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十年精华-第234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 :仇菊仙
出处《读者》 : 总第 112期
Provenance :《中国汽车报》
Date :
Nation :中国
Translator :
法国:1860年,法国人艾蒂安·勒努瓦发明了一种内部燃烧的汽油发动机,这一发明使“汽车”能够成为现实。1890年,勒内·庞阿尔和埃米尔·勒瓦瑟仿制了德国人戴姆勒发明的汽车发动机。后来他们造了一辆汽车,用铁皮罩上的发动机装在前面并装了齿轮箱和变速器,汽车设计基本定型。这时人们视汽车为怪物,有人拍手称快,有人惊恐逃跑。
德国:1860年,德国人戈特利布·戴姆勒和卡尔·本茨同时造出了新车,用重量轻、转速快的汽油发动机做动力,这是现代意义上的汽车。这时的汽车很粗糙,性能较差,往往车开出不久,就会有麻烦,上坡时每个人都要下来推车。
美国:第一辆汽车是1891年约翰·兰伯特制造的三轮汽车。1896年,享利·福特制造出一辆四轮汽车。3年后,他从爱迪生照明公司退职,自己开办汽车公司。随之,很多汽车公司在美国纷纷建立。
英国:1895年6月,伊夫特·埃利斯制造了第一辆英国汽车。这种汽车没有车门和车顶车速又慢,一路扬起的灰尘成了开车人的最大烦恼,路上还会与马车夫发生争执,还会给行人带来危险。一般人对汽车没有好感,仅仅看作是富人显示财富的一种表现。
中国:我国第一辆汽车于1929年5月在沈阳问世,由张学良将军掌管的辽宁迫击炮厂制造。张学良让民生工厂厂长李宜春从美国购进“瑞雪”号整车一辆,作为样车。李宜春对“瑞雪”号进行了拆卸,然后除发动机后轴、电气装置和轮胎等采用原车零件外,对其他零件,重新设计制造,终于试制成功我国第一辆国产汽车。
Number : 9021
Title :记者·电话·新闻
作者 :秦红红
出处《读者》 : 总第 112期
Provenance :《环球》
Date :1990年第7期
Nation :中国
Translator :
~15@ “听着,8个黑人(3名男孩、5名女孩)穿过校园,向学校南头的一个旁门走去。”美联社记者雷尔曼·莫林在离孩子们不远的电话亭内,报道着在他眼前发生的一切:“女孩子穿着短袜;男孩子穿着衬衫,敞着领口。他们都带着书本。
“他们没有跑,甚至也没有快步走。他们朝着台阶溜达过去,然后走上台阶,进入了学校。
“‘他们已经进去了。’一个男的吼叫着。‘啊,上帝!黑鬼们已经在学校里了……’接着是一片狂喊怒吼,他们挥着拳头……”莫林继续报告着这突发性事件,一条新闻产生了。
这就是1957年发生在小石城中心中学的事件,当时黑人为反对种族歧视而展开了斗争,但遭到美国当局的阻挠和镇压。莫林因这次报道而成功,第二次获得了普利策奖。
在报道突发性新闻时,打电话对记者来说是最方便、最直接的途径,所以每当发生了什么事情,就会看到那些记者急匆匆地找电话,把新闻抢发出去。
在许多紧急情况下,一个职业记者总是首先想到去打电话。
1981年3月30日,里根总统在华盛顿一家旅馆外遇刺。美联社记者迈克尔·普策尔的录音机里没有录下总统要讲的话,却录下了刺客手枪发出的5声枪响。接着是令人窒息的沉寂,然后是过往行人和总统警卫人员的叫喊声。在一片混乱中,也录下了普策尔自己的声音,他自言自语地说了4个字“打电话去!”
必须第一个找到电话,因为新闻是一瞬间的事情。几分钟内,附近的电话马上都会被占用,你的报道也许就会成为“老皇历”。记者们每到一个新的环境,就都四处查找电话。这是他们的职业习惯,谁也说不好什么时候就要找个地方发消息。
1963年11月22日,肯尼迪总统乘车通过达拉斯去作演讲。随行人员中,美联社记者杰克·贝尔和合众社记者梅里曼·史密斯合坐一辆车。史密斯坐在前排,他面前正好有一部电话。突然一阵枪响,在场的人都愣了一下。史密斯马上抓起电话,拨通他供职的合众社,发出了第一条消息:
合众社达拉斯11月22日电——今天在达拉斯市区,3发子弹射向肯尼迪总统的车队。没有伤亡情况……
这句话还没讲完,他立刻又插进一条快讯:肯尼迪身负重伤,情况很严重,凶手的子弹可能是致命的。
由于这突然发生的事件,记者之间发生了一场电话争夺战。贝尔说该轮到他了,史密斯则坚持不让,说他的话对方没听清楚,还要继续讲(其实是假装的)。
就在合众社发快讯的同时,正在街上拍摄车队经过的美联社记者用电话传回一则报道:
美联社达拉斯11月22日电——今天,肯尼迪总统在他的车队将要离开达拉斯市区时中弹。肯尼迪夫人跳起来,一把抓住肯尼迪,喊道:“哦,上帝,不,不。”车队急驰向前。
这时,在采访组的专车里,电话之战仍在继续。贝尔终于抢到电话,拨通了美联社达拉斯分社,但电话立刻又断掉了。这不知原因的断线简直能让人发疯,贝尔冲下采访车向总统车跑去,只见肯尼迪脸朝下躺在汽车后座上。他转身奔进医院,找到一个电话间,立即口述了他看到的一切。
与此同时,全国广播公司的记者罗伯特·麦克尼尔也从采访车上跳下来,冲进他看到的第一幢楼里,在书库里找到电话,拨通纽约。可偏偏编辑部的人正在忙其它的事情,一面说“别挂上”,一面却把电话放下了。真是糟糕透顶,麦克尼尔急得大叫,过了一会儿,他的报道才发了出去。
在这场电话争夺战中,史密斯始终是离电话最近的人,其他人因缺乏他这样的有利条件而落了后。史密斯通过无线电话迅速发出的第一则消息给这一事件的报道打上了他的印记,他得了普利策奖。
这个时期最优秀的时政记者贝尔再也不愿提起这件事。那天他本可以干得很出色,只是因为缺一部电话,他输了。
当然不幸的不止是贝尔。有时,在无法进行通讯联络的地方却出现了一时不会结束的新闻事件。记者们想出了临时驾设电话线的主意。当新上任的里根总统组织他的政府班子时,美联社的联络地点设在他的寓所附近。记者们观察了周围的地形,决定花50美元向隔壁邻居租一棵树,在树上安装一部电话。他们忙了两天,电话快装好了,里根却转移了他的行动基地。
不但事情往往不顺利,而且有时还要花上大笔开销才能把消息发出去。
当年福特总统访问印尼时,记者联合采访组随同前往。在旅馆里,很多人都想用电话发消息。但站在柜台旁边的印尼营业员却说,所有的电话都不通,至少要几个小时以后才能接通一位记者很聪明,他给了这位营业员小费。这很不错,他要的电话没两分钟就接通了。在旅馆里,钱主要花在电话总机和接线员身上,如果是在大街上,只要街对面的店老板肯为你提供电话,花上10元、20元甚至50元,都是值得的。需要抢电话的时候,对别人用不着讲什么客气,要出够价钱来收买店老板为你看住电话,否则等你再跑回来,你就会发现有一位新顾客在打电话,他比你出了更大的价钱。
在没有新闻可报道的电话到处都闲着,突然来了一条新闻,就很难找到闲着的公用电话了。即便是找到了电话,身上也要有准备好的零钱,要不等你换完钱再回来,电话早已被别人拿在手上了。所以记者外出工作时,身上总是叮铃当啷儿的带了满口袋零钱。这些硬币非常方便,拿一枚就能打一次电话。要说记者的口袋坏得快,那是“钢 子”磨损的缘故。
记者们因为经常打电话,所以非常有“经验”。有时在公用电话亭内贴有“电话已坏”的标签,但过不多久,你又会看到“电话已修好”的招牌。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那是记者钻进了电话亭,他把话筒旋开,装进了被他们取走的送话器,开始发消息了。
由于记者常与电话打交道和多年口述报道的经验,使他们形成了独特的风格,甚至到了使用打字机反而会觉得碍事的地步。
美联社记者杜格·科内尔负责采访白宫新闻已有整整20年历史。干这一行,他是佼佼者:不但文笔好,而且口述消息几乎可以做到无懈可击。
一天夜里,科内尔接到一项任务:把全国各地有关总统大选初选的情况汇集起来,编发消息。选举结果出来了,但消息还没写出来,他在打字机旁伤透了脑筋。这时,一位新来的职员走过来问他需不需要帮忙。科内尔有点发窘地说:“好吧,你能坐到那边的办公桌旁等我给你打个电话吗?”他指了指房间的另一头。结果,这位老记者根据他手上一叠选举结果、笔记和评论,清晰流畅地口述出这条消息。
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能及时把消息传播出去的就是电话。这些消息与其它成千上万件事件汇合在一起,组成了消息的洪流。这些消息通过卫星、高速电传机和电脑控制的文字处理机传播出去,就成了新闻。
Number : 9022
Title :巧用标点救性命
作者 :
出处《读者》 : 总第 112期
Provenance :
Date :
Nation :
Translator :
清代有位书法家给慈禧太后题扇,写的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诗:“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可是,这位书法家因一时疏忽,竟写漏了一个“间”字
慈禧太后看了大怒,以为书法家欺她没学识,便恼羞成怒,喝令手下把那位书法家推出斩首。书法家情急生智,忙解释道:“太后息怒,我这是用王之焕诗意填写的词啊!说完,他当场断句标点,念道:“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慈禧听了以后,无言以对,只好赐酒压惊。这位书法家的性命因此而得救了。
Number : 9023
Title :漫画与幽默
作者 :
出处《读者》 : 总第 112期
Provenance :
Date :
Nation :
Translator :龚婷
母亲的威力
不久前的一个星期六的晚上,我被电话铃声吵醒。我不耐烦地说了声“喂”,这使得对方停顿了片刻,然后惶恐不安地说道:
“妈妈,我是苏珊,很抱歉吵醒了你。但我不得不给你打电话,因为我要晚回家一会儿。嗯——,爸爸的汽车轮胎漏了气,但还不是我的错,真的!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轮胎是我们在剧院里时漏的气。请别生气,好吗?”
因为我根本就没有女儿,我知道这人拨错了号码。
“对不起,亲爱的,”我说,“你拨错了号码,我没有叫苏珊的女儿。”
“哦,妈妈,”这个女孩沮丧地说,“我没想到你会生这么大的气。”
Number : 9024
Title :船长与水手
作者 :
出处《读者》 : 总第 112期
Provenance :
Date :
Nation :
Translator :常钟
一个船长和三名水手被困在一艘将要沉没的船上。船长说道:“先生们,我们船上只有一个能载三人的救生筏,我认为一个船长同船一起沉下去是愚蠢的,所以我必须上去。我将问你们每人一个问题,来看看谁将和我一起上救生筏,答不上来的人将被留在船上。第一个问题是:哪艘被认为不会沉没的船在撞上冰山之后沉入海底了?”
第一个水手答道:“泰坦尼克号,先生。”
“第二个问题:这次惨案死了多少人?”
第二个水手回答:“一千五百一十三人。”
“现在是第三问题,”船长转向第三个船员,他们叫什么名字?”
Number : 9025
Title :如此风韵
作者 :
出处《读者》 : 总第 112期
Provenance :
Date :
Nation :
Translator :
浓妆艳抹的富婆趁着大减价时,在百货公司购买了大批衣物,离开百货公司后她忽然发觉自己遗下一袋物品未携走,于是急忙赶回去寻找。
店员一见她就说:“你回来啦,我已替你保管好了!”
富婆以店员能辨认她的面貌而甚感开心,她取回物品检查时,发现包装纸上写道:“肥矮、红鼻、声沙、头发乱。”
Number : 9026
Title :示范
作者 :
出处《读者》 : 总第 112期
Provenance :
Date :
Nation :
Translator :
在实弹射击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