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约词-第2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料阳”二句秀逸入画。继言满拟以还乡之乐,偿恋阙之怀,而门巷依然,故交零
落,转不若寂寞他乡,尚无睹物怀人之感,乃透进一层写法。
陈 亮
水龙吟 春恨
闹红①深处层楼,画帘半卷东风软。春归翠陌,平莎茸嫩②,垂杨金浅。迟日③催
花,淡云阁雨④,轻寒轻暖。恨芳菲世界,游人未赏,都付与、莺和燕。 寂寞凭高念
远,向南楼一声归雁。金钗斗草,青丝勒马,风流云散。罗绶⑤分香,翠绡封泪,几多
幽怨?正销魂,又是疏烟淡月,子规声断。
【作者简介】
陈亮字同甫,浙江永康人。光宗绍熙四年,策进士,擢第一。授签书建康府判官厅
公事,未到任而卒。同甫才气超迈,喜谈兵,力主抗金,曾几次遭受迫害。他与辛稼轩
交往至密,词风亦相近。其爱国壮词豪气磅薄,令人感奋。但他的《水龙吟》、《虞美
人》等词,则又婉秀疏宕,不以豪壮著称。著有《龙川词》。有《四印斋所刻词》本。
【注释】
①闹红:一本作“闹花”。形容百花盛开。
②平莎:平原上的莎草。或说,平整的草。茸嫩:形容初生之草十分柔嫩。
③迟日:春日昼长,故曰“迟日”。
④阁雨:把雨止住。阁,同搁。
⑤罗绶:罗带。
【评解】
这首春恨词,上片从写景引向人事。柳媚花娇,草软莎平。淡云微雨,春光宜人。
然而这“芳菲世界”却无人游赏,都付于流莺飞燕,实在令人生“恨”。下片写闻“归
雁”而“念远”,感今忆昔,“几多幽怨”。这首词的可贵之处,是用“幽秀”之笔,
写出了家国之情。正由于笔曲意深,含蓄而味永,艺术效果往往并不在壮怀激烈的言词
之下。手法之妙,于此可见。
【集评】
徐釚《词苑丛谈》:陈同父开拓万古之心胸,推倒一世之豪杰,其《水龙吟》词,
乃复幽秀。
刘熙载《艺概》卷四:同甫《水龙吟》云“恨芳菲世界,游人未赏,都付与、莺和
燕”。言近旨远,直有宗(泽)留守大呼渡河之意。
艾治平《宋词名篇赏析》:此词写的不是儿女情的“春恨”,而是“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那种“春恨”,它寄寓着祖国南北分裂,国耻未雪,家仇未报的悲愤。这
样,便是以“芳菲世界”来比喻沦陷了的中原锦绣河山,而“莺和燕”,则是奸邪小人
和卖国求荣之类人物了。
唐圭璋《唐宋词选注》:本词和辛弃疾的名篇《摸鱼儿》是同一风格,若论婉丽含
蓄,意境深远,二词也可说是相映生辉。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凭高念远,疏宕有致。起数句,皆写景物。“闹花”
两句,写楼高风微。“春归”三句,写平莎垂杨。“迟日”三司,写寒暖不定。“恨芳
菲”三句,总束上片,好景无人赏,只与流莺闲燕赏之,可恨孰甚。换头,因雁去而念
远。“金钗”三句,言当日之乐事无踪。“罗绶”三句,言别后之幽怨难消。“正销魂”
三句,以景结,伤感殊甚。
虞美人
东风荡飏①轻云缕,时送潇潇雨。水边台榭燕新归,一点香泥②,湿带落花飞。
海棠糁③径铺香绣,依旧成春瘦。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
【注释】
①荡飏:即荡扬。
②一点香泥:或作一“口”香泥。
③糁:这里是散落之意。
【评解】
这首词通过景物描写,委婉含蓄地抒写了春愁。上片着意描绘春景。轻云荡飏,东
风送雨,落花飘香,双燕衔泥。美景如画,春光宜人。下片对景怀人,以春景映衬春愁。
落红糁径,海棠铺绣。深院黄昏,月下忆人。良辰美景,惹人愁思。全词和婉秀丽,意
境美,景亦美,表现了陈亮词风的多样化。
点绛唇 咏梅月
一夜相思,水边清浅横枝瘦①。小窗如昼②,情共香俱透。 清入梦魂,千里人长
久。君知否?雨儯г苾u,格调④还依旧。
【注释】
①“水边”句:用林逋《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诗意。
②小窗如昼:形容月光明亮。
③雨儯г苾u:指风吹雨打。 儯u:摧残。
④格调:指品格。
【评解】
这首月下咏梅词,以梅言志,借月抒怀。上片写月下梅影,横斜水边。诗人小窗独
坐,暗香幽情,交相融合。下片写明月清辉伴我入梦,梦中向千里外的好友致意。并表
示即使遭到风雨摧残,高洁的品质也不会改变。全词含蓄委婉,寓意殊深。
赵汝芜
如梦令
小砑①红绫笺纸。一字一行春泪。封了更亲题,题了又还折起。归来?归来?好个
瘦人天气。
【作者简介】
赵汝芜字参晦,号霞山,商王元份八世孙善官之子(见《宋史·宗室世系表》)。
他的词极明艳生动,为风雅派中上驷。有《退斋词》,录于赵氏《校辑宋金元人词》者
凡九首。
【注释】
①砑:砑石,古人用来磨纸,使之光泽。
【评解】
词中的女子准备好小砑、红绫和笺纸,打算给远方的丈夫写信,催其早归。和泪作
书,已觉凄绝;更兼封缄亲题,备极珍重。可就在这一瞬间,她想到写这样的信已不止
一次,心上人还不知何时归来。万种怨情,只得埋怨天气。全词只就写信落墨,并未直
言别情,但缠绵悱恻之情,已溢于言表。
李弥逊
十样花
陌上风光浓处。第一寒梅先吐。待得春来也,香消减,态凝伫①。百花休漫②妒。
【作者简介】
李弥逊字似之,吴县(属江苏)人。宋徽宗大观初登进士第。南渡后,以争和议忤
秦桧,乞归田。有《筠溪词》一卷,有《四印斋汇刻宋元三十一家词》本。
【注释】
①凝伫:形容寒梅庄重挺立。
②漫:随意。
【评解】
严冬腊月,乡间小路上一枝寒梅初绽,为人间带来春讯。
然而当春回大地、百花竞艳时,她却香消态凝,端庄自重。词人劝百花休漫妒之语,
包含着对凌寒开放的早梅的无限赞赏。
十二
吕本中
踏莎行
雪似梅花①,梅花似雪②。似和不似都奇绝。恼人风味阿谁③知?请君问取南楼月。
记得去年④,探梅时节。老来旧事无人说。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
【作者简介】
吕本中字居仁,号紫薇,寿州(安徽寿县)人。宋高宗绍兴六年赐进士,累迁中书
舍人,兼直学士院,提举太平观。卒谥文靖,有《东莱集》。他的词,赵万里为其汇辑
成卷,名《紫薇词》,刊于《校辑宋金元人词》中,凡26首。
【注释】
①雪似梅花:唐东方虬《春雪》:“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
②梅花似雪:古乐府:“只言花似雪,不悟有香来。”
③阿谁:谁,何人。
④去年:往年。
【评解】
花魂雪魄,冰清玉洁,浑然相似。然对此佳景,更惹相思。因此探梅时节,不禁对
景追忆往事,遂别有一番恼人风味萦绕于心。此词写别恨,情从景生,天然浑成,两阕
的末句尤为警策。
采桑子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
满还亏,暂满①还亏②,待得团圆又几时。
【注释】
①满:指月圆。
②亏:指月缺。
【评解】
此词从江楼月联想到人生的聚散离合。月的阴晴圆缺,却又不分南北东西,而与人
相随。词人取喻新巧,正反成理。以“不似”与“却似”隐喻朋友的聚与散,反映出聚
暂离长之恨。具有鲜明的民歌色彩。全词明白易晓,流转自如。风格和婉,含蕴无限。
【集评】
曾季狸《艇斋诗话》:本中长短句,浑然天成,不减唐、《花间》之作。
《啸翁词评》:居仁直忤柄臣,深居讲道。而小词乃工稳清润至此。
杨炎正蝶恋花 别范南伯离恨做成春夜雨,添得春江,刬地①东流去。弱柳系船都
不住,为君愁绝听鸣橹②。 君到南徐③芳草渡,想得寻春,依旧当年路。后夜独怜回
首处,乱山遮莫无重数。
【作者简介】
杨炎正字济翁,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宋宁宗庆元间进士。曾任大理司直(审判
官)。他的词集名《西樵语业》。有《宋六十家词》本。
毛晋跋语称他的词“不作娇艳情态”,“俊逸可喜”。
【注释】
①刬地:依旧,还是。
②橹:摇船工具。
③南徐:州名。州治在今江苏省丹徒县。
【评解】
这首词描绘春景,抒写离情。上片写惜别。春江水满,离愁千万。弱柳系船,留君
不住。因而闻橹声更增添离愁。下片设想别后情景。回望送别之处,惟见乱山重叠,故
人安在!
全词抒写离愁别绪,细腻委婉,工巧别致。
【集评】
薛砺若《宋词通论》:幽畅婉曲,颇得辛词风趣。
俞国宝风入松一春长费买花钱。日日醉花边。玉骢①惯识西湖路,骄嘶过、沽酒炉
前。红杏香中萧鼓,绿杨影里秋千。暖风十里丽人天。花压髻云②偏。画船载取春归去,
余情付湖水湖烟。明日重扶残醉,来寻陌上花钿③。
【作者简介】
俞国宝,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孝宗淳熙年间为太学生。有《醒庵遗珠集》。
他的词虽不多见,却写得旖旎多姿,极有情致。深受读者喜爱。
【注释】
①玉骢:白马。
②髻云:象乌云般的发髻。
③花钿:以金翠珠宝等制成花朵形的首饰。
【评解】
此词记述西湖盛景。上片写游湖的兴致与西湖美景。西湖路上,车马纷繁。“红杏
香中”,笙歌处处。点染了绿杨红杏,歌舞连绵的西湖风光。下片写湖上天气晴和,春
光明媚。
暖风十里,游人如织。钗光鬓影,花压鬓云。结句“明日重扶残醉,来寻陌上花钿”。
运思新巧,情韵无限。通篇旖旎和婉,风雅秀丽。
【集评】
周密《武林旧事》:淳熙间,德寿三殿游幸湖山。一日御舟经断桥旁,有小酒肆颇
雅。舟中饰素屏书《风入松》一词于上,光尧驻目称赏久之,宣问:“何人所作?”乃
太学生俞国宝醉笔也。上笑曰:“此词甚好,但末句‘明日重携残酒’未免儒酸。”因
为改定云“明日重扶残醉”,则迥不同矣,即日命解褐云。
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起处自然馨逸。
况周颐《蕙风词话》:流美。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金勒马嘶芳草地,玉楼人醉杏花天”,有此香艳,无此
情致。结二句余波绮丽,可谓“回头一笑百媚生”。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记湖上之盛况。起言游湖之豪兴,次言车马之纷繁。
“红杏”两句,写湖上之美景及歌舞行乐之实情。换头,仍承上,写游人之钗光鬓影,
绵延十里之长。“画船”两句,写日暮人归之情景。“明日”两句结束,饶有余韵。
曾 觌
阮郎归
柳阴庭院占风光。呢喃①春昼长。碧波新涨小池塘,双双蹴水②忙。 萍散漫,絮
飘扬。轻盈体态狂。
为怜流去落红香,衔将归画梁。
【作者简介】
曾觌字纯甫,号海野老农,汴(河南开封)人。绍兴中,为建王内知客。孝宗受禅,
以潜邸旧人,除权知阁门事,后又加少保。著有《海野词》。
【注释】
①呢喃:燕语。
②蹴水:点水,踏水,掠水。
【评解】
这首咏燕词,是作者在宫中侍宴时所作。上片写呢喃双燕蹴水,小池碧波新涨。柳
阴庭院,占尽风光。下片写往来双燕衔泥,东风落红飘香。轻盈体态,飞入画梁。全词
写景咏物,倩丽新巧,描绘双燕体态,传神入画。
辛弃疾
祝英台近 晚春
宝钗分①,桃叶渡②,烟柳暗南浦③。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断肠片片飞红④,
都无人管,倩谁唤,流莺声住。 鬓边觑⑤,试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罗帐灯昏,
哽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将愁归去。
【作者简介】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山东济南人。其时,济南在金兵统治下,已经12年。稼轩
21岁时,参加耿京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坚持抗金。随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