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读者十年精华 >

第1815节

读者十年精华-第1815节

小说: 读者十年精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丹麦:鸭子还是天鹅?

  池元莲

  “我们又多了一间烧烤店。”

  这是那些管理外国人的丹麦警察,一看到新到的中国人,就喜欢说的一句话。丹麦报章曾登过一句趣话:“哥本哈根那间赌场生意最好,因为那里的中国烧烤店最多。”那是因为每天光顾赌场的常客,大都是黑头发的亚裔居民。

  今天在丹麦定居的华人约在六七千左右,其中90%都是以餐馆业为主。近年来大街小巷更不断出现新的中国饭店和小型烧烤店。

  华人的工作勤奋,绝少故意利用丹麦的社会福利制度,故此很得丹麦人的好感。一般华人对丹麦的批评好坏参半:社会很有保障,生活舒服,但缺少挑战。国家税苛法繁,在此居留只能过小康生活,不可能发大财;只能当鸭子,不可能做天鹅。有的华人更认为,勤劳的人反而受重税的征收,多做无所获;好吃懒做的反而得益享福。

  澳洲:矿工与龙虾

  张至璋

  澳洲的本地哥市Bendigo是个内陆城镇,一百多年前以淘金闻名,现因无金,靠着农牧业而发展,此外就是观光业。

  然而今日,有几人会缅怀当年挖金矿的岁月,大概更不会有人走到城北那片荒芜的白丘墓园,一睹那一千具墓碑残破不全,姓名已无可考的孤坟。

  旁边有块告示牌,写着这是当年中国矿工的坟场,第一个人葬的叫李福,终年35岁,其他的人大都也不到40岁,他们是否有子孙,没人知道。

  一百多年后,又有许多中国移民家庭,从台湾来到澳洲,他们把子女安置进最好的中学,收费大约相近美国私立大学。先生不是钓鱼或打高尔夫球,就是飞回台湾淘金去了。留下太太在这儿等着领公民证;间或也三两驾着“富豪”,到两百公里外,当年中国人赤足上岸的海滨小镇,享受一顿龙虾大餐。谁说中国人是个苦难的民族?

  日本:扬名立身好儿郎

  陈世昌

  来日本已经10年,也不知从何时开始,突然间发现自己的周遭,布满了中国人的影子。

  有一阵子,日本的电视机几乎是中国人的天下。打开电视看歌唱节目,茱迪翁(翁倩玉)仍然风情不减,泰丽莎邓(邓丽君)、菲菲(欧阳菲菲)目前在日本艺能界当红,NHK的红白歌唱大赛,两个人都受邀演出,让在日本的中国人都深有荣焉。运动界更是人才济济。

  问为什么他们能够在日本成名,有人说日本人的教育过于平凡,只讲究团体不注重个人,所以培养不出一枝独秀的人才。或许可以这么说,中国人的“精敏干练”,在僵硬的日本社会刚好可以发挥到了极致吧!

  菲律宾:时到时担当

  王明湖

  菲律宾华侨很多人到现在还是保持着中国护照而没有菲律宾护照,虽然菲律宾曾大力推行“菲化法案”,大部分华侨只好归化为菲律宾籍,并且使用菲律宾姓氏。但华人与华人之间私下仍以汉字本姓称呼。所以与华人相处时他是吴先生,与菲人相处时则为Mr。Ybanez而不是Mr。Wu,真是有趣。

  我发现另一有趣的现象是:大部分菲华入境随俗也改信天主教了,但家中仍供奉祖先神祗牌位,有的同时奉祀中国神氏。即使是第二三代的菲华家庭也如此。到了万圣节(清明节)时,菲人以菲式礼仪纪念祖先,华侨则以中国人的传统方式扫墓。各拜各的祖先,倒也相安无事。

  菲华多半来自福建,所以讲闽南语。其音调则近似澎湖、鹿港口音。他们说话很文,常常引用成语,出口成章。例如:“时到时担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们骂人“活该”,他们也骂得很斯文:“伊是自作自受。”或“伊是禽兽不如也。”劝人要感恩知谢,就说:“吃果子拜树头,人不可忘恩背义。”

  总之,同样是讲闽南语,他们讲起来更斯文、更典雅,完全没有目下台湾话的霸气与新潮。此外,老一辈菲华的汉字书写也非常流利好看,那么漂亮的书法使我这个自认是正统的中国人为之赧颜,欣羡不已。

Number:6967

Title:诚实的报答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135期

Provenance:青岛晚报

Date:1992。8。3

Nation:

Translator:曹庆五

  一个男人走进我父亲开的柴油机维修部,自称是某汽车运输公司的司机。“在我的帐单上多写点零件,我回公司报销后,有你一份好处。”他向父亲建议道。

  父亲拒绝了。这位顾客还在纠缠:“我的生意不算小,会常来的,你肯定能多赚很多钱!”

  父亲告诉他,这事无论如何都不能做。

  “谁都会这么干的”,那人气急败坏地嚷道:“我看你是太傻了。”

  父亲火了,他要那人马上出去,到别处谈这种生意去。

  忽然间,那位顾客露出微笑并满怀敬佩地握住父亲的手,说:“我就是那家运输公司的老板,我一直在寻找一个固定的、信得过的维修点,你还让我到哪去谈这笔生意呢?”

Number:6968

Title:人生与下棋

作者:苍桑

出处《读者》:总第135期

Provenance:今晚报

Date:1992。4。16

Nation:

Translator:

  人生犹如下棋。高者能看出五步七步甚至十几步棋,低能者只能看两三步。高手顾大局,谋大势,不以一子一地为重,以最终赢棋为目标;低手则寸土必争,结果辛辛苦苦地屡犯错误,以失败告终。

  赢家一般能表示谦虚,输家却往往不服,弄得赢家不舒畅。如果赢家盛气凌人,双方必然伤和气。最好是赢者宽容谦雅,输者恭谦好学,共酿斯文气氛,教者、学者都愉快。学问之道,人际关系也如此。

  人生亦忌恋战。有些事,大局既已无望了,宜速放弃,另谋出路,不可空耗自己,不可空耗一生。一个人想干什么和能干什么,是两码事,必须在能干的范围内选想干的事。如同一个女人喜欢什么样的衣服和能得到什么样的衣服是两码事一样。若在作家的圈子里长期出不了作品,不如改行干更适合自己的职业。抛弃虚荣心,哪怕降到低一档的地位上,只要确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就能干出更大的成就,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不干可干可不干的事,不做可有可无的人,应是人的基本品格。二战后期,有的国家见败局已定,立即宣布无条件投降,转身搞经济,在有限的时间下了两盘棋:一盘战争棋输了,一盘经济棋赢了。而有些国家在同一时间只下了一盘战争棋。人生也要利落,有时还可同时下两盘棋:本职工作和业余爱好。两盘棋相得益彰,即使一盘失利,心理也能平衡。

  真正的大家能置己于胜败之外,敢于赞叹对手,也敢于指点对手,容许对方回棋,达者聪明也。可惜人生往往不能回棋,但遇事大度些,也很有好处。让人就是让己,爱人就是爱己。

  下棋须超脱,方能得享乐,应该把它作为一种休息方式,轻松一下。若过于用心,甚至超过了用在工作和学习上的精力,赢则乐不可支,输即气急败坏,则有伤肝脾,会减寿的。看到有的人为一盘棋绞尽脑汁真为他颠倒了的人生感叹!人生应该有更值得认真的大事,凡在小事上过于认真的人,其人生价值必然不高。

  同大家下棋是一种享受,能得到他人格美的感召;同俗子下棋是活受罪,受其恶劣棋风的虐待,赢得不快,输得不爽,平局也受奚落。但人生中雅俗都会碰上,谁能逃避得了呢?同高雅者共事,得其熏陶或培养;同粗俗者共事,可以检验和锻炼自己的人格。要拿出勇气和耐心来,迎接生活的变化与挑战,百炼成钢,琢玉成器。

  下棋不必读棋谱,否则,真是无聊之举。可是,真希望能看到人生的“棋谱”,然而,这是没有的。因为世界每天都是新的,过去的话,别人的话,不可不听,也不能全听,一切全靠自己去向前探索行进。

Number:6969

Title:爱

作者:张爱玲

出处《读者》:总第135期

Provenance:名作欣赏

Date:

Nation:

Translator:

  这是真的。

  有个村庄的小康之家的女孩子,生得美,有许多人来做媒,但都没有说成。那年她不过十五六岁吧,是春天的晚上,她立在后门口,手扶着桃树。她记得她穿的是一件月白的衫子。对门的年轻人,同她见过面,可是从来没有打过招呼的,他走了过来,离得不远,站定了,轻轻地说了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她没有说什么,他也没有再说什么,站了一会,各自走开了。

  就这样完了。

  后来这女人被亲眷拐了,卖到他乡外县去作妾,又几次三番地被转卖,经过无数的惊险的风波,老了的时候她还记得从前那一回事,常常说起,在那春天的晚上,在后门口的桃树下,那年轻人。

  于千万人之中既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Number:6970

Title:'91北京文化时尚

作者:张雅娟张天蔚

出处《读者》:总第135期

Provenance:追求

Date:1992。4

Nation:

Translator:

  文化界新闻界的“倒汪”

  1991年汪国真将他那种印在精美贺卡上的通俗小诗结集成册创造了一个纪录200万册的发行量。就在这纪录诞生的同时,汪国真遭到了来自文化界、新闻界的批评乃至嘲弄,“虚假、浅薄”几乎成了汪国真这个名字的内涵,以至于谁想挤兑某位浅薄之人最适当的形容词便是:整个一汪国真。“倒汪”运动一时蔚然成风。

  其实喜欢与厌恶汪诗都是自然不过的事,不自然的只是追求时尚的愤愤不平罢了。

  “文化衫”飘满京城

  很长时间以来被人遗忘在仓库里压底的“老头衫”,被人们涂上各种调侃式的大实话重又踏上了人们生活的节奏,成了北京街头最流行的服装。1991年炎热的夏天似乎使人们连心态都外在化了,心眼里那点情绪都五颜六色地涂在了身上,街上一打照面,彼此心照不宣,成为研究社会心态绝好的场所。

  报界:“周末大战”

  1991年北京几十家中央、地方和行业报纷纷推出“周末版”“星期刊”,或周末、月末“扩大版”,套红套绿的很是红火。街头报摊也因此多出好几倍。

  周末其实原本与正报同属一级领导,但令人玩味的是,在正报上不能上的东西(政策所限)在周末版却可以任意地煽,成为报业市场上的明星报。

  隔三岔五就有“节”

  西瓜、冬瓜、葡萄、杏花、桃花、茉莉花、风筝、空竹、吹糖人……1991年的节出奇的多。改革开放几年来人们的商业意识使北京招揽生意的点子多起来,找点事就整一个节。据一家报纸统计,1991年全国有450个节,北京占去了一半。

  模特占据文艺舞台

  尽管宣传媒介一直咬着下嘴唇不承认北京有选美,但各种模特大赛、表演仍然成为文艺舞台最好看的节目。

  1991年初曾有上百人的大型时装晚会,年末又加上了进军世界的模特大赛,但无论宣传怎样,女性美无疑是吸引观众的原动力,以至于去年京城遍地都是模特培训班,模特成为许多年轻女性向往的职业。

  “黄昏”曲更新

  老年迪斯科、老年时装表演、老年大学、黄昏恋,除了玩摇滚,1991年老头老太太们玩的样样都是新潮的玩意。尽管头几年对小青年唱流行歌曲、跳迪斯科深恶痛绝,但今非昔比了,他们恍然觉出了“健身长寿”的益处,于是如火如荼地练就起来,把个京城的角落都填得满满当当的。

  京城小伙留“板儿寸”

  男人的头发与女人的裙摆一样,时有长长短短的变化,到1991年,北京小伙相中了“板儿寸”。尤其是北京街头随处可见的“款哥”们,以硕头阔脸配以短至可见青白头皮的“板儿寸”,确实有点“万物皆备于我”的自信。

  满街“电蛐蛐”

  因为鸣叫声幽扬,BP机被北京小伙戏称为“电蛐蛐”。

  BP机初入北京,被视作“大款”的招牌。

  在1991年里,BP机数量如细胞裂变似地增殖,商人、歌星、模特、警察、记者……凡是比较社会化的职业,都已离不开BP机。

  “电蛐蛐”已经臭了街,大款们将目光瞄准了“大哥大”。

  到处“精品屋”

  1991年,“精品屋”在北京成了气候。且以时装、鞋类、饰品、皮件为主。除“顺美”、“银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