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攻大陆"密谋透析-第4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组织这样一个多机种、大机群的参观访问团,在中国还是第一次。
“伊尔—18”总理专机临时定为总统专机。为了保密起见,机号由216
改为218。尼克松由周恩来总理陪同,坐中客舱。
总统自己的“76 精神号”专机也跟着起飞。
周恩来巧喻“13”
由周恩来专机机长张瑞霭驾驶的“伊尔—18”型飞机, 26 日从北京到
杭州。 27 日从杭州到上海。
当飞机降落在虹桥机场时,尼克松翘着拇指对周恩来说:“飞得很好。”
周恩来面带自信地微笑,不卑不亢地回答:“这是我们自己培养的飞行
员,我很信任他们。”
基辛格接过话头:“总统还是第一次乘外国飞机。因为中国最安全。”
基辛格说话的神色,无不自豪,因为这其中也有他的一份功劳。中方当初做
出这项安排时,美方曾有异议,基辛格深知中国人的民族自尊感,积极斡旋,
说服美国方面接受了周恩来的意见。
上海是尼克松访华的最后一站。
尼克松总统一行下榻于著名的锦江饭店里。在上海这幢最现代化的宾馆
楼里,尼克松夫妇被安排住在15 层,基辛格住在14 层,罗杰斯、格林和其
他国务院官员住在13 层。
2 月27 日,到达上海不久,周恩来总理特地去看望罗杰斯国务卿及其助
手们。他走进大厅,走进电梯。电梯迅疾往上升。头顶的电梯标志牌上,“13”
处亮着红灯。
周恩来望着标志灯,恍然大悟似地说:“怎么能安排他们住第13 层?13
呀!西方人最忌讳13。。”
标志灯熄灭了,电梯门开了。
周恩来带着翻译走进罗杰斯的套间,听见谈“13”的声音戛然而止。罗
杰斯手下的官员们正在房间里说话,大约是在发牢骚生气,一个个面有愠色。
见周总理来了,罗杰斯朝他们示意,他们一个个只好客气地装出笑,极不自
然。
周恩来伸出手,说:“罗杰斯先生,你好!”
“总理先生,你好。”罗杰斯跟周总理握手。
周恩来逐一地与国务院的官员握手之后,在罗杰斯身旁的沙发上泰然自
若地坐了下来,说:“国务卿先生,我受毛泽东主席委托,来看望你和各位
先生。这次中美两国打开大门,是得到罗杰斯先生主持的国务院大力支持的。
这几年来,国务院做了大量的工作。我尤其记得,当我们邀请贵国乒乓球队
访华时,贵国驻日本使馆就英明地开了绿灯,说明你们的外交官很有见
地。。”
周恩来的话缓和了室内的紧张气氛。
“总理先生也是很英明的。我真佩服你想出邀请我国乒乓球队的招,太
漂亮了!一下子就将两国疏远的距离拉近了。”罗杰斯笑着说。
“有个很抱歉的事,我们疏忽了,没有想到西方风俗对‘13’的避讳。”
周恩来转而风趣地说,“我们中国有个寓言,一个人怕鬼的时候,越想越可
怕;等他心里不怕鬼了,到处上门找鬼,鬼也就不见了。。西方‘13’就像
中国的‘鬼’。”
众人哈哈大笑,周恩来也跟着笑。
周恩来走后,罗杰斯手下的官员们的气也消了大半。中国有句俗话,不
看僧面看佛面。他们主要是对基辛格有意见,对尼克松的某些做法有意见。
如今周恩来代表毛泽东来看望,他们不但不便发作,而且对周恩来这个人,
十分倾倒。后来,罗杰斯成了中国人民的好朋友,多次来中国访问。至今还
对我国人民抱着友好的感情,这些都是从对周恩来的钦佩开始的。
当天下午,尼克松趁着基辛格为举行一次特别的记者招待会而在作准备
的时候,参观了上海工业展览会。走进展览馆大厅,他的眼睛盯着几位共产
主义领袖的大幅画像时,嘴里念道:“这是马克思,这是恩格斯,这是列宁,
这是斯大林。”
“对,你都认识。”周恩来说。
“一共四个。”
“对。”
“那个恩格斯,我们在美国不大见到他的照片。”
尼克松在参观各种工业设备,他还伸手去按电钮,新式机床运转起来。
他对周恩来说:
“我们按电钮,必须是为了建设,而不是为了毁灭。”
周恩来哈哈大笑。四周的气氛十分热烈。
尼克松兴致来了,又对周恩来说:“1959 年夏天,我作为副总统在莫
斯科陪同赫鲁晓夫参观美国展览会,在洗衣机前,他同我争吵谁的火箭厉害
些,我讲比火箭没有意义,战争爆发谁都当不了赢家。”
周恩来笑得更大声,笑罢说:“我知道,这就是有名的‘厨房辩论’,
它使你出了名。”
尼克松笑了,说:“我想不是坏名声。”他想了想,又半开玩笑地说,
“总理先生,你不应该全信报纸上说我的坏话,我也不会全信报纸上说你的
坏话。”
周恩来收住笑,对尼克松说:“我信奉毛主席说的一句有名的话,彻底
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
下午5 时,向新闻界公布了中美两国的《联合公报》,因为在上海发布,
当时两国还没有外交关系,大家就称它为“上海公报”。
此后,下午5 点50 分,基辛格和助理国务卿格林在上海展览馆的宴会厅
举行记者招待会。为给台湾方面及美国国内的反对派以“安慰”,基辛格煞
有介事地在会上申明美国同台湾的防御条约并不变动,以表示“没有抛弃老
朋友”。可是,这种形式主义的说明并没有引起记者们的兴趣;上海公报对
世界的震动与冲击,使基辛格的解释黯然失色。
台对《联合公报》表示不安
尼克松访华,全球为之注目。在所有的关注者中,蒋介石最为尴尬。尽
管与美国有约在先台湾不对访华恶言相加,但台湾当局的面子总不能不顾。
在尼克松一行到达北京的当天台湾当局“国大”会议立即发表声明,称“戡
乱”反共“国策”绝不改变,不承认中、美间任何协议,大陆中共是“叛乱
集团”,无权代表中国。
由于《联合公报》中的措词使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
合法政府”一语,尽管是中国方面的立场,但这也预示着美国政府对台湾“正
统”地位的否定,台湾当局非常焦急。3 月6 日,台湾当局指示沈剑虹会见
尼克松,要求当面澄清,以消除因《联合公报》引起的不安。尼克松要沈剑
虹转告蒋介石:“美国决心遵守对台湾的承诺”,其中当然也包括共同防御
条约继续有效。第二天,沈剑虹飞回台北向蒋介石汇报,蒋介石要的就是美
国总统的保证,但这种保证与以前却是大不相同了。台湾这位“蒋总统”听
完汇报后,感慨万千地说了一句:“从此以后,我们要比以前更依靠自己。”
蒋介石不敢贸然行事
蒋介石决定“与俄帝往来”。而苏联,对于台湾的基地,久已垂涎欲滴,
也正趁美国调整其亚洲战略部署的机会,大肆扩张,以取美国的地位而代之。
因此,蒋苏交易,本来可以一拍就成。但是蒋苏双方当时均有顾虑。特别是
台湾方面,顾虑尤多。
顾虑之一:当时美国并不是真的要退出亚洲,苏美从东南亚到东北亚的
争夺正烈。即使美国中断美蒋关系,美国也不愿看到台湾成为苏联的战略基
地。
顾虑之二:中国一贯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领土台湾,过去一直要美国
撤离台湾和台湾海峡,假若中美一旦建交,美国宣布美蒋条约废弃而蒋介石
公开投苏,中华人民共和国岂能放过他?
顾虑之三:中国人民包括:台湾百姓、海外侨胞、以至国民党内有识之
士,对苏联都无好感,蒋介石如一意孤行,势将引起群情汹涌,火山爆发。
因此,蒋介石左思右想,还是不敢公然行事。为了替将来公开拉拢联苏
铺路,蒋介石一方面继续同苏联秘密往来,暗中发展关系;另方面,为了不
激怒美国和平息岛内舆论,蒋介石撤换了曾公开鼓吹联苏的“外交部长”周
书楷。
《南华早报》的惊人报道
1973 年2 月17 日,法新社转发了香港《南华早报》一则当天消息:
一旦美国承认北京,国民党人将把他们的一个或数个沿海岛屿,诸如佩斯卡多尔列
岛(即澎湖列岛),租借给苏联做海军基地,作为同莫斯科缔结互不侵犯条约的交换条
件。
该报报道台湾国防部总政治(作战)部的一位高级官员的话说,俄国的一些使者已
经在不断地到台湾访问了。这位官员在化名到香港访问以后己于昨天离开这里。
据报道,这位人士说,这一措施将作为在紧急情况下保护台湾而不危及其稳定的一
种措施。
该报刊登的一位特派记者的报道说,这还将使俄国从一切可能的角度遏制北京的战
略得以实现。
这则报道说,这是前外长周书楷先生去年在国民党最高“决策者们”的同意下采取
的同反北京的共产
党国家发展关系的“灵活外交”的一部分。
这位国民党的高级国防官员在香港的短期逗留期间说,如果美国在外交上承认北
京,那自然而然就会使1955 年美国和台湾的共同防御条约失效,因为1972 年2 月的上
海公报已阐明了美国的“一个中国的政策”。
他认为,美国总统顾问基辛格和北京领导人的会谈可能导致在北京和华盛顿设立非
官方的贸易机构。
台“国防部”称“荒唐可笑”
《南华日报》的这则报道,在岛内外掀起了大波。为了平息舆论,台“国
防部”发言人当天晚上发表声明,认为香港报纸的这则关于台湾当局将同苏
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的消息是“荒唐可笑的”。
“国防部”发言人说:香港的《南华早报》今天说,“台湾国防部的一
位高级官员——他最近化名到香港——对约30 名立法委员说,国民党已扬
言,万一美国废除安全条约,依据台湾的灵活外交,将把他们一个或更多的
沿海岛屿,诸如佩斯卡多尔列岛(即澎湖列岛)租给苏联,作为苏联的一个
海军基地,以换取同莫斯科的互不侵犯条约。”据查,台湾没有任何高级官
员在香港对任何人说过这种话。
他说,“‘常识’是国民党中国在同北京政府的斗争中绝不会同任何共
产党国家结成任何联盟。”
《北极熊何事来台峡?》
《南华早报》风波刚过,媒体又传台苏“私通”。合众国际社1973 年5
月14 日自台北报道:“一支3 到5 艘战舰的苏俄舰队,上星期六驶过台湾海
峡,显然是致力于侦察中共的海岸防卫。”
与上次不同的是,台湾官方很快证实了这一传闻。5 月15 日,台“国防
部”军事发言人李长浩证实,“苏俄军舰曾于上星期六通过台湾海峡,但其
航行位置是在公海上。”
当记者要求评论这项报道时,李长浩说,“关于苏俄军舰于本月12 日通
过台湾海峡一事,我军方于事前业已获得情报,在其进入海峡期间,我有关
单位曾加强戒备,严密监视,并切实掌握全盘状况,直到这些军舰在当天下
午脱离台湾海峡,继续向西南方向进行为止。”
李长浩拒绝对这支舰队的企图发表任何评论。
21 日,《星岛日报》刊登了王延芝专栏的文章,题为《北极熊何事来台
峡?》,摘要如下:
据电讯报道,苏舰之进入台湾海峡,事先曾经通知台北当局。这是很重
要的一点。虽然我们不知其详,但这至少表示出几点意义:
一、莫斯科与台北当局有互通消息的途径;
二、莫斯科尊重台北当局对台峡的实际权限;
三、苏舰在台峡活动并非对台北当局敌意行为;事实上苏舰也是靠近大
陆海岸行驶活动,而非靠近台湾海岸。
令人颇感兴趣的是:莫斯科给台北的通知是如何传达的?台北当局有没
有答复?如果有,是怎样答复?苏联是否曾经给中国政府同样的通知?如果
曾有通知,中国政府是怎样答复的?
近年苏联锐意发展海军,美国的观察家说这是“北极熊下海”。现在这
头北极熊居然游入台峡了。从前有人间一位禅宗高僧:“达摩何事东来?”
他答道:“并州萝卜八斤重。”现在要问:“北极熊何事入台峡?”答案会
不会是:“台湾西瓜八斤重?”克里姆林宫这次行动,动机显然很复杂。就
全面来说,这是耀武扬威、扩张海权的表现。苏联海军在地中海已经取得与
美国第6 舰队分庭抗礼的地位,在印度洋也是烟波纵横,目无余子。现在到
台湾海峡来招摇一番,也是炫耀实力的意思。
就军事方面说,苏舰出没台峡,自然对中国沿海地区有侦察作用。虽然
现代的人造卫星可以从高空搜集情报,但是沿海侦察自仍有其价值,否则不
会有“普韦布洛”号那种