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在清朝的生活 >

第134节

在清朝的生活-第134节

小说: 在清朝的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慧珠擦了擦额际上的冷汗,稳了下心神;再次睁眼;就见小然子面色不好的侍立在旁,便问道:“收拾妥当了?”小然子颤着嘴皮子道:“主子,您。。。。您放心,再过半个时辰就可动身。”
  慧珠满意的嗯了一声,瞥见小然子仍惊惧着,纳罕道:“你怎么了?魂不附体的样。”小然子噗通 一声跪地,匍匐在矮塌前,便是低声哭喊道:“主子,奴才看见了,全部看见了,昨晚院门外,全是打斗声。后来被强行开了院门,外面好多尸体,奴才不知是十具,还是二十具。。。他们头和身子都分家了。。。。全部分家了。。。可是爷却让奴才带了院子里的侍卫清理尸体。。。。尸体还有和尚,就是前面寺庙里的和尚。”说到这里,小然子再也忍不住;“哇”的一声,哭声不止。
  慧珠听了小然子的描述,身子晃了几下,又倒入矮塌上,大口喘气,良久,直到天明之时,才镇定下来,一把抓起抽泣的小然子,直直盯着小然子写满惧怕的脸,一字一顿道:“都过去了,今日就要回府了,一切都与我们无关。那些人都不是你杀的,所以把它忘记了,把你昨晚清理尸体的事,全部忘记,一定要全部忘记。”小然子抽泣声骤失,在慧珠坚定的目光 下,渐渐平缓了心神,最后重重的点头应了。
  少时,主仆情绪渐稳下来,福贵在外躬身禀道:“主子,时辰差不多了,可是动身?”慧珠起身,在地上跪坐的小然子肩上拍拍,应道:“如此,福公公辛苦了,就动身吧。”随后,慧珠便抱着尚在睡梦中的宝莲,在天刚明时,乘马车回了王府。
  当日午时;慧珠去了正院;向乌喇那拉氏言明了今日回来的原因,乌喇那拉氏却好像早已得知般,毫无诧异的拉着她问话,并留了吃午饭。又至晚间,乌喇那拉氏带着全府女眷行至府门前迎接胤真回府,然,恭候了半个来时辰,从马车上下来的只有年氏和乌雅氏,以及代表胤真传话的小禄子。
  如是,众人脸上这也遮不住的失望,但府里四周的诡异气氛却随着康熙帝御驾返京而解,众人倒也舒了口气,重新捋了下心神,也就在乌喇那拉氏的安排下,笑脸盈盈的参加了为慧珠、年氏、乌雅氏回府举办的宴席。
  本章完
  第214章 后宅
  翌日清晨,天也不过平旦,至迷迷糊糊听见院子里晨扫的声响时,慧珠已睁眼醒来,望着拔步床榻垂下的轻纱幔帐,床檐雕刻的并蒂缠莲,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怅然在心底滋生。恍然间,初入府的第一日清明,她也是这般早早的醒来,望着陌生的房间独自惆怅。然而时至今日,情境依旧,奈何早已物是人非,当年的她只求在王府一隅安生,现在的她好像已走上了另一条路,平淡的安稳生活也离他越来越远……
  思绪间,外间的扇门被人推来,慧珠从神思游移中回过省,目光从床檐移到门帘,一眨眼的功夫,就见厚布门帘一掀,素心端着金色铜盆进屋,让她不由呢呢唤着:“素心……”
  素心手脚利落的放下水盆,“哎”了一声,几个快步走到床榻旁,目不转睛的盯着慧珠,糯糯双唇却颤抖难言。慧珠支着手肘坐起身,笑道:“素心,我不在府里多时,这段时间全靠你打理园子了。恩,以后端盆打水的粗活,让小娟他们去做就是了。”
  素心自持下激动,连连摇头道:“还是奴婢伺候主子起身吧,奴婢伺候惯了,以后就一直伺候主子可好?”一番话说的慧珠难以言语,收起似有酸涩的情绪,眼珠一转,打趣道:“那好,以后就劳驾素心嬷嬷了。”
  慧珠可谓是素心一手带大了的,这会儿见慧珠眉眼间又一股开阔之气,观之仿佛回到了出嫁前的开朗,又听了这话,烦郁一扫,不由“扑哧”一下,笑出声道:“主子,怎的拿调笑小然子的话,来说奴婢了。您啊,还是快起身吧,今个儿是回府的第一天要去正院晨省,晚不得。”说着就服侍慧珠穿鞋下榻,又高声唤了小娟她们进屋伺候。
  梳妆毕,又简单食过早饭后,已是一个时辰以后,慧珠左右带着小然子,阿杏两人,就想正院行去。一年半未在清晨时分行走,看着一路上熟悉的一草一木,听着来往奴仆恭敬地问安行礼,发至骨子里的习惯,让慧珠又是心安又是感叹。
  小然子许是心里亦有所感,待两个行礼的嬷嬷离开后,忙感叹道:“虽说庭院那边日子过得闲适惬意,也是极其富贵的生活,比府里还犹胜三分。但奴才却觉得还是回到府里,有种脚踏实地的感觉,就算府里比奴才位高的公公多了去,可还是回府里心安自在。”
  慧珠斜睨了眼感慨万分的小然子,心间跳动了几下,想说些什么,余光却瞥见西大院门前等候的耿氏,又歇了欲说的话,上前至月洞门处,与耿氏有说有笑的相携去正院请安。
  一行人到了正院,慧珠见上房里除了低等侍妾外,年氏,乌雅氏也早早来了,顿了顿步子,随即又作势不知的上前行礼。
  乌喇那拉氏颔首,又关切地拉着慧珠说话,好一会儿,至人都来齐了,方正了脸色,眉目含笑的一一看过众人,说道:“昨个儿半夜,爷回来了一趟交代了几句,便赶去了圆明园,众位妹妹不必惊慌,是万岁爷器重爷,今日天一亮就下了圣旨,命爷率领隆科多等人查勘通州粮仓。所以需得在忙上些日,随时向万岁爷禀报情况,就住在圆明园了。”
  慧珠听了这活,当下响起回府的前一晚上弘历说的话,看来胤缜留在圆明园一半该是为了粮仓一事,另一半与康熙的身体状况怕是脱不了关系。
  念及此,脑海里的一个念头闪过,说句不当的话,康熙帝已经六十九高龄,任何一个小闪失都能让他难愈,而胤缜留在圆明园暗下照看,弘历又心绪不佳的要陪在康熙帝的身边,莫不是康熙帝已有日薄西山之兆?若不出意外,历史没有偏差,胤缜就要登基为帝了?
  慧珠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可心底隐隐有个声音告诉他,她猜测不假,要不然这些时日来,京城里的怪异,乡间宅院的潜伏之人,从何而来!
  思绪翻转间,只见乌喇那拉氏话锋一转,满眼欣慰地看了眼年氏。这才一派喜庆的予话道:“我这还有件喜事要说,年妹妹承受恩露,为府里添得一喜,现在估摸着也有两个月的身子了。”
  话一落,无疑是晴天霹雳,众人皆是脸色变了又变,其中李氏,乌雅氏脸色最为难看,眼神妒恨交加的射向年氏,恨不得能生吞活剥了他。
  年氏脸色也是好几变,不过终究还是镇定下来,轻声说道:“妾是在回京路上晕倒时,得太医诊脉才得知的,本想今个儿请了安,再向福晋言明的,不想福晋早已知晓,还请福晋恕妾隐瞒之罪。”
  乌喇那拉氏不在意的笑道:“哪有什么罪,这可是喜事。昨夜里,我听爷说了妹妹有喜的事,可是欢喜,连夜就派了嬷嬷收了几样食材,等会妹妹若不嫌弃,就拿回去用。”年氏脸色瞬间一白,低首沉默了片刻,抬头又是展颜一笑道:“谢福晋关心。”乌喇那拉氏似被年氏苍白的笑容晃了眼,遂眯了眯眼睑,笑应道:“年妹妹不必言谢,好生养着身子就是。”
  慧珠先是被康熙帝的事一惊,这会儿又听年氏又有身孕,诧异的看向年氏,见年氏身形消瘦,白皙的面庞带着微微的蜡黄,一看就知是气血不足之症。常言道,久病成良医,年氏也该知道她现在的状况,还是将养一两年再怀孕也不迟,就是胤禛也略懂医术,这起码的医理,胤禛也该明白才是。
  年氏心思纤细敏感,不着痕迹的顺着看过来目光一一掠过,至见慧珠也将视线落在她身上,忽的目光一沉,随即挺直背脊,朱唇微微上翘,紧拽锦帕的素手同时抚上肚子,再抬眼迎视上慧珠的视线,点头一笑。
  慧珠一愣,不解年氏为何事先向她点头微笑,至见年氏眼里闪动的骄傲神采,慢慢的抚摸着肚子的动作,蓦然一明,原来如此。古代女子最大的骄傲便是身怀有孕,这就是年氏向她炫耀的凭借,也是受宠的标志。如此想来,慧珠觉得好笑,对这个认知是不置可否,遂扬扬眉,也回以一笑。
  乌雅氏看着年氏得意娇艳,心里的不平,满心的嫉妒,如野火之势将她燃烧殆尽,止不住的刻薄话脱出口内:“年福晋就是身子芊芊,一副我见犹怜的样,才最得爷的怜惜。若是身子养好了,那爷不去怜惜年福晋的病中带媚怎么办啊,不是苦了年福晋的一番心思。”说着,捂嘴轻笑。
  这话暗讽她特意弄坏身子,来博取胤禛的同情。年氏恨咬牙齿,水眸一道厉光划过,就要严斥乌雅氏,却听乌喇那拉氏抢着喝道:“乌雅妹妹,知道你是关心年妹妹的,可话却没说对,不过念在你向来心直口快的份上就算了。”乌雅氏这些年吃了不少暗亏,也明她以下犯上了,忙借坡下驴,站起身应了话。年氏见状,不好再予追究,心里冷哼一声,便作不知。
  借由乌雅氏开腔,乌喇那拉氏想起一事,蹙眉道:“前几日去宫里请安,德娘娘有些不愉。昨年十月的时候万岁爷就下圣旨召十四弟回京。谁知如今都第二年十月了十四弟还未回京。听西陲那边传来的消息,好像是十四弟路行一半,年羹尧又连是伤了消息,西藏那边事又不妥,就把十四弟给拖住了,为此德娘娘很是恼怒。所以十五那日,年妹妹还是陪我去宫里一趟,亲劝下德娘娘。”年氏笑应了,乌喇那拉氏满意的夸奖了几句识大体的话,又与众人说笑一阵,才道累了,让众人各自散去。
  慧珠从正院离开,晌午留了耿氏,安氏午饭,由她们陪着说了半下午的话,一起商量了送年氏传喜的贺礼后,立即命人准备了,打发各自的人送了过去,全了礼,便不再予理会。这般,慧珠一下子清闲了下来,除了每日清早需要给乌喇那拉氏请安,应付一些必要的应酬寒暄,日子过的倒也不错。
  后面时至中旬,在一夜北风呼啸后,天骤然冷了。又过几天,竟俨然有入冬的趋势,外面一片萧瑟寒冷之景。慧珠担心弘历受寒,连着几日几夜,紧赶慢赶给做了几件冬衣,却在完工的时候,突然想起弘历在康熙帝身边,胤禛又不在府里,她如何将冬衣送到弘历手上。当下,就好似外面的天气,直直冷到心尖上了,少不得唉声叹气一番。
  素心见了,劝慰打:“主子急什么,弘历阿哥在天底下最好的地方,还能冻着饿着他吗?再说现在都初七了,福晋不是说爷快回府了吗,到时央了爷带去宫里也是可行的。”
  听后,慧珠也只得无奈的等将冬衣围冒细细收好,等胤禛回府了。不想未过两日,忽传康熙帝不豫,命皇四子胤禛恭代祀天。
  第215章 宾天
  慧珠从正院请安出来时;灰黄黄的浮云遮天蔽日;暗沉沉的一片;扰得人心烦意乱;使她脚下的步子也下意识的快了些;却犹不自知。身旁的耿氏以为慧珠是嫌天气恶劣;笑了笑道:〃北京的早上是有些冷;尤其是刮风的时候更是冻人。看这日头;估计要不了几日;必有场大雪来袭。〃
  慧珠渐渐慢下脚步;偏头瞥了眼耿氏;见耿氏笑的自得意满;眉里眼里都是满满的笑意;看的她只觉心里更是烦燥;想也未想便直接开口道:〃您今天怎的?掩也不掩一脸的高兴气儿。〃耿氏一怔;继而摇头笑道:〃今个儿早上传来的消息 ;府里谁不一脸喜色;就是福晋也难得露出悦然。〃慧珠被耿氏的话堵的语塞;牵强的笑应了几句;到了月洞门前;便与耿氏分开而行。
  冷飕飕的北风越刮越紧;扫到面上一阵刀削般的生疼;慧珠踱了几下脚;裹紧了身上的石青抽丝刻银鼠披风,再缩了一半的脸颊进毛领间里,就行色勿勿的往院里赶去。
  这时,素心早听了胤真被康熙帝授命代为祀天的事,顾不得院门外的寒风呼啸,站在朗下,伸长了脖子等着,忽一见慧珠回来,大老远的就跑上前去,嚷声喊道:“主子,您回来了。”说着,忙一面迎慧珠回屋,一面打发了阿杏去准备热茶吃食。
  进到屋里,热呼呼的暖气和气儿一个劲的往身上串,慧珠舒服的呈了一口气,没去理会素心一旁殷切的嘘寒问暖,径自解了披风,脱鞋上了炕,凑到在炕边上玩耍的宝莲身边。
  素心也没在意受了冷落,待阿杏端了茶点进了,忙不迭屏退了左右,亲自到了碗还冒着烟子的杏仁茶弟给慧珠,然后福身笑道:“恭喜主子了!”慧珠捂着热碗,抬眼问道:“怎么了?”素心瞅了瞅门帘,嗔怪道:“主子,您不用瞒了,奴婢刚个儿已经听说了,爷被万岁爷派去祀天了!”
  一语毕;不及慧珠开腔,素心又自顾自的说道:“奴婢看爷这势头,八成就是了,您想啊,这祀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