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玉花影残剑-第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赔礼的。”
杨文华道:“小游兄赔礼二字,如何说法?”
小游大笑道:“第一,兄弟昨晚骗了杨兄,兄弟贱姓陆,草字少游,不是小游。第二,
兄弟昨晚偷偷溜了,难道杨兄不责怪兄弟么?”
“少游兄果然骗得兄弟好苦!”
杨文华道:“对了,昨晚是少游只制住那三个汉子的,只不知庙外那声叱喝,少游是遇
上了什么人吗?”
“和杨兄动手的三个黑衣汉子不是杨兄制住他们的么?”
陆少游惊异的道:“兄弟并没出手呀!”
“这就奇了!”
杨文华道:“那会是什么人呢?哦,那么少游兄是什么时候出去的呢?”
陆少游笑了笑道:“你出去捡柴生火,兄弟就出去了。”
他口气微顿,续道:“说起那声叱喝,唉,若非暗中有人出手,兄弟差点就送了老
命!”
杨文华听得更奇,问道:“少游兄能否说得详细一点?”
陆少游举起酒杯,咕的一声喝干,说道:“那兄弟看到杨兄和三个黑衣人动手,正待跃
出相助,眼见杨兄已把他们三人一起制住,忽听三缕极细的风声,从庙外射入,贯穿了三人
心窝,兄弟立时想到这可能是杀人灭口,这就仔细朝庙外三支丢手箭来处看去,果然给兄弟
发现前左首一棵大树上,正有一对神光炯炯的眼睛,注视着殿上,兄弟心中暗暗一动,这就
悄悄掠起,扑了过去。’他看杨文华不吃不喝,只顾听自己说话,笑道:“来,杨兄,咱们
边谈边喝,你怎么停下筷来了?喝酒。”
两人对于了一杯,又吃了些莱。
杨文华忍不住问道:“少游兄,后来呢?”
陆少游哈地笑道:“就在兄弟堪堪纵身扑起,就看到五支丢手箭,梅花形朝兄弟胸口激
射袭来,那时兄弟身子凌空飞扑,那有闪避的份儿?何况兄弟看到那五支丢手箭的时候,离
兄弟胸口,已不到三尺光景。”
杨文华紧张地道:“后来如何?”
陆少游笑了笑道:“当然没被打中,打中了,兄弟还能坐在这里喝酒?”
他又举起酒杯,一饮而干,续道:“那五支丢手箭,快到兄弟胸口之际,忽然从横里吹
过一阵清风,居然把五支劲急的丢手箭一齐吹得斜飞出去,同时呼到有人发出一声清叱,但
等兄弟落到地上,人已不见,连一点影子都没有了,只有地上被风吹落的五支丢手箭,兄弟
心想:“此人一发五箭,必是高手,也许可以从他箭上,找出一点端倪来,哪知从地上拾起
一看,哈,杨兄,你当那五支丢手箭是什么?”
杨文华道:“莫非是五支梅花枝儿?”
陆少游诧异的道:“杨兄原来已经知道了?”
杨文华道:“兄弟只是猜想罢了。”
陆少游摇头道:“猜想未必有如此准。”
杨文华道:“那人这五支梅花枝儿,可能是准备对付兄弟的,但因少游兄朝他扑去,他
才打了出来。”
陆少游惊奇的道:“杨兄已经知道此人是谁了?”
“不知道。”
杨文华接着道:“因为兄弟在数日前,曾被此人五支梅花枝儿击中要害,差点送了性
命,大概他发现兄弟没死,所以非取兄弟性命不可。”
陆少游道:“他和杨兄有仇么?”
杨文华道:“仇是有,那是不共戴天之仇,但兄弟连这人是谁都一无所知。”
陆少游惊“啊”一声道:“杨兄令尊,也伤在他五支花枝之下的么?”
“是的。”
杨文华问道:“那么庙中那三个黑衣人身上,洒‘化骨丹’的可是少游兄么?”
“没错。”
陆少游道:“野庙之中,留下三具死尸,会给地方上带来许多麻烦,所以兄弟趁杨兄追
出庙去之际,把他们尸体化了。”
他看了杨文华一眼,又道:“那么兄弟也不知道发出一记掌风,击落五支花枝的人是谁
了?此人应该和杨兄是友非敌了。”
杨文华摇摇头道:“兄弟此次还是第一次出门,只身南行,除了那天结识了少游兄之
外,一个朋友也没有,此人是谁,兄弟就不知道了。”
“这就奇了!”
陆少游沉吟道:“杨兄既不知道仇人底细,也不知道朋友是谁,岂非是古怪事儿?”
说到这里,抬目问道:“杨兄方才曾说,你数日前被人用五支梅花枝干击中要害,那是
什么人救你的呢?”
“兄弟也不知道他是谁?”
杨文华就把自己如何遭人暗算,僵卧雪地,被一个隐世高人所救,养伤三日,连人家主
人一面也未见到,大概说了一遍。
陆少游觉吟道:“这人隐居梅林深处,必和梅妻鹤子的林处士一样,是位隐逸之士,救
了杨兄,又不愿和杨兄相见,也许是施恩不望报,雅不欲不知,但据兄弟猜想,此人年龄不
会太大,而且是个风流倜傥之人。”
杨文华道:“少游兄如何知道的呢?”
“哈哈!”
陆少游大笑一声道:“此人如果是位高年隐逸,那么应门的应该是个童子,言师采药
去,云深不知处;但这位隐士,应门的是妙龄侍女,红袖添香夜读书,由此可见是一位潇洒
俊逸的风雅之士了。”
杨文华看了手捧银壶的二个侍女一眼,点头道:“少游兄此言甚善。”
两人边谈边喝,差不多已有六七分酒意,才要侍女装饭,饭罢,陆少游又引着杨文华到
书房落坐。
一名青衣使女重新沏上两盏名茶。
陆少游问道:“杨兄令尊遇害,杨兄是为了侦查仇人下落,才到江湖上来,但杨兄一路
南来,莫非仇人是在岭南吗?”
“那到不是。”
杨文华道:“兄弟是听一位父执说的,折花杀人,在江湖上已经闹了将近一年,但一直
没有人能说得出这人的来历和动机来,据兄弟那父执说,他昔年到过岭南,据说遇上过一位
异人,隐居罗浮山中,此人胸罗万有,对武林中各门各派的手法,无不了如指掌,要兄亲专
程前来,叩请指点,所以兄弟才有罗浮之行。”
陆少游笑道:“杨兄说的那是蓑衣老人了。”
杨文华道:“就是蓑衣老人。”
“难,难,要找他只怕不容易呢!”
陆少游摇着头,说道:“据说这位老人年已百岁以上,终年穿着紫蓑衣,脚上穿的是铁
制的鞋,一生不食烟火,摘果为餐,喜欢睡在下临万丈深渊的石梁上,在山上,你如无心相
遇,进出可以看得到他,但你如果有心要想找他,却又偏偏无处可找,有人说他已是半仙,
也有人说他只是故弄玄虚,不过有一点倒可相信,先父小时候,曾在罗浮山见到过他,头上
没有一根白发,后来先父六十岁那年,又曾在罗浮山下相遇。”
“他还是那个样子,头上依然没有一根白发,兄弟是个好奇的人,曾几次找上罗浮山
去,想去看看这位异人,都没有遇上,最后一次,兄弟在山上住了半个多月,就是没找到
他,有一天晚上,兄弟已经睡了,听到不远的山径上,有铁鞋踏在山石上的声音,兄弟来不
及披衣,等开门出去,万籁俱寂,一点声音也听不到了,兄弟心想也许和他无缘,因此第二
天就下山了,从此没有再去过。”
杨文华道:“真是有这样的奇人?”
陆少游道:“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天地间尽奇多人,只是我们不易碰上,就算碰上
了,你也不知道他。”
杨文华道:“就以少游兄来说,何尝不是奇人,若你不派人来邀,兄弟和你岂不也失之
交臂了?”
”兄弟也算是奇人?”陆少游听得哈哈大笑。
杨文华道:“奇人不一定是半仙或武功超异之人,像少游兄这样特立独行之士,有时好
像挥金如土,有时却又是游戏风尘,焉得不是奇人?”
“知我者其杨兄乎?”
陆少游又大笑道:“人生得一知己,可以死而无憾,杨兄真是我陆少游唯一的知己!”
他一把抓住杨文华的手,摇撼着道:“杨兄,咱们萍水相逢,最难得的是气味相投,一
见如故,如果杨兄不嫌弃的话,咱们结为金兰兄弟,不知你意下如何?”
杨文华笑道:“少游兄说的,正合我意。”
“好,好!”
陆少游大喜的拍着手道:“来人呀!”
只见一名青衣使女掀帘走入,躬身道:“公子有何吩咐?’,陆少游挥着手道:“快去
准备香案,我要和杨兄结拜呢!”
青衣使女应了声“是”,返身退出。
不多一回,那使女又掀帘走入,身躬道:“启禀公子,香案已准备好了。”
陆少游一把拉着杨文华说道:“杨兄,我们出去。”
两人跨出书房,中间一间客堂上,上首悬挂的是一幅至圣先师像,长案前一张半桌上,
已经点燃起香烛。
陆少游道:“我们也读书,也学剑,就由孔老夫子来主盟吧!”
两人磕过头,一叙年龄,陆少游二十五,居长,杨文华只有二十岁,自然是小弟了。
杨文华恭敬的朝陆少游作了个长揖道:“小弟拜见大哥。”
陆少游也拱手还礼,说道:“贤弟不可多礼。”
两人重又回入书房,坐了一会。
杨文华起身道:“大哥,小弟得和大哥义结金兰,真是人生一大快事,但小弟有事在
身,要告辞了。”
陆少游道:“咱们兄弟难得一叙,贤弟怎不多住上几日再走?”
杨文华道:“小弟父仇未复,连仇人是谁,都一无所知,是以急于前去罗浮,找蓑衣老
人,也许可以蒙他指点,大哥盛情,后会有期。”
陆少游点头道:“贤弟既是这么说,愚兄就不好强留了,愚兄本该陪贤弟同上罗浮,但
几次去找蓑衣老人,都无缘一晤,若是和贤弟同往,可能反而误了贤弟正事,那就是只好贤
弟一人去了,也许孝感动天,很快就可找到老人了。”
杨文华道:“但愿如此。”
当下就拱手作别。
陆少游一路送出大门,只见门外早已有一名庄丁,牵着一匹骏马,在阶下伺候。
陆少游道:“贤弟此去罗浮,尚有一二百里路程,这匹马脚程快极,贤弟请上马吧!”
杨文华心中暗道:“大哥庄上的使女,果然善解人意,她们听说我要走,没待大哥吩
咐,我们还没出来,居然连马匹都已准备好了!”
一面拱拱手道:“多谢大哥,小弟拜领了。”
跨下石阶,从庄丁手中接过马缰,跨身上马,再次拱手道:“大哥请回,小弟告辞。”
陆少游含笑道:“贤弟罗浮回来,愚兄再为贤弟洗尘了。”
罗浮山在增城县东,袤直五百里,瑰奇灵秀,为粤中名山。
据罗浮山记:“罗,罗山也,浮,浮山也,二山合体,谓之罗浮。”
主峰在博罗县西北,峻天之峰四百三十有二,罗山绝顶曰飞云蜂,夜半见日,飞云之
西,曰上界三峰,峭绝鼎立,人莫能至。其下与罗山相接处,有石如梁曰铁桥。
浮山之绝顶曰蓬莱,在铁桥之西,又名碧鸡峰。
杨文华是听一位父执说的,蓑衣老人经常来往两蜂之间,他最喜欢两山之间的那道石梁
了,如果有人看到他,差不多都在那石粱附近。
因此杨文华入山之后,就一路朝罗山飞云峰寻来,找到飞云峰,再往西,不就是那道石
梁了么?但上面说过,罗浮山袤直五百里,峻天之峰四百三十有二,你到了山中,看到的是
起伏群山,到处都有插天峻峰,山峰和人一样,脸上又没写姓名,你认识的熟人,一眼就知
道他是谁,不认识的人,见了面,还是不认识。
偌大一片山区,有数不甭的山峰,你从没来过,要找飞云峰,又谈何容易?杨文华在山
中转了两天,入山已深,所经之处,人踪罕至,连想找个人问路,都找不到。
这是第三天的巳牌时光,在杨文华身后,约莫三四十丈距离,忽然多了一个一头银发一
直披到肩头的老人,身上穿着一袭蓑衣,脚上拖了钉鞋,一手柱一支古藤杖,远远尾随而
行。
这老人很像是传说中的蓑衣老人。
因为这里已是人迹罕至之处,不会有和蓑衣老人打扮相同的人出现,那么这老人不用说
该是蓑衣老人无疑了!
他为什么要尾随在杨文华的身后呢?这道理,你只要稍加思索,就不难得到答案。
第一、蓑衣老人也许早就发现杨文华了,他觉得奇怪,这年轻人裹粮入山,来到这人迹
不至的罗浮山,所为何来?他要在暗中加以了解。
第二、罗浮山,尤其在石梁前后,是他时常徜徉之处,这年轻人莫非听了传言,想来求
仙学道的?他(蓑衣老人)既是半仙,自然要度有缘人,自然更须暗中加以考察。
够了,有这两点理由,他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