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6061-多一个心眼多十倍机会 >

第18节

6061-多一个心眼多十倍机会-第18节

小说: 6061-多一个心眼多十倍机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举个例子。有一个私营公司的老板,为救病重的老母亲,计划把本来就资金短缺的公司转卖掉,一家经纪公司上门来,愿意以5万元价格收购,在谈判中,这个老板突然多出一个心眼:何不把自己的公司转卖的信息贴到几家著名的经纪公司网站去?    
    另一家经纪公司从网上得此信息,大惑不解:“这怎么可能呢?一家公司光资产就值十几万,简直胡闹!”于是找人上门“火力侦察”,当他们得知这只是老板为解救老母亲住院费的燃眉之急而做出的无奈之举时,大受感动,即动用了身为“伯乐”的职权职能,将此事做一套文案转给另一家投资公司,投资公司得知其事,其老板也大受感动,说:“百善孝为先,他的孝心打动了我。”    
    结果好事连连来。这家投资公司先是解决了原私企老板“救母”的心愿,接着又对他的原私营公司进行财务审核,发现他的经营很有张力,只是因为资金短缺,好几项有操作性的项目“持项待币”。遂投下40多万元,将其收购。现在他已是一家大集团的下属子公司的经理了。试想,如果当时这位老板在第一家公司上门收购时就拍板画押,能有后面的伯乐助己上青天的机遇吗?    
    这个事例值得我们关注的是什么?多数人会想到经纪公司所特有的权势能量,而我们现在的议题是借势借力,因而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恰恰是那位巧借伯乐之势的老板。如果说他的成功是得益于他的机敏,那么这种机敏又是从何而来呢?当然是“多心眼”啊!    
    经纪圈有经纪圈的职业权势,在经济性质上类同于经纪圈的出版圈、媒体圈、企划圈、律政圈,也各有其独到的职业权势。如果你也具有那位老板那样的心眼,那么你想出书就找出版商,你想出名就找记者,你想做形象代言就找企划人,你想打官司就找律师,他们都不是高官,手中拥有的不是政治权力,而只是职业赋予他们的职能权力,为你的各种需求服务,所以十分的实用。    
    话说到这里,有一个问题有必要交待,那就是当你借伯乐权势的时候,你要想想你的能量够不够得上千里马的水准。《马说》有言:“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一顿,作低回之势。接着,以“不饱,不足,不外见,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这就道出一个前提,要想让伯乐相中你,首先你得问问自己几斤几两?也就是说,你自己究竟是不是千里马?你有找伯乐的资本吗?如果这些答案是肯定的,加上你能有巧借伯乐之权势的心眼,我相信你自有机会被伯乐相中。


第10讲  借助他势,可上青云三、借风势,四两可以拨千斤

    古人云:“飞龙乘云,腾蛇游雾。”龙、蛇算得上无所不能的,但它们也必须依靠云雾之势,才能借助云梯腾云驾雾,更何况我们凡夫俗子?所以我们才会把“好风凭借力,助我上青天”作为有心眼的人把握成功机会的最佳境界。    
    常听到有人用“见风使舵”四个字来置啄别人,言下之意,无非是表明自己立场是如何如何的坚定不移,意志是如何如何的雷打不动、雨泼不进。我看说此话者其心理大有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之嫌。奇怪的是,这种话若用来煸情,还总会引来众人对“见风使舵”者的同仇敌忾。那么我不禁要问了,如果你不见风使舵,毋宁翻船?看来说这话者并不能表明说话者的立场真的像他所说的那样坚定,只是他没遇上心仪的“风势”,因而也就没有了见风使舵的机会。    
    谁也不能否认,风势一旦大起来,足可以摧枯拉朽。如果能借风势为己所用,谁又会违心地说“不”呢?从个体本位意义来看,在不伤及他人的利益的前提下,能“见风使舵”者,恰恰表现了这个人心眼比众人多,善于利用机会和把握机会的睿智。    
    大家都知道《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关于这段故事,大家可能讲得比我更生动,所以我就不说了,但大家注意到没有,就在这段故事里,还有一则故事中的故事,那就是“草船借箭”。纵观草船借箭的整个细节,我们同样再一次感受到诸葛亮“巧借”的能力。    
    故事说的是当时的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俩人在一起时,时时找机会刁难他。在战曹操前,诸葛亮测算出过江讨曹得需要10万支箭,周瑜则以公务为由,要诸葛亮10天内赶造10万支箭。按照当时蜀吴两国的自身条件,这可是一项逻辑上根本不能完成的任务,然而诸葛亮毕竟心眼多,他接命后灵机一动,找来鲁肃,准备了二十条船,在船的两边扎上草把子。趁着大雾连夜靠近了对岸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士兵擂鼓呐喊。曹军不明虚实,调集了一万多士兵朝江里放箭,天快亮时,船两边的草把子上已经插满了箭。诸葛亮下令回营。就这样完成了“造箭”任务。鲁肃见此情此景,大呼诸葛亮“借雾又借箭”,此举真乃神来之笔。    
    除诸葛亮巧借过风势、雾势外,《三国演义》还有一段关羽借水势完成“水淹七军”的战例。雾、水,虽不是风,但在效果上却与“借风”如出一辙,从这个意义去理解,那么雾亦是风,水亦是风。风势可畏亦可借。但凡胜者,多是在平常中多出个“借”的心眼,巧借风势之力,为自己创造成功机会。败者则反。    
    说到这儿,也许会有人不屑:古人尚且知道借风势为己所用,那么智力水平毫不在古人之下的当今世人何尝不能?而我说,智力水平没有年代之分,只有人的心眼的多与少,才把风势留给人的机会多与少给隔开了。    
    前些年,国内掀起了牛奶品牌大战。就在一些牛奶厂家动起研发酸奶产品的时候,一个以“纯牛奶”为原生态饮品的伊利品牌却突然异军突起。大家知道伊利品牌是怎么打开的吗?    
    那是1998年初,中央电视台即在准备举办春节晚会,并为其招商。伊利获取信息后,认为央视的春节晚会是最好的宣传品牌的平台,何不借此机会,把自己的品牌搞上去?于是就搞定了一个针对央视的“借东风”策划,并与央视签下了播出合同。一时间,各大媒体宣传“伊利杯我最喜爱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评选揭晓。“伊利”借全球收视率最高的晚会之势,知名度由此一发不可收拾。应该说,央视可提供的“风势”是众人皆知的,为什么伊利能借此获得成功?一句话:伊利比别的同类厂家多了个“借势”心眼。    
    讲伊利的例子太大,那么回到我们现实生活中来,说说个人长心眼、巧借风势的例子。    
    高绪秀,一名下岗纺织女工,1996年从零起步,凭着自己的智慧,艰苦创业,把收购的一家破产企业建成了湖南最大的帆布生产基地。目前高绪秀的东风纺织服装有限责任公司拥有纺纱、织布、印染、服装一条龙的产业链,公司开发的“东帆”牌帆布有100多个花色品种,产品畅销10多个省市和港澳台、东南亚及欧美市场。那么高绪秀对自己的成功有哪些心得呢?借东风,扬起“东帆”的企业理念。    
    高绪秀说:古有诸葛亮借东风打败曹操千军万马的典故,现代我们办企业也要成为“借东风”的高手,这个“借东风”就是要把改革开放和发展民营经济的政策用好用足用到位,还要善于抓住一切发展的机遇,借船出海、借梯上楼、借脑发财、借“四两拨千斤”等,都可以谓之“借东风”。    
    我现在要问的是:“东风”能够扬起高绪秀的“东帆”,那么为什么不能扬起我们每个人的心中之帆吗?    
    讲完三种巧借势的方法,现在用四句话总结一下。    
    第一句话是借势要多用心眼算得失。不管怎么说,借是暂时的,是过渡的,它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不能像狗仗人势那样从一而终,所以,在借势时要先掂一掂欠下人情的成本。    
    第二句话是借势是在危及自身生存权的前提下,为转危为安时不得以才采用的自救法,不要时时事事都靠借势,毕竟,所有的势力资源都是有限的,一旦所借之势不再为你所用,你将会非常的被动。    
    第三句话是借势时要分析强势者的居心,要谨慎从事,若只为借势而借势,弄不好引狼入室,不啻于饮鸩止渴,你将会把一切都输得精光。    
    第四句话是借“势”并不难,但可借的势只把机会留给有心人。究竟要借得什么样的“势”,得靠你自己的慧眼、灵感和悟性去把握了。    
    很多人都读过《犹太人借钱》的故事。不知多少人知道那里有个身揣50万债券的犹太人?他出门前,想将这笔钱寄存银行金库里,当他得知因此要付出昂贵的保管费时,灵光一现,计上心来,须臾,即将那50万债券拿去银行做贷一元钱的抵押金。    
    相信多数人会认为这个犹太人太奸诈、太小气了,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我说,偌大的银行,有那么多的行规和政策,居然被一个犹太人耍了,又能说明什么呢?说明人的灵光一现是一个很超然的东西,只要你平时能多个心眼将其把握,它甚至可以化悲观为乐观,化腐朽为神奇。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不必去嘲笑银行的规则的疏忽,但我们却有理由佩服犹太人超凡的捕捉灵光一现的心眼。    
    我们平时总爱说灵感和顿悟,其实,灵感和顿悟就是来自平凡,超乎平凡。所谓灵光一现,计上心头;大腿一拍,文章可做——诸位可能都很注重发现与创造,然而发现与创造来自何处?我认为很多的发现与创造,正是得益于刹时间的灵感与顿悟,有心眼和没心眼,其差别也就在于“抓”与“不抓”。很多人说自己没灵感,不会顿悟,按我的理解,这正是人的惰性使然,真正阻碍我们去发现、去创造的,不是灵感与顿悟的缺失,而是我们心理上的障碍和思想中的顽石。    
    灵感是闪现智慧灵光的最佳方式,抓住一次灵感,就好比抓住了千载难逢的那个阿拉丁神灯里的精灵,只要你决心去唤醒它,那么你的灵感就可能变成现实。    
    顿悟虽也基于“灵光一现”,但顿悟并不是真正的成熟的悟觉,它还需要在顿悟的基础上,有效地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这一过程包含了认知冲突或者情感冲突的顺利解决,以达到最终的开悟境界。    
    别用“是金子总会闪光的”来做自我心理安慰,也别把自己当作什么金子,因为世界上会闪光的远不只是金子,我将要与诸位谈及的灵感、顿悟——均属灵光一现——虽不是发光的金子,但它的光亮却是无穷尽的,只不过需要你用心、用眼、用自己的身体力行去点亮罢了。    
    现在我们就来谈谈灵感与顿悟。


第11讲  灵光一现,受用一生一、用灵感妙酿奇迹

    前几年,我有一个朋友在中青报上发表了题为“三拍”的杂文,一言“拍脑门”不开窍,二言“拍胸脯”诺而不践,三言“拍屁股”见事开溜,意在针砭当今社会俯拾皆是的庸懒的不思进取的世风,是文堪称妙哉!后来我和中青报栏目主编焦加开起了“添一拍”的玩笑,添的什么“拍”?“拍腿”是也!    
    这不?大腿一拍——有了!    
    有什么了?灵感呗!    
    当然了,灵感可不是光靠拍大腿产生的,我只是做了个形象的比喻而已。实际上,很多人的内心都潜藏着灵感的基因,只是你是否多个心眼去捕捉而已。    
    人的一生,绝大多数的时间是在平凡中度过的,但人总是不甘于一辈子平凡而无所作为,自然赋予了人类无限的灵感想像空间和发现之源,但由于灵感的产生没有固定的格式与规律,它就像一个顽皮的小精灵,为了考验人们的思维敏锐与否,总是有意无意地时隐时现,只要你稍不留意,它就会稍纵即逝。    
    灵感本身不一定是智慧,但你若是多个心眼,抓住其效能,那么灵感就会给你带来无限的智慧并创造奇迹。人类历史上很多革新、发明与创造,无不始于前人善用灵感的闪现。比如希望人能像鸟一样飞上天,后来就有了飞机;比如梦想有一天地里的稻子能自动收到仓库里,于是就有了收割机;比如人与人相隔千里却能如对面一样交流,于是就有了可视电话。这些都得益于前人灵感的提示啊。    
    我干过多年的图书选题策划,曾经有人问我策划的灵感是怎么来的呢?我说,没心眼的人天天在找灵感而得不到真正的灵感,有心眼的人抓住一次突发奇想,灵感就产生了。策划人之所以叫策划人,正是得益于他能抓住在别人眼里根本不起眼的东西,加以创造而变成有用的东西,而不是漫天遨游,寻觅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