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妙语录-第2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己的成长使他自己也惊愕,他自己的风暴使他自己也骇怕。人们简直可以说,
有时莎士比亚吓唬了莎士比亚。他对自己的深沉也有点害怕。这是最高智慧
的标志。正是他的广度震撼着他自己,并且使他发生一种难以形容的巨大的
摆动。世界上没有不起波澜的天才。
—— 《沙士比亚论》
莎士比亚丰富、有力、繁茂,是丰满的乳房、泡沫满溢的酒杯、盛满了
的酒桶、充沛的汁液、汹涌的岩浆、成簇的嫩芽、如滂沱大雨一般浩大的生
命力,他的一切都以千计、以百万计,毫不吞吞吐吐、毫不拘束、毫不吝啬,
而象创造主那样坦然自若而又挥霍无度。对于那些要摸摸口袋底的人而言,
这种取之不尽好象就是精神错乱。他已经用完了吗?早着呢!莎士比亚是播
种“眩晕”的人。在他的作品中,字字都是形象;字字都是对照;字字都象
白昼和黑夜那样对照鲜明。
—— 《莎士比亚论》
当人们接触到他的作品时,就感到有一阵巨大的风从一个世界的开口吹
刮过来。在各方面都闪耀着天才的光辉,这便是莎士比亚
—— 《莎士比亚论》
司各特向一些民族的历史借来了给一切民族阅读的作品,从几百年的历
史记载中取得了供千秋万代享用的书籍,这样,他就获得了这种民望。没有
一个小说家把这样多的教益包含在这样多可爱的情趣之中,把这样多的真实
隐藏在这样多奇妙的幻想之下。
—— 《论司各特》
这个人的才能,肯定有某种奇特和奥妙的东西,他摆布他的读者,如同
风播弄一片树叶;他随心听欲带领着读者在各个国度和不同时代里漫 游,
他在嬉戏之间向读者揭示心灵中最隐秘的皱 纹,犹如揭示大自然中最神秘
的现象、掀开历史发展中最秘密的篇章;他的想象掌握所有人的想象、并且
迎合所有人的想象,它以同样令人惊奇的真实穿上乞丐的百结鹑衣和国王的
锦绣衣袍,做出各种姿态,穿着各色服装,讲着各种语言;赋予各个世纪的
形貌以明智的上帝所赐予的永恒不变的特点,以及癫狂的人群所造成的多变
而短暂的因素。
—— 《论司各特①》
诗歌是美德的表现。美好的心灵和卓越的诗情几乎永远相通。
—— 《雨果传》
启发高尚的情感和行为的是灵魂里的诗,启发高尚的文章的也一样。行
为卑鄙的诗人,是一个堕落的人,他比行为卑鄙而不会写诗的人更为卑鄙,
更为可恶。
—— 《雨果夫人回忆录》
善良的灵魂和华美的诗才几乎是分不开的。诗是从灵魂里发出来的,它
可以用善良的行为,也可以用美丽的诗句表现出来。
—— 《雨果夫人回忆录》
美与丑——这是一种对比,这种对比传达出生活的气息
美与丑,高尚与卑贱——这是一种对比,这种对比传达出生活的气息。
—— 《雨果传》
美只有一种典型;丑却千变万化。
—— 《序》
任何优点都倾向一种缺点;节俭近于吝啬,慷慨有如挥霍,勇敢不离粗
暴;十分虔敬恭顺,也就有点类似乡愿;美德的里面满是丑行,正如第欧根
尼的宽袍上满是窟窿。
—— 《悲惨世界》
如果删掉了丑,也就是删掉了美。独创性就是由两个方面所组成的。天
才必定是不平衡的。有高山必有深谷。如果用山峰来填平山谷,那末就只会
剩下荒原和旷野,没有阿尔卑斯山了,只有沙布龙平原,没有雄鹰了,只有
百灵鸟。
—— 《序》
古代庄严地散步在一切之上的普遍的美,不无单调之感;同样的印象老
是重复,时间一久也会使人生厌。崇高与崇高很难产生对照,人们需要任何
东西都要有所变化,以便能够休息一下,甚至对美也是如此。相反,滑稽丑
怪却似乎是一段稍息的时间,一种比较的对象,一个出发点,从这里我们带
着一种更新鲜更敏锐的感受朝着美而上升。鲵鱼衬托出水仙;地底的小神使
天仙显得更美。
—— 《序》
近代的诗神也如同基督教一样,以高瞻远瞩的目光来看事物。她会感到,
万物中的一切并非都是合乎人情的美,她会发觉,丑就是美的旁边,畸形靠
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
—— 《序》
从来都是美丽叫丑恶害怕。
—— 《吕意·布拉斯》
无论在哪儿,美的和真的始终是美的和真的。
—— 《雨果传》
不美的人生来就错!
美只爱美。
—— 《巴黎圣母院》
奇怪的植物和狰狞的岩石联合起来,表现出谐和的美。这种野蛮事物的
结合是欢乐的。
—— 《海上劳工》
美向四面流泻欢乐,放射出幸福的火花,在黑暗里发出光明,在命运里
绣上金钱,是雅致、谐和、仁爱的总汇,美岂不是在为人造福吗?美,因为
是美,就使我们受益不浅。
—— 《海上劳工》
人人都在对她的额头惊叹和赞赏,
额头上充满了先爱情而开的思想,
她嫣然一笑,如同曙光在大放光明,
她那光润的肩膀,更加光润的眼睛,
仿佛光彩夺目的大楼里两扇小窗,
眼睛中看得见她火热的心在闪光。
她走过去,走过来,就像是一只火鸟,
她在人心里播下火种,自己不知道,
大家随她迷人的舞步忽东又忽西,
人人盯着的眼睛都看得目眩神迷!
—— 《雨果诗选》
正当星星开始在天幕上金光闪闪,
她鲜艳美丽,突然出现在你的近旁,
那地方虽然辉煌,有了她黯然无光。
但见她头发里的万千钻石在闪耀。
她的一举和一动,使乐队慌了手脚,
年轻,高大,白皮肤,黑眼睛,满面春光,
大家都目瞪口呆,人人是如醉似狂。
她全身就是热情在笑,是火在燃烧。
—— 《雨果诗选》
巨大的危险有这么一种壮美:它能使互不相识的人们之间的博爱精神焕
发出来。
—— 《悲惨世界》
戏台就是论坛,戏台就是讲台
戏台就是论坛,戏台就是讲台。
—— 《雨果传》
轻快而肤浅的喜剧只能获得十二个月的成功;而深刻的喜剧,则会获得
十二年的成功。
—— 《雨果传》
戏剧应该是一面集聚物像的镜子,非但不减弱原来的颜色和光彩,而且
把它们集中起来、凝聚起来,把微光变成光彩,把光彩变成光明。因此,只
有戏剧才为艺术所承认。
—— 《序》
因为一切雄才大略的伟大,不论怎样了不起,身上总有愚蠢之处足以蒙
蔽他们的聪明。也正是由于这点,他们才打动人心,正是由于这点,他们才
有戏剧意味。当拿破仑自信是大丈夫的时候,他常说:“崇高与可笑,只有
一步之差”;这颗烈焰奔突的灵魂,微微开启一下,便迸出一道闪光,既照
亮了艺术也照亮了历史,这一痛苦的呼声,正是戏剧与生活的概括。
—— 《序》
原始的抒情诗可比喻为一泓平静的湖水,照映着天上的云彩和星星;史
诗是一条从湖里流出去的江流,反照出两岸的景致——森林、田野和城市,
最后奔流到海,这海就是戏剧。总起来说,戏剧既象是湖泊,照映着天空,
又象是江流,反照出两岸。但只有戏剧才具有无底的深渊和凶猛的风暴。
—— 《序》
抒情短歌靠理想而生,史诗借雄伟而存在,戏剧则以真实来维持。
—— 《序》
社会始则歌唱它的梦想,继而叙述它的所为,而最后才描绘它的思想。
我们顺便说一句,正是由于最后那种原因,戏剧揉合了一切最相反的特性,
才能够同时既深刻而又突出,既富有哲理意味而又不乏诗情图意。
—— 《序》
诗人应当充分地完成艺术的几重目的,那就是要向观众展示两个意境,
既要照亮人物的外部,也要照亮人物的内心,通过台词和动作表现他们的外
部形貌,通过旁白和独语刻划内在的心理,总之一句话,就是把生活的戏和
内心的戏交织在同一幅画面中。假如戏剧有了这样广阔的发展,那真是蔚为
奇观了。
{ewc MVIMAGE;MVIMAGE; !99701990_0257_1。bmp}
—— 《序》
情节的次要情节。只要这些部分巧妙地从属于整体,始终归向中心情节,
并且在不同阶段、或者不如说在戏剧的各个层次上,都围绕着中心情节。整
体的一致,就是戏剧配景的法则。
—— 《序》
滑稽丑怪是戏剧的一种最崇高的美……有时,它引人发笑,有时,它又
在悲剧中制造恐怖。它使罗密欧碰上卖药者,让麦克白碰上三女怪,让哈姆
莱特碰到掘墓人……
—— 《雨果传》
在生活中崇高伟大与滑稽可笑总是并存的,它们相互陪衬,这一点戏剧
家必须牢记在心!
—— 《雨桌传》
莎士比亚的对称,是一种普遍的对称;无时不有,无处不有;这是一种
普遍存在的对照,生与死、冷与热、公正与偏倚、天使与魔鬼、天与地、花
与雷电、音乐与和声、灵与肉、伟大与渺小、大洋与狭隘、浪花与涎沫、风
暴与口哨、自我与非我、客观与主观、怪事与奇迹、典型与怪物、灵魂与阴
影。正是以这种现存的不明显的冲突、这种永无止境的反复、这种永远存在
的正反、这种最为基本的对照、这种永恒而普遍的矛盾,伦勃朗构成他的明
暗、比拉奈斯①构成他的曲线。
—— 《莎士比亚论》
这两个典型之中的前者表现了人类的兽性,后者则表现了人类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