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书-第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怀万宝而燕息,
众山朝揖,万水翕聚,如贵人燕安休息,珍(缺)富如万
金,若揽而有也。
△若具万善而洁斋,
明堂宽绰,池湖缭绕,左右前后,眼界不空,若贵人坐定,
珍馔毕陈,食前方丈也。
△若橐之鼓
橐乃无底囊,今煅者引风之具,即其类也。才经鼓动,其
气即盛,言纳气之满也。
△若器之贮,
如器之盛物,满而不溢,言气之止聚也。
… 页面 24…
葬书 ·22·
△若龙若鸾,或腾或盘,
若龙之盘旋,鸾之飞腾,言其活动有蜿蜒翔舞之体段,无
破碎死蠢之形状。
△禽伏兽蹲,若万乘之尊也。
来势如虎出深林,自幽而渐显,气象蹲踞而雄壮;止势如
雁落平砂,自高而渐低,情意俯伏而驯顺,气象尊严,拥护绵
密,若万乘之尊也。
△天光发新,
眼界轩豁,气象爽丽,神怡性悦,一部精神悉皆收摄,而
纳诸圹中。然而至理微妙,未易窥测,要令目系道存,心领意
会,非文字之可传,口舌之可语也。中庸曰:人莫不饮食,鲜
能知味也。
△朝海拱辰,
… 页面 25…
葬书 ·23·
如万水之朝宗,众星之拱极,枝叶之护花,朵廊庑之副厅
堂,非有使之然者,乃一气感召,有如是之翕合也。易云:水
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其斯之谓
欤。
△龙虎抱卫,主客相迎,
凡真龙落处,左回右抱,前朝后拥,所以成其形局也,未
有吉穴而无吉案,若龙虎抱卫而主客不相应,则为花假无疑。
△四势朝明,五害不亲,
四势即龙虎主客也,贵乎趋揖朝拱端严而不欹侧,明净而
不模糊,情势如此,乌有不吉。更欲不亲五害,五害者,童断
石独过也。
△十一不具,是谓其次。
此特指上地而言,十中有一(缺)泥以为说,则世间无全
… 页面 26…
葬书 ·24·
地矣,非概论也。
海眼曰篇中形势二字,义已了然,可见势在龙而形在局,
非俗人之所谓喝形也。奈何卑鄙之说,易惑人心,须至锢蔽,
以讹传讹,以盲诱盲,无益反害,莫此为甚。总之道理原属广
大精微,古圣先贤原为格物致知穷理尽性大学问,今人只作笼
利想,故不得不以术行耳。匪直今人之术不及古人,今人之用
心先不及古人之存心矣,奈何。
… 页面 27…
葬书 ·25·
外篇
△夫重冈叠阜,群垅众支,当择其特。
圣人之于民类,麒麟之于走兽,凤凰之于飞鸟,亦类也。
重风并出群阜,攒头须择其毛骨奇秀、神气俊雅之异于众者为
正也。
△大则特小,小则特大。
众山俱小取其大,众山俱大取其小。
△参形杂势,主客同情所不葬也。
参形杂势,言真伪之不分;主客同情,言汝我之莫辨。
… 页面 28…
葬书 ·26·
△夫支欲伏于地中,垅欲峙于地上。
伏者隐伏,峙者隆峙,此言支垅行度体段之不同。
△支垅之止,平夷如掌。
支垅葬法虽有不同,然其止处悉皆如掌之平,倒杖口诀曰
:断续续断气受于坦,起伏伏起气受于平。李淳风曰:来不来
坦中裁,住不住平中取。亦曰:来来来,堆堆堆,慢中取,坦
中裁。皆如掌之义也。
△故支葬其巅,垅葬其麓。
支葬其巅,缓而急之也,垅葬其麓,急而缓之也。金牛云
:缓处何妨安绝顶,急时不怕葬深泥。
△卜支如首,卜垅如足。
… 页面 29…
葬书 ·27·
所谓如首如足,亦即巅麓之义,谓欲求其如首如足也。
△形气不经,气脱如逐。
支垅之葬随其形势,莫不各有常度,不经则不合常度,或
葬垅于巅首,葬支于麓足,则生气脱散,如驰逐也。
△夫人之葬,盖亦难矣,支垅之辨,眩目惑心;祸福之差,
侯虏有间。
支垅固亦易辨,奈有似支之垅,似垅之支,支来而垅止,
垅来而支止。或垅变为支而复为垅,支变为垅而复为支,或以
支为坛垛而行垅于上,以垅为坛垛而行支于上,复有垅内而支
外,支内而垅外者,又有强支弱垅,急支缓垅,欹支平垅,隆
支隐垅,石支土垅,老支嫩垅,偏支正垅,全支半垅,以及夫
非支非垅之不可辨者。然其中有奇有正,有经有权,自非明师
耳提面命,则眩目惑心,莫能别也。倘支垅互用,首足倒施,
其祸立至。今之葬者,支垅不能别,可无误乎?
△乘金相水穴土印木。
… 页面 30…
葬书 ·28·
此言穴中证应之玄微也。金亦生气之异名言,即其尖圆之
所止也。相水者,言金鱼界合相辅于左右也。穴土者,土即中
央之义,谓穴于至中取中和之气,即葬口是也。印木即两边蝉
翊之砂夹主虾须之水以界穴也。神宝经曰:三合三分见穴土乘
金之义,两片两翊察相水印木之情。盖亦神明其义耳。又有所
谓水底眼,剪刀交,水里坐,水里卧,明暗股,明暗球,长短
翊,长短水,蜗窟蛤尖,交金界玉,鸡胸鸠尾,寿带孩衿,筻
口鸟迹,生龟死鳖,眠干就湿,割脚淋头,明阳暗阴,阳落阴
出,罗纹土宿,十字天心扑面水底,浮大口出小口,水过山不
过桥,流水不流两片牛,角砂一滴蟹眼水,舌尖堪下莫伤唇,
齿罅可扦休近骨,虚檐两过声犹滴,古鼎烟消气尚浮。其名类
不一,莫可殚举。其言隐括,自非明师耳提面命,逐一指示,
卒难通晓。
△外藏八风,内秘五行。
四维四正,完密而无空缺,既无风路,则五行之生气自然
秘于其内而凝结矣。
△天光下临,地德上载。
天有一星,地有一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葬得其所,
则天星垂光而下照,地德柔顺而上载也。
… 页面 31…
葬书 ·29·
△阴阳冲和,五上四备。
物无阴阳,违天背原,孤阳不生,独阴不成,二五感化乃
能冲和,冲和之处,则必有五色异土以应之。言四备者,不取
于黑,又曰冲和之处,阴气寒至此而温,阳气热至此而凉,温
凉之气是为冲和。
△目力之巧,工力之具趋全避阙,增高益下,微妙在智触
类而长玄通,阴阳功夺造化。
目力之巧,则能趋全避阙,工力之具,则能增高益下。大
凡作用之法,随宜料理,千变万化,本无定方,全在人之心目
灵巧,以类度类触而长之,则玄功可以盗天地之机,通阴阳之
理,夺造化之权。
△势如万马,自天而下。
星岚插汉ㄢ天而下若万马奔驰而来也。
… 页面 32…
葬书 ·30·
△形如负□,有垅中峙法葬其止。
万物负阴而抱阳,故凡背后不可无屏障以蔽之,如人之肩
背最畏贼风,则易于成疾,坐穴亦然。真龙穿障受幕结成形局,
玄武中峙,依倚屏障以固背气,此立穴之大概也,然又当求其
止聚处而葬之,则无不吉矣。
△经曰:势止形昂,前涧后冈,龙首之藏。
势欲止聚,形欲轩昂,前有拦截之,水后有乐托之山,形
局既就,则真龙藏蓄于此矣。
△鼻颡吉昌角目灭亡耳,致侯王唇死兵伤。
此以龙首为喻,而取穴非谓真有鼻颡角目也。但鼻头以喻
中正,故吉,角目偏斜而又角硬孤露不受穴,故凶。耳言深
曲,唇言浅薄,所以有侯王兵伤之别。
△宛而中蓄谓之龙腹,其脐深曲,必后世福,伤其胸肋,
… 页面 33…
葬书 ·31·
朝穴暮哭。
宛,宛之中若有所蓄者,龙之腹也,况又深曲如脐,岂有
不吉。若葬非其道,伤其胸者,必遇石而带黑晕,伤肋则乾操
如聚粟,或上紧下虚,锄之如刮肉。朝穴暮哭者,言其应之速
也,可不慎哉。
△夫外气所以聚内气,过水所以止来龙。
外气者,横过之水,内气者,来龙之气,此即外气横形内
气止生之谓也。
△千尺之势宛委顿息,外无以聚内气,散于地中,经曰:
不蓄之穴,腐骨之藏也。
千尺言来势之远也,宛委者宛转委曲而驯顺,顿息者顿挫
止息而融结也。若阴阳不交,界合不明,后无横水以拦截,则
土中之生气散漫而无收拾矣,葬之适足以腐骨。
△夫噫气能散生气,龙虎所以卫区穴叠叠中阜,左空右缺,
前旷后折,生气散于飘风。经曰:腾陋之穴,败椁之藏也。
… 页面 34…
葬书 ·32·
天地之气,噫则为风,最能飘散生气,故必藉前后左右卫
护区穴,而后能融结也。若堂局虽有入首,叠叠之阜却缘左空
右缺,前旷后凹,地之融结,悉为风所荡散,则生气不能蓄聚,
垅之浮气升腾于上,支之沉气陋泄于下矣。葬之无益于存亡,
适足以腐败棺椁而已。
△夫土欲细而坚润而不泽,裁肪切玉备具五色。
石山土穴,欲得似石非石之土,细腻丰腴,坚实润滋,文
理如裁肪也。土山石穴,必得似土非土之石,脆嫩鲜明,光泽
晶莹,体质如切玉也。五气行乎地中,金气凝则白木气凝,则
青火赤土黄皆吉,唯水黑则凶。五行以黄为土色,故亦以纯色
为吉。又红黄相兼,鲜明者尤美,间白亦佳,青则不宜多见,
以近于黑色也。枝垅千变万化,高低深浅结作各异,唯穴中生
气聚结,孕育奇秀而为五色者,则无有不吉也。言五色者特举
其大纲耳。土山石穴,亦有如金如玉者,或如象牙、龙眼、珊
瑚、琥珀、玛瑙、车渠、朱砂、紫粉花、细石膏、水晶、云母、
禹余种石、中黄、紫石英之类,及石中有锁子文、槟榔文,或
点点杂出而具五色者,皆脱嫩温润似石而非石也。石山土穴,
亦有所谓龙肝凤髓,猩血蟹膏,散玉滴金,关纫缕翠,柳金黄
秋恭褐之类,及有异文层沓如花样者,或异色鲜明如锦绣者,
皆坚实光润似土而非土也,即为得生气矣,否则非真穴也。至
若活物神异,固尝闻之,然有亦能漏泄龙气,大非吉地之宜,
有高明者宜以鉴之。
… 页面 35…
葬书 ·33·
△夫干如聚粟,
土无气脉,上紧下虚,焦白之土,麻黑之砂,括燥松散,
锄之如聚粟也。
△湿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