性的医家。他的温补观点与同时代人张景岳有不少相似之处,但用
药则与张氏自制大补阴煎,左、右归饮不同。认为命门君主之火,乃水中
之火,火之有余是因为水之不足,不可去火,只当补水以配火,壮水之主
以镇阳光,六味丸熟地、山萸、山药、丹皮、泽泻、茯苓,皆濡润之品,


故阴虚火动之证主以六味丸壮水;火之不足是因为水之有余,不必泻水,
只可水中补火,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八味丸中肉桂、附子,为辛润之物,
故阳虚火衰者主以八味丸益火。赵氏于此二方格外重视,应用非常广泛,
并在书中反复阐解。他反对在这两方中杂加脾胃药及寒凉药,提出人参是
脾经药,引不得肾经。黄柏、知母系苦寒之品,不能沃无形之火却反伐脾
胃。主张二方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